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于贫困大学生思想状况分析的励志教育【摘要】高校贫困生状况不仅严重影响着贫困生个人及其家庭的正常生活和发展,更制约着高校教育的整体质量,关系着我国国民素质的全面提高,进而影响着社会的稳定与健康发展。贫困大学生的问题已经成为政府高度重视、社会普遍关注、学校担心的带有普遍社会性的大问题。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 状况分析 励志教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招生收费并轨制度的实施以及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的产,高校中出现了贫困生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以确保贫困生安心学习。各高校也多渠道筹措资金,采取多项措施,力图摸索建立一个以“奖、贷、助、补、减、免
2、”为主体的资助体系,以帮助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并使高校扶贫解困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轨道。在做好物质帮扶工作的同时,也要切实做好贫困生群体的精神帮扶工作,帮助他们度过难关,顺利完成学业。 一、贫困大学生的思想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从总体上讲,高校大部分贫困生能正视所处的困难,进而转化为努力学习,在生活中不怕吃苦、勤奋、乐观、积极,无论是对同学还是集体都表现出较强的责任心和热情,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成为校园里最刻苦学习的一个群体和我们在学生工作中的主要力量。但他们在心理上承担着别人意想不到的压力和苦闷。这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它的表现形形色色,强度也因人而异,通过对我校区的贫困大学生进
3、行实地调查的结果和相关研究的分析发现,在贫困大学生中存在的思想和心理困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自卑、孤僻、自我封闭等不良心理;理想和信念迷茫;自立自强意识淡薄;抵触情绪严重,敌对情绪较高。 二、贫困大学生思想状况的成因分析 (一)社会环境的因素分析 现在随着市场经济发展, 社会贫富差距的加大, 在一些人心目中以金钱为重, 人际关系变得势利和冷漠, 加剧了贫困生对金钱的渴望,导致心理失衡。因为经济原因, 他们自认为自己在人群中是一个“矮人” ,自卑心理较为严重。社会上一些善意的救助实施不当也无意中加大了贫困生的心理压力;某些高校不但公示贫困生名单,通过老师学生打票选出困难生,对贫困生拖欠学
4、费问题更是不手软了, 动辄用信用问题、毕业证书等来“威胁” 。这些做法都是在无形中把贫困生“特殊化” , 都在加重贫困生的心理负担。 (二)学校教育的因素分析 在大学校园里,除了以知识为主流的文化氛围外,还有其他非主流的社会支持体系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产生影响。社会或学校对他们的资助有时会与德育工作者对他们心理的疏导严重脱节。不少贫困学生接受资助时感觉如同在接受施舍,在精神上受到伤害,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加重了自卑心理。同时,价值观多元化也在严重冲击着大学生心理健康。(三)家庭环境的因素分析 家庭的教育也是造成贫困生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贫困生的家长一般受教育程度不高,一些家长由于长期面对生活
5、的窘境,经常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吵架或者无故在孩子面前发脾气,打骂子女,甚至个别偏远山区存在的家庭暴力,以及重男轻女的种种传统家庭观念。夫妻关系不和或离异,都给幼小的心灵以严重的创伤。 三、励志教育体系具体措施 (一)价值观教育 做好贫困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活信念, 引导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生命, 树立乐观向上、积极处世的人生态度, 使贫困生真正做到“贫而不坠青云之志“, 提高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广大贫困生也要认识到, 贫穷不是自身的弱点, 更不是自己的过错, 要积极正视贫困的现实, 自觉修补心灵的创伤, 自尊、自信、自立、自强, 把因贫困而产生的心理压
6、力转化为奋发向上的动力。 (二)理想信念教育 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要教育他们虽身处逆境,但要树立远大理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追求远大的人生目标,引导他们以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态度对待人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并把树立远大理想、抱负和克服眼前困难结合起来,从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勤奋学习,埋头苦干,在人生目标和价值取,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练自己的意志,实现有意义的人生价值。 (三)自立自强教育 加强自强自立教育,首先要引导他们树立自强意识。经济困难光靠帮助是不够的,关键是要靠自己。应引导他们树立自立自强的精神,增强“自救”意识,要穷且益坚
7、,在逆境中奋发成才。其次要引导他们正视现实和理想的差距,走出自卑阴影,以乐观、坚强的态度直面现实,通过勤工助学、奖学金等形式“脱贫” 。要引导他们正确看待社会、个人的资助,既不能把它看成是“理所当然” ,也不要把它看成“施舍” ,而是把它当作一种动力。 (四)心理健康教育 全面掌握贫困生的主要心理及应对措施,调适、矫正、发展心理,帮助学生塑造健康人格,提高心理素质,只有这样,思想教育工作才有针对性、实效性。全面掌握每一位特困生的家庭情况,及时解决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反映出来的各种问题;培养他们良好的自我意识,在日常学习、生活、工作中正确认识自己,对自己的弱点和不足不避讳,始终以客观的、积极的心态看待自己。 四、结语 高等学校作为法定的接纳贫困大学生的社会教育组织,肩负着对贫困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和培养任务,应把解决好贫困大学生的经济困难问题同加强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让贫困大学生能够在学校里专心致志地学习,健康快乐地成才,努力把他们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鞠鑫.试论当前贫困大学生的励志教育J.网友世界,2014, (15). 2张志勇,于淼.基于励志教育模式的贫困大学生发展性资助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