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古诗文朗诵.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689513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指导古诗文朗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如何指导古诗文朗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如何指导古诗文朗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如何指导古诗文朗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如何指导古诗文朗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如何指导古诗文朗诵朗诵相对于无声的阅读,有其独特优势,具有抑扬顿挫的特点,有一定的节奏感,富有音乐性。第一,诵读是节奏和韵律的感染,这样的节奏感,是利于学生记忆的。就像儿童学歌谣,儿童可能不理解,但他们能唱歌似地唱出,并且他们唱出时常按一种节奏韵律。这说明这种节奏韵律是记忆儿歌的一个重要因素;第二,朗诵常常伴有形体动作,比如,手势、表情等,是一种体验性阅读的表现。 然而,当下朗读教学常存在这样的问题:一是以读代讲,过分夸大朗读的功能。孰不知没有深刻的理解就没有动人的朗读。二是重肢体表达,有表演过分之处。教师在课堂上若看到学生朗读时伴有手势,便大加赞赏,而很少去分析此处加一手势有无必要,常给学

2、生以误解:朗读就是“拿腔拿调,动手动脚”的读书。 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重视诵读练习的同时,一定要注意指导朗读的方法。那么指导诵读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分清类型,分类指导 “古诗文”包括古诗和古文,古文的诵读和古诗的诵读有别。古诗的诵读节奏在于诗之平仄韵律,古文的诵读节奏在于“句读” 。前者重在韵律,后者重在意义,也就是说体裁不同,指导朗读的方法也将不同。因此,将古诗文加以分类处理是必要的。 试举古文为例。 小石潭记是山水小品, 邹忌讽齐王纳谏是历2史故事, 鱼我所欲也是论辩文。这三篇古文的读法能一样吗?小石潭记重在情, 邹忌讽齐王纳谏重在智, 鱼我所欲也重在思辨,因此朗读三篇古文的语气、语

3、调,是舒缓还是短促,是低回还是高亢,皆因各自特点而定。 常听教师做课,一说朗读,都大加强调感情,能这样吗?就鱼我所欲也为例。读“万钟则不辨礼仪而受之”到“此之谓失其本心” 。这里作者举例论述“取义”的道理, “万钟”不合“礼仪” ,是不能接受,接受了,就失去了“礼仪” ,就失去了良心。这是一个严肃的命题。若朗读时突出其“情”沉痛后悔之情,其效果若何,诸君可以一试,必是滑稽可笑。 所以,指导朗读没有一种方法可以以不变应万变,需要多研究诗文,合理分类将有利于指导朗读。其实分类是为了便捷,把握同类文章的共性,具体到某篇,它一定有其与众不同的个性。因此,在重视分类处理把握共性问题的同时,切勿忘了文章的

4、个性。既把握共性又突出个性的朗读,方为完美的朗读。 二、感性朗读离不开理性的分析 有些教师在教学古诗文时,常常以朗读为主,过分夸大朗读的价值,仿佛只需要反复的朗读,一切便可迎刃而解。这实际上是一种朗诵万能论。其实这是一种懒惰的做法,或者说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一般的朗读是建立在比较感性的体验上的,问题在于感性的把握不是孤立的,是和理性的分析密不可分的。 名作欣赏上对于再别康桥的理解是:诗歌表现了诗人对理3想的追求以及追求理想的失败,感情是“沉重的离愁别绪” 。孙绍振在分析再别康桥的文章中指出了另外一种解释, “这是诗人秘密的、青春的回忆,是一个人独享的” 。其中包括他与林徽因的一段感情经历,当时双

5、方都已结婚。因此在诗中徐志摩反复强调“轻轻” “悄悄” ,告别的对象不是康桥校园,而是“西天的云彩” 。悄悄的回忆是独享的,是美的,没有忧愁,没有沉重,如果有也只能是一种“甜蜜的忧伤” 。 如果按第一种理解,读出的情感应是沉重的、忧伤的;若按第二种理解,读出的情感应是静谧的、淡淡的忧伤之中自有美丽的甜蜜的味道。教师在朗读指导时常常强调重音、停顿、快慢,却忘了分析这样处理的原因,常常强调情感,却疏于了分析诗句表达了什么情感,为什么能表达出这样的情感。 总之感性和理性是一组矛盾,永远处于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联系之中。只有经过有效的理性分析,才能对学生各不相同的情感表达作出最具说服力的评价。没有理性

6、分析作为基础,学生的体验在原始水平徘徊。即使反复诵读,也不能对提高学生诵读水平有所裨益。 三、比较朗读,加深理解 对于中学生,特别是初三学生及高中生,对他们的朗读指导如果仅留于一般层面上,会让他们很失望,因为他们已有了一定的朗读水平和理解水平,要进入深入的理性指导,比较阅读是个不错的方法。 朗读指导要分析对象。小学生的朗读指导如果做到纠正读音、读好停顿、读出重音、再通过范读引领学生读出感情,就已经很好了。但初4中生觉得这还不够,为什么这样读?他们要求你进行理性分析,他们已有了探究本源的欲望。当到了初三或高中时,学生有了相当的理解力的朗读技能,还像教初一那样教,已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比较朗读更能

7、突出个性加深学生对诗文的理解和体悟。 例如,和学生一起学习饮酒 (陶渊明) ,当重点学习本诗之后,我特别录两首诗给学生看,两首黄巢的咏菊诗。其一:“飒飒秋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其二:“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 陶渊明,名隐士,咏菊,菊就因此有了隐士的气质,这对后世影响深远。宋朝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写到:“菊,花之隐逸者也。 ”黄巢,唐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在咏菊其一中,诗人面对“蕊寒香冷蝶难来”的菊花,一种打抱不平之气升起,于是要改变菊的命运,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这两句诗透出黄巢的凌云壮志,真是气

8、度不凡!一种帝王之气溢于言表。在咏菊其二中,菊花的形象大变,不再令人同情。 “我花开后百花杀” ,颇有傲视百花的气魄。待到菊花盛开之时,菊香“冲天” “透长安” , “满城尽带黄金甲”这样的奇想,又把菊花与带甲的战士联系在一起,赋予它一种战斗的美。这里的菊花俨然变成一股巨大的力量,这种力量势不可挡,仿佛可以颠覆一个旧王朝。这也正是黄巢壮志的寄托。 通过比较分析,诗的个性和诗人的个性更鲜明突出,学生在朗读时将进入一个新的高度。朗读不再仅仅是学生读诗人的作品,学生朗读时5将会进入诗人的角色,仿佛自己就是诗人,在朗声诵出自己的作品,抒发自己的人生志趣和理想抱负。有比较才显个性,有比较才有鉴赏。能够比较诵读,诵读才能上升一个台阶。 教学是一门艺术,任何粗浅的滥情的指导都将破坏朗读的艺术之美。诵读指导离不开理性分析,没有理性指导的诵读,结果一定是学生原点踏步,难以提高。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慎重对待朗读,让朗读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责编 田彩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