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专题九 历史时政热点链接【命题规律】 历史高考对时政热点、焦点问题的考查,通常不是直接切入热点,而是隐性折射热点。如 2012 年全国文综新课程卷第 33 题,材料出示1992 年“辞职下海”这一浪潮,其实是在隐性考查热点问题即 2012 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20 周年;第 40 题彰显科技发展与城市化的关系,折射上海世博会;第 41 题“冲击反应”模式是对当前南海问题的聚焦;第 48 题道光帝禁烟是对南京条约签订 170 周年的折射。而有的试题则是显性考查时政热点问题,如 2012 年浙江文综卷第 39 题直击辛亥革命 100 周年等时政热点问题,进一步彰显学科的社会功能和价值。
2、这类试题,选材广泛多样,以社会热点、焦点和人们普遍关心的现实问题为立意中心,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复习方法】 1.明确热点,把握本质。感知热点问题及与之相联系的材料,避免陌生感。更重要的是,要认识到热点问题的本质,从整体上把握热点,搞清楚各个热点与知识点的内在关系。 2.夯实基础,构建体系。在热点问题的复习中,学生要认真学习课本知识,夯实基础,在高考中以不变应万变,因为再新颖的题目也要靠掌握基础知识来解决。 2在对基础知识与热点的链接复习中,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对相关的基础知识、主干知识的内涵要清楚,掌握其来龙去脉,明确知识的适用范围、适用条件。对重点知识的理解一
3、定要准确,切忌似是而非。二是要掌握知识的系统性问题,依据知识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树立学科整体观念。三是要抓好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以具体问题为中心理顺知识体系。 3.提高审题、答题能力。一是学生平时要注意培养自己认真读题审题的习惯。要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用好教材和其他社会生活素材等,重视设问的关键字词,有意识地培养自己从材料中发现信息、识别信息、获取信息的能力。二是运用有效信息,提高解决问题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注意通过数据、图表等信息把握事物的特征和事物之间的联系。应用所学知识对各种社会现象、历史现象进行系统、多角度和多层面的分析。答案的组织要根据材料和设问重新整合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
4、尤其要注意充分利用好历年的高考试题,将高考试题作为一个标杆,切实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在答案要点的文字组织和书面表达方面,要恰当使用历史学科术语,避免口头语言。表述要注意层次性和逻辑性,将要表述的内容分门别类、分清层次、逻辑顺畅地表达出来。尽量列出关于答案要点的提纲,答题时做到序号化、段落化,避免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导致的分层不清、逻辑混乱。 【热点链接】 一、2012 年周年大事 1.中国近代史部分:(1)1842 年, 南京条约签订,中国开始沦3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1842 年,魏源编撰出版海国图志 ,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掀起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3)1862 年,洋
5、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成立。 (4)1872 年,李鸿章创立上海轮船招商局,推动中国水上交通近代化。 (5)1872 年,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申报在上海创办。 (6)1912 年元旦,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2 月 12 日宣统帝退位,清朝覆灭;3 月 10 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 年 3 月 8 日由南京临时参议院通过,3 月 11 日公布实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7)1922 年 7 月,中共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8)1932年 1 月,日军袭击中国上海,制造了一?二八事变;驻守淞沪的国民党十九路军奋起抵
6、抗。 (9)1942 年,为确保滇缅公路这条国际交通线,中国派遣远征军到缅甸,与日军作战,取得重大战绩。 (10)1877 年,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了第一条电报线,成为中国自办电报的开端。 (11)1927 年,中共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发动南昌起义,召开八七会议,形成“工农武装割据” 。 (12)1937 年,全民族抗战开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13)1947 年,解放军战略反攻开始,刘邓大军挺进中原,这是解放战争走向胜利的转折点。 2.中国现代史部分:(1)1952 年年底,土地改革完成,国民经济恢复,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2)1972 年 2 月,尼克松访华,在上海
7、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中美两国结束了 20 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2 年秋,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 (3)1982 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问中国,邓小平提出用“一个4国家,两种制度”的方案解决香港问题。 (4)1982 年,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5)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6)1982 年,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完善。(7)1992 年,中国政府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
8、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研制计划。这是中国在世纪之交规模最庞大、技术最复杂的航天工程。 (8)1992 年,大陆的海协会和台湾的海基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 ,这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 (9)1992 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进行论述,再一次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表明中国深化改革的决心,指引了中国前进的方向;同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目标。这两个事件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 (10)2002 年,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中共十六大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9、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11)1947 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开了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先河。 (12)1957 年,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 (13)1977 年,高考制度恢复。 (14)1987 年,中共十三大系统概括了邓小平理论。 (15)1987 年,海峡两岸恢复民间交流。(16)1997 年,中共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香港回归祖国。 53.世界近代史部分:(1)1492 年,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哥伦布首航美洲,发现“新大陆” ,开
10、辟了从欧洲前往美洲的航路。 (2)1522 年,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的麦哲伦船队返回欧洲,完成环球航行。 (3)1832 年,英国议会进行了选举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议席,大大加强了其在议会中的作用,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4)1787 年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近代意义上的成文宪法。 (5)1917 年,俄国二月革命;十月革命。 4.世界现代史部分:(1)1922 年年底苏联诞生。 (2)1952 年,法德等国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3)1962 年古巴导弹危机,是冷战最激烈的一种表现。 (4)1992 年欧共体 12 国签署欧洲联盟条约 ,1993 年欧盟诞生。 (5
11、)1992 年,美国与加拿大、墨西哥签订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6)1947 年杜鲁门主义出台,冷战开始。 二、2013 年周年大事 1.中国古代史部分:755763 年,唐朝发生安史之乱。 2.中国近代史部分:(1)1853 年 3 月,太平军攻克南京,定都于此,并改称“天京” 。 (2)1858 年 6 月,列强迫使清王朝签订天津条约 。(3)1863 年 5 月,石达开在四川大渡河畔陷入清军重围。 (4)1863 年,在英法军队支援下,曾国藩分兵三路,围困天京。 (5)1888 年,总长2000 米的宫廷专用铁路落成。 (6)1898 年,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 (7)1903 年
12、,清朝设立商部,奖励工商。 (8)1913 年,张石川、郑正秋合作导演的难夫难妻是中国第一部故事影片。 (9)1913 年,北洋政府宣布裁撤所用全部驿站。 (10)1918 年,中国航空事业起步。6(11)1918 年,段祺瑞与日本签订军事协定,激起了全国人民抵制日货运动。 (12)1918 年,李大钊率先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他在新青年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13)1923 年,中共三大召开,确立了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进行合作的方针。 (14)19281930 年,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一系列重要的革命根据地。 (15)1928 年,南京国民政府基本实
13、现了全国统一。 (16)1938 年 1 月,八路军第 115 师创建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这是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 (17)1938 年,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设立细菌战基地。(18)1948 年秋,解放军的力量超过国民党军,进行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 (19)1948 年 9 月1949 年 1 月,解放战争三大战役胜利。 3.中国现代史部分:(1)1953 年,周恩来总理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1953 年,中共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3)1953 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 (4)1953 年,全国普遍试办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合作社,并实行个别企业
14、的公私合营。(5)1958 年, “教育大革命” 。 (6)1958 年,中共提出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 (7)1963 年,教育部对高等教育全面调整结束,高等教育进入稳步发展轨道。 (8)1968 年 10 月 13日至 31 日,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决定撤销刘少奇党内外一切职务,制造了共和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桩冤案。 (9)1973 年,袁隆平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南优 2 号” 。 (10)1978 年 12 月,中美两国发表中美建交联合公报 。 (11)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 (12)1978
15、年,中国开始研制巨型计算7机。 (13)1983 年,邓小平为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 (14)1998 年 11 月,全国人大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 (15)2003 年, “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把宇航员杨利伟顺利送上太空。 (16)2003 年,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4.世界近代史部分:(1)1498 年,达?伽马抵达印度,开通了东西方之间最短的海上航路。 (2)1688 年英国“光荣革命” 。 (3)1783 年,美国独立战争胜利结束。 (4)1848 年, 共产党宣言发表。 (5)1863年,英国修成了伦敦第一
16、条地铁。 (6)1918 年,俄国各地普遍建立起苏维埃政权,新型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在苏俄初步建立。 5.世界现代史部分:(1)1933 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 (2)1948年 4 月,马歇尔计划开始实施。 (3)1948 年,柏林危机爆发。 (4)1953年,朝鲜战争交战各方签订停战协定。 (5)1953 年,斯大林逝世。不久,赫鲁晓夫担任苏共第一书记,开始调整苏联的内外政策。 (6)1958 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宣布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7)1968 年,欧共体建立关税同盟,共同的农业政策基本得到实施。 (8)1973 年,在越南战争中,美
17、军最终被迫撤出越南。 (9)1973 年,英国、爱尔兰、丹麦成为欧共体成员国。欧共体九国出口贸易额超过了美国和苏联。 (10)1973 年,美国定位“欧洲年” ,以示对西欧的重视。 (11)1973 年,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结束,进入“滞涨”阶段。 (12)1993 年,世界上第一种转基因食品晚熟西红柿在美国正式投放市场。 8三、长效热点问题 1.民生问题:古代中国农业政策的调整,近代中国思想解放与三民主义学说,现代中国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中外思想家的民本思想。 2.国家统一: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朝鲜战争,越南战
18、争,德国历史上的两次统一。 3.环境问题:三次工业革命后的环境污染,中国“大跃进”运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环境问题。 4.大国崛起:美国、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荷兰的发展历程;中国从古代在世界上长期处于领先地位到近代屡遭列强侵略,新中国成立后崛起中的重大事件。 5.制度创新: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制度,古代罗马法,近代西方代议制度的建立与扩展,罗斯福新政,二战后苏联、中国的改革,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体制创新。6.国际关系:中美关系、中日关系、中苏关系、中欧关系、美苏争霸、美欧关系、美日关系、政治格局多极化等。 7.世博会和城市化:中国古代商业城市的发展,中国近代城市化的特点和
19、进程,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城市化特点和进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特点和进程,世界近代史上的城市化进程。 8.经济全球化: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二战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当今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99.法制建设:中外历史上的法律制度。中国古代秦律 、 唐律 、大明律等,近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现代 1954 年宪法、1982 年宪法等;古代罗马法,近代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和重大法律制度。 10.科技进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等重大科技成就,中国现代科技发展和进步,世界近代以来的三次工业革命、科技革命。 11.党风建设:中共重大会议及重大决策,党风建设重大事件,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
20、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发展。【创新训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唐代张九龄有条用人原则,就是“不历州县不拟台省” 。这为唐朝官僚制度注入了活力,为造就开元盛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选官原则的实质是 A.重视门第选官原则 B.重视科举选官原则 C.重视文才选官原则 D.重视察举选官原则 2.南方都市报载文指出:“中国的现代化其实是外发型的,一种被动应对的现代化。 ”这一论点在于强调 A.中国的现代化历程不符合现代史观 B.中国的现代化历程不符合文明史观 10C.中国的现代化完全是在外部因
21、素作用下出现的 D.中国的现代化是在全球化进程中后发的 3.中国近代,由于一些事件发生突然,急于刊布,等不到第二天见报,于是产生了“号外” 。最先发行“号外”的是 1883 年在上海出版的两家英文报纸字林西报和晋源报 ,内容是中法双方在越南交战的消息。推动报纸“号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交通运输的发展 B.电讯事业的发展 C.西方列强的侵略 D.报纸杂志的竞争 4.御史王鹏运于 1898 年 2 月 15 日奏请开办京师大学堂时,光绪皇帝立即谕令总理衙门:“京师大学堂,迭经臣工奏请,准其建立,现在亟须开办。其详细章程,着军机大臣会同总理衙门王大臣妥议具奏。 ”可是,刚毅、荣禄等把持的总署,却以“事属创造,筹划匪易”为理由,久拖不办。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清朝用人权掌握在慈禧太后的手中 B.光绪帝改革措施损害顽固派的利益 C.京师大学堂经世致用为旧官僚所不容 D.军机大臣与总理衙门均没有决策权 5.辛亥革命后,在土地占有形式上,官田、公产私有化的现象日益普遍,农村土地开始自由买卖。在地主阶级的构成上,出现了一批有政治背景的大地主,如军阀、商人、高利贷者、外国教堂传教士和外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