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化产业基金难觅“财神”?这回,光线传媒火了一把。4 月 26 日上映的致青春 ,让光线传媒赚得盆满钵满:上映首日票房即高达 4650 万,上映 6 天票房飙升至3.2 亿。同时,股价涨势更是喜人:上映首日股价涨了 7.61%,7 天后飙至 28.65 元,市值冲破 140 亿元大关达到 145.07 亿,实现对华谊兄弟股价(23.35 元)和市值(141.22 亿)的全面超越。 然而,冰火两重天。与光线传媒长期备受文化产业基金和 VC/PE 追捧相比,大多数文化企业依然处于融资难的困境。同样,诸多文化产业基金也不约而同地感到,真正合适的投资对象并不多。 较之文化产业基金的迅速壮大,文化产业自
2、身的发展速度却没有跟上,仍处在小而散的状态。大多数文化企业成长缓慢,在苦苦寻找合适的商业模式,跨领域经营存在障碍,很难满足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快速兴起对文化产业投资项目的需求。 文化产业基金如何突破政策以及行业壁垒,融入产业发展中去,以资本之力带动文化发展?文化产业企业如何“苦练内功” ,打造核心竞争力,实现快速发展?只有两者共同发展,互为支撑,才能真正推动中国文化产业从量变向质变飞跃。 基金高歌猛进 北京大学年初发布的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2013) 显示:2012 年中国国内文化产业总产值突破 4 万亿,在 GDP 中占比进一步提升。文化与科技融合成为 2012 年实现文化产业整体升级转型
3、的重要突破口。2013 年,一批以高新技术为依托、数字内容为主体、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新兴文化业态正在兴起。 与此同时,文化产业基金发展势头迅猛。据新元文智集团调查,现阶段国内文化产业基金大体分为三类:第一类,35 支综合类投资基金,如中国文化产业基金、建银国际文化产业股权投资基金、达晨文化旅游投资基金等;第二类,细分领域投资基金,数量约为 40 至 50 支;第三类,项目或艺术品投资基金,数量超过前两类之和。2011 年底国内共有文化产业基金 116 支。2013 年这个数量迅速增加至 160 支左右。 “综合类投资基金完全按照 PE 模式去做,无论是资金规模还是影响力都远远大于后两种基金。
4、 ”新元文智集团董事长刘德良告诉融资中国记者。 据他介绍,2011 年文化产业基金总募资超过 500 亿,其中 35 支综合类基金首期总募资高达 400 亿。细分领域投资基金部分参照 PE 模式操作,同时关注文化产业领域内更加细分的产品,如盛大游戏、金山等。艺术品投资基金则是指在艺术品投资市场有特定目的与用途的资金投资形式,是一种间接化的证券投资方式。和收藏艺术品不同,艺术品基金是一种纯粹逐利的投资理财产品,因而,艺术品基金仅仅自诞生之日起就非议不断、褒贬不一。 但是,业内权威专家、中国艺术产业研究院副院长西沐则表示,中国艺术品市场金融化是大势所趋,核心是艺术品资本市场的培育与发展,而中国艺术
5、品资本市场发展的突破口正是艺术品投资基金。 改革开放 30 多年了,政策红利日渐式微,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各级政府开始着力推动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在这种背景下,文化产业基金获得空前的发展。 其中,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作为中央批准设立的唯一一支国家级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就是适应形势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律、切实转变财政投入方式的积极探索;是发挥财政资金示范和杠杆作用,带动社会资本投入文化产业领域,推动构建完善的文化产业投融资机制的重要手段。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的健康发展,对于全面实施国家文化发展战略、提升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产业又快又好发展,将产生重大而积极的影响。 中国文
6、化产业投资基金由财政部、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及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有限公司等联合发起,总规模 200 亿元,首期募集 60 亿元。基金核心管理团队来自中国银行在香港的金融投资平台中银国际。其拥有券商牌照、对文化产业企业尤其是对国有文化传媒企业的特点“了如指掌” ;拥有丰富的文化传媒公司上市经验、对文化产业企业上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具有充分了解与准备。如果说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是国内文化产业基金中的“龙头” ,那么湖南富坤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则被认为新生基金的代表,按照刘德良的话来说是“产业和金融机构完美结合的范例” 。 湖南富坤文化基金,由湖南卫视、华谊兄弟作为主发起人,是
7、一支面向全国的文化传媒行业投资基金。募集总规模 10 亿元人民币,分三期募集。首期 2 亿元,第二期 3 亿元,第三期 5 亿元。主要投向具备核心竞争优势且具有上市潜力的成长性文化传媒企业,重点投资于高端“内容制造”与“内容制造相关”子行业。 刘德良认为,湖南富坤文化基金的股东中,湖南卫视、华谊兄弟等具有深厚的文化产业背景,谙熟国内文化行业运作规律和所谓“潜规则” 。这种“产业背景+专业金融团队”的模式构成文化产业基金最理想的状态。产业缓慢成长 较之迅速壮大的文化产业基金,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目前基金规模并不匹配。雅昌艺术网董事长万捷在不久前召开的一次文化产业投资论坛上公开抱怨, “参加一个会议,
8、十位嘉宾和参会者中六、七个人递上来的名片都是 VC/PE 或者其他形式的投资人” 。 刘德良则认为,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处于小而散的状态,大多数文化企业成长缓慢,仍在苦苦寻找合适的商业模式,跨领域经营仍存在障碍,很难满足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快速兴起对文化产业投资项目的需求。这种情况下,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广阔发展前景的优质文化产业企业顺理成章的成为众多文化展业基金和 VC/PE 热捧的“香饽饽” 。以影视传媒行业为例,近期因电影致青春及泰?的风生水起而火爆异常的光线传媒就是一个典型。 数据显示, 泰?上映 5 天票房突破 3个亿,上映一个月票房达到了 12 个亿,观影人次超过 3900 万人,被奉为“
9、中国电影史上最卖座的华语电影” 。 4 月 26 日上映的致青春则让光线传媒掌门人王长田愈加“春风得意马蹄疾”:上映首日票房即高达 4650 万,上映 6 日票房飙升至 3.2亿。伴随票房而来的是涨势喜人的股价, 致青春上映首日光线股价涨了 7.61%,5 月 2 日更是飙至 28.65 元,市值冲破 140 亿元大关达到145.07 亿,实现对华谊兄弟股价(23.35 元)和市值(141.22 亿)的全面超越。 面对几乎是蜂拥而来的大量投资机构,王长田却坦陈,自 1999 年创业以来,光线传媒苦熬 13 年后终于在 2011 年登陆创业板,而在此前没有进行过一次融资。几年前,光线传媒更是因条
10、件谈妥之后两度加价“气走”了软银赛富。 有业内人士透露,王长田总是认为光线传媒的价值高出市场所能给出的价格。国内某知名财经期刊出品人也曾直言“光线传媒根本就不需要融资,贷款就能解决问题。 ”王长田和他的光线传媒的过往经历似乎也为这种说法提供了验证。 比起光线传媒身在福中不知福的“矫情” ,大量希望引入资金的文化产业企业却很难如愿。局部过热、跟风投资严重, “王长田”们所领导的企业受到基金的过度关注,真正需要融资的大量小微企业及处于初创阶段的企业却乏人问津。 近期 18 家文化产业企业集体撤单 IPO,再次印证了基金的蓬勃发展与企业需求的严重不对称。当然,这种现状也和文化产业的不确定性、依附性及
11、市场波动区间较大直接相关。 不过,文化产业企业对此也不应该灰心,只要专注于企业发展并打造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优势项目,IPO 总有希望,融资也总有希望。实际上,融资并非企业的终极目标,IPO 就像企业的一场“婚礼” ,繁华之后, “生活”还得继续,创新与发展才是企业永恒的主题。 齐头并进 刘德良认为,在文化产业逐渐细分,投资方兴未艾之时,基金和企业要互为支撑、共同成长,争取做文化产业前进和探索路上的“先锋”而不是“先烈” 。 他认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不应仅仅扮演财务投资者的角色,而要真正地融入文化产业发展中去,通过建立全方位的成长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企业的快速成长。文化产业投资基金除了对高成长或
12、 pre-IPO 类文化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外,更应通过多种方式尝试新的投资模式,追求财务回报指标的同时,对产业本身进行深度分析,探索出一套符合文化产业投资价值规律的投资模式,不断提升整个文化产业的投资价值。 以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投资中国好声音为例,基金完全可以通过良好的完善的资本运营体系服务于大型文化项目的投资经营,推动大型文化项目的市场化、标准化、系统化和规模化运营。无法想象, 中国好声音失去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参与会是一种什么状况?当然,这就对基金管理团队是否有较深的产业背景及对文化产业的熟悉程度、整合能力方面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刘德良说,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应该较早参与到成长潜力好的企业发
13、展过程中,帮助文化企业提升经营管理能力,尽量帮助企业开拓市场渠道、培育新业务、完善商业模式。文化产业投资基金还可以与外部专业研究咨询服务机构进行合作,向被投资企业注入新理念、新模式,推动中小型文化企业快速成长。 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可以参与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推动文化企业整合。例如分众传媒海外私有化过程中出现了方源资本、凯雷集团、光大控股等投资机构。未来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可以更多地参与到这类项目中。多数文化企业的内生动力较弱,推动优秀企业并购不失为一个快速发展的好办法。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可以为非上市企业提供并购资金支持,推动企业早日上市,提升资本运营能力。 刘德良强调,前几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产业政策及人才培养方面上都表现出了向“量”的倾斜。例如,文化产业企业产品数量大幅增加、绝大部分企业没有足够的时间“苦练内功” ,企业快速发展中积淀远远不够。大学纷纷设置相关专业,但培养方向多倾向于研究型和理论性,缺乏创作人才的培养。今后,应该实现“量”到“质”的转变。 他比较看好文化产业基金的三个方向:准确完善的资本评估后,进入成熟文化企业并购重组;长期专注文化产业中小企业;产业背景+专业投资管理团队并以投资打造优质项目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