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才培养的高中作文教学漫谈.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687893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中作文教学漫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中作文教学漫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中作文教学漫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中作文教学漫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基于人才培养的高中作文教学漫谈中小学生大多怕写作文,高中生尤甚,这也许并不夸张。怕的事情又怎么能做好呢?而作文在高考中偏偏又占据着半壁江山,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难怪有识之士提出了“高中语文教学应以作文教学为核心”的观点,那么我们如何提高高中作文教学,让学生愿写、爱写、乐写并能写出好文章呢?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我以为这“渔”就是作文教学中的两部曲:观思。有了观和思,才会写。 一、 观,即观察,是所有感觉器官对特定事物的感知体验 叶圣陶先生认为在动笔写作之前至少要养成六种好习惯,其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精密观察和仔细认识的好习惯。所以要写好作文首先就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养成善于观察的

2、好习惯。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要想写出好作文必须用心去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细心人。我们知道写作既是主体对外部大千世界的真实内化,又是主体内在情思的单向外化。所以“观”本身就指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外观社会,二是内观心灵。关于外观社会,须指导学生多角度(切人点)去抓住人物特点,抓住事物特征,养成这样的习惯。比如观察竹子,就可以从三个切人点去抓三个特征竹有节,节节空。竹四季长青,绿意盎然。竹无花无果。长做此方面训练,学生自会养成习惯。关于内观心灵。潘涌在论2跨世纪作文教学的新思维中说“引导学生从心灵体验出发,真实地再现生活的底蕴,真诚地拥抱生活的亮丽关键在于教会学生以有心者投入貌似平凡的生活。 ”怎

3、样做生活的有心人,内观心灵呢?袁卫星在试谈中学作文创新教学所谈做法很值得一学。例如,进行会话练习。要求走读生回家和父母作一席交谈,听听他们对自己有什么期望和叮咛,并作简要记录;要求住校生一月内坚持每周往家里打一次电话,汇报学习生活情况,听听父母有什么关照,并作简要记录。上述练习完成后,要求所有学生发表随感,作课堂口头交流。如此,学生们的亲情体验就在自己的内心里有了充分的显现。老师完全可以有目的、有选择地指导学生做这方面的工作,以养成他们的观察习惯,提升他们的观察能力。 叶圣陶指出,指导学生作文的过程是提高学生认识能力的过程,学生情感体验丰富了,认识提高了,作文的能力也就能得到不断提高。 要写好

4、文章单靠“观”是不够的,只能得到表象和浅层次的认识,还必须要有“思” 。 二、 思,即思考,也是感悟 感悟是连接生活、阅读和写作之间的一道不可或缺的桥梁。在语文中,情是根,言是苗,只抓语言文字的培养,不抓思想情感,就只能是抓了一个局部而没有抓住整体。如果把生活当作写作的源泉,那么情与思就是写作的源头,写作得好与不好跟学生的认识深度有关系。关于思想与思考,一方面大家都知道立场决定着态度;另一方面,对“源泉”淘到深处才能品尝到泉水的甘冽。鲁迅先生为何用词如此精湛,那么入木三分,其实是他的认识深刻啊! 3周良华同志在语文教师要有崇高使命感中说:“到了高中阶段以后,如果还不突出人文性,不去丰富学生思想

5、,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认识生活、认识社会的敏感性,语文能力的真正提高是不可能的。”“现今中学生最感头痛的是写作文,搜肠刮肚,无话可说,语言无味,像个瘪三。语言贫乏的根源是什么?是思想的贫乏。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等级的第一项就是“思想深刻” 。怎么做到这一点呢? 首先,阅读他人之书,领会他人之思,从阅读中借鉴作家感悟生活的经验,从中启发或感染自己的思与情。比如汪曾祺的胡同文化就是透过现象深人本质的感悟范例。由“北京城像一块豆腐” , “四合院像个盒子” ,悟出了“封闭”文化。由市民“安土重迁” 。 “各扫门前雪” ,“爱看热闹” 、不爱管闲事” , 悟出了“忍”的思想。学生们便可从中得到启发

6、,写出很多xx 文化的文章来。具体实践中就是要做到:用好课文、用好课堂,启发学生感悟。每周开两节阅读课,让学生带着笔记本纵情于阅览室、图书馆等场所。久之,学生的感悟能力会得到加强。 其次,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人生,善于联想和想象。俗语说,多想出智慧。当人们问钱钟书为何能写出那么好的作品时,他回答说:“我没什么,不过我会想象,能联想。 ”英国哲学家藿布恩也说:“有时候,事物之间相似的地方常人观察不到,谁能观察到,人家就说你聪明,聪明在这里指善于想象。 ”所以我们教师要尽力让学生做到对于生活中的某一类事物、某一件事、某一个现象都不要轻易放过,而要多加思考,善于联想和想象,想出点意思来,悟出点道理来,

7、品出点情味来。 4想象和联想能力是可以通过训练来加强的。可以分两类进行训练。相似性、相关性联想。化实为虚、化虚为实想象。其一,由教师常举例或设题对学生进行训练,紧紧抓住“物人” “白然社会”的联系,必能有很好的联想。比如上文所述“竹” ,由其节节空,便可联想人的虚心或空洞,由其无花无果与众不同,便可联想到人的别具一格,独到新颖,这便是相似性联想。山东临沂市第四中学的一个学生通过对波浪形曲线的想象而产生了“坎坷也美丽”的人生感悟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说:“波浪形的曲线真美,它是人生的脚印,波峰上闪烁的是金灿灿的奖杯,波谷中盛满的是自强者的汗水。 ”由形状而联系到生活,且由此中悟出“坎坷也美丽”的人生真谛。其二,通过学习课文、仿写句子,学会虚实转化的想象。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吴承恩的西游记,甚至水浒传中各种人物性格的塑造莫不是丰富想象的结果。作为教师,对待课文,不但要自己感受作品的魅力,完成审美的过程,还要联系学生已有的经验,唤起他们的联想和想象,引导他们用心灵去品味作品的意蕴和情感。我们最熟悉的夸张、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其实也都是想象的产物。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就是化虚为实的典范;而秦少游的“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更是化虚为实想象中的佳句。常引导学生仿写仿用,在想象能力培养上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西藏拉萨市第二高级中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