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教材(2012年修订版)四个地方的商榷.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688136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教材(2012年修订版)四个地方的商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九年级化学教材(2012年修订版)四个地方的商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九年级化学教材(2012年修订版)四个地方的商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九年级化学教材(2012年修订版)四个地方的商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九年级化学教材(2012年修订版)四个地方的商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九年级化学教材(2012 年修订版)四个地方的商榷摘要:对现行九年级化学沪教版教材(上册)中的“加热碳酸氢铵固体”的实验、 “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测定”实验、氧气的获得和性质实验的编排顺序、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四个地方结合教学实践,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并提出了修订建议。 关键词:碳酸氢铵;氧气;二氧化碳 文章编号:1008-0546(2013)03-078-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3.03.032 一、关于加热碳酸氢铵固体的实验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课本(上册)在第 3 页中的“观察与思考”栏目中有以下的内容安排:

2、“在南方农村的小仓库里,堆放了一批袋装的化肥碳酸氢铵”由此引出的实验:加热碳酸氢铵固体。教材是采用蒸发皿来加热的,并要求学生:通过联想、推理,思考这些固体消失的原因。此实验的现象是:(1)固体逐渐减少直至消失, (2)刺激性气味越来越浓。根据这两个现象,学生大多是这样推理的:因为碳酸氢铵本来就有刺激性气味,在加热的情况下可能发生了升华而消失。由于固体都变成了气体,因此刺激性气味更浓了。显然由这样的装置以及学生的已有知识只能得出这样的推理和结论。而这样的结论和本节内容的标题一“化学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物质”是相悖的。 2本实验的装置可以做如下改进:把碳酸氢铵固体放在试管中加热,再用带单孔塞的导气管将

3、生成的气体通入如图所示的三通管,从 1 处通入并在 1 处管内放入白色的硫酸铜固体粉末(用于检验水的存在) ,把 2处出来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学生在初二生物中已学过) ,3 处的管口放一张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用于检验氨气) 。这样改进后,可以观察到如下现象:(1)试管内壁有小水珠且1 处白色的粉末变成了蓝色 (2)2 处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3)3 处的试纸变成了蓝色并可以闻到刺激性气味。从而可以得出以下 3 个结论:(1)有水生成 (2)有二氧化碳气体产生 (3)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生成。三通管的使用是利用了氨气和二氧化碳的密度有较大的差异从而将这两种气体分开的,

4、因此使用时要保证一上一下的位置摆放。若不用三通管将它们分开,呈酸性的二氧化碳就会与呈碱性的氨气发生反应,即使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也看不见有浑浊的现象。经改进不难得出以下结论:碳酸氢铵固体的消失并非是简单的升华,而应是由一种物质变化成另外三种物质的变化。这样做使得实验现象更清楚、思路更明朗、结论更易得出。 二、关于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测定实验 上册教材 13 页, “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 ,采用红磷燃烧法,是把燃烧匙内的红磷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后,又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这种做法,既不环保,又不准确。在集气瓶外部预先点燃红磷,必然导致红磷在空气中先燃烧,产生的白烟 P2O5 势必污染空气。另

5、外从瓶外迅速放到瓶内必然会引起气体的流动,将导致测量结果不够准确。 3化学同行对该实验已做过不同的改进1:(1)用白磷代替红磷,用热水加热的。 (2)用铜丝和燃烧匙连接,加热铜丝引燃红磷的。这两种方法我都做过,法(1)要使用有毒且易燃的白磷,有一定的危险性和不稳定性。法(2)加热铜丝所需时间长且通过橡皮塞的地方因燃烧匙柄受热有烧焦气味且气密性难保证。 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把该实验做如下改进:用一支标有刻度的大试管,在其中放入足量的红磷并均匀平铺开,用带有导气管的橡皮塞封住试管口并关闭导管上的止水夹,然后平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试管中的红磷,待红磷燃烧后,冷却至室温,然后把导管口一端浸到水面以下

6、,并打开止水夹,可观察到水面上升到 1/5 刻度处。这样做能避免以上缺陷,另外实验所用器材也是常见的,对操作要求也不高,有利于普遍的推广。 三、关于氧气的获得和性质实验的编排顺序 课本上有关氧气的实验的顺序是这样的:先在课本第 31 页安排了三个氧气的性质实验:木炭在氧气中燃烧,蜡烛在氧气中燃烧,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该实验要用到 3 集气瓶氧气。而氧气的获得实验却安排在 35-36 页:高锰酸钾分解制取氧气;双氧水分解制取氧气。 本人揣测编教材者的用意可能是按照“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决定制法”的思路设计的。这个用意是好的,但本人在具体演示操作这几个实验过程中却总觉得这几个实验的编排顺序有点不合理。

7、具体表现如下:三个氧气的性质实验必须先制取好氧气备用,而实验时学生还会怀疑:瓶里装的是氧气吗?老师会不会为了达到一定的效果而作假呢?而在演4示 2 种制取氧气的方法时得到的氧气却没有用武之地,前后两次重复制取氧气必然造成药品的浪费,并且让人感觉很别扭。 为此,本人提个小小的建议:我认为可以从生活实际入手先了解氧气的用途,再学习氧气获得的方法,先做氧气制取的实验(建议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分别进行演示) ,再使用制得的氧气做氧气的性质实验从而学习它的有关性质。这样,整个过程就不会翻来覆去,就能使教学结构紧凑,有条不紊。既达到实验的目的,又有更多时间来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开发学生的思维。 四、关于二氧

8、化碳的收集方法 课本在上册 43 页“活动与探究”中安排了“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检验实验” ,然后在后面作了如下的分析“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一般不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在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因而常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 ”在 44 页“活动与探究”中采用的是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并且进行验满检查。这个实验的提出是在 44 页上部的“气体的收集方法”概括为“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反应的气体可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的情况下提出的,而二氧化碳是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的(该知识点在 42 页已学过) ,显然从课本上的编排逻辑可推理得出:二氧化碳是不可以用排水法收集的。前后设计可谓“一气呵成” ,

9、逼得学生和教师只有一个选择:二氧化碳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然而在配沪教版新课标教材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初中化学实验报告册23 页上却设计了两种收集方法的对比实验2,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发现排水法既快又便于观察是否集满。苏州市 20105年中考试卷第 36 题第(3)题:“排水法收集与排空气法收集 CO2 的比较”中的提示信息:“气体生成和从水面逸出的速率远大于其溶解和与水反应的速率” ,更是指明了其可以用排水法收集的原因。 也有教师已经针对该问题发表过论文(例陈锁福老师早在江苏教育 1992 年 04 期“二氧化碳气体能用排水法收集”中已做阐述) ,教材是否可以对此处进行修订?

10、 我认为该部分的编排上可作如下调整:把 43 页“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一般不用排水集气法收集。 ”这句删掉。在 44 页的气体的收集方法的总结中最后一句可调整为:易溶于水或与水反应快的气体一般不宜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在 44 页的活动与探究部分可以增加一个问题“二氧化碳的收集能否用排水法收集呢?若能,哪种方法效果更好呢?”这样调整后就不会将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的二氧化碳拒于排水集气法的门外了。这三处调整后,一线教师教起来就比较顺畅了。 参考文献 1 俞红星.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改进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9, (4):47 2 苏州市教研室. 初中化学实验报告册(九年级全一册)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