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析生态城市设计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城市环境要求也升级为畅、洁、绿、美的生态景观。同事也对城市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城市设计的趋势也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和目标,生态城市设计已经成为了业内最为推崇的理想方式。如何科学的将已有的环境因素纳入考虑之中,将生态城市设计的原则贯彻至尾,将生态学原理巧妙的融入城市规划和建设,以及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合理开发和利用都将决定生态城市设计的成败。 关键词:生态城市;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 A 一、生态城市设计的特点 1、生态城市设计的持续性 在生态城市设计过程中,可持续发展思想始终贯穿全程。通过对不同空间、时间资源的合理统筹配置,满足当代人
2、们的发展需要,同时保证子孙后代的环境利益,实现城市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2、生态城市设计的和谐性 生态城市的设计其重要的特点之一便是和谐性。它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和社会与自然的和谐。生态城市的设计是把城市营造成充满生机和人文气息,能够满足人类发展进化需求的集约型人类聚居地,使生态城市具有文化魅力和文化个性,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3、生态城市设计的协调性 生态城市设计的协调性主要是协调城乡之间、资源的更新与利用之间、自然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互惠共生。 4、生态城市设计的区域性 生态城市本身就是一个区域性的概念,因此其设计也是建立在区域范围的基础上,统一协调和平衡城市区域
3、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制约,建立全球性的生态平衡区域网络。 二、生态城市设计原则 1、尊重自然,保护利用 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使人类拥有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人类只有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合理地开发利用土地和自然资源,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改善和提高生存与生活环境。 2、因地制宜,保护本土性原则 生态景观设计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现状和资料条件,设计相应的生境类型。设计形式应以场所的自然过程为依据,依据场所中的阳光、地形、水、风、土壤、植被及能量等。设计的过程就是将这些带有场所特征的自然因素结合在设计之中,从而维护场所的健康。设计选择合适的具有地方性的植物,使植物都能适应环
4、境,各得其所,各自能够正常的生长和发育,充分发挥植物个体、种群和群落的景观与生态效益,并为其他生物的正常生活提供合适的生态环境。 3、保护与节约自然成本 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如水、森林、动物等)和不可再生资源(如煤、石油等) 。要实现人类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必须对不可再生资源加以保护和节约使用。即使是可再生资源,其再生能力也是有限的,对它们的使用也是有限度的。 因此,对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资能量,生态设计强调首先是保护不可再生资源,不在万不得已,不予以使用。其次,尽可能减少包括能源、土地、水、生物资源的使用,提高使用效率。设计中如果合理地利用自然的过程如光、风、水等,则可以大大减少能源
5、的使用。城市绿化中即使是物种和植物配置方式的不同,如林地取代草坪,地带性树种取代外来园艺品种,也可大大节约能源和资源的耗费。再次,对于废弃的土地、原有的材料重新利用,可以大大节约能源和资源的耗费。最后,对于资源的利用采用循环再生的利用方式,例如恢复湿地、对城市废地的改造再利用。 4、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遗传基因的多样性,生物物种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是保持和维护乡土生物与生境的多样性。 多样性维持了生态系统的健康和高效,因此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基础。与自然相合作的设计就应尊重和维护其丰富多样性。生态设计应在三个层面上进行: (1)保持有效数量的乡土动植物种群
6、。 (2)保护各种类及多种演替阶段的生态系统。 (3)尊重各种生态过程及自然的干扰,包括自然火灾过程、旱雨季的交替规律及洪水的季节性泛滥。 5、崇尚自然,显露自然 城市居民离自然越来越远,忙碌的城市生活使人们无从关心环境的现状及未来。因此,要让人人参与设计、关怀环境,必须重新显露自然过程,让人们重新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 纵览我国古典园林造园范例,无论是寺观园林、皇家园林或私家园林,造园者都遵循顺应自然,利用自然和仿效自然的主导思想。顺天然之理、应自然之规,用现代语言,就是遵循客观规律,符合自然秩序,吸收天然精华,造园顺理成章。 三、生态学原则在景观规划设计中的运用 绿色空间作为城市的有机组
7、成部分被纳入城市规划体系,始于 1898年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的提出,鉴于当时城市无序蔓延,城市环境变劣这一状况,霍华德强调城市应组团式发展,利用大面积绿色空间降低城市密度,改善城市环境。 “山水城市”这一概念最早是由钱学森先生在 1990 年提出的,这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提法,看似通俗而背景深刻、内涵丰富。它蕴含着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精华、 “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融合了今日的可持续发展观、生态学等,迎合了人们回归自然的思潮。 景观生态学的“斑块廊道基质”基本模式,普遍适用于各类景观,包括荒漠、森林、农业、草原、郊区和建成区景观。这一模式为比较和判别景观结构,分析结构与功能
8、的关系和改变景观提供了一种通俗、简明和可操作的语言。使景观生态学真正与规划设计融为一体,在城市生态园林建设中具有指导实践的意义。 1、溶解公园,建设城市绿色斑块 “溶解公园”的规划思想主张在城市公园绿地规划中适当融入其他城市功能,淡化公园的边界,开放公园的空间场地,在功能布局、游戏组织、空间形态上实现与周边城市空间的开放性一体规划。这种规划模式丰富了城市公园的功能、空间、形态,在开敞式改造中,还将加强公园绿地系统,与硬质铺地生态衔接。公园的开敞式改造之后,公园不再是孤独的色块,而是以生态化和开放的绿地形态渗透到城市之中。 2、建立城市绿色廊道 城市绿色廊道最突出的表现是城市道路及城市河道。 绿
9、道最早源于霍华德的绿带概念,从词义上讲是将城市和乡村紧密的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巨大循环系统的通道。随着各国和地区的专家对“绿道”的不断深入研究,绿道的含义得到了拓展和延伸,由于地理环境、文化经济等差异、绿道又可称为生态网络、环境廊道等。首先,绿道维护了自然界的生态过程,有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的作用。其次,绿化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品质,为人们提供了自行车骑行,跑步等健身场所。第三,绿道还可以引入旅游资源,带动城市经济发展。 绿色河流廊道,是廊道中最自然的元素,城市河道的功能有调节气候、净化水源、提供水流、维持生物多样性等功能。污染、干旱断流和洪水是目前城市河流面临的严重问题。恢复生态绿色河道的方法有:清理
10、垃圾,截断污染源;科学配植水生植物,水生植物可净化水质,稳定生态系统生物链,提高恢复速度及生态效果;投放水生动物;富集微生物;河道两边进行护岸绿化;恢复生态河岸线,以自然形态为基础。结束语 现代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对城市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城市设计的趋势也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和目标,生态城市设计已经成为了业内最为推崇的理想方式。如何科学的将已有的环境因素纳入考虑之中,将生态城市设计的原则贯彻至尾,将生态学原理巧妙的融入城市规划和建设,以及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合理开发和利用都将决定生态城市设计的成败。参考文献 1沈清基.生态城市及其规划方法的探索J.城市规划汇刊2009(2) 2孙铁珩,王道涵.论生态城市与建设的内容构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