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以学生为本位 读悟写说并重当今社会,资讯高度发达,要求人们不但要知识丰富,更要具备定向检索、分析、综合、利用知识(信息)的能力,而语文学科的培养目标正是为了培养人们具备这样的社会能力。读、悟、写、说是语文学科的基本能力表现,也是新课标对语文教学的具体要求,在高考语文的测试中,它们也是主轴。中学语文教学要以学生为本,读、悟、写、说并重,把学习的空间和主动性还给学生。 一、语文教师应有“以生为本”的理念 “把一切为了学生作为教育原则”的生本教育,是一种完全区别于以往的“师本教育”的全新教育体系。重要的一点是,生本教育把学生“置于创新的环境之中,并给他们以时间、空间和氛围的激励,发挥学生的潜能,而
2、不是置于一般意义的学习之中。 ”反观学校过去的课程安排、课堂教学、公开课,都说是在实践生本教育,但我认为,所有这些都不应只重视形式的变化,而应重视语文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是否遵循了“一切为了学生”的原则,是否自觉地、有计划地为学生的读、悟、写、说提供创新的时空。没有教师的理念更新就没有学生的学习创造。要让语文教师具备“以生为本”的新理念,学校应不遗余力地组织教师进行“生本理论”的学习培训,有目的有计划地在课堂教学中贯彻“生本理念” ,使之在教师的思想上、教学行为上生根发芽。同时,教师本人必须有努力成长的欲望,有为教育事业奉献的精神,自觉在教学实践中进行2理论学习和探索。否则,在高考目标的追求下
3、,在当今行政评价的制约下,不要说“生本理念” ,再新的理念也只是停留于领导的会议记录里、老师研讨时的嘴边、教学检查时的一堂课里,说的是“生本” ,做的是“师本” 。 二、问题设计应还学生以探究的时空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老师应依据教学内容创设探究的时空节点,合理安排探究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成为学习、探究的主体。在探究学习过程中,需要确定探究的问题,各主要学习环节也需要围绕问题展开。因此,问题设计是进行探究学习设计的关键环节。 1.问题设计要有开放性 问题设计是一门艺术,每个教师都必须精心设计,使每位学生都可以参与,能够参与,并保持高涨的学习情绪。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质量,
4、使学生的思维在问题解决中迸射出创造的火花。 比如,我在阅读教学“品味”这一环节中,常常要求学生“找出文本中你最喜欢的、给你启发的字、词、句、段,写出你的感受,与同学分享。 ”这样的设计,既不是老师指定具体问题,也不会过于限制学生的思维,它可以让学生有选择、发现的可能,不同的学生,发现的问题不同,问题的解决也不同,课堂就具备探究性和生成性。有的老师在问题设计中过于具体,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并且,问题一个接一个,学生没有选择的余地。 2.问题设计要适量 问题设计要适量就是要恰到好处地掌握问题出现的频率,要留给学3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一节课不能提问太多,否则学生难以冷静有效的思考。每一问题的提
5、出,要有一定的时间停顿和必须的思考时间,促进学生有效思维。问题设计应适量,否则,为了抢时,为了完成问题,造成设计与实践严重脱节。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通过适量、开放的问题设计,营造探究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在宽松的思维时空中探究、思辨,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实现知识的重组和思维的创新是落实新课标精神的重要一环。 三、课堂环节应落实读、悟、写、说 听、说、读、写是语文学科的四大能力,谁的课堂落实了,谁的课堂就有效果。新课程标准就是要求老师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在课堂环节中落实这些能力的训练。 以往的语文课堂,大多以老师的讲为主,就是到现在,也未能很好地做到读、悟、写、说并重。现在一些追求小
6、组讨论的课型,在突出学生“说”的时候,却忽视了学生的“写” ;在重视学生“读”的时候,却忽略了学生的“悟” 。 有了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学生才能有深入阅读、交流讨论的可能。自己查找生字词,能让学生进入阅读的层面;抒发感悟,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做批注。在此基础上,第二节课就可以做到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论。同时,在课堂的后面环节,针对文本,设计相近主题的当堂文段写作训练,强化知识与学法的有效迁移与巩固。 学习是一种真实的情感体验,只有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才能使学习4变得更为有效。心理学认为,语文学科的问题大多属于无结构问题,它的解决,更多靠的是经验。学生能否在真实情境自主、自觉学习,如何运用自身的
7、知识结构解决实际问题并积累经验,是衡量学习是否成功的关键。因此,课堂环节落实读、悟、写、说又是体现新课标精神的重要一环。 四、课堂内外培养阅读自信与自觉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是以学为主,以教为辅,而学又是学生的自觉自主学习,是学生的事,教是老师的引导辅导。因此,作为教学过程主体的学生在自觉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就语文学科来说,应做到“读、悟、写、说”并重,养成阅读的自信与自觉。 1.课内培养学生的阅读自信 学生的课内阅读自信包括课堂上学生的敢读、敢悟、敢说、敢写” 。以往的课堂,由于未能做到以生为本,只强调老师的讲,学生缺乏足够的读、悟、写、说的训练,使得学生从心理上羞于展示能力,技能上无法展示能力
8、。新的课改形势下,老师要培养学生懂得阅读;通过文本批注,培养学生敢于思考;通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敢于说话;通过写作训练,培养学生敢于书写心曲等阅读能力和阅读自信心,因为学习是学生的事,考试也还是学生的事,老师是替代不了的。 2.课外培养学生的阅读自觉 课外阅读是新课程理念下开放式大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课外阅读中,学生还可以间接地向社会、向自然、向生活学习,从中不断发现、丰富、完善,超越5自我。因此,课外阅读又是提高学生语文读、悟、写、说的有效切入口,也是学生成长的“助推器” 。 课堂内,老师教会学生阅读、批注;课堂外,老师应从学生的兴趣和心理需求出发,合理地有计划地要求学生进行课外读本的阅读、批注,写作读书感悟,举办读书交流会。这些活动能够让学生在阅读中自觉体验、自主思考的,能够激发学生在阅读中投入更大的热情和智慧的,是能够促进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这样的课外阅读要求,在长时间的坚持之下,是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