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的歌会》教材分析.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685114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的歌会》教材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云南的歌会》教材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云南的歌会》教材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云南的歌会》教材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云南的歌会》教材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云南的歌会教材分析在这里,简单说说我对课文的品读欣赏。 云南的歌会是出自于沈从文散文选之过节和观灯的一篇叙事性散文。 云南的歌会生动而形象地展现了云南歌会中“山野对歌” “山路漫歌”和“山寨传歌”三个场景中人们唱歌的情景。表现了云南乡民爱唱、善唱山歌的民风特点和作者对云南特有的淳朴自然的风俗人情的赞美,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自然、对生活、对人生和艺术的热爱。 作品场景描绘具特色,人物描写手法多样,艺术技巧富有意味。我在反复阅读后,从以上三个方面和语言风格对作品进行品读。 一、场景描绘具特色 文章描绘了三个演唱场景。从内容上看,三个场景各有侧重:第一个场景侧重写山野对歌,第二个场景侧重写山路漫歌

2、,第三个场景侧重写村寨传歌。 在手法上,三个场景也各不相同:第一个场景侧重写对歌的人,第二个场景侧重写漫歌的环境,第三个场景侧重写传歌的场面。 第一个场景“山野对歌” ,采用工笔刻画,对演唱者浓墨重彩细笔描绘,烘托出活泼欢快的场面,描绘出朴素动人的情景。如,文章写道:“那次听到一个年轻妇女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逼得对方哑口无言,于是轻轻地打了个吆喝,表示胜利结束,从荆条丛中站起身子,理理发,2拍拍绣花围裙上的灰土,向大家笑笑,意思像是说, 你们看,我唱赢了 。 ”作者并没有具体描绘这个年轻妇女唱歌的情景,而是写她“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胜利后,只是“打了个吆喝” ,还“轻轻地” , “从荆条丛中站

3、起身子,理理发,拍拍绣花围裙上的灰土,向大家笑笑” ,这一连串的动作,细腻而生动地表现了年轻妇女在对唱角逐时的轻松沉着和取得胜利后的自豪愉悦。同时又衬托出这个妇女机智,才能非同一般。就这样,一位能歌善唱、朴素自然、活泼可爱、好胜但不张狂、透出边疆民族风情的年轻妇女形象活脱脱地站立在读者面前,读者也就自然地走进那歌美人更美,洋溢着热烈、轻松、欢快气氛的场面之中。 第二个场面“山路漫歌” ,作者采用衬笔,着力描写唱歌人所处的优美环境。以优美的环境,映衬优美的人物和优美的歌。如,作者写山坡树林、山花烂漫、山鸟齐唱、赶马女孩的歌唱,着力描写唱歌人所处的优美环境,这样细致的山景描写不仅展现了云南的美丽风

4、光,也烘托出赶马女孩美妙的山歌,以景衬人,以鸟鸣悦耳之美烘托赶马女孩子歌声之动听,更好地体现出云南山歌的淳朴、自然、随性的特点。 第三个场面“村寨传歌” ,作者采用全景描绘和细部刻画,写出“山寨传歌”的宏伟场面和壮观的气势,来表现传歌这种形式。作者描写村寨传歌的盛况:传歌集会人数多“住处院子两楼和那道长长屋廊下,集合了乡村男女老幼百多人” 。轮唱合唱优美和谐“每桌各自轮流低声唱十二月花 ,和其他本地好听曲子。声音虽极其轻柔,合起来却如一片松涛,在微风荡动中舒卷张弛不定,有点龙吟凤哕意味。 ”传歌持续时间长“唱和相续,一连三天才散场” 。盛妆迎3唱“和逢年过节差不多,一身收拾得清洁索利,头上手中

5、到处是银光闪闪” 。不论身份“摆小摊卖酸泡梨的” “门边挑水洗衣的” “打铁箍桶的工匠” “杂货商店的管事” “土医生和阉鸡匠” “赶马女孩子”“不同年龄的农民” “四处飘乡赶集卖针线花样的老太婆。传歌方式“由老一代把记忆中充满智慧和热情的东西,全部传给下一辈,反复唱下去,到大家熟习为止。 ”村寨传歌的盛况描写,突出表现了云南民歌的丰富多彩、悠久历史和在云南人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二、手法多样写人物 人物是场面描写的中心,人物写活,场面才有个性魅力。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也值得关注。 1.工笔描绘,细腻刻画 工笔原指国画的一种画法,其特点是用笔工整,注意细部的描绘。在“山野对歌”的场面中

6、,作者运用工笔描绘的方法,成功地刻画了演唱者的形象。 2.有实有虚,各有千秋 实写人物就是对人物衣着、面容、神态等的直接描写,虚写人物就是描写人物的神韵气度、精神风貌。如, “山野对歌”中的那位“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的“年轻妇女”的实写就很有韵味。一个“逼”字写出了她的才气和机灵, “打了个吆喝” , “轻轻地从荆条丛中站起身子,理理发,拍拍绣花围裙上的灰土,向大家笑笑” ,这一连串的动作是实写,同时也是在虚写她所具有的精神风貌。即一位能歌善唱、朴素自然、活泼4可爱、好胜但不张狂、透出边疆民族风情的年轻妇女。读者也就自然地走进那歌美人更美,洋溢着热烈、轻松、欢快气氛的场面之中。 三、技巧运用,

7、有意味 1.衬笔烘托的相映成趣 第二个场景“山路漫歌”中,作者把对绝美环境的描绘与人物漫歌的活动,构成衬与被衬的关系。用那些山花的明艳亮丽衬托出赶马女孩子的青春美丽,用戴胜鸟和云雀的灵巧可爱衬托出唱歌女孩子的活泼可爱。这种衬笔烘托,使人物愈显靓丽,歌声愈加动听。山歌和美丽的风景融为一体,深入细致地展现了云南人民与山歌密不可分的风俗人情。 2.大笔勾画,写场面 如, “声音虽极其轻柔,合起来却如一片松涛” ,通过勾画会场的声势,表现出了传歌会的磅礴气势。 3.修辞运用,妙趣横生 如,第四自然段“马上一面欣赏土坎边的粉蓝色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于是另外几只云雀又接着起飞。 ”一句中报春花“

8、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用了拟人辞格,显得活泼生动;写其蓝色令人疑心“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更是奇特的联想,让人感受到花的灵性和花色的纯净;“好像对于唱歌也发生了兴趣” “带点鼓励的意思相互应和”也运用拟人法,给人以情趣;“起飞” “扶摇盘旋” “唱歌” “钻”等动词把云雀拟人化,把云雀轻捷的身姿、优美的神态描绘得活灵活现。4.点面结合,重点突出 5“点面结合”是描写的一种重要技法。所谓“点” ,指的是最能显示个体形象状态特征的详细描写;所谓“面” ,指的是对群体的概括性叙述和描写。 如,第三自然段中“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性情明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枣子脸,满口

9、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不仅唱歌十分在行,而且大年初一和同伴各个村子里去打秋千(用马皮做成三丈来长的秋千条,悬挂在高树上) ,蹬个十来下就可平梁,还悠游自在,若无其事!” “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中多的是” ,从“这种”一词我们可以看出下面的语句就不是针对单个人的描写,而是对人物群像的描写了。这里的描写展现了附近村子里的年轻女人的共同特点。作者写她们的面容、牙齿、衣饰等,笔墨细致,表现出这里的年轻女子开朗活泼、健康爱美、豪爽大方的特点,充分展现了当地淳朴、勤劳、热情的民风,让人读后获得一种总体的印

10、象。这种描写重在展现“面”上的内容,以此顾及全局。 第五自然段中“大伙儿唱得最热意思是盛会难逢,参加后才知道原来如此。 ”“村寨传歌”这部分的场面描写为我们描绘出了“金满斗会”的盛况。这一段是场景描写,作者在进行描绘时也采用了“点面结合”的写作技法。从盛会的开始写起,写到盛大的规模。作者描写了每桌轮流低唱的情景, “如一片松涛,在微风荡动中舒卷张弛不定,有点龙吟凤哕意味” ,还描述了男女老幼百多人参加歌会的情况这些是“面”6上的描写。最后又着重介绍了一个老吹鼓手这是“点”上的描写。结尾处,作者巧妙地用小时候常听老太婆说的口头语“十年难逢金满斗”收束全篇,既是从另一角度对盛会进行评价,又表达了由衷的赞叹。 编辑 刘青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