1、信贷期限结构的区域效应研究摘要:近年来,为刺激经济增长,商业银行信贷资金放量投放,且信贷投放和经济波动的关系一直是理论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但已有研究大多仅从信贷总量层面和宏观层面入手而忽视了结构效应和区域效应,这不利于厘清信贷在经济中的作用机理。本文在将贷款按期限划分为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后分析其对产出和物价的影响,以 20042012 年上海市的季度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短期贷款对 GDP 增长有促进作用的同时带来通胀压力;中长期贷款对 GDP 增长有长期的促进作用,对通胀有减缓作用。 关键词: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经济增长;通货膨胀 一、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以
2、及金融改革和金融开放的不断深化,货币政策在实现宏观经济目标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2007 年横扫全球的金融危机爆发后,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各国央行纷纷采取了一系列的宽松货币政策,信贷投放骤增,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以刺激经济增长。我国也推出了 4 万亿的投资计划,在积极财政和宽松货币政策的双重作用下,信贷规模急剧扩大,直接导致我国 2009年银行信贷余额增长近 10 万亿,增长率高达到 30%。这些措施和政策是不是导致 2011 年通货膨胀率高企的直接原因?对经济增长是否有影响效应? 基于此,本文选取 20042012 年上海市的季度数据作为样本,运用计量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了信贷期限结构对经
3、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动态效应,以期为信贷政策的完善和期限结构的监管提供借鉴。 二、文献回顾 早在 20 世纪 60 年代,货币主义的典型代表人物弗里德曼(Friedman)和施瓦茨(Schwartz)就已证明了货币供给是经济波动的原因。货币政策是通过一定的传导渠道来影响实体经济的。根据米什金(Mishkin,2010)的分类,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按照货币传导的金融中介变量划分为“利率渠道” 、 “资产价格渠道” 、 “银行贷款渠道”和“资产负债渠道” 。总的来看,上述传导渠道是共同发挥作用的。但在我国,目前市场经济体系尚不完善,特别是金融市场的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利率、汇率和资本市场都存在较大范围
4、的管制, “利率渠道” 、 “资产价格渠道”和“资产负债渠道”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梗阻,信贷渠道占主导地位。周英章和蒋振声(2002) ,盛朝晖(2006) ,王振杰、陶士贵(2009)等也利用经验数据验证了当前“信贷渠道”是我国货币政策影响实体经济的主导渠道,而货币渠道只是作为辅助机制而存在。 鉴于银行信贷在我国货币传导渠道中的核心地位,有必要厘清信贷渠道是否会及如何影响实体经济。 就我们所查阅到的文献资料显示,关于信贷总量对经济的影响方向和强度的认识可分为三类:一是认为信贷量对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有长期的正向作用,盛松成、吴培新(2008)运用我国经济金融月度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 M2 对工业增
5、加值和 CPI 做出系统性反应,同时银行贷款也是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信贷规模是事实上的中介目标;二是认为信贷量对经济增长有长期正向作用,但是对价格水平在短期和长期却是有不同的影响方向,如蒋瑛琨等(2005) 、章晟和李其保(2009) 、潘敏和缪海斌(2010)等;三是认为信贷对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影响时效短且弱,如许伟和陈斌开(2009)发现负向的信贷冲击导致产出在当期小幅下降,然后逐步回升稳态,导致通货膨胀率在当期小幅下降,然后迅速回到稳态。 综上所述,现有的信贷总量研究无法深入分析信贷的作用机制,单纯分析信贷总量显得过于模糊,且仍没有形成明确、统一的定论和成果。因而,我们选择从信贷结构视
6、角进行深入探索。信贷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即信贷的期限结构,可按贷款期限分为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短期贷款是期限在 1 年以下(含 1 年)的贷款,主要用于借款人生产、经营中的流动资金需要,中长期贷款是贷款期限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的贷款,包括技术改造贷款、基本建设贷款、房地产贷款等。 我们发现,已有研究多从信贷总量层面或信贷期限结构的宏观角度进行探讨研究,对区域信贷期限结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的检验。本文选择从信贷渠道的期限结构视角研究其对区域经济的动态效应。 三、实证分析 (一)变量与数据处理 本文主要研究上海市信贷期限结构对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效应,故选取经济增长、通货膨胀与信贷结构的相关变量进
7、行分析。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保持物价稳定、促进经济增长,故选取上海市国内生产总值(GDP)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作为实体经济变量,选取上海市金融机构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作为信贷期限结构变量。 所有变量为 2004 年第一季度到 2012 年第四季度的季度数据,数据来源于上海市统计局官方网站和 WIND 数据库。考虑到经济时间序列都会随着季度波动而显现出季度性的特征,为了避免季节因素波动的干扰,本文继而对季度数据进行 X11 季度调整处理。最后,为了消除异方差的影响,本文对进行季节调整后的国内生产总值、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对数化处理,分别记为 LNG、 、LNS
8、、LNL 和 LNC。 (二)单位根检验 由表 1 可知,水平变量均存在着单位根,为不平稳时间序列,而一阶差分变量都拒绝了存在着单位根的零假设,为平稳序列,即各变量都是 I(1)序列。这说明了该序列满足了协整检验的前提。 (三)格兰杰因果检验 根据上面的 ADF 检验结果可知,上述变量只有一阶差分序列是平稳的。因而,本文采用 Granger 因果检验对一阶差分变量LNC、LNG、LNL、LNS 之间的相关性方向进行验证,检验结果如表 2 所示。根据表 2 的检验结果可知,在 5%的显著性水平上,中长期贷款不是CPI 的格兰杰原因,是 GDP 的格兰杰原因,短期贷款是 GDP 和 CPI 的格兰
9、杰原因。CPI 是中长期而不是短期贷款的格兰杰原因,GDP 既不是短期贷款也不是中长期贷款的格兰杰原因。但具体的影响强弱程度及趋势还有待下面做进一步分析。 (四)脉冲响应分析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方法可以用来描述一个内生变量对由误差项所带来的冲击的反应,即在随机误差项上施加一个标准差大小的冲击后,对于内生变量当前值和未来值所带来的影响。利用此方法对本文中的变量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从图 1 可以看出,LNL 对 LNG 的冲击在第二期达到最大值,此后逐步回落,在第六期、第七期后趋于平稳。说明中长期贷款能在当期显著提振市场信息,后期冲击效果并不明显。计量与宏观经济走势一致,在2008 年推出 4 万
10、亿投资计划后,GDP 季度同比增长率在 2009 年第四季度,2010 年第一、二季度都超过了 10%,形成峰值,然后开始慢慢回落,增速放缓。 图 2 显示,LNL 对 LNC 的冲击在第一期冲击达到最大值,呈递减趋势,最终向零收敛。说明中长期贷款对 CPI 的冲击的短期效果要比长期效果明显。 由图 3 可知,LNS 对 LNG 的冲击波动性较大,在第一期达到最大值,然后下降到第二期的最小值,再上升到第四期的第二大值,最后逐步趋于平稳。其冲击在前五其为波段性。说明短期贷款对 GDP 的冲击较为复杂,长期冲击效果比短期冲击效果要平稳。 根据图 4 可以看出,LNS 对 LNC 的冲击在第二期达到
11、最大值,接着开始回落,从第三期开始趋于平稳。说明短期信贷对 CPI 的冲击主要体现在短期。 综上所述,短期和中长期信贷对 GDP 都有正向作用,但短期的效果要比中长期好,主要是因为中长期贷款主要投放于铁路、公路、基建类项目,其建设周期长,而短期信贷主要投放于较为活跃的中小企业,对经济拉动效果明显。中长期贷款对 CPI 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效果不明显,短期贷款带来明显的通胀压力,与 CPI 正相关。 四、结论及相关政策建议 根据本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短期贷款应关注其通货膨胀效应,对通货膨胀的冲击不容小觑,而对经济增长益处不大;中长期贷款在拉动经济增长和抑制通货膨胀是在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的条件下发
12、挥作用的。对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金融监管部门在信贷政策实施的过程中应该重点监测信贷资金的期限投放结构,最大程度地发挥信贷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果。二是建议国家层面进一步加大市场调控力度,缓解金融机构信贷结构矛盾性问题,确保短期信贷和中长期信贷均衡投放。三是加快推动区域资本市场发展,拓宽企业中融资渠道,而不是通过行政配给信贷,要通过市场对信贷进行配给,提升我国资金运用效率,使信贷真正成为经济增长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1李子奈,潘文卿.计量经济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盛朝晖.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效应分析:19942004J.金融研究,2006(07). 3盛松成,吴培新.中国货币政策的二元传导机制“两中介目标,两调控对象”J.经济研究,2008(10). 4李正辉.中国农村居民信贷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7(06). 5陈晓光,张宇麟.信贷约束、政府消费与中国实际经济周期J.经济研究,2010(12). (作者单位: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