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为学生打下亮丽的语文学习的底色.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693878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朗读,为学生打下亮丽的语文学习的底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朗读,为学生打下亮丽的语文学习的底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朗读,为学生打下亮丽的语文学习的底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朗读,为学生打下亮丽的语文学习的底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朗读,为学生打下亮丽的语文学习的底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朗读,为学生打下亮丽的语文学习的底色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朗读的传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道出了朗读的重要性。读作为语文教学的永恒主题,有着非凡的魅力。随着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对于读的要求在理念上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以读为本”已经成了广大教师的共识。阅读与朗读的关系就像鱼儿离不开水,阅读需要解决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对遣词造句的学习,对写法的关注与了解,所以必须通过朗读来加深印象。熟读是阅读理解的基础,有感情地读是阅读理解的深化。读是培养听、说、写能力的基础,无论朗读还是阅读,都对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有一定的作用。 为此,我在教学中积极探索指导

2、学生朗读和阅读的方法,让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以终身受益。语文教材中不少篇章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无论是遣词造句,还是谋篇立意,都是经过千锤百炼、匠心独运的。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善于抓住这些极富表现力的地方,引导学生仔细品味,认真朗读。学生只有多读书,会读书,才能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其思想感情,增强语感,从读中激发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因而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朗读。 一、指导学生掌握朗读的方法,提高理解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不愿意朗读课文,有时一站起来就紧张,回答问题结结巴巴。班会要求学生发言,本来想2得挺好的,但一说就变了调,想说的话说不出来。我所任教的实验班,相对来说学生基

3、础较差,在七年级入学时,我进行了一次朗读摸底。我要求每节课前由四名学生到讲台上朗读课文,并且给每个学生都录了音。一轮下来,我发现学生的朗读基本功实在太差了,不要说语音、语调、节奏,就是发音吐字有时都不清晰,可以说他们不懂什么是朗读,而只是读出来。面对这种情况,我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1.充分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 作为教师,我深深理解学生,他们学得越好越爱学,学得越不好就越不爱学。朗读也是这样,学生朗读得越不好的就越不爱开口。面对这种情况,我没有急于求成,而是想方设法找有关课文的朗读磁带,在课前放给学生听,让他们感受到朗读带给人们的美的享受,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个别课文没有磁带录音的,我就自己读

4、自己录,或是请别人帮助朗读录音。我还组织朗读基础较好的学生,组成朗读小组,讲解朗读意义以激发他们的兴趣,使其爱朗读、敢朗读,这样全班学生的朗读兴趣一下子就激发出来了。 2.克服方言障碍,指导学生朗读的方法,提高综合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的朗读积极性提高了,但只有兴趣是不够的,还要教给他们方法。于是我广泛收集材料,编写纲要,传授朗读方法。首先进行普通话训练,重点纠正方言。以我们广西贺州市为例,壮话、客家话、瑶语、苗话夹杂的语言环境不利于学生学习汉语。这些方言的表述习惯、语序逻辑与普通话相差甚远。有些语句学生易读错,我就把特殊容易读错的语句录音,每天利用闲暇时间让学生多读。一段时间后,学3生基本上解

5、决了方言问题。其次进行纠正语调的训练。语调有升调、降调、平调、曲调四种,只是简单地介绍学生不易掌握,总结成规律,学生就容易掌握了。如表示疑问、反问、愤怒、呼唤、号召、鼓动的句子用升调,表示陈述、感叹的句子用降调,表示严肃、压抑、冷淡的句子用平调,表示含蓄、讽刺、惊讶、暗示的句子用曲调。这样一讲,学生豁然开朗。再次进行重音训练。重音应放在一句话中需要强调的地方,才能较好地表达句子的意思,简单的办法就是多练。于是我举了许多例子让学生反复读、反复体会,慢慢地学生就掌握了一定的规律。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懂得分析句子中的重点词语、文章中的重点句子,重音问题就解决了。 节奏的快慢是有规律可循的。一般来

6、说,叙述性的文体,力求清楚简明,使听者对有关的人物、事件和环境有比较全面清晰的了解,节奏适中;议论性的文体用重音来表示所要强调的内容,停顿较长,使听者有思考余地;而说明性的文章在说明事物的性质、构造、功能等特点时要节奏慢些,使听者能够分辨。慢慢地,学生养成了习惯,掌握了方法,读起书来就容易多了。学生读书的兴趣也提高了,他们不仅会读书,而且爱读书。一有空闲时间,我就介绍一些有益的课外书给他们读,学生越读越爱读,现在读书在我班已经形成了良好的风气。 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审美需要出发,用感情牢牢牵住学生,以情激情,有效地传情播情,让课堂充满诗情画意,提升学生审美的情趣与能力。教学时,教师通过声

7、情并茂的朗读,为学生再现了许多优美的画面而产生无穷的想象,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朗读课文、读好课文的4强烈愿望。在教师的引领示范下,学生加上自己的理解与感悟,一次又一次地在读文中“冲浪” ,从中享受着那份独有的酣畅淋漓,他们在读文中抑制不住内心的欣喜,敞开心扉,拥抱自然,拥抱生活。 二、朗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升审美情趣,陶冶道德情操 语文教材中有很大一部分课文是名家名篇,它们能提高学生的觉悟,培养其审美能力。例如,在教学展示华夏文化魅力这篇课文时,我采用了速读的方法。先让学生读一遍课文,然后找学生说一说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些什么内容。在此基础上细读课文,说一说作者为什么只回忆了贝聿铭

8、的这几件事。再精读课文,说一说贝聿铭是一位什么样的人,从这些事中看到了他什么品质。我发现每读一遍课文,学生都有新的发现、新的理解。学生不但分析了课文,而且对建筑大师高尚的品质、伟大的人格、坚强的意志有了深刻的理解,学生的道德情操也得到了陶冶。学生掌握了阅读方法,书读得快了,读得多了,理解也就深刻了。 以前,由于受社会风气的影响,学生对美的理解有些偏颇,无论是语言、行动还是着装上都有自己所谓的“独到见解” ,班级风气一直不太好。通过开展读书活动,学生们的语言变美了,有的学生经常引用书中的话,尤其是在行为上,每看一篇好文章,书中的人物就成了他们崇拜的对象。这时教师及时正确地引导,每每能产生良好的效

9、果。通过对具有艺术魅力的文学精品的阅读指导,学生于美的欣赏中心驰神往,情操得到陶冶,语文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叶圣陶先生主张“美读” ,他认为“读得很美了,也就理解得差不多了” 。目前教材的课文思想性、艺5术性非常强,要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容,课堂上朗读课文是必不可少的。朗读是我国学语言的传统方法,并且一再被证明是一种极有效的方法。有些课文朗读产生的效果与默读相比是不一样的。如散文、诗歌、戏剧等,让学生朗读一遍课文更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如在教学戏剧江村小景时,我就深感朗读的作用,让学生多次朗读。 江村小景中的人物生活的年代与学生的距离较远,课文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虽然在课前已交代了时代背景、全剧

10、内容,但学生还是不能很好地理解人物。于是我就找来资料,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自己当导演排起话剧来,让学生分角色有表情地朗读课文。学生掌握了语调、发音、吐字、重音等方面的技巧,经过朗读,很快把握了人物性格特征,再分析人物形象就不难了。学生在反复读课文中揣摩人物心理,在理解人物的想法和做法后有助于理解全文,在阅读中感悟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自然迎合了新课改的理念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朗读中感悟新知。由此可见,朗读有利于更好地分析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也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成绩。 三、朗读有利于提高语言感悟表达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无论哪一种语言的表达,读都是前提,朗读是最直接、最简单的。

11、最简单的其实就是最好的。朗读能把辨形释义、正音识字有机地结合起来,便能积累词汇,熟悉句型,洗练语言,规范口语,从而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清晰、富于表情的说话习惯。熟读成诵,培养了语感,锻炼了记忆能力,积累了语言材料,学生渐渐地会把文章的节奏内化为自己的节奏,在不知不觉中把往日说话中的“沙粒” “石块”用淘箩滤去。背6过来的东西,成为自己的储备和财富,写文章时某些词汇、句式、表达方式就会涌上笔端,便能招之即来,呼之欲出。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得很快,写作文就不再是件头痛的事了。学生能更流利地朗读,甚至熟读成诵,积累了优美的好词佳句,有助于学生写作,把听、说、读、写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实现语文教学的完整统一。在写作中,学生能恰当地使用自己摘抄的好词、句子,文章写得越来越生动。通过朗读教学,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的自我吸收、自我更新的能力,学生眼界开阔了,写作能力也就相应提高了。 在朗读中积累、感悟、欣赏、思维,使语文教学得到有机的整合。良好朗读习惯的养成,对阅读习惯的养成有较好的促进作用。朗读作品是一种感化、熏陶,读好一篇文章会心荡神驰,情思横溢,如饮甘露,浑身豪爽,给人以无穷的力量。特别是青少年时期,从朗读活动中得到的宝贵教益,对一个人树立远大理想,坚定生活信念,振奋进取精神,激发斗争意志,都会产生巨大的作用。 (责任编辑 陈剑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