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于资源系统观视角的区域资源安全性评价体系研究摘 要:从国家安全的角度来思考资源安全问题,以国内区域发展为资源承载依托,梳理资源安全的内涵、资源安全状态的要素、资源安全的影响因素等。基于资源系统观的视角,遵循科学性、全面性、协调性、层次性、统一性、通用性的原则,构建矿产资源安全、经济资源安全、社会资源安全、生态环境资源安全、技术资源安全子系统区域资源安全指标体系。将协调发展度的测定引入资源安全评价中,丰富资源安全评价体系,促进资源安全系统和各子系统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资源安全;评价体系;指标体系;资源系统观;协调发展度 引言 2014 年 4 月 15 日,习近平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
2、议时强调,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并明确指出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其中资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源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保质保量、及时持续、稳定可靠、经济合理地获取所需的自然资源及资源性产品的状态或能力。 (姚予龙,2002;汪云甲,2003;沈镭,2004;胡小平,2005;谷树忠,2006;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2014)提出了“资源安全”的概念内涵、分类标准、基本特征、资源观念、影响因素、保障措施等相对完整的理论体
3、系,但是对“资源安全”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陈毓川,2002;吴文盛,2002;张大超 2003;孙永波,2005;邓光君,2006;马伟东,2008;代涛 2009;乐毅,2009;冯进程,2010;田慧敏,2010;李铭,2010;贺庆平,2011;刘道信,2011;王宇,2013;张佳东,2013;姚建 2014)的单一领域,只有(王礼茂,2002)对“资源安全”进行评估,将指标体系分为资源、政治、经济、运输、军事五个方面。纵观所有研究发现, “资源安全”和“矿产资源安全”评价的实证研究都是在国家层面上进行的,而立足国内、立足现有自身发展也是我国资源可持续发展的
4、重要一环,这正是本文研究的切入点。 本文从国家安全的角度来思考资源安全问题,以国内区域发展为资源承载依托,梳理我国区域资源安全的影响因素,构建评价体系,对提高国内区域资源安全决策的科学性,合理高效使用国内资源,保障国家资源安全状况的持续改善具有现实意义。 一、 “资源安全”的内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一)本文界定的“资源安全”概念 本文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14)对“资源安全”的解读为研究的指导思想,结合国内区域资源安全的研究范围,提出本文资源安全的定义,指的是国家区域内保质保量、及时持续、稳定可靠、经济合理地获取所需的矿产资源的状态或能力。研究对象是区域资源安全大系统下的矿产资源安全子系统
5、、经济资源安全子系统、社会资源安全子系统、生态环境资源安全子系统、技术资源安全子系统,其中矿产资源安全是研究的出发点。 (二)资源安全状态的基本要素 资源安全状态包括数量、质量、结构、均衡、经济五个方面的基本要素:(1)数量。包括总量的充裕和人均量的充裕,后者较之前者更具意义。 (2)质量。资源质量越高,开发成本越低,利用效率越高,则资源的安全程度越高。 (3)结构。包括资源结构多样性和资源供给渠道的多样性。资源结构多样性指一国或一个地区自身具有多样性结构的资源赋存;资源供给渠道的多样性是提高资源供给稳定性的重要手段。 (4)均衡。包括地区均衡与人群均衡。资源分布的不均衡,增加了资源供给的时间
6、和成本,是导致资源安全问题的原因之一;人群阶层的存在,导致获取资源的经济能力(支付能力)上的差异,也是影响资源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5)经济。即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从市场上以较小经济代价获取所需资源的能力或状态。 (三)本文“资源安全”的研究视角和研究目的 本文“资源安全”的研究视角是资源系统观。资源系统观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建立资源系统自身的动态平衡;二是使资源内各子系统之间功能耦合,建立良性互馈机制。因此,本文强调各子系统间协调发展、互相促进是区域内资源安全的必要条件和根本保障,建立系统和系统内的协调发展来增强抗衡风险的能力。 “资源安全”的研究目的是人与资源的和谐统一。习近平指出,必须坚持
7、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人为本的宗旨要考虑两个层次,既要突出人均资源数量、质量的安全,又要关注资源在各群体、各代人之间的公平分配,特别强调保障最低收入阶层、社会弱势人群和后代人的资源权益。因此,本文在指标体系构建中强调人均资源的使用和分配,以及引入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 (四)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及影响因素分析 资源安全的矿产资源安全、经济资源安全、社会资源安全、生态环境资源安全、技术资源安全子系统,也可以称为资源安全的影响因素。各子系统的共同联动和相互作用构成了处于动态变化中的资源安全系统,每一个子系统应该达到各自的安全状态,同时通过各系统间的功能耦合,实现资源安全大系统的
8、安全状态。 1.矿产资源安全子系统的影响因素分析。矿产资源安全是资源安全评价的出发点,其他子系统的安全性是围绕矿产资源安全的影响因素而建立的,是矿产资源安全的支撑和保障体系。本文根据资源安全状态的基本要素,将矿产资源安全子系统分为资源禀赋、资源开发、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三个主题层。矿产资源禀赋决定了矿产资源的供给量,矿产资源开发体现资源供给量的未来潜在价值,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减少资源开采和资源使用中的浪费。资源禀赋条件决定了资源开发和资源节约利用的战略;资源开发水平、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程度可以提高矿产资源的供给量;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又促进了资源开发水平。 2.经济资源安全子系统的影响因素分析。经
9、济发展是一把双刃剑,以生态破坏和资源过度使用为代价的经济发展、经济发展结构和地区的不均衡,会阻碍经济的长远可持续发展。根据资源丰裕地区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资源诅咒”传导机制,本文认为避免对资源的过度依赖造成的负面影响,经济发展要考虑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明晰矿业产权,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带来产业间关联程度、协调程度的提高,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创造条件;明晰矿业产权有利于矿业经济的稳定发展,避免短期效应。经济资源安全子系统包括规模与效益、经济结构、矿业市场、生产与消费四个主题层,主题层指标两两协调发展促进经济资源安全子系统。 3.社会资源安全子系统的影响因素分析。社会资源安全子系统分为社会进步和政策支持
10、两个主题层,政策支持带来社会进步,社会进步又促进了体制、机制的完善。其中,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是社会资源安全系统的决定因素,也是贯穿整个资源安全系统始终的关键因素,渗透到资源安全系统的方方面面,包括资源地区的规划、鼓励循环经济、资源节约与利用、开发非传统矿产资源、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人力资本和技术研发的投入、环保理念的推广等,政策的积极引导和有效实施是资源安全发挥整体协调性的有力保障。 4.生态环境资源安全子系统的影响因素分析。生态环境资源安全子系统分为环境容量、 “三废”排放和利用、政策支持三个主题层。环境容量是矿产资源安全的必要条件, “三废”的排放和利用改变环境容量,环境容量
11、水平也影响“三废”的排放和利用,而相关政策支持是两者联系的纽带,三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生态环境资源安全。其中,环境容量考虑了人口、水资源、空气质量、土地资源等关键因素;政策支持包括了环境治理和循环经济的政府资金投入情况和环保理念的推广。 5.技术资源安全子系统的影响因素分析。技术资源安全子系统分为教育程度、技术水平、创新能力三个主题层,两两互相作用组成了技术资源安全。教育程度既强调人均受教育水平,又强调高层次学历的大学生数量,兼顾了总体和个体水平;技术水平突出了科技人员的数量和质量;创新能力体现了成果的申报和转化。并且将相关的政策支持能力融入了指标体系,包括教育经费、RD 经费投入比重和技术研
12、发、应用的鼓励政策。 二、区域资源安全性评价指标体系 (二)指标体系构建的步骤 区域资源安全性指标体系的构建分三个步骤,首先对资源安全的内涵、资源安全状态的要素、资源安全研究视角和研究目的进行理论分析,梳理资源安全性结构中各子系统对安全的因果关系,找出影响资源安全的关键因素;再对相关期刊论文进行频度统计,选取使用频度较高的指标,并遵循科学性、全面性、协调性、层次性、统一性、通用性的原则,初步构建资源安全性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在此基础上,向有关专家咨询意见,对指标体系进行相应调整,构建了区域资源安全性评价指标体系。 (二)指标体系构成 区域资源安全性评价指标体系由 4 个层次构成,分别为目标层、准
13、则层、主题层、指标层。其中,目标层是区域资源安全;准则层分为 5 个,分别为矿产资源安全、经济资源安全、社会资源安全、生态环境资源安全、技术资源安全;主题层共 17 个;指标层则由 57 个指标构成(见下页表) 。 三、区域资源安全体系协调发展度测定 基于资源系统观的研究视角,为了对资源安全系统内各子系统之间的协调性进行评价,完善资源安全性评价体系,本文根据赫尔曼?哈肯的协同理论和协调度模型的研究框架,将协调发展度的测定引入资源安全的各子系统协调性评价,丰富了资源安全评价体系。 (一)区域协调发展度的内涵 协调发展度是指系统之间或系统要素之间在发展过程中和谐一致的程度,协调发展度是不断变化的,
14、本文研究的是区域某一时刻的协调发展度。 区域协调发展可以分为两个层面的内容,即区域的协调和在区域协调基础上的发展。顾培亮(1998)提出,区域协调是指系统协调,目的是为了减少系统运行的负效应,同时提高系统的整体输出功能和协同效应。张敦福等(2001)提出,区域发展是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共同提高,社会的共同进步。因此,本文区域协调发展是对区域协调和区域发展的综合分析,采用区域协调发展度来定量测算。 (二)子系统间协调发展度的测算 子系统间协调发展度的测算分三个步骤,首先采用因子分析法计算各子系统发展度,用德尔菲法确定各子系统的权重,从而用线性加权法计算区域综合发展度;然后根据距离协
15、调度模型,确定理想协调状态,计算区域协调度;最后用非线性加权法计算区域协调发展度。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1.发展度测算。子系统发展度:Ai=wijxij (1) 其中:wij=,ij 是根据因子分析法计算的特征值,同时根据因子方差累积贡献率确定主因子数 j,xij 为第 i 个子系统的第 j 个主因子的得分值。 区域发展度: V=iAi (2) 其中:i 为各子系统的权重,且满足 i=1 2.协调度测算。区域协调度:W=()k (3) 其中:k 为调节系数,S= si 为各评价变量的实际值与理想值的最大可能距离。 3.协调发展度测算。区域协调发展度:D= (4) 协调发展度 D 的取值范围是介于
16、 0 到 1 之间的,越接近于 1,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作用越好,反之越接近于 0,子系统之间越不协调发展。结论 本文以资源系统观和协同发展理论为依据,基于资源系统观的视角,以我国区域为研究范围,根据因素分析法构建了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可以结合不同区域的具体特点进行调增(减) ,以更好地满足所在地的资源安全构成。资源安全评价体系引入了区域子系统间的发展协调度测定,丰富了资源安全评价体系的评估框架,为提高资源安全系统和各子系统协调发展提供了决策依据。 参考文献: 1 Asia Pacific Energy Research Centre(APERC).A Quest for Energ
17、y Security in the 21st century:Institute of energy economics, JapanEB/OL.http:/www.ieej.or.jp/aperc,2007-08-27. 2 Auty R M.Natural resources,capital accumulation and the resource curseJ.Ecological Economics,2007, (4):627-634. 3 陈毓川.建立我国矿产资源可持续安全供应体系J.国土资源,2002, (5):5-7. 4 谷树忠,姚予龙.国家资源安全及其系统分析J.中国人口?
18、资源与环境,2006, (6):142-148. 5 胡小平.矿产资源供应安全评价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5, (7):6-8. 6 沙景华,崔彬,佘延双,等.产业经济与区域经济分析方法及应用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1. 7 沈镭,何贤杰,张新安.我国矿产资源安全战略研究J.矿业研究与开发,2004, (5):6-12. 8 孙永波,汪云甲.矿产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J.中国矿业,2005, (4):36-37. 9 汪云甲.论我国矿产资源安全问题J.科技导报,2003, (2):58-61. 10 王礼茂.资源安全的影响因素与评估指标J.自然资源学报,2002, (4):40
19、1-407. 11 姚予龙,谷树忠.资源安全机理及其经济学解释J.资源科学,2002, (5):46-50. 12 王晶,沙景华,周进生,等.霍邱矿业经济区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评价研究J.资源与产业,2014, (9):1-5. 13 俞?D,沙景华,周进生.安徽省矿业经济区可持续发展力实证研究J.资源与产业,2014, (4):1-6. 14 周进生,潘习平,吴青,等.矿业经济区发展建设情况评价指标体系设计J.中国矿业,2014, (8):67-70. 15 吴青,周进生,潘习平,等.矿业经济区发展阶段划分与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矿业,2014, (9):50-52. 16 孙鹏,雷涯邻.
20、基于因子分析的国际石油合作潜力评价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 (3):197-201. 17 朱晶,付爱华.国内外生态安全综述J.经济研究导刊,2015, (1):278-279. 18 赵长城,王洲洋.基于主成分与 BP 神经网络的中国能源安全预警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 (11):241-242. 19 陈孝俊.美国石油安全战略分析及对中国的启示J.经济研究导刊,2012, (3):211-213. 20 陈江波,汤杰.我国资源型城市生态安全的防范与调控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4, (8):62-63. 21 乔丽,白中科.矿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金属矿山,2009, (11):113-118. Study on regional resource security index system of resource system view perspective WU Qing1,2,SHA Jing-hua2 (1.Research Center of Geosciences Development,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