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同在蓝天下 共享雨露情摘 要:农村中学留守儿童是当地经济发展、大规模农村劳动力转移后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长期缺乏亲子教育和亲情关怀,他们在心理、纪律、卫生、交际和学习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这需要家庭、班级、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相互协调,共同疏导,使其健康、快乐成长。关键词:留守儿童;报告反馈;成因分析;对策探索 “留守儿童”作为农民工的后代,作为弱势群体,接受优质教育资源相对比较少,父母又不在身边,多是隔代监管(外公、外婆、爷爷、奶奶) ,他们容易溺爱孩子。笔者在农村中学从事班主任、教育教学工作,因工作的需要,对临夏县尹集初级中学 7、8、9 三个年级的 580 名学生(其中留守儿童占 7
2、8%)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对比分析,慎重思考,结合实际,开展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尝试,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总结如下,希望引起家长、教师和当地相关部门的关注。 报告显示:农村留守学生与双亲在家的学生相比较,留守学生在以下八个方面的表现尤为突出:(1)学习目的不明确,成绩不理想,学习状态忽高忽低,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 (2)诚信度较差、习惯性撒谎,乱花钱,缺乏爱心。 (3)忧郁多疑、心理承受能力差、部分学生有抽烟、喝酒的嗜好。 (4)道德观念薄弱、卫生习惯较差,缺乏自觉性和吃苦精神。 (5)部分学生有早恋倾向、上网、玩手机,喜欢与社会闲杂2人员往来。 (6)打架斗殴,顶撞教师的事
3、在留守学生中时有发生,有违纪、暴力和犯罪倾向。 (7)喜欢传播网络八卦新闻,经常被网友欺骗,尤其是女孩子,私自离家、离校出走不是新鲜事。 (8)自卑心理作祟,不愿意与人交流,人际关系淡漠。 一、成因分析 首先,初中生的年龄阶段,正经历着生理和心理的重要发育期,由于生理发育节奏与心理发展的不同步,导致青春期留守学生在生理和心理的发展不平衡,必然在学习、生活中产生一些负面问题。其次,学校周边一些网吧、酒馆、影像店等文化垃圾,还有手机中的垃圾短信、黄色图片,网友暧昧的诱惑,这些对于是非分辨力不高,抗干扰能力差,又缺乏亲人帮教的留守学生无异于洪水猛兽,充斥着他们的心灵和思想防线,若不积极重视并付诸行动
4、,崩溃只是时间问题。最后,留守学生的父母常年在外务工,基本不用书信,很少用电话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偶尔打一次电话,也是问问考试成绩,在校有没有干坏事等老问题,孩子用“没有”或“没”两个字或一个字就应付了。缺乏用行动来教会孩子明辨社会现象的是非、美丑、善恶;缺乏培养孩子生活自理、人格独立、勇于克服困难的家庭环境;缺乏与孩子进行心理沟通、情感的交流氛围,使孩子长期处于一种渴求亲情、渴求慰藉的心理饥渴状态;造成一批学生特别是缺乏亲情关爱、缺乏理想的留守儿童厌学、逃学、违纪、辍学、甚至走向犯罪道路。 二、对策探索 针对农村中学留守学生存在的一系列不良现象,笔者通过学习相关3知识,结合学校实际和自己的教
5、育教学经验,对留守学生不良现象成因分析,从以下多个方面进行了努力实践和探索。 (一)建立班级学生个人成长档案 以班为单位,建立了一整套详细的学生成长档案。如学生总数、留守学生数、两者其中的男生数、女生数、单亲在家学生数、双亲在外学生数,父母工作在县内人数、省内人数、省外人数,家长的联系电话及联系方式;对于留守学生建立个人成长档案袋,记录留守学生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家庭详细住址、学号、宿舍编号、床位编号、身体状况、成绩情况,擅长学科、薄弱学科、兴趣爱好、QQ 号、好朋友名单。对每个阶段留守学生的学习、生活、习惯、人际交往等方面进行考核,档案不断更新、完善。 (二)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1.
6、办好留守学生的“家长学校” 学校按惯例每年举行一次家长会,一部分家长不参加,参加的家长也是爷爷或奶奶,事倍功半,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学校想方设法把留守学生外出打工的家长请回学校定期进行家长培训,指导家长如何配合学校、关心孩子教育,建立家、校、生三位一体的网络体系。 2.开展“学校是我家,人人依赖它”活动 将全校留守学生按班级、教师任课情况、教职工与留守学生的地域邻近关系,全部分组承包给教职工。让教职工充当“亲情爸爸” “亲情妈妈” “亲情哥姐” 。实行生活、身体、纪律、思想、学习“五包”责任制,签订帮教承包责任书。注重“三日”活动:(1)留守学生假日的生活、4学习、娱乐安排照顾。 (2)留守学
7、生节日的问候、在校内集中会餐、欢度节日。 (3)留守学生的生日祝福, “小礼物,寄深情” 、广播室点歌祝贺。 3.建立心灵阅读室 聘请心理教师和生活辅导员开设心理健康课,以及青春期和卫生保健知识讲座,对留守儿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对有“心理障碍” 、行为习惯不能自我约束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邀请法制校长定期举办法制宣传讲座、改掉不良习气,使他们自理、自立、自爱、自强。 4.开通“亲情热线” “视频专线”和“温情信箱” 学校安装磁卡电话,搭建起留守学生与家长亲情沟通的桥梁。在每周六的晚上利用学校电脑室为留守学生开通与父母联系的网络视频,搭建留守学生与父母面对面的对话、倾诉的平
8、台。鼓励他们用书信方式与教师沟通和交流,尤其是女留守儿童,温情信箱成了师生心灵的驿站。 5.以活动为载体,提升整体素质 开展义务劳动,慰问敬老院、观看励志视频和电影等活动,不断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成立留守学生篮球、乒乓球、象棋、书法、绘画、舞蹈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样的文体活动,培养他们的协作精神、团队意识。 6.科学消费,合理膳食 引导学生合理使用零花钱,家长外出打工时,如有大量的现金要留给孩子作生活费、零花钱,可以委托班主任代为管理,防止学生丢失或5乱花钱,学生定期定额签字领用。鼓励学生建立生活小账本,记录每天每月的流水账单,将每一笔钱的支出做到心中有数。尽管农村中学已经实行早餐免
9、费、寄宿补助、免学费、免书费等相关阳光政策,但如何引导他们合理膳食、做到节俭而不浪费,也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他们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又加上有挑食、厌食、爱吃零食等小毛病,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张贴名言名句“粒粒皆辛苦” 、营养不良的宣传漫画,必要的时候对他们日常特殊行为制作成视频,进行自我剖析,做到当局者清。 在总结我校留守学生已出现或面临的问题以及实施对策的同时,我们自知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对留守学生个性化发展、特长教育缺陷、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不到位,留守学生在校外生活生存环境有待进一步净化等。希望引起社会更多人的关注,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编织同在蓝天下,共享雨露情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齐建英.关注留守儿童道德建设N.中国教育报,2005(08). 2田景正.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6(05). 编辑 刘青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