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析中职服装设计教学中的问题及策略摘 要:服装设计作为一门艺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依据中职学校服装设计教学的重要性、艺术性分析了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服装行业对设计人才的综合需求特点制定了有效的实践教学策略,对提升中职学校服装设计教学质量,培养卓越、优秀的行业综合实用人才有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中职学校;服装设计;教学策略 1 前言 衣、食、住、行是人们生活的基础需要,是每一位老百姓离不开、舍不弃的物质文化需求,通过衣食住行的变化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社会的变化、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因此,服装设计行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特色产业,与老百姓的生活需求息息相关,是一门充满
2、了艺术性、设计性、审美性与实用性的重要实践学科。服装院校是为市场提供服装各方面人才的机构,服装设计是中职院校服装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提高学生设计水平的主要课程。然而目前各院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不能马上适应企业为服装产业提供强大而有力的智力支持,从而反映了服装设计教育显得相对迟钝甚至滞后。如何应对严峻的竞争形势,如何尽快培养出适应市场竞争的服装人才,如何有效进行中职服装设计教学改革,是每一位中职服装教育工作者不得不重新审视和深思的重要问题。 2 目前中职服装设计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服装属于改革开放以来的一门新兴产业。所以近几年来,各类层次的服装设计专业教育纷纷建立起来,
3、形成了一个超大的服装设计教育体。随着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生走向社会,这一形势无疑是在为我国服装行业的发展打基础,然而,却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而是将服装设计教育方面的种种问题都显露了出来,具体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培养目标与办学层次模糊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实行单一的标准化培养规格,使得中等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与生产实践结合”的人才培养目标始终难以建立,致使人才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尽管中等职业教育在力求为生产实践服务,但中等职校培养出来的各类服装设计专业人才都远远不能适应服装专业的社会需求,主要原因是学校办学层次模糊,没有自身特色可言。企业和毕业生不能相互适应,许多毕业生到企业工作不久,往往乘
4、兴而来,败兴而归。企业在屡屡引进人才不成的失望之余,也在连连叹息现今的学生不扎实,太缺少应变能力。 2.2 师资力量薄弱 很多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师,活动半径有限从学校到学校,社会实践不足,经过几年的教学活动以后,知识更新不足,急需补充。当前服装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先进的思想从各行各业各渠道,不断地渗透和补充到服装领域。如果只有枯燥的理论,而没有身体力行的实践活动,这样的教学是没有说服力的,是不全面的、苍白的。所以,学校所缺乏的正是服装企业第一线从事设计、管理和营销工作的师资力量。 2.3 传统教学管理思想不符合现代服装设计教学的需要 目前,很多中等职业学校都设立了服装设计专业,但在对服装设计专业
5、的教学管理上,却缺少必要的适应性。很多中等职业学校在开设服装设计专业后,没有深入了解该专业的教学特色,仍然按照普通的教学管理方式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管理,对服装设计教学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实际上,服装设计专业实战性强,但管理思路没有根据现代服装设计的教学特色予以特色化的管理和指导,反而加入了一些限制,导致服装设计教学大多数仅局限在课堂教学,无法按照本身的需要实施必备的实战训练等,学生毕业后很难直接满足市场需求。 3 如何搞好中职服装设计课程教学 3.1 注重学生实践环节 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教学环节,参与项目设计、企业设计的教学形式是最能体现实践教学实效的有效措施。要充分利用社会或企业开展的一些项
6、目来引导设计教学,使这门课程能够与市场接轨,适应社会,保证所培养的学生能够满足社会和职业岗位的要求。一方面,要在校内现有的服装实验室基础上,加快服装 CAD 设计室和服装设计工作室的建设步伐,进行模拟实验工作。实行产销一体化,走以厂养学、以学促厂、共同发展的道路,进行设计、打样、裁剪、工艺制作、销售一体化的实践训练。另一方面,应在校外建立起一个稳固的实习基地,强化产教结合,争取产业界的支持和援助,本着互惠互利、学习服务的原则,同有关企业建立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条件;应着重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结合专业设计的教学内容,直接为服装企业设计产品;在学生三年级时,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将
7、来的发展方向选择不同性质的服装企业进行实习,使学生迅速掌握成衣设计师应具备的各方面业务知识,从而成为社会需要的上手快、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 3.2 保持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和及时性 由于服装具有流行趋势变化快速的特点,服装设计教学的内容必须与当前服装流行趋势紧密关联,才能体现其价值。因此,教师在保证自身理论教学基础素养的基础上,应注意对新的服装流行元素、制作工艺、服装材料和服装机械等密切跟踪,并根据流行信息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保证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和及时性。 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当前发达的计算机网络,了解各种最新的服装设计相关流行信息,掌握服装设计的潮流动态;另一方面,在保证教学不受影响的前提下,
8、学校可以通过鼓励教师创业或者深入服装公司参与设计工作的方式,让教师有机会接触到当前主流的服装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促进教师对所掌握的服装设计知识不断更新,更贴近当前市场的需要。 3.3 建立完善的信息化教学效果评估和反馈平台 为弥补现有教学效果评估和反馈机制的不足,可以通过日益完善的IT 技术和通信手段,建设互动式的信息化平台,支持系统化的教学效果有效性评估,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进提供参考。随着电子教案、电化教学和网络教学的推行,当前的教学方式已经可以支持构建互动式的教学效果评估平台。通过信息化平台,教师的教案可以自动录入系统;每次课程结束后,信息化平台可以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提取关键点并自
9、动在微博上发布,或者生成电子问卷并发送到学生的电子邮箱、聊天软件等;学生可以方便地通过各种方式对教师的授课内容进行反馈并提出疑问、改进建议等;在学生评估后,信息化平台可以自动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并汇总给学校和教师,不但支撑了学校对教师教学效果评估的需要,同时又为教师回答学生疑问、教学方式改进和教学内容更新提供了支持。 在丰富多样的服装造型、制作与设计中,一点点细微的变化便会形成视觉感官上的较大变化,同时效果图远远不如实物图来得更亲切、更自然,更能体现造型的基础要素。因此,在服装设计教学中只有来源于实践的注重对综合服装设计人才的培养,促进他们创新实践能力的形成,深刻转变唯书本教学、唯课堂板书教学的落后教学模式,才能培养出综合适应力、创造力强,深受大众欢迎的全面服装设计人才,并为合理舒缓目前我国服装市场设计人才紧缺的矛盾做出必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康玉娥.浅谈服装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教论丛,2006(1) . 2刘小玲.对高职服装设计教学的探讨J.江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3) . 3徐雪漫.中国餐饮中法服装设计主题教学丛书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