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创新环境文献述评及我国省域创新环境评价.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680190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主创新环境文献述评及我国省域创新环境评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自主创新环境文献述评及我国省域创新环境评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自主创新环境文献述评及我国省域创新环境评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自主创新环境文献述评及我国省域创新环境评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自主创新环境文献述评及我国省域创新环境评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自主创新环境文献述评及我国省域创新环境评价内容摘要:科学合理分析和评价自主创新环境,对提升国家或地方的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合理构建了我国自主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以 2011 年为数据年限,以我国 31 个省市为对象,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评析,较详细地解析了不同地区、省市差异性,最后提出相关对策。 关键词:自主创新环境 因子分析 差异性 指标体系 中国 引言 当前,国际经济发展环境依然多变,充满着很多不稳定的因素,世界经济还在深度的结构调整中,增长动力有限,但伴随经济的逐渐复苏,有利的因素不断增多。国内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增多,内需的空间仍较大,居

2、民收入仍保持较快增长。从区域产业结构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了生产方式改变,提升了区域竞争力,也增强了区域创新能力。当然,区域创新能力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创新环境会有正面的促进作用。胡锦涛曾经指出科技的发展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要素,要进一步紧密结合经济社会的实际发展需要和要求,不断吸纳高端人才,提升和优化创新环境。因而,研究区域创新,需要进一步探究区域创新环境,有利于创新活动的展开,有助于贯彻实施国家和地方的创新战略和计划。 虽然世界经济仍然疲软,但复苏态势良好,区域经济也出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影响了区域创新环境的动态发展。面对诸多的因素影响,区域创新环境面临

3、着很多的变化和不确定性,其周期也不断缩短。因而,在进行区域创新环境的研究中,其差异性决定了要善于把握地区间的环境差距、特色和变化,科学评估和把握区域间创新差异,分析其原因。 从现有的文献可以看出,一些学者对创新环境的研究多在描述性方面,实证研究多具有主观性,结果也是一般意义上的排序,定量分析方面还较浅。因此,本文科学运用相关方法选取指标,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各省(市)的自主创新环境进行验证,对其差异性进行分析和阐述,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相关文献回顾和分析 有关区域创新环境的构成,Camagni 认为创新环境的关键是合作或网络关系。贾亚男(2001)认为区域创新环境主要由基础层次网络

4、、文化层次网络、组织层次网络以及信息层次网络系统组成。盖文启(2002)认为创新环境为社会文化与创新、制度环境、劳动力市场。邱成利(2002)认为创新环境由创新基础、资源和环境构成,创新动态由创新环境的开发、导引、运行和服务构成,从对象看主要是由技术、组织、管理等组成。程工认为创新环境包括技术、文化、制度等。蔡秀玲(2004)认为区域创新环境主要由基础设施、制度政策、社会文化、学习环境组成,基础设施对社会文化、制度、创新、学习环境都十分有利。黄桥庆(2004)认为创新环境为基础设施、创新资源、政策环境、社会文化。总之,国内外学者认为创新环境的硬环境包括信息、交通等,软环境包括知识创新、制度法规

5、、学习等。 从区域创新环境的案例研究来看,王缉慈等(1999)分析了中关村企业南飞,其创新环境不足的主要原因是不正当竞争、企业的一些短视行为与非地方网络化等。余文华(2000)分析了剑桥大学城创新环境,认为尊重历史、个人努力在创新环境中的作用重大。张文忠等(2003)认为一个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区域创新环境。蔡秀玲(2004)比较和分析了美国硅谷及台湾新竹的区域创新环境。段进军等(2005)以江苏省为例分析了区域创新环境与高技术产业,认为区域创新环境需要从政府、企业、科研入手。杭雪花等(2006)以杭州产业为例认为区域创新环境需要关注制度、技术、管理体制、文化创新等。吉亚辉等(2006)以中

6、关村为例分析了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认为制度、环境和文化是其关键。 从区域创新环境测度研究来看,国外较有代表性的学者为:Maillat et al(1984、1998、1999、2000、2002)分析认为文化、风俗、地理、历史、教育和产业是区域创新的主要影响因素。国内研究来看,章立军(2006)以区域层面,分析和研究了创新环境对创新能力的影响。薛风平(2007)以主成分分析法,把我国各区域划分为五类,分析了省级区域的创新环境;李习保(2007)以 1998-2006 年数据,构建了随机前沿模型,分析了创新环境因素;刘立涛等(2008)构建了区域创新环境指标,以 2001-2006 年为年限

7、,定量和评估了我国省级区域创新环境。如荣飞(2005)设计了 36 个指标,柳卸林(2007)以专家评分对各省创新进行了排名,具有相应的主观性;薛风平(2007)以 2005 年为年限,以主成份和聚类分析为方法,评价了我国省域创新环境。刘立涛(2008)以 2001-2005 年为年限,对我国创新环境进行了评价,阐述了其发展动态状态。李琳(2009)以 2003-2005 年为年限,采取指标平均值,以主成份分析方法,对我国省域创新环境进行了评价,但与刘立涛(2008)研究的结果相似,没有根据结果进行差异性分析,政策实际意义较少。总之,一些学者以相关地点为例,进行了案例分析,阐述了一些创新环境研

8、究的不足,同时也具有借鉴意义;也有学者构建了指标,提出了影响因素的指标等,主要集中在网络、文化、信息、人文、服务、基础设施、创新能力、市场需求、服务环境、创业环境等方面,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本文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创新环境进一步分析,以省域为视角,以2011 年数据,尝试对我国区域创新环境差异进行分析,弥补相关研究的不足,为我国及各地方政府实施相关政策提供一定的参考,具有实际意义。 我国自主创新环境的定量分析 (一)我国自主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自主创新环境主要由软硬环境组成。其中,硬环境包括信息网络、通信等;软环境主要包括知识、政策、法规、学习环境、流通扩散、社会文化等。在一些文献中也包

9、括上述提到的,荣飞(2005)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2007) 、薛风平(2007) 、刘立涛(2008) 、李琳(2009)等学者构建多个评价指标,但遗憾的是没能进一步考虑多个影响因素。因而,根据学者们研究的指标和科学性、可操作性、系统性、可量化等原则,本文认为区域自主创新可包括基础设施环境、人文环境、资源环境和服务环境,进一步可分解为 30 个二级指标,如表 1 所示。 表 1 中参考了陈国宏等(2008) 、何晓群(2004) 、孙钰等(2008) 、黄攸立(2011)等学者的文献,指标反映的较为全面,为表达的合理性,可从中选择最重要最合理的指标,删除一些不需要的指标,进一步对数

10、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计算各指标间的相关系数 Rij,在此基础上确定相关系数临界值 T,T 的取值范围在 0 到 1 之间,在相关系数 RijT 时,最后判别变量间的逻辑,删除 X2、X4 、X5 、X7、 X8 、X16 相关程度较高的指标。本文数据为 31 个省市(市) 、直辖市,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数据年为 2011 年,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 各省统计年鉴等,用 SPSS19.0 进行分析。 (二)我国自主创新环境评价 根据因子分析法原理,用软件对数据进行标准化,使数据具备可比性,并计算出因子特征值、贡献率和因子载荷,根据相关原则得出公共因子(4 个) ,方差贡献率分别为38.792%

11、、29.215%、11.701%、7.182%,累积方差贡献率为 86.890%,保留了原始变量信息。在此基础上,提取和计算 4 个主因子的相对权重分别为 47.17%、34.01%、13.21%、8.12%,初始主成分载荷分析与评价结果关系不明确,需要用方差极大值旋转法验证,结果表明,第一个因子(F1)对一些指标具有较大载荷(X1、X3、X9 、X10、 X11、X15、X17、X18、X20、X21、X23、X27) ,基于指标的代表性,可进一步解释为创新支撑因子;第二个因子(F2)对一些指标具有较大载荷(X6、X12、X13、X14、 X24、X25、X26) ,基于指标的代表性,可进一

12、步解释为知识能力因子;第三个因子(F3)对一些指标具有较大载荷(X28、X29、X30) ,基于指标的代表性,可进一步解释为创新意识因子;第四个因子(F4)对一些指标具有较大载荷(X19、X23) ,基于指标的代表性,可进一步解释为企业增长率因子。再计算出我国 31 个省自主创新环境综合分数,如表 2 所示。 (三)我国自主创新环境评价分析 从平均分值来看,第一个因子排名顺序为东、中、西,第二个因子东部地区领先较多,中部略高于西部,从第三个因子来看,与第四个因子分析较为相似,中部地区平均最高,东部次之,西部最低。从东中西三大区域来看,东部省市优势较大,广东最高,然后是江苏、浙江等,中部省市位居

13、 11-21 名,河南在中部领先,西部地区重庆等领先,但其他则位居中下游水平。总得分方面,东部地区总体上高于中、西部地区,因子平均分差异较大,充分说明地区之间创新环境具有差异性,东部地区高,中部与之相比具有差距,但西部与之差距较大,需要进一步增强。从区域内的省市来看,三大区域内省市间也具有明显差异,东部差异大,中部较为接近,西部差异相对较小。分值方面,广东等超过了 17分,上海等在 5-10 分,辽宁等低于 3 分,表明东部地区自主创新环境差异较大。从四个因子分析,位列前面的省市各有自己的优劣势。中部地区的省市来看,自主创新环境较高的河南(0.11)与较低的山西(-3.36)具有差距,从四个因

14、子分析来看,各个省市间差异不大,创新环境差距较小。从西部地区内的省市来看,大多位居较后,但同时表现出不均衡性,如四川(0.71)与排在末尾西藏(-7.51)的差距,再从各因子差距来看,地区内省市间有较大差异,总体上,重庆等创新环境较好。结论及对策 本文以省域为视角,对我国自主创新环境进行了验证,东部地区省市经济发达,开放较早,高端人才多,创新资源、科研、技术、资金有绝对优势,活跃度大,逐步形成了有利于创新发展的良好环境;中部拥有一定的创新资源,经济发展、产学研较为活跃,有利于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对支持西部具有重要作用;西部省市经济发展相对较晚、人力、资源资金较为缺乏,有待进一步增强创新环境。 更

15、具体来看,总体上讲,我国整体创新能力不高,企业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缺乏创新的动力和机制。第一,自主创新能力需要加强,一些核心技术还受制于别人,尽管我国各个产业的技术水平、自主创新能力有一定的提高,个别产业也具有一定的竞争能力,但整体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依然不强,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大多数产业处于一定的价值链末端,在技术、劳动生产率和工业增加值都还不高,如产业技术核心专利技术不多,工业生产的大量技术装备较弱。第二,我国的技术消化和再创新能力不强,在引进技术和产业竞争能力方面没有真正结合起来,一些重点产业消化吸收能力不强,相关吸引经费也不足,吸收能力薄弱,影响了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第三,

16、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体系并没有真正形成,如大中型企业的研发收入只占销售收入的 1%左右,与此同时企业之间的科技水平资源严重重复,企业之间等并没有形成真正的合作关系,关系国家和企业之间的共性、关键性、前瞻性等相关方面重视不够。第四,在人、财、物等方面投入还不够,我国目前在大型科研设施、数据、效率、整体规划和政策等方面尚未形成真正的资料共享,无法利用先进的科研设施。上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历史的,政策导向方面的,也有理念和认识上的误区,一是社会主义市场机制和体制不完善,缺乏相应的制度环境,没有构建好良好的经济社会文化创新环境;二是政策没有发挥好指导性作用,如科技与经济的问题并没

17、有真正解决好,政府在某些方面出现缺位的现象,相关部门之间缺乏协调的关系,国家的一些政策体系和创新导向不协调,政府的资金投入的效率不高,浪费严重等现象需要解决;三是企业创新能力和动力需要完善;四是大学和科研机构创新能力和机制不健全,也不完善;五是高校等一些科研机构出现学术腐败现象。 因此,基于上述问题,结合相关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对策: 由于不同地区、省市创新环境不同,因而应该根据自身的优势,发挥特色,以充分培养有利的创新环境。首先,对于东部地区和省市,需要进一步吸引国外先进的技术,大力提供资金支持,将有利于创新环境的因素进行整合,形成合力。由于区域内各省市具有不同的优势和劣势,政府应制定相异的政

18、策,在充分发挥优势的同时弥补弱势地区;同时,大力培养具有创新型的企业和管理者,积极发挥领导作用,形成一种创新氛围,而对于一些企业增长效益止步不前的现象,应进一步支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形成良好的竞争创新环境。其次,对于中西部地区要增强自身的特色和优势,政府要注重教育的投入和支持,增强知识获得能力;不断完善市场体制和环境,进一步加大对国内外市场的开放;吸引创新型和高端人才,培养高等院校,建立科研机构,加强产学研相结合。最后,对于处于下游的区域和省市,一方面,国家要加大力度在政策和资金方面进行支持;另一方面,这些省市应利用机会、地域特点、自然禀赋,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加强人口素质;打造生态产业、具有

19、广阔市场和特点的产业,创新产品,制定产品差异性;建立创新型服务平台,调整产业结构,优化投资环境,增强创新环境。 参考文献: 1.Maillatd. Innovativemelieux and new generations of regionalpolicies development M. Oxford:OxfordUniversity Press, 1998 2.Storperm. The regionalworld M. New York:Guilford Press,1997 3.MaillatC. Innovativemilieux and new generations of re

20、gional policiesJ.Entrepreneurship& RegionalDevelopment, 1998,6(7) 4.AnderssonM,Karlsson C.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in small andmedium sized regionJ.The EmergingDigitalEconomy,2002, 14(2) 5.Aydalot, Keeble.Innovation systems in one of Europe)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J. 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 1

21、999,7(6) 6.Martina Fromhold Eisebith.Innovative milieu and socialcapital-complementary or redundant concepts of collaboration basedregional development?J.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2004,12 (6) 7.刘立涛,李琳.区域创新环境的地区差异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4) 8.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6-2007)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9.蔡秀玲.硅谷与新竹区域创新环境形成机制比较与启示J.亚太经济,2004 (6) 10.贾亚男.关于区域创新环境的理论初探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1,20(1) 11.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2.王缉慈.知识创新和区域创新环境J.经济地理,1999,19(1) 13.刘凤朝,潘雄锋,施定国.基于集对分析法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5(11) 14.黄攸立,李强,李政.基于因子分析的省级区域创新环境比较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1(2) 15.孙钰,李泽涛,马瑞.我国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实证研究J.南开经济研究,2008(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