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一代鸿儒的围城内外回首过去的一个世纪,饱览群书、博古通今者大有人在;精多国语言、学贯中西者不乏其人。但钱钟书是独特的。睿智使他进得去,出得来,升堂入室;渊博使他站得高,看得透,热爱人生而超然物外,洞达世情而不染一尘。他被学术界誉为“文化昆仑” 。当我们真正走近钱钟书的时候,也许你又会生出无限感慨! 骨子里的狂狷 有一种人外表温软,内心实则十分强悍,钱钟书即是一例。儿时的他,已显出其禀赋异于常人,表现在“专爱胡说乱道” 、 “好臧否古今人物” 。上小学时,父亲就为他改字“默存” ,叫他“少说话” 。事实上,直到后半生他才渐渐敛住锋芒。 钱钟书之狂,在清华读书时就大肆显露。1929 年,钱钟书考
2、入清华大学,放言要“横扫清华图书馆” 。从外文系毕业时,校方决定破格录取他留校。他一口拒绝了,对人家说:“整个清华没有一个教授够资格当钱某人的导师。 ”钱钟书对同辈学人也多有臧否。他对胡适派的文学史考证和陈寅恪式的以诗证史,均深表不满。林语堂提倡幽默文学,钱钟书大加嘲讽,说:“自从幽默文学提倡以来,卖笑变成了文人的职业。 ”1992 年,安迪先生到钱钟书府上拜望,请教对几位文化名人的看法,他的评价几乎全是负面的:对王国维,说一向不喜欢此人的著作;对陈寅恪,说陈不必为柳如是写那么大的书;对张爱玲,很不以为然;对鲁迅,2说他的短篇小说写得非常好, 阿 Q 正传则应加以修剪才好。 黄永玉在北向之痛中
3、回忆, “四人帮”横行时,学部通知钱钟书去参加国宴,说“是江青同志点名要你去的” 。钱钟书一再拒绝:“我很忙,我不去!”通报者只得讨饶:“可不可以说你身体不好,起不来?”钱立马回应:“不!不!不!我身体很好!哈!我很忙!” 【点睛评论】 狂,容易让人想起狂妄;狷,容易让人想起耿直。当我们真正走近钱钟书这位文化大师的时候就顿然明白,他的狂,绝非通常意义上所讲的那种目空一切;相反,那是一种率真性情的自然流露。正如钱先生自己所言, “人谓我狂,不知我之实狷” 。 【多维解读】 1.心境淡泊。钱钟书说过, “即使司马迁、韩愈住我隔壁,也恕不奉访” 。他深居简出,不愿拜访别人,甚至拒赴江青之国宴,目的只
4、有一个,愿意用更多的时间来从事自己钟爱的事业。一个“忙”字,将他珍惜时间、淡泊名利的品德展示得淋漓尽致。 2.艺高胆大。钱先生之狂,狂在才气,狂在学识,狂得汪洋恣肆,狂得令人折服。若非学贯中西,如何能够对林语堂、张爱玲等名家“说三道四” 。姑且不论其观点是否偏颇,但能够指出其不足,没有非凡的德识学养与才情胆略,自然是做不到的。 3.紧守自我。既然钱先生不能达到圣人所谓的“中道而行”的最高境界,那么降低一点,做一个任性坦率高歌“凤兮凤兮,何德之衰”的楚接舆式的狂人又何妨呢?如果多一点世故,少一份狂狷,那还叫钱钟3书吗? 博学,已经成为一个传奇 在美国耶鲁大学为钱钟书举办的茶话会上,他洋洋洒洒,应
5、付自如,迷倒了所有与会者。据一位与会学者回忆:“钱钟书博学强识,出口成章,把许多美国人都惊住了。他在茶话会上,提及某一位英国诗人,就用优美的英文背诵一段这位诗人的诗作;提及另一位德国诗人,就用标准德文背诵了他的一篇作品;再提及一位拉丁诗人,他也能用拉丁文来背诵一段。这些诗人不见得是什么大诗人,提及的作品也未必是他们的重要之作,但钱钟书都能流利背出。 ”钱钟书就是这样的一位大学者,他不但能将自己的才华写进书里,而且在现实生活中也时时地流溢出来,令世人为之惊佩与赞叹。 钱钟书的声誉波及海外。有外国记者说, “来到中国,有两个愿望:一是看看万里长城,二是见见钱钟书。 ”上世纪 80 年代初,著作等身
6、的哈佛大学教授哈里?莱文应邀来华,计划中就包括拜见钱钟书。见面那天,钱亲自开门,对莱文笑嘻嘻道:“啊,你是来参观这个神话动物中国的高级知识分子哈哈!”交流中,两人在世界文化版图上纵横驰骋,相谈甚欢。然而,回程中,莱文坐车里闷闷不乐,直到最后才冒出一句:“我自惭形秽!我所知道的一切,他都在行。可他还有一个世界,而我对其却一无所知!” 【点睛评论】 凡是钱钟书的朋友、同事和学生,或者哪怕是仅仅与钱钟书交谈过一次的人,都会对他学问的广博、思维的深刻、反应的敏捷,悟性之高、4记忆力之强,叹为观止。诚然,他有超人的天资禀赋,不过,如果没有超人的勤奋与广博的学习,何能成就如此伟业。 【多维解读】 1.海纳
7、百川。作为学者,钱钟书无疑是一座博学的丰碑。他不仅饱览群书、博古通今,还善于借鉴、学贯中西。正是这种海纳百川的精神,让他拥有了令世人无限仰慕的才华。 2.积淀生命。如果没有早年不懈的学习,对几个国家的语言自然做不到脱口而出;如果没有长期的积累,那些国外诗人们的妙句佳文又何以能信手拈来。有人说,生命是一杯酒,它是在时光的地窖中酿制的。长年的积累,让钱先生如佳酿般芬芳四溢。 3.关注传统。无论是外国记者的愿望,还是哈佛大学教授的自惭形秽,均让我们看到了一位中国学者在世界文化长廊里的巨大影响。相比之下,在国内读者心目中,其成就或许并非一般人所熟悉或了解。教育的缺失,正好反映了加强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8、少年时那场挨打 十四岁时,钱钟书考入苏州桃坞中学,这是美国圣公会办的教会学校。钱钟书的功课都还不错,只有算术一直较弱。在这所几乎全部用英语讲课的学校里,钱钟书喜欢上了英语,他的英语成绩在班上总是第一。那时,他已经读到了很多林纾翻译的外国小说,这些小说带领他走进了一个新的天地。他把林纾翻译的哈葛德、狄更斯等人的作品读了一遍又一遍。这年,钱钟书的父亲到北京清华大学任教,寒假没回家。没有严父管教,钱钟书非常快活。他借了大批的小说世界 、 红玫瑰 、 紫5罗兰等刊物,读得很痛快。 转眼暑假到了,父亲还没有回来,钱钟书仍然像寒假一样贪看小说杂志。不料假期过半,父亲却回来了。父亲回家的第一件事是叫钱钟书和
9、钱钟韩各做一篇文章。钟韩的一篇很受夸赞,钟书的一篇却不文不白,用字庸俗,他父亲气得把他痛打一顿。家里人都在院子里乘凉,他一个人还在大厅上,挨了打又痛又羞,呜呜地哭。这顿打激起了钱钟书发奋读书的志气,他从此变得很用功,作文大有进步。他有时不按父亲教导的方法作古文,别出心裁,也受到父亲的赞许。他还开始学着作诗,只是并不请教父亲。钱钟书 18 岁的时候,常为父亲代笔写信,由口授而代写,由代写信而代做文章。一次,商务印书馆出版大学者钱穆的一本书,钱穆请钱钟书的父亲写一篇序,父亲让钱钟书代笔。钱钟书写好后,父亲一个字也没有改动;书出版后,也没有人看出这篇序是一个不到 20 岁的年轻人代写的。 【点睛评论
10、】 大凡有所成就的人,似乎都有过一些非同寻常的人生经历,钱钟书也是一样。如果没有少年时的那次挨打,他依然还沉浸在小说世界里,或许也不会激起他改变自我的决心。对于智者而言,一次转变,一个决心,或许便迎来了生命的另一个春天。 【多维解读】 1.培养兴趣。歌德说, “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 。人的成长确实离不开兴趣。想一想,少年时代如果没有对英语的喜爱,没有对外国小说的痴迷,也许就没有他一生对文化的执著追求。正如莎士比亚所言, “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 。 62.少年立志。同样是他,没挨打之前,那是一种令人担心的情形;挨打之后,却让人看到了另一种风景。究其原因,决非挨打那么简单,
11、关键是内心树起了发奋读书的志向。 3.相信自我。为大学者钱穆的书代父写序,想想,对 20 岁的钱钟书而言,那是一种多大的压力。可他写出的序言,最后竟一字未改。那种笔力的老到以及对自我文字的极度自信,无疑是值得我们钦佩和学习的。智慧者的“笨功夫” 大学期间,他就创下读书第一、发表文章第一、 “横扫清华图书馆”等多项纪录。钱钟书爱读书,且记忆力惊人。一目十行,过目成诵,其用功之勤,亦无人能比。 同学回忆, “他在校时,以一周读中文经典,一周阅欧美名著,四年如一日。每赴图书馆借书还书,必怀抱五六巨册,且奔且驰。 ”他的同学、小说家吴组缃回忆,有一次在校园咖啡馆,曹禺对吴组缃偷偷道:“钱钟书坐在那里,
12、还不赶紧叫他给你开几本英文书?”吴请钱开三本,没想他随手拿过一张纸,当下写满正反两面,列了四十多本,同时写下作者姓名及内容大概,令吴、曹两位校园才子叹服不已。 留学期间,每逢假期,同学大多离校去别处观光,他却泡在牛津的图书馆,将那里 18 世纪后的经典通读一遍,图书馆的书不能外借,钱养成了笔记习惯。结果这个被称为拥有“20 世纪人类最智慧头颅”的聪明人,一生都没丢下这项“最笨”的功夫,许多书他要反复阅读,并将新知新得不断添补到笔记上,最后成了只有他自己才能看懂的天书。 7据 50 年代在文学研究所工作的同志讲,当时钱钟书已经是名震遐迩的大学者了。可每次他们进入线装书库,都会撞见钱钟书。他拿着铅
13、笔和笔记本,不断地翻检书籍,不断地抄录、作笔记,常常忘记时间。有时,他会在那里向青年人介绍各类古籍,告诉他们这些书的插架所在,如数家珍。他的夫人杨绛先生曾在一篇文章中回忆说,钱钟书撰著管锥编时,她为他整理、检点笔记本,整整费了两天工夫,装了几大麻袋。 【点睛评论】 在众多读者心目中,钱钟书狂得直率、狂得自然、狂得可爱、狂得可敬。其实,人们往往忽视了钱钟书性格中很重要的另一面,那就是他的谦虚与好学。他并不因自己的博学才华而故步自封、沾沾自喜,而是对自己要求更高、更严,尤其在学问上。 【多维解读】 1.升华生命。想当年,在大学的时候他已是声名远播的清华学子;留学归来之后,他也早是闻名遐迩的大学者。钱先生并没有满足,而是在广博的阅读中不断提升自我,充实生命。正是这种不断超越的精神,让他的生命日益光彩。 2.阅读人生。对钱钟书而言,阅读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也是一种极为重要的习惯。是阅读,让他看到了世界的广博;是阅读,让他感受到了文化的风采;是阅读,让他的人生充满了激情与力量。 3.静心守护。读书虽然很快乐,但有时也很寂寞。尤其是钱钟书这样的学者,他所钟爱的那个世界,往往不为普通读者所熟悉或理解,但8他做到了静心淡泊,将书本作为自己唯一的世界,培育出了世上最为灿烂的文化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