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上一堂“三无”公开课吗?.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688464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你敢上一堂“三无”公开课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你敢上一堂“三无”公开课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你敢上一堂“三无”公开课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你敢上一堂“三无”公开课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你敢上一堂“三无”公开课吗?.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你所不熟知的詹天佑在那个故步自封的年代,当一群拖着长辫子、身着长袍马褂的孩子越过大洋登上旧金山码头时,传奇就此开始。 1872 年至 1875 年,在曾国藩、李鸿章、容闳等洋务派的主持下,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 120 名,年龄在 915 岁的学生赴美求学,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留美幼童。 ”在当时递给朝廷的奏折中,此番壮举被誉为“中华创始之举,古来未有之事” ,开启了中国官费留学的先河。 从此,晚清民初的历史舞台上,出现了“留美幼童”的身影。詹天佑即是其中的一位。 按照现代人的想法,官费留学十五年,绝对是件“抢破头”的好事。但在一百多年前,要做出这样的决定,却需要过人的眼光与勇气。在当时

2、的历史背景下, “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根深蒂固,把自家骨肉送往远在天涯、祸福难料的“花旗国” ,无异于现在的人们上火星探险。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留美幼童”中没有一个八旗子弟。 詹天佑祖籍徽州婺源县,天资聪颖,酷爱学习。承蒙詹家好友谭伯村引荐,12 岁时考入第一批幼童赴美留学班。同治十一年(1872 年) ,詹天佑随容闳由香港到上海,进入预备学校接受训练,由在刑部当了二十年主事的陈兰彬教汉文课,容闳教授英文课。 与如今国家公派留学需签订的资助出国留学协议书相似,清政2府当年也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并由学生家长签署保证书,以示凭证。条文规定留学人员不准半途而废,不准加入外国籍,不准自谋职业。

3、回来之日,听从中国差遣,不得在外国逗留,倘有疾病,生死各安天命。也许在优越的现代人看来,一百多年前的镀金要求实在苛刻残忍。詹天佑当时的保证书就是由其父詹兴洪签字画押的。 同治十一年七月初八(1872 年 8 月 11 日) ,30 名幼童登上轮船,启程赴美。在纷乱复杂的中国近代史上,这一天,这件事,被载入史册。它标志着封闭的中国正在打开国门,了解世界,开启“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梦想。 在没有民航的年代,想要穿越太平洋到地球另一边的神秘国度绝非易事。历经 30 天的海上漂泊后,第一批“留美幼童”抵达美国旧金山。上岸前,他们换好崭新的华服:蓝绉夹衫,酱色绉长褂,缎靴。引得观者如云。当时的纽约时报给予

4、了这样的评价:“昨日到达的 30 位中国学生非常年轻。他们都是优秀的有才志士,并且外表比从前到访美国的同胞更加整洁。 ” 要问 19 世纪 70 年代的美国是什么样, “火车时代”无疑是最好的概括。1829 年,英国人乔治?史蒂芬逊驾驶其创制的“火箭号”蒸汽机车行驶于铁轨之上,视为世界铁路运输之始。当“留美幼童”抵达美国时,这个年轻的国家刚刚修筑了横跨大陆的火车干线。十几年前还处在田园牧歌时代的土地,一夜之间从东到西冒起了滚滚浓烟。 由于要前往纽约学习,幼童们依依不舍地离开旧金山,搭上了横贯3美国大陆的火车。此时的中国尚无铁路,交通运输依然是古旧的车马驿道、舟楫水运。驰骋的火车在詹天佑和同学们

5、眼中实属新奇,就连随队护送的清朝官员也未曾见过。他们这样描绘着眼前喷云吐雾的钢铁巨兽:“火车,其下两面,用相思缝铁条。中垫以木,度距尺横一木。车轮相辅铁条而行。转弯外形如叉。前后有铁钩,可层层以接。车头尾设火炉二,有水柜二。一舱大如蒲鞋船,中间行走之处约尺余。设对面座,长六尺,阔如一人榻”于是,这群稚气未脱的孩子便成为了最早乘坐火车的“中国团” 。 经过 6 天 6 夜的行程,火车到达终点站位于康涅狄格河畔的斯普林菲尔德,中国人给这座城市起了个清新的名字:春田。大作家马克?吐温一家就居住于此。为了让年纪尚小的中国幼童尽快学习语言,并得到家庭的关怀,在容闳的积极奔走下,康州当局决定将幼童三五一组

6、,分散到康涅狄格河谷的美国人家中。由于当地居民报名踊跃,有幸获得批准的“Host Family”(负责接待的家庭)便成为詹天佑远渡重洋的第二个家。 1873 年,詹天佑考入康涅狄格州威士哈芬小学读书,寄住在校长诺索布家中。在这段时间里,詹天佑主要学习英文,熟悉和适应美国的风俗习惯。两年后,他考入纽哈芬的希尔豪斯中学,各科名列前茅,不仅掌握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尤以数学成绩优异,而且还在课余时参加了“东方人”棒球队,技艺娴熟,令人称道,可谓学习休闲两不误。最后,詹天佑以全班第一名,全校第二名的成绩高中毕业。 就在这段时间里,美国的科学技术出现了突破性进展:1876 年贝尔4发明了电话机,18

7、78 年爱迪生发明留声机,l879 年又发明了造福人类的电灯。而在中国,依旧是没有一条铁路,没有一根电线,仍然做着“天朝上国”的春秋大梦。1876 年,美国人为了纪念建国 l00 周年,在费城举办博览会,容闳带领中国留学生前往参观。博览会上展示了当时最先进的科学成就,其中就包括铁路机车的现场表演。机器的轰鸣,开放的思想,自由民主的西方文明猛烈撞击着詹天佑的心灵,对他未来的求学方向和职业选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我国岂智力不若欧美,而史蒂芬逊之流,何不能产生于中国耶?”这是少年詹天佑发自内心的不甘。 詹天佑中学毕业时 17 周岁。远远优于当时封建教育的先进教育制度,使得他与中国国内的同龄人相比,

8、更加博学、开放。在监护人诺索布夫人的鼓励和支持下,1878 年 7 月,詹天佑考入耶鲁大学雪非尔德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系铁路专业。 在他就读的 1878 班有个拉丁文座右铭:在实践中求希望。正是秉承了这句座右铭所表达的思想和意志,在三年的大学生活中,詹天佑刻苦攻读,先后学习了德文、英文、法文、解析几何、物理、化学、工程制图、球面三角学、力学、自然地理、植物学、经济学、等角投影绘图学、微分学、测量学、投影几何学、积分学、地形测量学、野外工程学、铁路路线勘测学、路基土方计算、桥梁及房屋结构学、工程材料学、凿岩工程学、地质学、矿冶学、蒸汽机动力工程学、水力学、天文测量学等三十余门先进的科学技术,这在当时

9、的中国是无论如何也学习不到的东西。 5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以报国为己任的詹天佑没有辜负那个时代的要求。他成绩突出,大学一、二年级两次获得数学奖,并通过实地调查完成了码头起重机研究的毕业论文,成为继容闳之后,又一名耶鲁大学的中国毕业生。对他来说,自幼远渡重洋、身居异邦的留学生涯,就是为了掌握这些科学技术知识,使其传入中国,并发展创新,为国家富强所用。 就在詹天佑刚刚毕业后,由于清政府极其愚昧地听信保守势力对留学事业的歪曲,加之美国政府排华的逆流,尽管容闳从中斡旋,甚至美国著名文学大师马克?吐温也发出呼吁,清政府仍然自食其“不准半途而废”的规定,下令留学生全部撤回。包括詹天佑在内的留美学生被迫

10、回国后,愚昧的清政府非但不给予重用,发挥他们的专长和才智,还把海归们看作是危险的异类。一起归国的黄开甲曾在书信中悲叹道:“我们这些掌握了先进科学技术的犯人 ,被水兵一路押送,禁闭在以格致命名的书院中。 ”(格致即“格物致知” ,清朝末年把“格致”作为物理、化学等科学的总称) 报国无门,何其痛哉!詹天佑在忍耐、痛苦和期待中,熬过了 7 年的蹉跎岁月,终于在 l888 年有了转机。经留美同学邝孙谋推荐,中国铁路公司总经理伍廷芳聘请詹天佑由广州到天津,在铁路公司任帮工程司。从此之后的 31 年里,詹天佑把他的毕生精力和才能,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中国的铁路建设事业,并且在极其复杂和困难的条件下取得了一系列的卓越成就。 6从 12 岁到 20 岁,詹天佑所见到的世界处在巨大的反差中。一边是最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每年修建一万公里铁路的美国,而另一边则是极端愚昧、落后、挨打,处在封建统治中的满清王朝。在他看来,任何国家铁路事业的发展程度,都制约着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兴衰,大国尤其如此。他曾对同窗挚友说:“我很幸运能得到当前的职务。中国正在觉醒,已感到需要铁路。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