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企业审计中审计证据的收集和应用摘要:本文结合企业审计中审计证据的重要性,分析了审计证据收集中事前收集、事中获取及证据鉴定三个步骤的工作要点以及审计证据收集质量控制策略,并探讨了合理应用审计证据,保证审计证据以支持所形成的审计结论和审计意见的策略。 关键词:企业审计;审计证据;收集;应用 审计的过程是不断收集、鉴定和综合运用审计证据的过程。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日益加深,企业组织结构及其经营活动日渐多元化,会计判断和估计以及非常规交易也日趋复杂,加上内控失效使舞弊有可乘之机,国家审计所面临的审计风险越来越大。审计证据是审计人员获取的用以对审计事实真相进行证明,并随之形成审计
2、结论的证明材料,具有充分性、适当性、客观性、合法性和关联性等性质。同时,审计证据也是审计人员形成审计意见和结论的基础和后盾,其应用是确定审计事实、正确编写审计报告的最后环节,是合理提出审计报告达到企业审计目的的重要条件。因此,审计证据的收集和应用是企业审计工作的中心环节,如何提高审计证据收集的质量和应用的效果对确保审计事实认定的准确性和充分性、有效防范审计风险及提高审计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笔者结合工作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了企业审计中审计证据的收集和应用策略: 一、细化企业审计证据收集步骤,控制审计证据收集质量 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使得审计项目从简单到复杂、从局部探索到逐步走向深度普及
3、。审计证据的收集作为一项以信息材料为基础的活动,必须通过有条不紊的收集步骤和环环相扣的质量控制才能使审计目标得以有效地实现、审计风险得以有效降低。 1.审计证据收集的步骤 审计证据的收集是通过检查、监盘、观察、询问、函证、重新计算、重新操作和分析等方法对重要事项的审计信息材料进行统计、归纳的活动,共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事前收集。审计证据事前收集是审计人员在送达审计通知书前对企业审计项目相关审计证据进行调查的过程。在证据收集中,主要包括被审计单位自己制定的依据,上级单位起草制定下发的各类文件资料以及国家颁布实施的法律法规等;并找准财务控制的盲点和弱点,根据调查情况,进行分析性复核和风险评估。以此
4、作为衡量和判断审计对象的正确性、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有效性的尺度。 事中获取。审计证据的事中获取主要是审计人员在现场审计中对证据进行收集。此过程中,审计机关审计人员应围绕企业审计项目实施方案所确定的审计事项,按照项目的管理、资金的流向等通过账表审阅与复核、物资清点与盘点、计算及座谈了解等多种途径对企业业务资料、文件、档案材料从形式到内容进行认真阅读,在全面分析、客观公正的基础上,寻求相关的审计证据。并对收集的审计原始证据仔细分析,深挖细究,取精去糙,提高审计证据的针对性、客观性。在具体的审计取证过程中,企业审计项目审计证据的事中获取应把握以下几点:一是做到审计证据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审计事实;
5、二是审计人员在收集审计证据时可以借鉴法律证据严密的取证要求,在审计手段范围内,尽量完善审计证据要素;三是区别不同的审计事项确定样本量的大小,使审计证据的数量满足被审计事项的要求。四是审计人员取得审计证据的程序和手续必须合法。五是通过计算机审计的辅助功能,改进传统的审计手段和查账方法,提高审计取证的效率和精确度。 证据鉴定。审计证据的鉴定主要是审计机关通过专门机构指派的专业人员对客观事物的真假、技术参数、事故程度、质量等级等方面进行鉴定的过程。审计项目所收集的审计证据只有经过鉴定,确定符合要求,其潜在的证明力才能转变为现实证明力,作为审计结论的重要依据。而审计证据的鉴定中由于鉴定对象特质和状况的
6、复杂性,以及计量的多样化和不一致性,给鉴定带来了相应的难度。这就需要审计人员具有扎实的业务功底和丰富的审计经验来鉴定审计证据的真伪。在鉴定内容上主要包括鉴定审计证据的真实性、重要性、可信性、充分性、证明力及经济性。 2.审计证据收集的质量控制 审计证据收集的质量控制是关乎审计风险大小的主要因素,在整个审计流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审计取证上,审计机关应研究和采用科学的方法,注意审计证据的相关的取证范围、取证的全面性,加强审计证据收集的质量控制,以提高审计质量。 首先,明确取证目标,提高审计证据的证明力。要实现审计目标,就必须依据审计方案确定的具体审计内容或事项收集审计证据,以保证审计证据的证
7、明力。而审计机关所收集的审计证据与实现审计目标的关联性是保证审计证据证明力的前提。因此,审计机关在取证过程中,应依据审计的目标、重点和范围来确定其收集和查阅的相关资料,并分析思考,怎么取证?取哪些证?取多少证?何时取证等问题,判明其真伪和证明力大小,进而有针对性、有选择性地收集证据,确保审计证据应与待证事项或应证项目存在一种内在逻辑关系,与对这些应证事项或应证项目形成审计意见这一目标存在密切的关系,并与它所要核实的事情之间有可追溯性和逻辑上的重要联系和证明作用,从而做到目标明确,有的放矢,以提高审计证据的有效性和证明力。 其次,对证据的重要性水平进行科学评估,从宏观层面控制审计证据收集的质量。
8、审计证据的重要性是指某项证据对于评价与证明某一被审项目所具有的作用程度,重要性越高,审计风险越低。目前,审计机关开展的审计业务类型很多,包括预算执行审计、经济责任审计,还有其他类型的审计,但不论何种审计业务类型,只要审计目标中包含了要对报表及其会计信息真实性发表评价意见,都要应用科学的方法对审计证据的重要性水平进行评估,让审计人员在具体的工作中,在确定审计证据的性质、时间和范围以及评价审计结果时,应当合理运用重要性原则,从金额和性质两个方面综合评估证据总体及总体各组成部分的重要作用,以实现审计证据重要性要求之精髓,从而降低审计风险。 最后,获取不同类型的审计证据,从微观层面控制审计证据质量。审
9、计证据因形式、来源、性质等不同而分为不同的类型。而不同来源或不同性质的审计证据能相互印证时,与该项认定相关的审计证据则具有更强的说服力。因此,审计机关在企业审计过程中应当依据审计目标多角度、多侧面、多方向地认识、分析和判断审计证据,处理好确定与非确定的、相似的与相异的、单元的与多元的、抽象的与形象的等等各种审计证据间的关系,构成收集审计证据的全面性、层次性,从而获取不同类型的审计证据,保证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同时,如果从不同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或获取的不同性质的审计证据不一致,表明某项审计证据可能不可靠,审计机关应当追加必要的审计程序,保证审计证据的可靠性。 二、构建企业审计证据链,提高审
10、计证据应用效果 证据链是由证据环构成的证明案件全部事实的证据体系,是由大小不等的证据环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是审计体系中实体法与程序法相互融合的体现。审计证据的应用是企业审计项目确认审计事实的最后环节,同时也是出具审计报告,实现审计目标的重要条件。为更好地应用审计证据,审计机关在进行审计证据收集后,应通过整理和分析,把审计证据与审计目标相联系;通过测试会计资料,研究和比较数据之间的关系,以及反映的趋势,综合运用审计信息,得出分析推理的审计证据,并对收集的审计证据进行评价和选择,构建企业审计证据链,保证审计证据对审计事实认定的准确性和充分性,有效防范审计风险。因此,实践审计工作中审计机应根据审计条
11、件的需要,对所收集的审计证据进行综合归纳、深入分析、系统判断,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审计证据体系,保证审计报告编写的合理性。 1.对审计证据进行整合判断,保证审计证据选择的合理性 审计证据证明效力的大小是决定审计证据取舍的关键和标准,证明效力越大的审计证据,对审计结论的保护程度越高,作为审计证据所具有说服力也就越充分。因此,审计机关于审计证据收集之后,应提高审计人员的执业能力,增强审计人员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对审计证据进行整合判断,保证审计证据选择的合理性。如:判断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程序中所获得的审计证据在取得程序和方法是否合法有效,是否能真实反映被审计事项的客观事实,数量上是否足够,是否与审计
12、目标高度相关,审计证据是否具有足够代表性和时效性,是否具有足够的证明力来支持所形成的正确、合理审计结论。从而使审计证据更加精炼有效,更具证明力和说服力,以支持所形成的审计结论和审计意见,从而更好的实现审计目标。一般情况下,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遵循如下规律:电子数据或书面证据比口头证据的证明效力大;从被审计单位以外其他单位以外调形式取得的审计证据比直接对被审计单位审计得出的证据证明效力大;审计人员自行查验复核取得的审计证据比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账面数据证明效力大。只要审计人员在相关的审计证据中选取审计证明效力相对较大的审计证据,审计结论的公信力就会提高,从而降低审计风险。 2.对审计证据进行综合归纳,
13、构成完整的审计证据体系 审计证据根据形态可以划分为口头证据、书面证据、实物证据、视听证据、环境证据和其他证据,不同的审计证据具有不同的证明力。由于企业审计项目的复杂性和艰巨性,通常不可能由某一单项证据来对审计目标进行直接证明,还需要用若干间接证据和分析推理证据等辅助进行,共同构成审计证据体系。因此,企业审计项目中,审计机关应对所收集的审计证据进行综合归纳,构成完整的审计证据体系。首先,制定“审计证据筛选”制度。审计人员运用专业知识、通过规范的职业判断,对所收集的审计证据进行深挖细查,取得恰当数量的审计证据。并对恰当数量中审计证据的“疑点”作因果关系、事实过程等诸多方面的综合分析和判断,对审计证
14、据中起关键作用的证据材料进行认真、细致的审查筛选,从中确定对鉴定最具证明力的证据资料。然后,根据证据材料其证明力的不同,形成具有发挥着不同证明作用的证据环。环环相扣的证据环,赋予了证据链足以证明审计事项全部事实的证明能力和证明力。证据链的材料源自于能够独立证明某一事实的证据环,因此证据链的证明能力和证明力或者说证据链的生命,取决于证据环内在的客观性、合法性、关联性及证据环相互之间的关联性与待证事实之间的关联性。最后,在对同类经济活动事项证据环进行综合的基础上,在关联的证据环之间建立有机联系,形成对某一审计事项的审计证据链,最终形成能够证明经济活动事实的证据体系,为审计结论的正确、合理奠定基础。
15、 3.对审计证据进行逻辑分析,出具合理的审计意见 无论是在审计证据的特征分析、审计证据的内容归纳中还是审计证据的整理与评价中,都离不开科学的逻辑思维。企业审计中,通过对审计证据的逻辑分析性论证,研究和比较证据之间的关系,可将审计证据与审计目标相联系,得出分析推理的审计证据,从而出具合理的审计意见。因此,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的过程中,应从感性的事物、概念或现象开始,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借助于想象、联想等,引申到其他有关的审计事项,充分从已知条件出发,向可能出现审计问题的多方面延伸,促进审计证据应用的全面思考、多环节思考、多层次思考,使相关证据之间的逻辑关系更加合理,同时也促进审计意见形成的更加合理
16、,从而提高审计质量。 三、总结 审计证据是运用各种审计方法所获得的能够起到证明作用,并可以据以对审计对象的真实情况作出正确评价的依据,其收集质量是审计机关形成审计意见和结论的基础和后盾,其应用效果是出具审计报告、实现审计目标的重要条件。因此,在企业审计项目工作实践中,应充分重视此工作环节的重要性,保证审计证据收集的充分、恰当、有效,审计证据应用的合理、准确,从而提高审计质量。 参考文献: 1孙舒梅 唐少文:试论审计证据的质量要求J. 现代商业.2013(18). 2蒋益俊 陈 伟:论审计证据与审计风险J.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13(03). 3任安冉:探讨审计证据的质量控制J. 财经界(学术版). 2013(06). 4孙舒梅 唐少文:试论审计证据的质量要求J. 现代商业.2013(18). 5任安冉:探讨审计证据的质量控制J. 财经界(学术版). 2013(06). 6刘慧芬:证据链理论与风险导向审计程序实现J. 财会月刊.2012(34). 7郭 磊:审计取证方法对审计风险的影响J. 中国商贸. 2013(12). 8鲁 冰:论信息化环境下电子证据审计定位J. 财会通讯. 20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