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冬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摘要:小麦病虫害是小麦生产的大敌.小麦病虫害防治的好坏与小麦的产量、品质关系极大。冬小麦病虫害的发生与气候条件、栽培管理、生长发育和地块类型有着很大关系,提出冬小麦的防治技术.对冬小麦的单产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冬小麦;发生特点;虫害情况;防治措施 小麦是我国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粮食作物,冬小麦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地区和西北地区,其次为长江中下游地区;而东北地区则以春麦为主。做好小麦病、虫草害的防治工作,对确保我国粮食安全,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收入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冬小麦的三大产区 1、北方冬小麦区,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这里冬小麦产量约占
2、全国小麦总产量的 56%左右。其中主要分布于河南、河北、山东、陕西、山西诸省区; 2、南方冬麦区,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这里是我国水稻主产区,种植冬小麦有利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粮食产量。其特点是商品率高。主产区集中在江苏、四川、安徽、湖北各省。 3、春小麦区,主要分布在长城以北。该区气温普遍较低,生产季节短,故以一年一熟为主,主产省区有黑龙江、新疆、甘肃和内蒙古。 二、当前我国冬小麦病虫害发生特点 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种植业结构的调整,耕作栽培制度的改变,小麦种植密度增加,肥水条件的改善,免耕、少耕和秸秆地膜覆盖技术的推广,小麦病虫呈加重危害的趋势。加上气候变暖,连续出现暖冬年份,
3、以及年度间降雨不平衡,南涝北旱的情况频频发生等,致使病虫发生情况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1、在小麦病害中,主要有条锈病、纹枯病、白粉病和赤霉病四种最为重要。条锈病分布在西北地区(越冬越夏区) 、西南的四川、长江中游(湖北北部) ,黄河以南的山东和河南的南部。发生面积在 1500万2000 万亩左右。发生程度随早春气候的适宜程度而不同,由于病原菌生理小种的变化,部分品种抗锈性丧失,存在着大面积流行的危险。南北主要产麦区的纹枯病及白粉病呈加重为害的趋势。赤霉病仍然是长江中下游麦区的主要威胁,并向北推移到黄河以南,东北麦区也有为害。此外,局部地区病毒病、颖枯病加重。 2、小麦虫害,主要是穗期蚜虫发生普
4、遍,华北、西北麦区常年发生面积要超过 2 亿亩。其次,在小麦返青拔节后(生长中期) ,特别是干旱年份,小麦吸浆虫,麦蜘蛛、麦叶蜂等在黄淮海麦区也需要防治。北方个别地区地下害虫(蝼蛄)和土蝗为害也重。 三、病虫害的发生情况 地下害虫主要有蛴螬、蝼蛄和金针虫等,直接危害小麦地下部分,造成缺苗断垄。蛴螬是金龟甲的幼虫,俗称“核桃虫”根据多年观察蛴螬春季 7 月份危害春播作物的幼苗,秋季 9 月中下旬至 10 月上旬危害秋播麦苗造成缺苗断垄,土壤湿度适中危害严重,沟坝地比岭坡地危害重,前茬是大豆、花生的地块危害重。 根据最近对冬小麦越冬前调查情况看,麦田病虫害情况不容小视。由于麦田周围自生麦苗多,田块
5、播种较早,加之今秋土壤湿度大,致使叶锈发生较多。加上前期气温较高,今年小秋复种面积大,叶蝉寄主增加,小麦播种后迁至麦田取食危害。致使今秋麦田条沙叶蝉发病面积大。麦蚜、麦蜘蛛也有发生。现介绍一些冬小麦病虫害防治方法,以供选择:当小麦出苗后 1520 天,选择具有发病条件的麦田进行调查,当小麦锈病病叶率达到 10%,且气温偏高,雨水偏多时,立即喷洒禾果利或三唑酮进行防治,即每亩用 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 1520 克或 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75 克兑水 50 公斤进行喷雾,发现一株防一片,发现一片防一块。 对条沙叶蝉,可通过合理密植,增施基肥、种肥,合理灌溉,改变麦田小气候,增强小麦长势,
6、抑制该虫发生,及时清除小麦田内的禾本科杂草,减少虫源。也可用药物防治,即用直径 33 厘米的捕虫网在麦田内捕捉成、若虫,当每 30 单次网捕 10-20 头时,及时用药防治。可用芸苔素 7500 倍液、5%高效氯氰菊酯 1000 倍液、病毒立克 1000 倍液(或其他防病毒病药剂) 、尿素 750 倍液、磷酸二氢钾 300 倍液混合喷雾。配制药液时,先用温水,将一包 2 克的芸苔素化开后搅匀,1 分钟后将尿素、磷酸二氢钾、病毒立克等倒入,加满水,再搅拌 1 分钟就可喷施了。 小麦纹枯病从小麦苗期至抽穗期均能发生。苗期的症状主要表现在地下部分,出苗后危害小麦的地下茎,出现褐色病斑或椭圆形病斑,并
7、向上发展,每亩用 20%粉锈宁可湿性粉剂 75 克或 20%井冈霉素 40 克兑水50 公斤顺垄喷施即可。 四、冬小麦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冬小麦田病虫害的综合防治策略:一是,要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创造有利于小麦生长,不利于病虫繁殖的环境条件,以合理使用化学农药为主,辅以其它防治措施进行协调的防治。二是,要从麦田生态系出发,在小麦全生育期中重点抓好两头,一头是播种期防治保全苗,促壮苗,另一头是抓穗期防虫保增产这两个主要环节。此外,在小麦生长中期(返青拔节后抽穗前) ,特别是干旱年份,要加强虫情监测,达到防治指标的,也要及时防治。 在冬小麦虫害防治上应贯彻防重于治,综合防治的方针,在小麦各个生长发育阶
8、段,采用各种防治措施是确保小麦获得丰收的有效手段。 1、合理安排茬口,实行轮作换茬,选用抗虫品种,适时适量播种。可以预防多种麦虫为害 2、深耕细耙可以消灭许多潜伏于土中的各种害虫,减轻为害。药剂处理土壤,对各地下害虫和潜伏土中越冬的害虫均有一定效果。 3、施用氮肥要腐熟,而且要翻入土中,以免诱致虫害。 4、农业栽培措施。一是,推广抗耐病虫品种。二是,注意作物布局,轮作倒茬、推广免耕、少耕和秸秆、地膜覆盖技术,搞好肥水管理等健身栽培措施,增强作物抵御病虫侵害的能力。 5、种子处理。药剂拌种能有效防治土传、种传病害、降低秋苗发病,使用内吸性的药剂,还能推迟白粉病、纹枯病的发生。 6、返青拔节期(或春季防治) 。在条锈病常发区和黄淮海麦区,纹枯病、白粉病和根腐病混发区,要在搞好种子处理的情况下,继续分别选用粉锈宁、纹霉净、禾果利或敌力脱等农药向小麦根部喷洒,防止病害向上扩散蔓延。 7、穗期重点防治蚜虫。在蚜虫盛发期,喷施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等对天敌安全的农药,效果显著。 小麦生产常常因病虫危害而受到影响,因此预防冬小麦病虫害,及时防治对于冬小麦的单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