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于土木工程基础施工技术要点的分析【摘要】土木工程工程量很大,基础施工又必须在其他分部项工程施工之前完成,掌握施工中的基础技术要点至关重要,是降低工程成本、保证工程质量和工期的重要前提。 【关键词】土木工程;基础施工技术;技术要点 1、土木工程基础施工技术特点分析 1.1 复杂性分析 我国工程地质条件非常复杂,淤泥质土、湿陷性黄土、冻土、溶岩地质等广泛分布。同时我国地震频发,地基基础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如此复杂的地质条件加大了地基基础工程的勘察设计处理以及工程施工的难度。 1.2 严重性分析 从某种程度上讲,建设工程一旦建成投入使用,地基基础出现质量事故问题往往是无法弥补的,它所带来的损失远远大
2、于地基基础工程建设所要投入的成本。地基基础工程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往往会引起地基失稳。建设工程整体结构的破坏,这是建设工程致命性、毁灭性的重大质量事故,直接危及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1.3 隐蔽性分析 从主体结构本身复杂的工序衔接来看,房屋建筑地基及基础工程施工后一道工序都在不同程度上覆盖前一道工序,工序质量具有明显的隐蔽性,这就是加强隐蔽工程的检查验收的原因所在。 1.4 多发性分析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由于地基基础设计或施工不当等原因导致的房裂屋倒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1.5 困难性分析 由于地基基础工程是地下工程,具有隐蔽性,事故处理的施工操作困难性较大。另外,地基基础承担了上
3、部荷载,如果发生质量问题,采取措施进行必然会影响到建筑物上部结构的性能因此它的处理是非常困难的。 2、土木工程基础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2.1 基坑基槽上方土开挖技术 在图纸正常的情况下,并且浅基坑挖土深度不超过规定,可以不放坡或加以支撑。但深基坑挖土时,为了保证稳定性通常临时支挡,或采用预制板、双排灌注桩等来挡土,以保证透水挡土支护的稳定性,用悬臂或锚拉式支护结构支撑止水挡土结构。要由上至下开挖,严禁先切除坡脚和在滑坡体上弃土。与此同时,在进行挖土时运用机械也有一定要求和技巧。施工单位在开挖过程中,必须及时将挖出的土方运出,避免堆载在蒸坑顶四周,防止支护结构变形过大。另外,在基坑顶四周及坑中严禁
4、带水作业,可以通过适当位置布置集水井及明沟,便于及时将水排出,避免影响工程质量。当开挖土方时,必须严格监控施工单位的开挖工程,确保与工程设计方案一致;在开挖中尤其要注意避免影响支护桩、护壁;严格按照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尽量减少基坑土体开挖后无支护的暴露时间。若开挖过程中发生意外情况,必须及时停止开挖,立即进行现场调查,查明原因后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待问题解决后才可继续施工,切不可强行开挖,后果不堪设想。 此外,由于深基坑支护工程风险性较大,必须保障基坑在开挖和地下室结构施工过程中基坑支护结构的安全性达到工程要求。因此,必须严格做好深基坑支护施工监测的,及时监测基坑与周边城市道路、建筑物,避
5、免边坡失稳或出现周围建筑物沉降、开裂等意外。通过了解土体变形情况、边坡的稳定性与支护效果。施工过程中若有异常情况发生,必须立即停止施工,进行原因排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解决。 2.2 土壁稳定的技术 在开挖后基坑土壁的稳定性对后续的施工很重要。基坑土壁稳定的要点在于平衡土体内粘结力与摩擦力,一旦失去平衡严重,会导致基坑塌方造成严重事故。因此稳定土壁是要保证放足边坡,按要求留设边坡。土壁支撑方法:横撑、板桩、灌注桩、深层搅拌桩、地下连续墙等。边坡的坡度设计还要基于施工场地的实际情况而定,参考当地土质,施工条件等多因素而定。例如,粘性土的边坡要陡些,明沟排水、人工挖土或机械在坑上边挖土时边坡应平缓些
6、;当基坑附近有主要建筑物时,边坡应取 h1.0h1.5;在工期短,无地下水的情况下,可留设直槽而不放坡时,其开挖深度不得超过下列数值:密实、中密实的砂土和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砂土)为 lm。降低土方量,减少施工面,要在基坑处设置支撑。 2.3 排水技术 在土木工程施工中,保持土体干燥最为关键。一般施工排水可分为明排水法和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法两种。明排水法即用截、疏、抽的方法进行排水。截住水流,疏干积水,并在基坑开挖时,在坑底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使水流经排水沟进入集水井,即可用水泵抽走。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法是在基坑开挖前,事先在基坑周围埋填埋滤水管,用水泵从中抽水,始终保持地下水位在坑底以下,直到基础
7、工程施工完毕为止。排水后不仅改善施工条件,又使基坑土体保持干燥状态,防止事故发生。需要注意的是,要在降水前考虑降水是否会影响原有建筑物可能发生的附加沉降、位移,从而引起开裂、倾斜甚至倒塌。所以,事先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是很有必要的。 2.4 填土与压实技术 一般填土时不用有机物含量大的土壤、石膏或水溶性硫酸盐含量大于 2%的土壤、冻结或液化状态的泥炭、粘土或粉状砂质粘土等,用同类土壤填土填筑最好,填方时应分层铺土压实。如采用不同土壤填筑时,应将透水性较大的土壤置于透水性较小的土层之下。严禁将不同土壤不均匀地混杂在一起使用,以免在填方内形成水囊。 2.5 混凝土灌注施工技术 挖土施工之后将要进行基
8、础混凝土的浇筑,混凝土的搅拌,最好在浇筑 1.5 小时左右进行,在搅拌过程中,材料的用量,如水泥、掺合料、水、外加剂等,其误差不应超过2%的范围,粗、细骨料的误差不应超过3%。为了搅拌均匀,需要注意搅拌时间的控制,搅拌时间的计算是以全部拌合料投放完毕起至混凝土开始卸料为止,采用强制式搅拌机,在不掺加外加剂的情况下不应少于 90s,在掺加外加剂情况下不应少于120s。关于混凝土的运输时间,应该越短越好,从搅拌地点到浇筑地点,运输时间应控制在 1 到 2 小时内,采用预拌混凝土施工时不允许再任意加水,如果混凝土发生离析,在浇筑前应当进行二次搅拌,对于已经发生初凝的混凝土,坚决不能使用。混凝土拌合物
9、运输过程中,要注意做好防水措施,尤其是在南方多雨季节施工时,更应特别注意。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时,混凝土必须连续浇筑,施工缝须留设在明缝处,避免因产生施工冷缝而影响混凝土观感质量;必须掌握混凝土振捣时间,以混凝土表面呈水平并出现均匀的水泥浆、不再有显著下沉和大量气泡上冒时为止。最后,为减少混凝土表面气泡,采用二次振捣工艺,通过分层振捣均匀密实,排净气体。最后,灌注过程在清孔一小时内开始,采用导管法,并用剪球法将混凝土封顶灌注。 3、土木工程基础施工技术的创新 传统的土木工程基础施工技术贯穿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包括地基基础施工技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和钢结构施工技术。然而对于现代建筑提出的更高要求
10、,新型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基础施工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逐渐发展起了新型深基坑支挡技术等众多新的基础施工技术,在桩、桩-锚支挡体系建立和支挡与承重结构一体化等方面取得较大发展。例如还有新型预应力技术,形成了有粘结体预应力体系和无粘结体预应力体系,对工程经济效益有积极影响。未来基础施工技术的经济技术合理性都将得到更大的提升。 4、结语 随着建筑工程的快速发展,基础施工技术作为工程施工的关键环节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必须加强基础施工的质量监控。同时根据基础施工技术的实际运用,对不同的基础施工形式采取不同的施工措施,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规范施工,保障基础施工的质量,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基础施工的安全隐患,促进我国工程建设健康快速发展。参考文献: 1马胜伟.建筑基础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09) 2彭光明.浅谈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技术J.ChinasForeignTrade.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