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金赛富“少帅”正当年吕锋 77 年出生,少年老成,处处透着江苏人的睿智与干练。 大学毕业时,父母希望他进公务员队伍,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但吕锋有自己的理想。 1998 年,初出茅庐的他,毅然选择了自己喜欢的证券行业,一猛子扎进去,整整十年。他先后在申银万国证券、光大证券、银河证券、渤海证券等知名证券机构担任投资分析专家,完成多家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参与管理运作多支大型证券基金。 斗转星移,转眼十年。见证过中国资本市场起起伏伏的吕锋,隐隐感觉到,或许自己应该转型了。这一年,是值得铭记的 2008 年。北京奥运和“奥运经济”概念等题材,一度让中国股市近乎疯狂。 镜头进入这样的画面:当股市突破了 6
2、千点,无数人沉醉在这一番热闹非凡的景色中。而吕锋却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是选择继续恋战,还是悄然转身?他在思索着。 “我当时判断,二级市场到了五六千点的最高点之后,不会有大的涨幅,接下来会经历较长的潜伏期,而未来一级市场获利空间可能要胜过二级市场。 ”吕锋回忆自己当时的感受。后来的事实证明,他的预见是正确的。 一个机缘巧合的机会,吕锋与 PE 界颇具名望的世纪方舟创始人宋玉鸣先生相识。宋与吕一见如故,欣然决定握手合作一把。至今,吕锋依然是世纪方舟的董事。 作为为数不多的由二级市场转到一级市场的 PE 基金掌门人,吕锋坦承自己早些年在证券市场的经历对现在影响颇大。 “一级市场和二级相辅相成,有时
3、就会把二级市场的操作带到一级市场,然后反过来再做二级市场,这种融会贯通就像武侠小说里的打通任督二脉,实现资源共享。做基金选股票时都严格看公司的财务报表、发展方向,与管理层接触,不比一级投资时所做的决定和流程少。而且比起一直做一级市场的人则会对资金进去之后的反应特别敏感。 ”吕锋这样告诉融资中国记者。 作为后起之秀,吕锋进入 PE 界的时间确实不是很早,募集资金的主要来源包括,上市公司及股东;各大银行高端客户;部分投资机构等。但是,中金赛富却以惊人的速度快速崛起,没有令这些 LP 失望。 在吕锋看来,目前,PE 行业正处在转型和“洗牌”阶段,未来会逐步由原来的“战国”时代进入规范化时代,同时也会
4、迎来更高层次和更高水平的竞争。因此,吕锋要求整个团队必须有创新意识,要有新打法。吕锋追求创新,也追求稳健,从不盲目扩张。他坚持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 “我们的项目来源非常多,来自朋友、券商、投行等等,每天还会收到无数邮件。我们会进行筛选,并顺应国家政策,寻求未来发展空间较大的行业和项目,比如,受国家宏观调控的房地产行业我们始终没有碰。 ”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所谓战略,就是缺什么,去找什么。吕锋的战略思路很清晰。他主张,战略思路要明确,要领先,先定目标,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然后一步步去实施。如果没有一个清晰的战略,即使再努力也会白费。 在投资之前,他会提前把布局想好,全盘考虑产业的协同
5、性问题。矿产资源、文化传媒、消费行业和金融业,看起来没有明显的逻辑关系,但在他的整合之下,变成一环扣一环,相互协同、相得益彰。 对于“整合高手”这个词,吕锋当之无愧。他总是给人举重若轻的感觉,谈起整合来显得风轻云淡,实际上,我们知道,整合难度很大。但在吕锋看来,解决困难的方法一定比遇到的困难要多。 2013 年,吕锋在公司年会上发表“立足本土、走向国际”的主题演讲。在他看来,中金赛富已经把目光放在全球,而不是在国内抢项目。他说, “国内的创投公司,不应该只盯着国内的项目,应该把国外优质项目拿到国内,引入知名品牌,给中国老百姓更好的商品。 ” 在他看来,国际化经营不仅仅是要“走出去” ,还要引进
6、来。关键在于引入国外优秀的品牌、技术和资源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发挥与国内企业的协同效应,实现双赢或多赢。 在“走出去”的路上,吕锋比较强势,有很强烈的国家情怀。从某种程度上讲,这种强势是彰显中国的大国气势,但同时也要学习、尊重企业所在国的文化。 “跟国内的企业合作,我们很包容,但一定要有创新意识,不能只局限于以往的操作思路。 ”吕锋话锋一转。 外表深沉、行事果断的吕锋,其实内心也有非常激情、狂野的一面,充满“摇滚精神” 。一个人加班的时候,他会调大办公室音响的音量,播放的全是欧美最新流行音乐。去 KTV 唱歌,他唱的也都是当前最流行的摇滚歌曲。 下属这样评价他, “吕总很时尚,非常喜欢摇滚音乐。
7、他性格很开朗,公司聚会和搞活动的时候,他总是最活跃的那个人。 ” 还有一个细节,让记者非常吃惊。工作之余,吕锋居然喜欢逛街,不管是大店还是小店,从新光天地,到北京动物园批发市场,都留下他的足迹。据说,他逛街轻易不知疲倦,一般女士都不是他的对手。 “我亲自到市场上去看、去听,了解当前市面上都在做什么产品,不深入一线没有敏感度。我比较能接受新鲜事物,我记得电影赤壁中有这样一句话:什么都了解多一点,生活也会多彩一点。 ”吕锋说。 吕锋很执着,不轻言放弃。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却有柳暗花明的意外收获。譬如,明知中核集团旗下公司已完成股东扩股的全部事宜,不再接受其他机构投资,但他依然锲而不舍,另辟蹊径,用一张“市场牌”巧妙地打开了这扇投资大门。 他内心有一个信念,就是未来中国一定会有一批民族高端品牌崛起,推动中国经济转型。所以,他不遗余力地助推中铝、中核等央企的国产化之路,孜孜不倦地投资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消费产业。 这一切,给了我们很多启示,也印证了一些问题:为什么一家民营背景的 PE 公司,能够积极响应中央号召,与央企及国产化战略同气连枝,通过资本运作和资源整合,给力中国民族高端品牌? 从吕锋身上,我们找到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