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应收账款的风险及应对措施探讨.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681739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应收账款的风险及应对措施探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企业应收账款的风险及应对措施探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企业应收账款的风险及应对措施探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企业应收账款的风险及应对措施探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企业应收账款的风险及应对措施探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企业应收账款的风险及应对措施探讨摘要:增加销售扩大市场及减少应收账款的风险,是每个企业应认真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应收款的风险及对企业经营的负面影响,探讨了应收款风险形成的主要原因,同时作者根据所在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实际运行经验,提出了降低企业应收账款的措施。 关键词:应收账款;风险;措施 应收账款是销售商品没有实现现金流入,而有关的成本费用支出却已经发生,只要有应收账款存在,就会有一定比例的坏账损失产生,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强化应收账款管理防范和化解其所带来的风险, 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以作者所在的主营化工业务的公司为例,进行应收账款的风险及应对措施探讨。公司客户相对于零

2、售企业来说,客户数量少,各个客户交易量大且多数客户都与公司有多年的合作关系。为扩大销售及市场份额,公司除少量现款现货外,大部分采用赊销、承兑汇票进行结算,甚至为客户铺货。公司上市之初,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比例较高,加之公司快速发展,资金紧张,大量举借债务,借款费用高。为此公司认真分析应收账款的风险及形成原因、制定有效措施,使其逐年下降。 一、应收账款的风险 1.发生坏账损失,影响利润。应收账款最大、最直接的风险是发生坏账损失,产品销售给客户后,如果客户由于经营困难濒临破产无力支付货款,或客户在再加工过程中有任何的问题均以质量、交货期不符合约定要求等各种理由拒绝支付,企业就有可能因无法收回全部或部

3、分应收账款而发生损失,从而影响企业利润。 2.影响资金循环,增加运营成本。企业发生销售业务,从财务上确认销售收入和营业利润,货款却未收回,无实际的现金流入,除垫付各项成本和费用外,更要缴纳各种因销售和利润产生的税费,形成现金的净流出,应收账款也不能用于对外支付,其存在占用了公司的流动资金,造成企业流动资金短缺,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另一方面,应收款不能及时收回,企业为了维持正常生产经营将举债筹资,背负大量财务费用,导致融资成本增加吞噬利润及现金,且债务将导致资产负债率上升,财务状况恶化,最终企业资金周转陷入恶性循环,因资金链断裂破产。 3.导致资产不实,掩盖实际经营情况。应收账款作为企业流动

4、资产,其实质是一种收款的权利,对于不能收回或收回可能性极小的应收账款,仍作为资产挂账,甚至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也不作账务处理,虚增了资产,导致资产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严重不符,对公司的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率形成负面影响。跨年度销售收入产生的应收账款,导致企业实际经营情况被掩盖。 二、应收账款风险的形成 1.企业对应收款风险意识差。企业对营销工作只关注产品销售和市场开发,未足够关注货款回收,对应收账款风险认识不到位。企业为了增加当期收入及会计利润,采用宽松的信用政策,采用赊销的方法去争夺市场,忽视了应收账款的回收。对已形成的应收账款,缺乏有效的管理,余额愈来愈大,账龄愈来愈长、收账风险愈来愈大。 2.销

5、售考核机制未能有效控制应收账款的增长。销售人员的主要精力在于扩大销售,争取更多的提成,由于企业内部考核机制不健全,考核指标制定不合理,将导致销售人员不积极催收货款,甚至为完成销售任务,采取赊销手段促销商品,依靠增加应收账款来完成销售额。企业如果没有相应的内控制度进行约束,未对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赊销和催款进行有效管理,将导致应收账款大量增加,在销售大幅增加的情况下,企业经营状况持续恶化。 3.对客户信用管理不规范,催收方法不合理。由于客户与公司有多年的合作关系,对客户信用管理流于形式,不能及时发现客户经营情况发生的变化,在货款已不能收回时却仍在供货,应收款越来越多,等发现问题已造成不能收回的既成事

6、实。销售人员催收方法简单,发生不能收回应收账款的情况,不向企业详细反映真实原因,企业不能及时掌握应收账款坏账真实情况。销售人员在收款过程中与客户沟通不足,未有书面的催款记录,出现逾期账款后甚至拿不出有力的证据来采取法律手段追讨。 4.未能有效发挥财务会计体系的控制作用。财务部门未有效利用会计体系监管应收款,认为销售、收款是销售部门的事,财务只负责开具发票、收取货款、账务处理,催收与否与自己无关。没有制定或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会计控制,预警或报告应收账款风险,与销售部门缺乏沟通导致催收、清理不及时,账龄老化,余额逐年增加;没有严格按会计准则要求对应收账款进行核算、计提坏账准备。 三、应对企业

7、应收账款风险的措施 1.建立客户信用档案,对客户信用实施动态管理。针对客户与公司长期合作关系,每年铺货最多时节金额较大,应收款如有闪失,公司将蒙受重大损失,因此,公司在每年初即根据赊账客户信用等级档案,分别与客户商谈供货、铺货及付款事宜,严格控制单个客户的赊销额、控制应收账款的质量和规模,新客户一律采用现款现货的销售方式。赊销过程中,根据欠款金额,分别由销售负责人及销售人员跟踪、监督客户的经营情况、偿付能力,在应收账款到期前必须收回货款,否则不予供货,确保应收款的按期足额收回。 2.严格规范合同管理。签定销售合同是销售业务的重要环节,也是企业控制经营风险的手段之一,企业产品销售全部签订销售合同

8、,由专门人员进行合同审批和评审,在合同中将货物的质量、规格、包装、交货地点、交货时间、签收人、付款时间约定准确,便于履行不发生歧义。涉及产品质量、包装、交货期的风险控制条款特别细化。出厂产品质量按国家标准或双方约定执行;贮存及运输过程因包装损坏造成质量、浓度降低等问题清楚约定;由于化工企业的不可预见的风险,交货期的约定应留有余地,防止延期交货影响收款。与营销业务有关的部门应就合同执行进度加强沟通,产品的发货单、出库单、过磅单等由客户或承运人签字,应收账款的催讨记录、对账单等,应由客户方相关人员签字,并加盖公章,便于日后产生经济纠纷时进行司法诉讼。 3.建立、执行应收账款内控制度。企业高层对回款

9、风险及其危害给予足够的重视,应收款的催收责任人包括销售人员、部门领导及分管销售的高层领导。制定催收内控制度,严格执行,年中、年末考核,提高销售人员的积极性和催收效果。当客户拖欠货款时, 首先分析现有信用政策是否存在漏洞,一方面加紧催收拖欠账款,另一方面对违约的客户重新进行资信等级调查与评价,对于信用良好,暂时资金困难的顾客通过沟通解决拖欠问题,对恶意欠款采取有强有力措施。对逾期应收款项,由销售部门说明情况并提供相应的催款计划,年终收款计划未完成,按未完成金额的按相关规定对责任人进行处罚。 年初销售部门依据各客户的赊销额度依据销售比例铺货,年度中期应收款较高、下半年逐渐减少,年末全部结清,每年清

10、收部分老货款,当年的货款回收率考核指标设定为大于 100%,严禁铺货越来越多;单笔货款设定最长欠款期限,随时关注欠款企业的经营情况,避免客户经营恶化或破产使欠款无法收回。 4.加强日常管理控制。公司建立以财务为主导,销售及其他业务部门参与的人工台账管理系统,派遣会计人员到销售部门,协助销售部门与客户核对发货数量、应收款金额等,监督销售部门回收货款;财务部门设立销售会计岗位负责应收款的日常管理,登记应收账款明细账,月底结出各客户余额;定期与不定期与销售部门和客户核对,确保账务记录准确、真实与完整,及时处理差错,在开具发票时,保证金额准确;超过信用期未回款,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及领导。销售部门设内勤岗

11、位登记销货及收款情况,定期核对应收账款的回款,严格监督每笔账款的回收和结算。 5.按年末余额提取坏账准备。逾期应收款不能收回,将给企业造成损失,而且账龄越长回收率越低,提取坏账准备金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企业承受坏账损失风险的能力,部分抵消坏账损失的冲击。公司根据客户制定信用期,凡是超过信用期的应收账款列出明细,以便清楚地获得关于应收账款的重要信息,努力提高应收账款的收现率。在半年度和年度报告中,根据公司会计政策,按余额的一定比例计提坏账准备金,账龄计提坏账准备的比例分别为:账龄 1 年以内 5%;1-2 年 10%;2-3 年计提比例 15%;3 年以上 30%。单项金额 100 万元以上的应收

12、款单独进行减值测试,根据实际情况部分或全额提取坏账准备。经过计提坏账准备,公司最大限度控制了应收款的风险。 总之,在公司所处行业产能严重过剩,毛利率大幅下滑的大环境下,公司对应收账款的有效控制,是生产经营正常运营的有力保证。通过以上措施,公司应收账款余额逐年下降,根据 2010-2012 年公开披露的年报资料显示,公司年末应收账款(计提减值准备后)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是 0.21%,0.12%,0.14%。 参考文献: 1张 艳:化工企业应收账款的成因及控制途径J. 现代企业,2008(2). 2陈淑珍:浅谈新时期企业如何防范应收账款风险J.现代经济信息,2011(19). 3黄小兵:我国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的成因分析及其防范措施J.科技广场,2010(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