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山区小学生口语交际教学探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面向全体学生,它是以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整体素质,展现个性特长为目的的。语文教学活动,就是要训练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山区学校,多数教师语文教学只重视读和写方面的训练,忽视听和说的培养,结果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非常差,导致书面表达要么无话可说、要么编造出来也是“假、大、空”的话,这就违背了新课标的精神。新课标旨在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只有紧扣新课标理念,重视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才能真正体现发展语言智能的素质教育。语文能力,即
2、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包括口语能力和书面语能力。其中,口语交际是这一过程和规律的第一环节,是儿童形成与发展语言能力的第一步,是形成与发展读、写能力的前提和基础,没有这个前提和基础,就谈不上形成与发展书面语言的能力。笔者在山区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口语交际教学有如下探究。 一、明晰口语交际教学的特点 1、动态性。口语交际不仅包括单向表述,也包括双向交流。在单向表述时,说话人不仅要考虑如何出口成章、言之有理,同时还要注意根据听话人的反应调整话题。在双向交流中,听说双方的角色不断互换,凭着对对方言语的理解,做出恰当的反应,使话题在交互式交流中,在2双方的配合下逐步推进,达到交际目的。
3、2、简散性。 “简”为用语简略, “散”为结构松散。在口语交际尤其是双向交流中这两点尤为明显。一方面受时空限制,交际者来不及组织复杂的长句;另一方面在特定的情境中,交际双方往往可以依赖体态、表情、语境等因素会意,无需多费口舌。 3、规范性。人们在交际活动过程中必须规范自己的语言,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如在口语活动中,必须要求学生在口语交际中使用普通话,做到发音准确;必须要求学生认真倾听别人讲话;必须要求学生在口语交际中把话说通顺、说清楚,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尽量做到无语病,做到态度大方、文明礼貌。 4、综合性。对于言语行为来说,完成口语交际必须有多种系统参与,如思维、语言心理、情感、态势、语境等
4、,各种系统互相配合、协调一致才能完成交际任务,因此一个人的认知水平、口头语言能力、心理素质、思维能力等素质也会影响口语交际的效果。 5、实践性。口语交际是一种社会活动,是在社会成员的言语实践中进行的,它的话题来源于社会生活,它的形式多是当面交谈,与生活实际状况没什么明显区别,因而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二、山区学生口语交际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在岗的山区语文教师,基本上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的口语交际训练,口语交际对山区教师们来说是个新事物。教师们迫切需要专业化的口语交际教学的培训,需要名师引领、专家指导。当然,教师3也可以通过自学提高口语交际教学的能力,但是
5、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虽然极力鼓励老师参与教学研究,但这种鼓励只停留在口头阶段,并未具体到口语交际教学方面,而且很少制定出相应的鼓励措施,因而无法调动教师们参加口语交际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学校在组织教研活动时也忽视了口语交际教学。一般情况下,学校并不组织专门的口语交际观摩课、公开课活动,而且平时在此类活动中也没有教师愿意选择口语交际课。 2、山区教师对于口语交际课的认识存在偏差 许多教师对口语交际教学地位的认识存在片面性,认为口语交际教学应附属于识字、阅读、写话或习作教学,因此在实践中他们认为无需设计专门的系列,安排专门的课时来进行训练。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口语交际课往往被架空。虽然新课标
6、把原有的“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 ,然而,长期以来口语交际教学形同虚设,始终没有走出高要求、低效率的怪圈。许多教师认识陈旧、狭隘,认为口语交际教学不过是听说教学的代名词,在实际教学中还是把口语交际教学等同于听说教学,口语交际课上一人说众人听的现象不在少数;有的教师甚至认为口语训练只是一种形式,走过场的样子而已;有的则是根本不予理睬,从未正式组织口语交际训练。 3、口语交际教学存在着盲目性 口语交际教学序列的构建上存在着盲目性。如果我们对教材中的口语交际训练作认真的分析,就会发现很难找出其中的逻辑体系,即很难发现构建教学序列的科学依据。新课标虽然列出了各个学段要达到的阶4段目标,比以往有了
7、较大的进步,但各个年级教学目标不够明确,缺乏系统性,而且没有把知识、策略等因素纳入目标体系;对各学段的要求没有明显的层递性;缺乏实际的可操作性。这些因素导致教师不知该如何去进行有效的口语交际教学。 4、山区学生口语交际环境差 在笔者所在的地区,山区学校大多存在学校规模小、班额少的情况,学生居住分散,再加上农村孩子多数在家都要帮大人们做家务活和农活,见少识薄,口语交际的空间小,时间更少,这就对口语交际的广角训练造成一定的障碍。 三、加强山区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对策 1、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因为口语交际的过程是情感交流的过程,是心灵与心灵感应的过程。一方面,我们必须要求每一位学生学会文明和谐地与
8、人交流,重视学生交际的态度和说话语气的引导,对学生明显的语病、用词不当等错误,应适时地纠正,不把脏话、恶行带进课堂。另一方面,教师自身要做表率,并及时提高自身涵养,形成健康向上的言语交际观念。要做到这些,教师要营造宽松民主的口语交际氛围,既要学会欣赏学生的“奇谈怪论” ,使学生敢说、爱说、大胆的说,又要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认知水平、判断能力等做好宏观调控,避免其偏离正轨,破坏口语交际训练目标的达成。 2、创设具体的交际情境 情境创设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想象世界,要适应学生的认5知水平、身心发展特点,应注重情感态度与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以助于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的养成以及正确的
9、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的形成。首先,创设的情境必须真实、有意义,符合山区小学生生活环境,要体现学生实际交际的需要,让学生了解在不同的场合,针对不同的对象,围绕不同的目的,采用不同的态度和表达方式。其次,情境的创设要注意趣味性。最后,情境的创设还应有一定的人文内涵,使学生的生命得到充实,精神世界得到丰富,以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沉着、乐群的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 3、科学设置口语交际教材的内容 到目前为止,在口语交际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而且口语交际实际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区分出不同的类别。纳入语文教材中的口语交际应包括哪些,口语交际的哪些类型应是小学生应该实践和掌握的,这是课程内容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除此以外,还应该加强口语交际情感态度方面的内容。能力技巧可以慢慢培养,但不良的习惯一旦形成就不易改正,因而口语交际中情感态度的培养不容忽视,而且越早培养越有利。 4、改革评价体系 第一,打破按学生学业成绩评定教师工作业绩的传统做法,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指导体系;第二,强调以自评的方式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倡导建立教师、学生、家长和管理者共同参与的、体现多渠道信息反馈的教师评价制度;第三,打破关注教师的行为表现、忽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传统的课堂评价模式,建立以学论教的6发展型课堂评价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