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688152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1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一、语言基础知识(18 分) 1.下列字形和黑体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嘶哑 荇藻(zo) 珊珊来迟 鲜(xin)为人知 B.寂寞 蓬蒿(ho) 伤痕累累 豁(hu)然开朗 C.疲惫 干瘪(pi) 巧妙绝伦 锐不可当(dng) D.慰籍 晨曦(x) 繁花似锦 忍俊不禁(jn) 2.下列句子中,黑体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3 分) A.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B.谈起互联网,这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就连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C.我瞰望尼罗河,在河畔建造了金字塔。 D.浩瀚无垠的宇宙充满着谜一样的神奇力量,在岁月的长河中,

2、总有让人叹为观止的景象。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 分) 2A.能否彻底治理酒后驾车的乱象,关键在于有关部门严格执法。 B.各地中小学建立和完善了校园安全预防工作机制。 C.人们常常在意自己失去了什么,却往往忽略自己拥有了什么。 D.通过中央电视台对高药价内幕的报道,使得药价问题得以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光线实际上是光子流,当光子流受到物体阻挡时,光子就撞到该物体上,就像空气分子撞到物体上一样,它的动能就转化成对物体的压力。 实际上,太阳光是有压力的,因为光具有两重性,既是电磁波,又是粒子光子。 太阳光传送光和热,照到

3、人身上,人会感到暖洋洋的,但从来也没有人感觉到太阳光有压力。 太阳光压的大小是与接受太阳照射的面积成正比的。受照面积越大,产生的压力越大。 不过,太阳光产生的压力光压是非常非常小的。不仅人感受不到,就连普通的仪器也测不出来。 A. B. C. D. 5.下列各项中的改句与原句相比,意思发生了明显变化的一项是( ) (3 分) A.原句:乡里的农民把刚摘下的桃子卖完了。 3改句:刚摘下的桃子被乡里的农民卖完了。 B.原句:气象台预测后天会大幅降温。 改句:气象台预测后天降温很剧烈。 C.原句: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柔软得像一片湖? 改句:谁都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柔软得像一片湖。 D.原

4、句:人,只能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不能总以自然的征服者自居。改句:人,要么与自然和谐相处,要么以自然的征服者自居。 6.对下面语段内容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 我的读书旨趣有三个特点。第一,虽然我的专业是哲学,但我的阅读范围不限于哲学,始终喜欢看“课外书” ,而我从文学作品和各类人文书籍中同样学到了哲学。第二,虽然我的阅读范围很宽,但对书籍的选择却很挑剔,以读经典名著为主,其他的书只是随便翻翻,对媒体宣传的畅销书完全不予理睬。第三,虽然读的是经典名著,但我喜欢把它们当做闲书来读,不端做学问的架子,而我确实在读经典名著中得到了最好的消遣。 (周国平语) A.读书旨趣是:阅读范围不限于哲学

5、,读书很挑剔,当做闲书来读。B.读书旨趣是:喜欢看“课外书” ,阅读范围很宽,读是为了消遣。 C.读书旨趣是:喜欢看“课外书” ,主要读经典名著,不端做学问的架子。 D.读书旨趣是:从各类书籍中学哲学,不理睬畅销书,读中得到消4遣。 二、阅读理解(52 分) (一)阅读下面的词,完成 78 题。 (6 分) 浪淘沙 南唐李 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7.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此词上阕用倒叙手法,帘外雨,五更寒,是梦后事;忘却身份,一晌贪欢,是梦中事。 B.

6、“天上人间” ,是天上与人间并列。李煜用在这里,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C.“天上”与“人间” ,是天堂与地狱、欢乐与痛苦对立的两极世界,也是李煜过去与现在生活境况、心态情感的写照。 D.全词以春雨开篇,以春雨中落花结束,首尾照应,结构完整,意境浑然天成。 8.下列对词中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贪图享乐的贵族形象 B.留恋往日生活的君主形象 C.失去国土的不幸者形象 5D.对春天无限热爱的词人形象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19 分) 刘羽冲 清纪 昀 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自谓可将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

7、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绘图列说干州官。州官亦好事,使试于一村。沟洫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 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发病死。 后,风清月白之夕,每见其魂在墓前松柏下,摇首独步。倾耳听之,所诵仍此六字也。或笑之,则?隐。次日伺之,复然。 泥古者愚,何愚乃至是欤?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 ) 注释经年:一年左右。土寇:土匪。角:战斗。洫:沟渠。甫:刚刚。 9.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准确的一项是( ) (3 分) 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 A.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 B.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 C.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 D.

8、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 10.解释下列黑体词的含义。 (6 分) 6(1)会有土寇: (2)如是日千百遍: (3)或笑之: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6 分) 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 _ 12.刘羽冲失败的经历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4 分) _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317 题。 (27 分) 云中谁寄锦书来 朱铁志 电脑的普及,使文字书写急剧退场。用惯了纸笔的中老年人,还在挣扎着试图挽住书写的臂膀。而年轻一代,已然习惯了无纸化的生存。提笔忘字,渐成常态;书法之美,只在少数书家手中流连。在手机和信箱越来越便捷的当下社会,能够收到一封手写的信件已是一种幸运,能够收到一封文辞

9、淳美朴实、书法俊逸洒脱的书信,简直就是一种奢望。传统尺牍信札中所蕴涵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似乎正渐行渐远,使即便不算老派的中年人,也不免感到一丝惆怅。 7我算幸运的,因工作和个人写作的关系,使我常常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熟悉或不熟悉的朋友的来信,其中不乏理论大家和文学名家的信札。有的文白间杂,言近旨远;有的雅淡平和,娓娓道来;有的词锋犀利,一语中的;有的嘘寒问暖,饱含温情。信封和信札抬头、落款的书写,无不十分讲究,不论是称谓的选择,还是书写工具的使用,都能看出文字的背后所蕴涵的学养功底和书写者的气质风采。 与此同时,我也收到大量别样的来信,其中尤以来自报刊者居多。有的在我名字之后不再有任何称谓;有的

10、信封书写七扭八歪,偌大的天地间几行纠缠在一起的米粒小字,仿佛捆绑的螃蟹。至于行文的直白浅陋,甚至粗暴无礼,也是不时要面对的无奈现实。 翻看老一辈学者作家的书信, “先生” “足下” “斧正” “雅教” “拜辞”等敬语谦辞随处可见,浸润在字里行间的那份优雅和谦和,透露出长期文明熏陶下谦谦君子所特有的从容和自信,正是“尺牍书疏,千里面目”“虽则不面,其若面焉” 。 而今,传统的书信文明似乎已成远去的雅乐,只能在杂乱无章的信息洪流中若有若无地存在,只能在先人的收藏中依稀可辨。而在新潮的“穿越剧”中,别人的父亲成了“家父” ,自己的爸爸却变为“令尊” 。经过“反右” “文革”等文化浩劫,中年以下的朋友

11、旧学功底无从谈起,新学修养也难尽如人意。粗鄙文化盛行,庸俗观念当道,肉麻成有趣,流氓成英雄。听一听身边人的谈吐,看一看手边的报刊,文明含量几许、文化水准若何,相信大家会有自己的判断。至于网络语言,新则新矣,有的甚至不乏有趣,但说到底,无非是一种缺乏文化含量的戏说而已。 8文化的发展繁荣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和自省,而自觉自省的前提,是对传统文化基本的认知和积累。胸无点墨,何以自觉?就像黄牛,肚子里没有青草,拿什么反刍?网络时代,点击率成了判断标准和不二法门,而在杂多的信息当中飞来飞去的眼球,其实并未收获几多真知。网络人的头脑,基本是杂乱信息的跑马场。缺乏这种自觉的所谓知识分子,充其量不过是

12、“知道分子”而已。 毛笔、宣纸作为文字书写主要载体的时代或许已经过去,但文明的传承不能因此中断。为什么直到今天我们依然怀念前秦散文、楚辞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为什么我们常常默念诸子百家、孔孟老庄?因为我们的血管中流淌着优秀传统文化的血液,对前辈思想家、文学家的传世之作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这样一种祈愿和情怀,寄托着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美好理想和对优雅文化的无限怀想。剪不断,理还乱。要用中国语言、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理论体系和话语系统来解读当今中国社会的发展秘密,解开中国道路的内在密码,要想在市场经济的冷酷背景下保留一份温暖的人文情怀,不能靠

13、午夜梦回、撕扯自己的头发冥思苦想,不能指望查阅文件、对比口径找寻思想捷径。唯有继承传统、不忘经典,在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中,才能发现博大精深的优美存在,才能触发自己愚钝很久的灵感和才华,找到通向世界、与各种文明有效对话的渠道和钥匙。 (选自人民日报2012 年 6 月 25 日,有删改) 13.作者为什么说在当下社会收到文辞淳美朴实、书法俊逸洒脱的书9信是“一种奢望”?(3 分) _ 14.分别概括作者收到的两类来信的特征。 (4 分) _ 15.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下面的句子。 (6 分) (1)传统的书信文明似乎已成远去的雅乐。 _ (2)网络人的头脑,基本是杂乱信息的跑马场。 _ 16.作者指出“找到通向世界、与各种文明有效对话的渠道和钥匙”“唯有继承传统、不忘经典” ,我们该如何把这一观点运用到学习生活中去?试从三个方面具体说说。 (9 分) _10_ 17.“云中谁寄锦书来”这一文题寄托了作者内心哪些复杂的情感?请结合全文概括。 (5 分) _ 三、写作(50 分) 18.请以“_正能量”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要求: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