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税源建设统计实证研究.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670992 上传时间:2019-03-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税源建设统计实证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山东省税源建设统计实证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山东省税源建设统计实证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山东省税源建设统计实证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山东省税源建设统计实证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山东省税源建设统计实证研究摘要:自从 1994 年实行分税制以来,山东省地方税收收入实现了持续、快速、稳定增长,绝对额呈平稳上升态势,但与此同时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却逐年下降。提高税收收入比重,加强地方税源建设,则成为地方财政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税收收入与经济总量关系入手,选取山东省 1994-2010 年统计数据,分别运用相关性分析、HP 滤波分析、弹性分析等分析方法,理论与实证相结合对山东省税源建设问题进行研究,对山东省税源建设的产业选择、地区经济结构调整等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山东省 税源建设 税收收入弹性 产业结构 一、引言 1994-2010 年,山东省地方税收

2、收入规模不断扩大,呈平稳上升趋势,年均递增 16.02%。但是,税收收入总额在不断增长的同时,税收收入占当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却在不断下降,例如 1994 年税收收入达 126.46 亿元,占当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为 93.91%;2010年税收收入达 2 149.90 亿元,占当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仅为78.1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主要包括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两部分,税收收入占比的下降则意味着非税收入占比的上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支出大多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这一层次,由于财政本身难以创造出所对应的资金来源,必然要求有一种稳定可靠又可无偿使用的财政收入形式。税

3、收的固有特征,决定了其在财政收入中的主体地位。一般认为,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税收收入规模在地方政府向社会征集的资金中占比将进一步扩大,而非税收入所筹集的财政资金将趋向减少,从而使地方财政分配关系逐步走向规范。但从山东省税收收入所占比重的趋势来看,税收收入规模反而有不断缩小的趋势。税收收入比重的降低会产生两方面的负影响,一方面使地方政府过多地依赖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另一方面则促使地方政府积极寻求新的财源,例如日益突出的“土地财政”问题。因此,提高税收收入比重,加强地方税源建设,则成为地方财政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研究设计 本文针对山东省税源建设进行研究,主要从宏观税源的角度出发,将分析

4、过程分为三个步骤:1.确定税源分析的宏观经济指标,进行对税收总量与经济总量关系的分析;2.在完成对税收与经济总量关系分析的前提下,考虑结构影响,将税收总量分析推进到税收分量分析。3.从区域经济差距角度对税源问题进行分析。 (一)山东省税收收入与经济的关系 就经济总量而言,一个地区 GDP 越多,意味着该地区社会产品越丰富,可供财政参与分配的基数越大,所提供的税收收入越多;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加快意味着该地区的投资需求、消费需求的增长比较快、地区内各个产业产值增长加快,创造的各项税收收入增多。经济总量对于一个地区的税收收入来说是宏观的税源。本文所研究的税收收入与 GDP 的关系问题,实际上是通过统计

5、数据分析及预测山东省税收收入的增长在多大程度上是依赖于经济的增长,即 GDP 增长对山东省税收收入的增长的贡献度问题。 总量分析:选取 1994-2010 年山东省地方税收收入与 GDP 数据(来源于山东省 1994-2010 年统计数据)对税收与经济的绝对额直接回归,其中地区税收收入为因变量,GDP 为自变量,通过 eviews6.0 利用最小二乘法做出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如下: T=-92.1025+0.0541GDP R2=0.992145 从模型可以得出:山东省税收收入增长与 GDP 增长具有高度相关性,回归方程拟合度较好。弹性分析:税收收入增长率与 GDP 增长率的比重,称为税收弹性。

6、如果不区分税收收入变化的原因而笼统地计算税收收入增长率与 GDP 增长率之间的比重,称为税收收入浮动率。在给定税收制度不变的条件下,计算出来的税收弹性则称为税收收入弹性。一般认为,税收收入弹性更能够反映地方税制的内在增收能力以及地方税收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本文采用了数量经济方法计算 1995-2010 各年度税收收入弹性,以分析山东省税收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由于 GDP 增长率与税收收入增长率会随着政策制度、征管水平、产业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不规则变动,所以我们在对税收收入增长率(用 TG表示)与 GDP 增长率(用 GDPG 表示)进行税收收入弹性计算之前,需要做的是将增长

7、率变动中的趋势成分和波动成分进行区分。在这里我们采用 Hodrick-Prescott 滤波方法(简称 HP 滤波) ,这种方法在对序列组成成分中的长期趋势分析中使用非常广泛。应用 eviews6.0 的 HP 滤波分析对年度数据中的趋势成分和波动成分区分,并将波动成分剥离出来,得出税收增长率与 GDP 增长率的长期平滑趋势,从而计算出 1995-2010 年山东省税收收入弹性。结果显示,山东省税收收入弹性略大于 1,意味着税收收入增长快于 GDP 增长速度,这在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税收征管能力不断提高的宏观环境作用下属于正常弹性值范围内。 (二)税收与产业结构分析 各级产业由于税负水平不同,其

8、产业结构变动对地方税收收入增长的贡献也不同。通常,第一产业由于增加值低,因而其税负水平低,加之取消农业税后,第一产业存在增产不征税的政策和可能性,因此,当第一产业产值占全省 GDP 总值的比重发生变化时,其对地方税收收入变动的影响程度较小。具体来说,2005-2010 年山东省第一产业税收贡献率(产业税收收入/全部税收收入)分别为0.08%、0.04%、0.03%、0.13%、0.14%。第二产业目前是地方税收收入的主要来源,2005-2010 年的税收贡献率分别为76.07%、76.34%、71.21%、67.28%、65.24%,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与调整其税收贡献比呈下降趋势,但所占比例仍

9、然很高,仍可以称得上山东省税收收入的支柱产业。第二产业对地方税收收入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第二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工业的发展可以直接增加地方从增值税中分享的收入,而建筑业的发展可以增加营业税收入,同时增加地方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等附加税费的收入,其发展规模直接影响地方税收收入的规模及增长率。第三产业,由于其形成的税收收入绝大部分形成地方财政收入,2005-2010 年的税收贡献率分别为23.84%、23.62%、28.76%、32.59%、34.62%,上升趋势明显,是地方税收收入最具潜力的来源,而一般认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地方税收收入的增加的效果最为明显。 (三)地区税收与税源的背离分析 税收与税源的

10、背离程度可以用地区税收收入占全国税收收入的比重与该地区 GDP 占全国 GDP 比重的差距来衡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制度创新与区域协调研究”课题组(2011)运用一定的数量经济方法对2004-2008 年我国 31 个省份以及四大区域板块的税收与税源的背离度进行了测算,从数值上可知山东省是全国 31 个省份中税收与税源背离度比较高的省份之一(另一省份为河南省) 。本文将山东省的 17 个地级市分为三大区域,分别为鲁东地区(青岛、烟台、潍坊、威海、日照) 、鲁中地区(济南、淄博、临沂、泰安、莱芜、东营)和鲁西地区(济宁、德州、滨州、菏泽、枣庄和聊城) ,选取 2006-2010 年数据应用同样

11、方法对山东省区域税收与税源的背离度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基本结论:1.税收主要是从鲁中地区和鲁西地区转移到鲁东地区;2.税收与税源的背离程度总体上趋于扩大;3.地区经济越发达,税收的正向转移越大。 三、结论与对策 (一)发挥地区优势,培植区域主导税源 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为契机,促进税源区域结构合理化,一是要充分利用各地区的经济资源和人力资源,充分发挥地区优势,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从而实现最佳的财税效益。二是要建立与各地区资源条件、经济水平、文化水平相适应的地区分工体系,组织地区间商品生产和流通,尽可能地使各地区形成具有相对或绝对优势的支柱税源,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培植区域主导税源,主要是

12、对主导税源产业的重点培植,包括重点培植以大中型骨干项目为重点的支柱性税源,重点扶植对本地财政税收有较大影响或起决定作用的某种或某些地方税税种的主体税源。只有抓住支柱税源和主体税源的重点培植,确立主导税源的地位,地方财政才会有稳定的来源和坚实的基础。 (二)山东省税源建设的产业选择 1.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巩固基础税源。一方面,山东省属于农业大省,从数据来看,1994 年第一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20.16%,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呈逐年下降趋势,至 2011 年所占比重为8.76%(2012 年山东统计年鉴数据计算得出) 。横向比较来看,我们选取浙江省、广东省、江苏省等在地区生产总值与山东

13、省地区生产总值相近且在全国排名比较靠前的省份进行比较,2011 年这三个省第一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 4.90%、5.01%、6.24%(2012 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计算得出) 。相比较来说,山东省第一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还是相对比较高的。另一方面,虽然我国目前已经取消了农业税,但是第一产业仍然涉及烟叶税、农业初级产品和深加工产品仍然征收增值税等税种,进一步开辟农业税源,发挥地区优势,加快海洋渔业的发展,加大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对农业科技推广的投入,对于山东省税源建设仍然是不可忽视的途径。 2.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之成为地方主体税源之一。第三产业投入少,受资源约束少,提供的

14、税收收入稳定而且增长迅速。从发展的眼光看,第三产业在山东省税源总量中的比重也在不断上升,具有很大的增收潜力。例如,2009 年第三产业对山东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 30.2%,拉动 GDP 增长 3.7 个百分点,同期第二产业拉动 GDP 增长仅为 0.4 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其带来的税收收入呈现出快速增长势头。其中,保险业税收收入增长 47%,建筑业税收收入增长 26%,金融业税收收入增长 13%,交通运输业、住宿业税收收入增长均将近10%,第三产业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税收收入增长效应进一步得到验证。 (三)减少区域经济差距,实现税源建设的稳定与均衡 由于区域经济差距所带来的地

15、区间税收与税源的背离,需要从根本上、从制度上给予重视。对于山东省来说,鲁东、鲁中、鲁西不仅仅是一种地域划分方式,也是一种经济发展水平的划分方式。由于地域的差距所带来的经济发展的差距,进而导致税收收入的差距,这似乎形成了一个循环体。如何破解这一循环体,需要外部资金的注入,也就是需要财政转移支付的支持、吸收投资的财税政策的倾斜。只有加大对经济不发达区域的资金投入,才能实现整个山东地区税源的稳定与均衡发展。 (注:本文系山东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基金规划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12WG66;山东省统计局基金规划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KT12051) 参考文献: 1.成军.河北省地方财源体系建设与财政收入增长对策研究J.地方财政研究,2005, (2). 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制度创新与区域协调研究”课题组.税收与税源背离的情况及其对区域协调发展的不利影响J.发展研究,2011, (1). 3.李忠华,张明慧.我国税源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J.经济纵横,2013, (1). 4.曾抗力.搞好特定行业特大型企业税源分析,大力提升重点税源管理水平J.环渤海经济?望, 2006, (1). 5.周艳.税源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源自湖南省统计数据的实证研究J.税务与经济,2011,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