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浅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对美术审美的能力审美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美术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有奠定基础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可以从激活学生的审美意识,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审美感知的敏锐性,培养学生审美创造的能力可以从展示古今中外历代绘画雕塑精品、带学生走进大自然、进行对比欣赏、自己动手创造美几个主要方面去努力。 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它需要每位美术教学工作者进行长期不懈的努力。 一、展示古今中外历代绘画雕塑精品,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古今中外名人力作,凝聚着作者毕生的心血,体现了人类智慧灵动的色彩,发
2、人深思,启人心智。如果条件允许,教者应让学生尽可能多地观赏一些名人力作,学生在一次又一次感动之余,定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当法国米勒的拾穗者的画面展现在学生眼前时,学生会感受到生活的艰辛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当俄国列宾的伏尔加河纤夫映入学生眼帘时,学生会感受到俄国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当席里可的梅杜萨之筏 、德拉克罗瓦的希奥岛的屠杀 、戈雅的1808 年夜间的枪杀呈现在学生面前时,他们的同情心和正义感便会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当威尼斯铁沁的圣处女升天图使学生眼前一亮时,那风行水上的流动气韵,2那朱红和亮蓝配合得恰到好处的鲜明色彩,会使学生赞不绝口;当凡高
3、的盛开的桃花徐徐展开时,学生便会产生置身于阳光明媚、姹紫嫣红的百花园里的惬意;当米洛斯维纳斯的雕塑掀开神秘的面纱时,学生会感受到高尚典雅同丰满诱人的惊人的调和美当这些画面使同学们感动、激动时,他们自然会产生出一试身手的欲望,这时,教者再作适当点拨、鼓励,同学们学习美术的激情便会得到极大的调动,审美能力也会逐渐得到提高。 二、走进大自然,激发审美情趣 美国教育家罗恩非说:“请把孩子们带到小溪边,让孩子在那里玩水嬉戏,让他们听一听,那轻轻流过的溪水的声音;也让他们学一学,那小鸟清脆又甜美的歌声;同时,更让他们静静地听,那微风拂过树梢的话语,还有那落叶着地时微小的沙沙声;请带他们来看看,这个世界优美
4、的另一角吧!凡是能打动你优美感情的,也让它打动孩子吧!”这位美国教育家建议从多个感官的刺激上对孩子进行自然美的熏陶,让孩子在大自然的环境中体验美。我想在中学美术课堂教育中,我们应该尽量为孩子们提供这样的机会。毋庸置疑,大自然是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春花、秋月,骄阳、冰雪,潺潺流水、湛湛蓝天,随风飘拂的杨柳、辛勤忙碌的蜂蝶,绿油油的麦苗、金灿灿的稻谷,川流不息的人群只要细心观察,认真品味,感受大自然的多姿多彩,就会被大自然的美所感动,就会涌起一股描绘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激情。 三、通过对比欣赏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评价能力 那些出类拔萃的美术大师由于其个性、经历不同,其创作的作品在3构思方法上、色彩运用上
5、、线条的处理艺术上都会有新颖独到、耐人寻味之处,如果教者能够引导学生在对比欣赏中领略到各自的独到的美,那么,学生的审美能力便会因此而得到大幅度的提高。达芬奇和丁拖莱拖所创作的最后晚餐 ,其内容相同,但因形式处理不同,就会使观者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达芬奇的画透视焦点居中,呈一种对称构图,加之空间处理的平板装饰性,给人一种平静稳定之感。在平静中人物的动态变化,使画面产生从静到动、从安稳向骚动之感;而丁拖莱拖的画,由于透视焦点偏向一边,长形餐桌向纵向消失产生倾斜的纵深感,不对称的画面失去了稳定性,加之人物的前俯后仰相互重叠,以及画面上方飞动着的小天使,更加剧了动荡不安的感觉。再如同是画马的美术大师,
6、宋代李公麟的五马图和民国徐悲鸿的群奔图就有不同的艺术效果:前者描绘的由五人牵引的五匹马神采焕发,顾盼惊人,其运动形态和性情都惟妙惟肖;后者描绘的正在奔驰的十六匹马神态各异,气势雄壮,能使观者产生一种惊心动魄的震撼。不难看出,经常组织学生进行这种对比式欣赏对激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四、培养学生审美创造的能力,促使审美教育产生质的飞跃 审美教育同样需要培养学生“探异求新”的能力、 “创造思维”的能力。只有达到了这一步,才算真正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才算完成了审美教育的任务。审美创造能力是一种较高层次的能力,它既需要学生全身心的投入,也需要教者脚踏实地富有创意的努
7、力。 这种努力简便易行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其一是在学校范围内不定期4开展主题性绘画创作比赛活动,如:创办“年俗文化展” 、 “感恩母亲”绘画比赛、 “安全在我心中”手抄报比赛、 “文明就在我身边”连环画比赛、 “我为生命添色彩”剪纸比赛等等。通过这些活动引导学生利用废旧材料制作贺卡、小手工等礼物送给亲朋好友,让学生真切体会到自己在活动中用双手也能创造美,自己的独特的爱的表现形式也会给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带来喜悦和温暖。 其二是依葫芦画瓢为由此及彼的联想。依葫芦画瓢即老师挂一张范画,学生照着画;或老师画一笔,学生跟着画一笔。这种传统的绘画教学方法在绘画教学的初始阶段也许还有一定作用,但当学生掌握了绘画
8、的一些基本技能以后,还采用这种方法去教学,对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就会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因为依葫芦画瓢,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不需要认真地思考,不需要把握构图线条相互依存的关系,不需要把握某一线条存在与否的必然性,不需要理解涂写位置非此不可的重要性,长此以往,便会形成惰性,形成离开老师则无从下笔的依赖性。由此及彼的联想则能有效地纠正学生这种过分依赖老师的心理,逐步培养他们创造性思维能力。 “此”可以指同类事物中的一种类型,也可以指不同事物中某一个个体;“彼”可以指同类事物中的另一种类型,也可以指不同事物中某一个与“此”不同的个体。在具体指导学生绘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把洋河蓝色经典的酒瓶
9、定为“此” ,把五粮液酒瓶定为“彼” ,在学生初步掌握洋河蓝色经典酒瓶的绘图技巧后,我们再强调一下五粮液酒瓶与洋河蓝色经典酒瓶的不同点,并要求学生据此涂画出五粮液酒瓶,这个五粮液酒瓶就成了“彼” 。当然我们也可以把洋河蓝色5经典的酒瓶定为“此”把五公斤的塑料油壶定为“彼” ,要求学生凭借想象的能力进行由此及彼的创作。这后一种由此及彼的构思难度显然要大于第一种,因为这里的“此”与“彼”是不同类事物,它需要学生根据平时的生活积累进行跨越式的形象思维。无论采用哪种由此及彼的方法,其效果显然比要依葫芦画瓢的方法要好得多,因为它充分调动了学生由此及彼的想象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审美能力。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这里提到的四个方面是教者在审美教育过程中不可忽略的几个主要方面,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方面它们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教者若能时时刻刻注意到这几个方面,学生的审美能力定能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显著的提高。 (作者单位:江苏省新沂市钟吾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