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无缝施工的探讨摘要:本文首先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了解释,然后分析了整个无缝施工方案中的设计原理,并对建筑施工中的技术进行了改良。 关键词:混泥土 无缝施工 中图分类号:TV331 文献标识码: A 一、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原因 混凝土结构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裂缝,这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更普遍。在全国调查的高层建筑地下结构中,底板出现裂缝的现象占调查总数的 20左右,房屋的外墙混凝土出现裂缝的现象占调查总数的 80左右。所以,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是建筑工程长期困扰的一个技术难题,一直未能很好地解决。 在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上中,由于水泥水
2、化热引起混凝土浇筑内部温度和温度应力剧烈变化,从而导致混凝土发生裂缝。因此,控制混凝土浇筑块体因水化热引起的温升、混凝土浇筑块体的内外温差及降温速度,防止混凝土出现有害的温度裂缝(包括混凝土收缩)是其施工技术的关键问题。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各类裂缝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几种:一是结构型裂缝,由外荷载引起的。二是材料型裂缝,主要由温度应力和混凝土的收缩引起的。干缩裂缝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内外水分蒸发程度不同而导致变形不同的结果:混凝土受外部条件的影响,表面水分损失过快,变形较大,内部湿度变化较小变形较小,较大的表面干缩变形受到混凝土内部约束,产生较大拉应力而产生裂缝。
3、相对湿度越低,水泥浆体干缩越大,干缩裂缝越易产生。干缩裂缝多为表面性的平行线状或网状浅细裂缝,宽度多在 0.050.2mm 之间,大体积混凝土中平面部位多见,较薄的梁板中多沿其短向分布。混凝土干缩主要和混凝土的水灰比、水泥的成分、水泥的用量、集料的性质和用量、外加剂的用量等有关。 二、无缝施工方案设计 1.设计机理 根据“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的规定,产生 0.2 至 0.7MPa以下自应力混凝土为补偿收缩混凝土。为了实测出限制膨胀率,实验室进行了掺加 ZY 试件的限制膨胀率试验,试验证实掺加 ZY 确实可获得微膨胀性,掺量的大小对膨胀率的大小是有直接影响的。以掺加 ZY 膨胀剂的补偿收缩
4、混凝土为基本材料,以加强带取代后浇带连续浇筑超长混凝土结构。根据混凝土结构无缝设计的要求,将广场的底板进行了分块:后浇带将整个底板分成 4 块,形成 4 个浇筑单元,块中又设有膨胀加强带,将其再分成 4 块,整个底板分成了 16 块。底板的分块确定后,墙板与顶板与底板相同的部位留设后浇带及加强带,其留设的方法与底板相同。膨胀加强带宽 2 米,边缘每侧设密孔铁丝网用钢筋加固,防止加强带外混凝土流入加强带内。混凝土浇筑时先浇带外混凝土,浇到加强带时改用掺量 ZY 膨胀剂混凝土施工。考虑到膨胀作用会使强度降低,膨胀加强带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该提高,并加大膨胀剂用量,用这样的方法循环施工达到超长无缝结构
5、的目的。 2、施工技术措施 建筑施工过程中,在墙板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配,确定设计配合比阶段,采取了降低水灰比的措施。底板与墙板同为 C30P12,而底板的水灰比为 0.47。而墙板的水灰比为 0.41,混凝土的坍落度指标底板为1820 厘米,墙板坍落度指标控制在 1416 厘米。采取该措施的目的在于减少用水量、降低混凝土的收缩。在混凝土浇筑阶段,采用二次振捣的工艺,即在混凝土初凝前进行二次振捣。避免混凝土因沉降收缩而引起的裂缝。这些措施的实施对控制墙体裂缝的出现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浇筑过程中其他方面的控制均与底板的控制措施方法相同。按照房屋无缝混凝土的施工方案,房屋顶板的浇筑顺序是浇筑完地下一层
6、墙板至房屋顶板梁下口后进行房屋顶板的混凝土浇筑。在顶板的浇筑过程中主要是要控制好早期裂缝的产生,从混凝土收缩裂缝的形成时间看,裂缝往往发生在混凝土初凝到终凝这段时间内,在施工方案讨论过程中,将顶板二次或三次搓平、抹压,特别是初凝抹压作为控制早期收缩裂缝的一项重要控制措施,这对于弥合部分早期裂缝是不可缺少的工艺。由于该项工艺在施工中得到了有效的应用,因此对避免顶板发生早期裂缝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3. 房屋混凝土的养护 房屋底板、墙板、顶板全部采用了掺加 ZY 膨胀剂的混凝土。按照养护制度,在混凝土抹压后,能上人时即铺上麻袋片或草席,用水浇湿保养,混凝土硬化 34 小时后,底板与顶板均筑堰蓄水 3
7、5 厘米进行养护,墙板采取不间断淋水保温,采用这些养护方法不得少于 14 天,墙板侧模的拆除也不少于 7 天。以上养护措施的实施对房屋应用超长无缝结构的成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裂缝的防治措施 1、严格控制骨料级配和合泥量 选用 10.40mm 连续级配碎石(其中 10.30mm 级配含量 65左右),细度模数 2.80-3.00 的中砂(通过 0315n 凹筛孔的砂不少于 15,砂率控制在 40-45)。砂、石含泥量控制在 1以内,并不得混有有机质等杂物,杜绝使用海砂。 2、选择适当外加剂 可根据设计要求,混凝土中掺加一定用量外加剂,如防水剂、膨胀剂、减水剂、缓凝剂等外加剂。外加剂中糖
8、钙能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使用水量减少 20左右,水灰比可控制在 0.55 以下,初凝延长到 5h 左右。 3、采用切实可行的施工工艺 根据泵送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采用“分段定点,一个坡度,薄层浇筑,循序推进,一次到顶”的方法。这种自然流淌形成斜坡混凝土的方法,能较好地适应泵送工艺,避免混凝土输送管道经常拆除、冲洗和接长,从而提高泵送效率,简化混凝土的泌水处理,保证上下层混凝土浇筑间隔不超过初凝时间。根据混凝土泵送时自然形成一个坡度的实际情况,在每个浇筑带的前后布置两道振动器,第一道布置在混凝土出料口,主要解决上部混凝土的振实;由于底层钢筋间距较密,第二道布置在混凝土坡脚处,以确保下部混凝土密实
9、。随着浇筑的推进,振动器也相应跟上,以确保整个高度上混凝土的质量。由于大体积泵送混凝土表面水泥浆较厚,故浇筑结束后须在初凝前用铁滚筒碾压数遍,打磨压实,以闭合混凝土的收水裂缝。 4、严格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 大体积混凝土最好选在春秋季施工,以降低入模温度,既是在夏季施工最好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入模温度,再者浇筑混凝土时最好不要让混凝土在太阳下直接爆晒。施工过程中应对碎石洒水降温,保证水泥库通风良好,自来水预可先放入地下蓄水池中降温。 5、改进施工技术 施工时加强插筋位置的振捣、抹压、养护。由于钢筋是热的良导体,易产生大的温度梯度,这是裂缝产生的一个主要环节。同时加强初凝前的抹压,以消除初期裂缝,并加
10、强早期养护,提高混凝土抗拉强度。 6、加强技术管理 加强原材料的检验、试验工作。施工中严格按照方案及交底的要求指导施工,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加强计量监测工作,定时检查并做好详细记录,认真对待浇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冷缝,并采取措施加以杜绝。在变截面施工前,一定要加强预测,并保证预测的科学性。同时在实施过程中,要切实落实施工方案。 7、加强混凝土浇筑后的养护 混凝土浇筑后,应尽快回填土-土是混凝土最好的养护材料之一。目前这是混凝土保温保湿养护的最有效方法,对预防裂缝是非常有益的。如采用蓄水法保温养护,在混凝土施工期间可通入冷却循环水,以便加快承台内部热量的散发。如采用内散外蓄综合养护措施,可有效降低
11、混凝土的温升值,且可大大缩短养护周期,对于超厚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尤其适用。 8、加强混凝土的测温工作 为及时掌握混凝土内部温升与表面温度的变化值,在承台内埋没若干个测温点,采用 L 形布置,每个测温点埋设温管 2 根 01 根管底埋置于承台混凝土的中心位置,测量混凝土中心的最高温升,另一根管底距承台上表面 100 mm,测量混凝土的表面温度,测温管均露出混凝土表面100 mm。用 100 的红色水银温度计测温,以方便读数。第 l-5d 每 2h 测温 1 次,第 6d 后每 4h 测温 1 次,测至温度稳定为止。 结束语 大体积混凝土采用无缝施工技术已经在多个工程施工中进行了尝试,经过严格按照制定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所有已建或在建工程至今都未发现裂缝,但作为一项新的技术措施还需要进行不断的探索、丰富。因此,我们需要紧抓施工环节,严格施工过程的管理非常重要,只有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才能确保工程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