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产率异质性视角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内容摘要:本文基于 2008 年中国企业层面数据,使用多元回归模型经验研究生产率异质性、市场规模与生产率异质性交互变量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生产率高的企业倾向于到市场规模大的区位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这个结论对于企业选择对外直接投资区位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高生产率的企业应尽可能选择到市场规模大的区位进行直接投资,从而可以获取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低生产率的企业应尽可能选择到市场规模小的区位进行直接投资,从而可以减少市场竞争。 关键词:生产率异质性 对外直接投资区位 交互变量 文献综述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国内企业一方面要在本土市场
2、进行激烈的竞争,另一方面也面临着来自国外企业的竞争。目前,国内企业的发展受到国内技术、资金和市场的严重制约,为了提升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中国企业必须“走出去”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而选择合适的直接投资区位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从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一直是国外学术界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Vernon(1966)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对外直接投资是需求条件和生产条件等区位因素综合演变的结果。Hirsoh(1976)从成本收益的角度研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研究发现企业将选择生产成本和技术转让成本都低的区位进行直接投资。Fahy(2002)认为企业对外直接
3、投资的区位选择会受到资源分布不确定性以及资源难以国际转移的影响,企业在选择对外直接投资区位的时候应该考虑这些特定的因素。 国内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研究起步较晚,从理论角度研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文献较少,大多数从经验角度研究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决定因素。项本武(2009)基于 2000-2007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数据,使用动态面板数据方法经验研究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因素,研究发现东道国市场规模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双边贸易联系及双边汇率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东道国工资水平的影响并不显著。蒋冠宏和蒋殿春(2012)基于 2003-2
4、009 年中国对 95 个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数据,使用引力模型研究发现,距离对中国市场、资源和战略资产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有显著地负向影响,东道国制度对中国资源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国内外经济学界从理论和经验的角度分析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文献甚多,但这些研究有一个重要的假定就是在同一个行业内部,各企业的生产率是完全一样的,即企业生产率同质性。而Melitz(2003)认为不同企业的生产率是不同的,即企业生产率存在异质性,其从理论上论证了生产率最低的企业选择只在本国出售,而生产率较高的企业选择出口,生产率最高的企业选择对外直接投资。 Helpman et al.(2004)使
5、用美国的数据经验研究发现,美国仅在本国销售的企业的生产率比出口企业的生产率低,而出口企业的生产率又比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生产率低,这一结论与 Melitz(2003)的理论预测一致。由于中国企业微观层面数据很难获取,国内从生产率异质性的角度经验研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文献甚少。本文试图使用企业层面的微观数据研究生产率异质性、市场规模和生产率异质性交互变量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从而为企业制定正确的对外直接投资区位决策提供参考。 计量模型 (一)基本模型 由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行业主要集中于制造业,因此本文选择制造业企业数据进行经验研究,基本模型如下: (1) 其中,被解释变量
6、fdii 为企业在东道国 i 的直接投资,解释变量tfpi 为在东道国 i 从事直接投资的企业生产率,解释变量 tfpi?sizei 为东道国 i 从事直接投资的企业生产率和东道国 i 的市场规模交互变量,控制变量 sizei 为东道国 i 的市场规模,控制变量 tradei 为中国和东道国 i 的双边贸易量,控制变量 disi 为中国和东道国 i 的地理距离。 (二)变量和数据来源 1.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由于无法获得单个企业在东道国直接投资流量,因此使用中国在东道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代替单个企业在东道国的直接投资流量,这就需要剔除包括同一家企业在不同东道国设立分支机构的情形和多个企业在同一个
7、东道国设立分支机构的情形。对外直接投资数据来源于2009 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 。 2.企业生产率。衡量生产率常用的一个指标是全要素生产率。计算全生产率的方法主要包括参数(比如索洛剩余法等)和非参数(比如数据包络法)两种方法,与参数法相比较而言,非参数法对样本容量要求低,能够避免模型设定的随意性而导致的误差,因此本文使用数据包络法来测算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需要用到企业产出和投入数据。在计算全要素生产率的时候,本文使用工业总产值作为产出的衡量指标,使用企业年末从业人员和年初从业人员的均值来衡量劳动投入,使用企业的固定资产净值年均余额和流动资产年均余额之和作为资本投入指标
8、。生产率水平越高,企业就越倾向于对外直接投资(Melitz,2003) ,工业总产值、劳动投入和资本投入数据来源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 。 3.企业生产率和东道国市场规模交互变量。企业生产率和东道国的市场规模交互作用也会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产生影响,高生产率的企业到市场规模大的区位进行直接投资,能够获得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充分发挥高生产率优势(Melitz,2003) 。为了减少变量之间共线性影响,参照 Aiken 和 West(1991)的建议,先将企业生产率和东道国市场规模这两个变量中心化再相乘得到交互变量。 4.东道国的市场规模。东道国市场规模是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因素。东道国市场规模
9、越大,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就越大。本文使用东道国国内生产总值衡量东道国的市场规模,数据来源于2009年国际统计年鉴 。 5.双边贸易量。对外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存在互补关系,随着双边贸易量的增长,对外直接投资也会增长,双边贸易量的数据来源于2009 年中国统计年鉴 。 6.地理距离。地理距离衡量了对外直接投资的距离成本,由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经常需要运输原材料或者中间产品,两个国家地理距离越远,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运输成本就越高,对外投资的规模就越小(蒋冠宏、蒋殿春,2012) 。本文采用的地理距离为中国首都与东道国首都的距离,数据来源于 CEPII 网站。 (三)样本范围选择说明 由于中国对外直
10、接投资的企业微观层面数据很难获得,本文只使用了 2008 年的制造业企业截面数据,获取数据的具体方法如下:首先从中国商务部网站获取 2008 年中国境外投资企业名录;然后把 2009 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工业企业数据和 2008 年的境外投资企业名录结合起来,找到这些境外投资企业的相关信息,包括东道国、资产、劳动力和工业总产值等;最终经过处理后得到 2008 年中国工业企业向境外设立分支机构共 31 个。 (四)回归结果 使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对模型(1)进行估计,回归结果如表 1 所示。 从表 1 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模型的 F 值在 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说明模型在统计上比较可靠;R2 为
11、 0.65,经过修正后的 R2 为 0.61,说明该模型的拟合优度比较好,模型相关的变量可以解释企业对外直接投资 60%以上的差异。 解释变量 tfp 的系数为正,说明企业生产率越高,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就越大;在 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说明生产率水平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的选择确实非常重要。解释变量 tfp?size 的系数为正,说明企业生产率水平越高就越倾向于到市场规模越大的区位从事对外直接投资,因为只有市场规模充分大,企业才能发挥其高生产率水平优势,取得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如果生产率水平较低的企业到市场规模大的区位进行直接投资,就不能够很好的获得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将面临高生产率
12、的企业强有力地低成本竞争,对于低生产率的企业很不利,这个结论对于企业选择对外直接投资区位决策有很重要的参考意义。控制变量 size 的系数为正,在 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说明东道国的市场规模是企业进行直接投资时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控制变量 trade 的系数为正,说明贸易和投资之间存在一定的互补关系;但并不显著,说明贸易对企业选择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并不是很重要。控制变量 dis 的系数为负且在 10%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说明地理距离会增加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成本,不利于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结论 本文基于 2008 年中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制造业企业截面数据,使用多元回归模型经验研究生产
13、率异质性、市场规模和生产率异质性交互变量对企业选择对外直接投资区位的影响。在控制市场规模、双边贸易量和地理距离影响的情况下,研究发现生产率高的企业将倾向于到市场规模大的区位进行直接投资,原因在于企业可以在市场规模大的区位获取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从而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获得竞争优势。本文对于企业选择直接投资区位的参考意义在于:企业在选择对外直接投资区位的时候,必须考虑自己的生产率情况。对于高生产率的企业在选择对外直接投资区位应尽可能的选择到市场规模大的区位,而对于低生产率的企业由于不能在市场规模大的区位获取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且面临能够获取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高生产率企业的竞争,为了减少竞争,应尽可
14、能地到市场规模小的区位进行直接投资。 参考文献: 1.蒋冠宏,蒋殿春.中国对外投资的区位选择:基于投资引力模型的面板数据检验J.世界经济,2012(9) 2.项本武.东道国特征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7) 3.Aiken LS and West S.Multiple regression:Testing and interpreting interactionsM.New York:Sage,1991 4.Fahy J.A Resource-based Analysis of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a
15、Global EnvironmentJ.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2002,11(1) 5.Helpman E,Melitz M and Yeaple SR.Export versus FDI with Heterogeneous Firm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4,94(1) 6.Hirsch S.An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vestment Theory of the FirmJ.Oxford Economic Papers,1976,128(2) 7.Melitz M.The Impact of Trade on Intra-Industry Reallocations on Aggregate Industry ProductivityJ.Econometrica,2003,71(6) 8.Vernon R.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66,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