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于系统聚类模型的商品销售策略研究摘要适宜的销售策略对于分销商来说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建立系统聚类模型,得到对每一销售途径和销售区域所对应的销售额影响最大的商品类型,从而得知特定商品在特定销售途径或销售区域的畅滞销情况,并据此制定适宜的销售策略。 关键词系统聚类;销售策略;分销商 一、前言 分销商用自己的资金买进产品,并承担能否从销售中得到足够盈利的全部风险。分销商的利润来源主要是靠销售产品,在享受全部利润的同时也承担着全部的风险。因此,对于分销商来说,挖掘出影响各个销售途径、各个销售区域的销售额的主要商品类别,并据此制定适宜的经营销售策略,是至关重要的。 二、研究思路 为了挖掘出影响各个销售途
2、径、各个销售区域的销售额的主要商品类别,最终为批发销售商提供智慧的经营销售策略,我们在获取了两种不同销售途径和三种不同销售区域下的六类商品的销售额数据的基础上做了三步研究。 第一步,通过数据预处理判定某一商品对某一销售途径或区域的影响。为了量化影响,需要从该商品在此途径或区域的销售额均值进行分析,单个商品均值高的,对整个销售途径或区域的销售总额影响较大;其次,方差代表销售额的不确定性,也造成了一定影响。故,我们使用标准差系数来表示某个商品的影响,标准差系数越大,其均值的代表性越小,对整个销售途径或区域的销售总额影响也越小。 第二步,通过建立系统聚类分析模型,区分出主要影响商品这一类。由于需要分
3、类,且分类情况未知,所以可以进行聚类分析。利用各个销售途径或区域六类商品的销售额标准差系数进行系统聚类,聚成 3 类,聚类中心最小的那一类为均值影响代表性最好的那一类。 第三步,为批发销售商提供智慧的经营销售策略。这个策略主要是,指出在某一销售途径和销售区域组合中,影响销售额最大的商品类别。 三、研究过程 (一)数据预处理 标准差系数越大,说明数据的离散程度大,其平均数的代表性就差;反之,标准差系数小,说明其均值代表性强。 通过运用统计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并加工整理,得表 1: (二)系统聚类模型 1.建模思路 此模型用于区分出,对整个销售途径或区域的销售总额有较大影响的那一类商品。首
4、先,对各个销售途径或区域的销售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得出各个商品的销售额均值和方差;其次,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各个商品在各个销售途径或区域的销售额标准差系数;最后,利用系统聚类得到对整个销售途径或区域的销售总额有较大影响的那一类商品,并提出智慧的经营销售策略。 2.模型结果 (1)对途径一的六类商品进行系统聚类的结果 分别利用途径一各类商品的标准差系数进行聚类,采用组间连接聚类方法,并采用平方 Euclidean 距离的度量标准,得到最优聚类分 3 类,系统聚类结果如下: (2)六类商品进行系统聚类的结果 采用与途径一相同的聚类方法,分别对途径二、区域一、区域二和区域三中各类商品的标准差系数进
5、行聚类,其聚类结果如表 3-6: (三)结果分析 由聚类结果可以得到对整个销售途径或区域的销售总额有较大影响的那一类商品,结果汇总表如表 7-8: 由上表可知,分销商来说,影响途径一的主要商品类别为:保鲜品、杂货商品,其中;影响途径二的主要商品类别为:杂货商品;影响区域一的主要商品类别有四个,分别为:保鲜品、乳制品、冷冻开支、熟食产品;影响区域二的主要商品类别也是四个:保鲜品、乳制品、杂货商品、熟食商品;影响区域三的主要商品类别为:保鲜品、杂货商品。 四、研究结论 对销售商来说,销售商品的方法就是途径与区域相结合的。因此,在制定经营销售策略时,主要定向分析某一区域某一商品的销售,根据表 8 来
6、定性确定。具体为:在区域一中,采用途径一时,主要销售保鲜品,采用途径二时,这六种商品则没有什么差别,可以酌情均匀销售;在区域二中,采用途径一销售商品时,主要销售保鲜品、杂货商品,采用途径二销售商品时,主要销售杂货商品;在区域三中,采用途径一销售商品时,主要销售的是保鲜品,杂货商品,而采用途径二销售商品时,主要考虑杂货商品。综合以上各区域采用不同的销售途径销售商品时,销售的侧重点不同,企业酌情搭配其他产品便是相对优秀的经营销售策略。 参考文献 1何晓群.多元统计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杨桂元,黄己立.数学建模M.安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8. 3李柏年,吴礼斌等.MATLAB 数据分析方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 刘元志(1992)男,汉族,湖北黄石人,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2012 级本科生,国民经济管理专业,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