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新教材,突破传统教学弊端.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693897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立足新教材,突破传统教学弊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立足新教材,突破传统教学弊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立足新教材,突破传统教学弊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立足新教材,突破传统教学弊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立足新教材,突破传统教学弊端多年前听到一位数学教育名家的一句话:“衡量课堂教学效率高低的唯一标准,是学生的参与程度。 ”学生的“参与”肯定是使知识内化的必要条件,用学生的参与程度来衡量课堂教学效率高低与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并没有矛盾,教师的主导作用恰恰是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去参与,不能以教案构思代替学生思维。 现代的课堂教学绝不是照本宣科,而是动态的可变的。真正的课堂教学的主人是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必须是行动,而不能只是口号。 新教材的“新”从形式上看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数学儿童化。I.S.斯塔尔指出:“能够用来促进学习的任何正当方法和手段,都是合理的。假如为了促进学习,必须把要教的东西包

2、上糖衣,那么你不应当吝惜糖。 ”从儿童的角度去看数学、学数学,这一点新教材体现特别充分。课时编写根据一年级儿童的年龄特征采用了游戏的形式,教材的“儿童化” ,体现了儿童的需要,把儿童当作了学习的主人。数学生活化。以往教材过分注重数学知识本身的严密性、逻辑性,在内容的选择上,往往忽视学生的接受兴趣,忽视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显得比较枯燥,缺乏吸引力。新教材就克服了这点不足,注意从生活和学生的角度去选择内容、设计画面、编写例题、设置练习。 数学活动化。教材首先给人的感觉就是单元内容的安排和以往教材2的不同,是以活动单元的形式出现,而不是以数学知识技能为主线呈现。而目前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可归纳出传

3、统数学教学存在的“六重六轻”的弊端。即:教学操作时“重教师,轻学生” ;教学设计时“重形式,轻内容” ;教学评价时“重知识,轻能力” ,教学任务上“重积累,轻理解” ;教学范围上“重教材,轻延伸” ;教学手段上“重贯彻,轻探索” 。那么,以上教学病因该如何诊治呢? 众所周知,课堂是由教师和学生为主组成了一个管理系统,该系统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动态性,是一个人为因素参与的系统,也可以说是一个复合系统。系统论有三条最基本原理:(1)反馈原理;(2)有序原理;(3)整体原理。由这三条原理可以得出:没有反馈不能实现控制;没有开放,不能走向有序;没有结构,不能形成整体。因教师可以教学时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

4、 首先,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要利用学生对教学内容理解的反馈来调整知识点的教学深度,来控制整体教学的进度。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结合对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的解读,总结了一个教学流程循环图,让问题落实与问题探索贯穿整个课堂教学,即布置问题帮助分析指出途径肯定解法过渡下一个讨论问。整理解答过程数学教学是信息交换的动态过程,对这个过程的控制,主要是依据教师的信息和学生的信息反馈。 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一定要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发现过程。这里所说学生参与知识发现过程,不是指学生像科学家发现数学真理那样,参与发3现发展的全过程,也不单纯等同于发现法教学,而是指学生在教师启发指导下,独立思考、积极主动地去探索知识是怎样形成

5、的,真正让学生成为认识的主体,彻底改变那种传统的、封闭的、被动听讲的教学模式。其次,教师在各环节上要注意: 第一问题的设置。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教学知识能力水平,提出问题要恰到好处,让问题处在学生思维水平的最近发展区,问题既不过分难,又不能过分简单,提出问题的方式要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语言要有情趣,内容要有较丰富的直观背景,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课堂教学自始至终就能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跃跃欲试地冲向知识的海洋。 第二方法的启迪。帮助学生思考有两种方法,在学生的思路出现受阻时,即一是在学生述说思路受阻时,让其余学生去感悟解题方法,让有所了解的同学大胆地说

6、出来以便帮助他去重新获得新的解题方法;二是在学生茫然无措,根本找不出思路方法时,老师要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去探究,要主动地去听学生的解说,特别要弄清楚他的思维受阻点,重新组织新的问题进行点拨,加以引导以便帮助他去重新获得新的解题方法。 第三过渡的节奏。在课堂提问中,教师特别要注意两个重要停顿时间,我们记为“第一等待时”与“第二等待时” 。 “第一等待时”是指教师提出问题后,要等待足够的时间,不要马上重复问题或指定别的同学来回答问题,其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时间来考虑问题。 “第二等待时”4是指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也要等待足够的时间,才能评价学生的答案或者再提出另一个问题,这样可以使学生有时间详细

7、说明、斟酌、补充或者修改他的回答,从而使他们的回答更加系统,又不至于打断他的思路。 处理好“第一等待时”与“第二等待时”之间的关系有重要的意义。诚然延长“第一等待时”的时间,可以达到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但“第二等待时”的时长则需灵活多变,要长短不一,象对于“判断性”和“描述性”的问题,第二等待时肯定要短,如果是“论证性”的问题,在第二等待时过去后,我们则注重期待,多总结结论形成的思维过程。对因一些非智力因素而形成正确结论的表扬的第二等待时则是相当短促的,当即进行热烈的,甚至夸张的表扬,让学生熟记此情此景,同时,假如知识点再现,尽可能地让曾获表扬的同学重温旧梦,特别是易错知识点的强调,相当于“警钟长鸣” 。这样灵活处理“第二等待时”段的表扬,肯定能达到既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思维慎密性的目的。 第四资源的挖掘。教学过程,正是由于在教材和老师的参与之下,才使得现代课堂教学提高了效率,那种完全追求重演数学知识的发生,发现过程,没有师生的探索是不切合教学实际的。完全强调个性、自我,必然灭杀学生的个性和自我。我们强调自由探索的同时,也强调展示探索的思维过程。批判性思维是良好的思维品质的一个重要属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