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区民主新“样本”【编者按】 与蓬勃发展的农村基层民主相比,城市社区民主一直进展缓慢。社区民主究竟如何打破僵局?城市居民究竟如何分享民主权利?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制度机制的创新。不久前在重庆举行的一次社区听证会,就呈现了一条推进城市基层民主的新路径。 社区改造,听证先行 这天清晨,重庆市江北区建北二村物业管理委员会主任胡帮兰不到6 点就早早起床了。作为居民推举的代表,她平生第一次要去参加一个社区听证会,就社区环境改造问题发表意见。事实上,兴奋的胡帮兰在后半夜就已经失眠,她打开台灯,翻开一本笔记本反复阅读、默记,那上面记录着近一个月来她从居民那儿征集到的各种意见。 建北社区建于上世纪 80 年代,
2、受当时条件所限,整个社区基本无绿地,仅在路边种了一些刺桐。今年年初,江北区政府决定拨出专款,对绿化面积少于 25%、缺乏锻炼场所的老社区实施环境改造工程。建北社区的听证会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胡帮兰披露说:“在重庆,这是政府设计方案首次进社区开听证会,居民首次能为自己的社区建设出谋划策。以前,所有的事情都是政府做完了居民才知道,而有些事情居民并不需要,也不满意。 ” 上午八点半,赶到社区会议室的胡帮兰发现,已有许多居民闻讯而来,在门口围个水泄不通,而江北区的两位副区长也早早安坐在会场内。这样的大场面,着实有点出乎胡帮兰的意料。 建北社区的 10 名居民代表全部到场后,听证会正式开始。园艺公司工作
3、人员首先拿出 4 幅绿化方案效果图,为听证代表逐一介绍。当听到绿化品种准备选用草皮和刺桐时,心急的胡帮兰终于按捺不住“跳”了出来:“建北社区已有很多刺桐,密密麻麻遮住了阳光,而且经常落叶,容易折断,打扫起来很麻烦,能不能将它们移栽或者换成别的树种?” “对,多栽树,少草坪不要刺桐”胡帮兰的提议得到了其他居民代表的一致呼应。设计人员当即表态,只保留少数长势较好的刺桐,新的绿化树种换成黄桷树。 随着时间的推移,社区听证会的气氛由一开始的拘谨渐趋活跃,居民代表们围绕着社区休闲锻炼设施、路面硬化方案等等七嘴八舌,讨论得异常热烈。在大家的“强硬”要求下,区里来的政府官员还被“绑架”到绿化方案实施地带,现
4、场考察并直接听取了居民意见。 与政府最初拟定的方案相比,在民意基础上重新制定的建北社区环境改造方案已经“面目全非” 。对于这一变化,充当了一回民意代言人的胡帮兰,从内心生出了一份深深的自豪。 公众参与,自治“扩容” 事实上,早在五年前,建北社区的民主自治就已初见端倪。 “2000 年社区合并后,我们成立了党支部、居民委员会和议事协商委员会,这种民主集中的形式一直沿用至今。 ”据建北社区居委会主任孙燕介绍,社区居委会由居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主要负责处理社区日常事务,重大事项由居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议事协商委员会由辖区内各企事业单位的代表组成,负责协调单位与居民、单位与单位之间的利益关系;党支部则
5、要承担起对社区自治组织的政治领导责任。 “对于建北社区的环境改造工程,我们本来只想通过居民代表收集群众意见,但大家的参与热情实在太高。 ”孙燕回忆说,征求居民意见的通知张贴后,居民每天都要打来十多个电话,有的居民甚至将自制的绿化方案送到居委会,要求转交区里。 “显然,大家已经不再满足于间接交流的方式。 ”为此,建北社区居委会向上级部门提出申请,要求筹办一次居民与政府直接沟通的社区听证会。获得批准后,建北社区经过自荐、筛选、居民投票三道民主程序,最终产生了 10 名居民代表,其中既有胡帮兰这样的愿为社区公益作贡献的热心人,也有曾经从事过园林设计的专业人士,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社区听证会的质量。
6、“只有了解居民的真实需求,政府才能为社区提供优质服务。 ”在参加了建北社区听证会的区政府官员看来,社区听证,使政府与居民之间建立起了民主、平等的协商机制,既为各方信息交流和利益博弈提供了有效、畅通的渠道,又可使政府工作贴近民意,避免决策失误。 “如果按区里最初的方案施工,居民肯定有很多不满意。而现在的方案是大家集思广益的结果,即使出现什么小问题,也不会觉得窝火 。”与官方观点相比,胡帮兰的看法更多显出了寻常百姓的真实和朴素:“社区听证这个办法好,自己的事自己说了算,对老百姓来说就是真正的民主!” “其实,听证的最大意义还在于扩大了基层民主,进一步推动了社区自治的发展。 ”江北区民政局副局长黄安
7、会认为,社区听证会的主题与社区居民生活息息相关,而且牵涉多数居民的共同利益,这必然会引起本社区居民的广泛关注,并希望通过听证这一民主管道,直接或间接地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 “如果说,社区直选让城市居民感受到了民主权利的存在,那么,社区听证则让城市居民进一步感受到了社区自治的价值。” 民主实验,有待完善 不过,自此次听证会后,建北社区再未举行过其他内容的听证会。“无章可循,让我们感到推行社区听证很困难。 ”建北社区居委会主任孙燕透露, “当初筹备社区听证会时,只能参照行政听证制度进行。目前的社区听证大都是自上而下,带有较强的政府导向性,哪些事务该听证、听证之后要不要表决以及表决的效力等等,都没有
8、明确规定。 ” 目前,重庆的渝中区、江北区、九龙坡区等多个地区均已开展了社区听证试点,这种分散的民主萌芽能否形成催生社区听证制度的合力,还是一个未知数。但在江北区民政局副局长黄安会看来, “作为社区自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应该引导社区听证朝着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 。 其实,社区听证的制度化在全国已有先例。早在 2004 年 5 月,湖北省武汉市政府办公厅就下发了社区社会事务听证工作意见 ,推动武汉各社区实施社区听证会制度。按照有关文件规定,凡是涉及多数社区居民利益的事项,比如社区治安防范、保洁绿化、油烟噪声、占道摊点整治、餐馆门面布局等等,均要举行社区听证会,由居民代表投票表决。 有
9、关专家认为,与立法听证、行政听证有所不同,社区听证应当最大限度地体现公众参与。而且,这种参与应该是自下而上,而不是自上而下的。 江北区民政局副局长黄安会则认为,在推行社区听证的过程中,政府部门绝不能仅仅将其视为一种民主符号或民主象征,更应该注重实质民主。比如,听证议题的确定,应当充分征求居民意见,由居民讨论决定。再比如,政府部门要认真对待听证结果,合理平衡各方利益诉求,决不能按自己的主观意志片面取舍。 尽管社区听证的实验还有待完善,其制度建设也在不断孕育当中。不过,这项新生事物所内含的民主特质,显然已为社区民主和自治寻找到了新的突破口。而社区能否实现民主自治,是否有能力实现民主自治,正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构建“和谐城市”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