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泊污染及治理的经济学探讨.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678758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泊污染及治理的经济学探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湖泊污染及治理的经济学探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湖泊污染及治理的经济学探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湖泊污染及治理的经济学探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湖泊污染及治理的经济学探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湖泊污染及治理的经济学探讨【摘要】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在不断的迅猛发展之中,同时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也在随之加快,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忽视了对湖泊环境的保护,使得湖泊的污染问题日益加剧,已经成为一个突出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目前城市中的湖泊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了污染,这就使得我国越来越重视对于水环境的治理工作,逐渐转换重心。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与湖泊的环境问题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其中蕴含着很多的经济学问题,在每个环节上都有着不同的体现,所以为了治理湖泊出现的问题我们所采取的也应该是经济学的方法,是其行之有效的手段。本文结合经济学对我国湖泊污染的治理提出的分析探讨。 【关键词】湖泊;污染治理;

2、经济学 我国的幅员辽阔,是一个地域大国,也是一个湖泊众多的国家之一,我国有 2800 多个天然湖泊并且其面积都在 1 平方千米以上,湖泊的总面积约在 9 万平方千米,而淡水湖泊的面积达到 3.6 万平方千米,淡水储量在 2260 亿立方米。湖泊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淡水资源以及国土资源,具有多项功能,可以为人们提供饮用水、为工业提供生产用水、对河川径流起到调节作用、是水生生物的繁衍场地、还可以沟通航运以及对区域内的生态环境进行调节,如此众多的功能可见其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1 利用经济学分析湖泊污染 目前湖泊造成的污染原因除了人们对于自然生态的规律认识不清,还包括

3、其对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没有良好全面的权衡,一味的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忽视了长远发展的重要性。 1.1 导致湖泊污染的宏观经济原因 传统意义上的宏观经济研究的主要是国民经济的增长问题以及就业的情况,其制定的政策目标主要是增长经济、就业充分、稳定物价、平衡国际收支等等。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中都为包含环境问题,所以在国家规划的很多方面都没有经环境问题进行充分的考虑,最终导致了再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同时,生产生活的污染物大量排放,使得湖泊污染。 以云南洱海为例,其位于云南大理的白族自治州,是我国的第七大淡水湖,海拔高度为 1966 米,是云南的的人大高原淡水湖泊,其湖面积有

4、 252.91 平方公里,利于面积达到 2565 平方公里,在其流域人口达到了 80 多万人,可谓是造就了大理的灿烂文明。但是从上世纪的 90 年代开始,洱海的水质是在不断地恶化中洱海水质不断恶化,曾一度降到国家地表水类标准,严重影响生产生活。 1.2 致湖泊污染的微观经济原因 环境具有两个独特的特征,即“负外部性”以及“公共物品属性” 。经济学的研究表明,通过市场机制可以对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但是因为其本身的缺陷,会使得在配置的过程中效率低下,不能达到有效的资源配置。因为环境具有的公共物品属性以及环境污染的负外部性使得市场机制在环境问题上出现了失灵状况。其中湖泊问题就是一个典型事例。湖泊环境

5、包含着公共物品属性,不具有消费带来的竞争性也没有排他性,就是说某个个体对湖泊所提供的环境物品的消费对其他个体对这一环境物品消费的数量和质量不会有影响;同时,任何个体不论是否付费,都与这一环境物品的消费息息相关,所以“搭便车”现象极为普遍,即在不承担湖泊污染需要治理的成本时,却有可以享受治理带来的好处,这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公用地的悲剧” 。 湖泊污染问题还具有负外部性,即环境污染不影响个体生产的成本,成本的承担人往往是他人或后代人承担,这就产生了社会成本。在存在负外部性的情况下,排污企业的个体成本小于社会成本,即产生了不能全部反映到市场交易价格中去的额外社会成本。这一额外社会成本被转嫁给社会和公

6、众。外部性成本的转嫁,必然导致污染物这种具有负外部效应的物品过度供给的行为,往往造成污染量远远超出社会允许的污染水平,使湖泊受到污染,社会福利损失。 2 使用经济手段解决湖泊的污染问题 2.1 使用科学合理的宏观经济手段 在制定国家发展规划的过程中,湖泊保护必须被纳入其中,将经济发展与湖泊保护作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在工作中避免被动的治理,而是要积极主动的进行防护。同时湖泊治理的保护资金也要纳入地方的投资预算中,保证湖泊流域环保投资占 GDP 的比例要达到 2%3%,这是依据国际的治理经验得出的数据。 要依据生产部门不同种类的特点处理其与自然环境间的关系。要懂得充分利用自然的净化能力,这是最经济有

7、效的保护措施。分利用自然净化能力是保护环境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应根据湖泊流域的环境容量和自然净化的特点,确定污染工业的集中与分散、城镇规模的大小与功能区划分等布局问题,使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与湖泊流域环境系统的调节功能相适应。 要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优化工业的布局结构。湖泊受到污染一个严重的额污染源就是工业。湖泊流域的污染严重的工业应该进行转移,重点发展的是第三产业,对产业结构的调整要严格,对于超标企业一定要关闭。其次是农业结构的调整,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使化肥、农药施用减量化,控制水产养殖规模,搞好畜禽养殖小区生态化建设,提高畜禽粪便集中处理率。 在富营养化湖泊的流域地区,尤其人口密集、企业聚

8、集、水体污染较突出的“三湖”流域,必须实行比全国更高水平、更加严格的水污染防治标准,从源头进一步压减排污总量。 2.2 市场机制作用的充分能发挥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想要解决环境问题既要依靠政府的干预,又要利用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将政府的干预作为市场机制的辅助动力。政府通过征税,一方面要让企业为其负外部性付出成本,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在利益的驱使下,企业将会采取措施提高生产的技术含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另一方面,通过筹得资金,补偿受其负外部性的受害者,而且可以向正外部性企业提供一定的补贴,提高其生产能力。 按照“污染者付费”原则,将环境的价值计入到生产和生活成本中去,使环境的价值体现得更为具

9、体,解决生产“外部不经济性”问题,通过市场机制,使开发、利用、污染、破坏湖泊环境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承担相应的经济代价,促使其从自身利益出发选择有利于湖泊环境保护的生产、经营和消费方式,从而有效地制止无偿污染湖泊的行为。 结束语 根据经济学市场机制的治理手段,我国在治理湖泊污染中,政府采取市场手段解决市场主体排污的外部性问题,可以经过两种方式实现:其一是对排污征税,即要求企业为他们的污染付出等于其外部危害的税款,通俗说企业要向政府购买其对污染环境的权利。政府对污染进行征税,那么每户企业就要选择排放多少污染和自己消化多少污染,使缴纳污染税与自己消化污染的成本之和最小化。另一种是借鉴发达国家常用的市场

10、方法,就是实行排污许可证的制度,排放总量要限制,市场主体之间可以自由买卖排放配额。政府按照实际的情况,确定环境可承受的污染并将排放额度适当地在企业之间分配。那些能以较低成本降低污染物排放的企业会卖出他们的排污许可证;而另外一些降低排污量成本较高的企业会购买更多额度的许可证,因为这比安装昂贵的控污设备或者倒闭更节约。污染权交易制度将环境保护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起来,可以鼓励企业降低污染的排放量。 参考文献 1 李志杰.湖泊污染及治理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2, (8):33-37. 2 杨健强.滇池污染的治理和生态保护J.水利学报,2001, (5):17-21. 3 李雪梅.对云南省高原湖泊污染治理的思考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1,26(7):102-1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