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观下“轨迹”教学的案例研究.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04843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构观下“轨迹”教学的案例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建构观下“轨迹”教学的案例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建构观下“轨迹”教学的案例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建构观下“轨迹”教学的案例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建构观下“轨迹”教学的案例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建构观下“轨迹”教学的案例研究1 提出问题 “知识不是被动吸收的,而是由认知主体主动建构的。 ”这个观点的意思就是:知识不是单方面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并通过与他人(在教师指导和学习伙伴的帮助下)协作,主动建构而获得的。这种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视学生为认知的主体,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笔者通过多年教学实践认识到, 若遵循这个原则进行数学课堂教学,学生的学习将是一种饶有兴趣的高效活动。 案例一:课题:轨迹的探求 教学过程: 教师按平时的教学方法,顺利的讲完了这节课的内容后,讲了下面这个问题:已知 D 是定圆 A 上的点,C 是圆

2、 A 所在平面上一定点,线段CD 中点为 E,当 D 在圆 A 上运动时,求点 E 的轨迹。 我认为这个问题基本讲清楚了,但第二天的作业,却出现了共性问题,许多学生对如下题目仍不会做。 已知 D 是定圆 A 上的点,C 是圆 A 所在平面上一定点,线段 CD 的垂直平分线与 DA 的交点为 F,与 CD 的交点为 E,当 D 在圆 A 上运动时,求点 F 的轨迹。 生甲:老师,这个题我不会做。 师:课堂上讲的那道题你理解了吗? 生乙:我们都会了,但这个题我们两个人得出的结论都不同,我得的是双曲线,他得的是椭圆,到底谁的对呢,应当怎么样考虑? 师:你们的结果为什么不同呢?什么原因产生的? 生丁:

3、我师:这就说明,这个题要对 C 点位置进行讨论; 生乙:那还有没有别的情况呢,怎么样才能考虑全面呀; 生丙:那么今天上课的题目,当 C 点在不同位置时,又会怎么样呢?师:也要进行讨论分析呀。 生丁:可我们如何才能知道,啥情况下要讨论,啥情况下不讨论呀?学生提出的问题,确实是他们感到最困惑的。这还是肯动脑子的学生,其他学生,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又明白了多少呢? (二)对以上案例的反思 1、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处于一种肤浅的认识,对难度大一点的题,还是不能较好的解决,究其原因,是由于教师给出定义过于唐突,缺少实验、探讨所至。由于教师在教学中只注意新概念强制性地注入学生脑中,置学生于被动地位,使思维呈依

4、赖性,因而学生只能消极被动地接受这个定义而未能内化这个新知识,无法达到有意义的理解和灵活运用。2、从问题结论的不确定性可以看出,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让学生直观发现动点变化的情况,更难以理解结论产生的原因,即使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反复强调,或引导学生思考,学生也仅仅只能记住教师所讲的结论,没有自己的探究和思考,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总之,这些现象说明我们的教学存在着它的缺陷。多年来,我国基础教育在培养学生基础知识、基本能力上做出了一定贡献,这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优势所在。但也是这种优势使我国基础教育只强调书本知识的传授,理解和掌握,强调解题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个性发展,特别是学

5、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的培养。 2 建构观下的教学设计 1、案例二:用建构观对案例一的改进教学: 已知 D 是定圆 A 上的点,C 是圆 A 所在平面上一定点,线段 CD 中点为 E,当 D 在圆 A 上运动时,求点 E 的轨迹。 教师用几何画版演示轨迹,当学生看清轨迹时,教师让学生回答为什么?并引导学生进行论证。 当学生完成论证后,教师提出新的问题:在上面问题中,过 E 作 CD的垂线,交 DA 于 F,则当 D 在圆 A 上运动时,问点 F 的轨迹是什么图形。生:还是圆。师:是圆吗,用几何画版试一试。 (学生兴趣高涨) 生:是椭圆。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是双曲线。师:还有不同意见吗? 生:

6、是一个点。师:把几种意见总结一下。 生 1:当 C 点在圆内不与 A 点重合时是椭圆,生 2:当 C 点在圆外时是双曲线; 生 2:当 C 点在圆上时是 A 点;生 4:当 C 点与 A 重合时是圆。 师:能证明吗?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论证。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论证。 师:我们不仅要学会解决问题,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 ,并运用这些经验解决新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从刚才的探求中可看出同学们掌握了基本的探求和论证的思维方法。 点评:我们知道,探求一个点的轨迹,思维的出发点主要是两个,一是找出约束动点变动的几何条件,二是找出影响动点变动的因素

7、,而这一节课从一系列的问题的探究中,使学生明确了探求点的轨迹的途径,初步理清了解决这类问题的思路,从整体上把握了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法,看清了问题的本质。 2、反馈记录 学生 A:今天的课,用几何画版直观的演示,感觉很容易懂,很美妙!学生 B:想不到,在一次次的探讨过程中,能得出这么多的结论,学到这么多东西,挺有成就感的! 学生 C:这样学起来,又轻松,又容易懂,自己发现的结论,就不易忘记了。 3、案例二对我们的启示: 数学发展的历史表明,每一个重要的数学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其中都有丰富的经历,然而出现在数学教科书中时,却掩盖了其间人类探索的“火热的思考” ,而成“冰冷的美丽” 。对学习者而言,数学

8、的知识应该是一个数学化的过程,即通过对常识材料进行细致的观察、思考,借助于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对常识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精加工。案例二正是从数学研究和数学实验的过程中进行设计,学生的思维不一定真实的重演了人类对轨迹探索的全过程,但确确实实通过实验、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在探索中学习数学,从而才使学生有了对数学学习的乐趣;虽然学生要学的数学是历史上前人已建构好了的,但对他们而言,仍是全新的、未知的,需要用他们自己的学习活动来再现类似的过程。案例二正是从创设问题情景作为教学设计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教师的工作是把教学设计成学生动手操作、观察猜想、揭

9、示规律等一系列过程,侧重于学生的探索、分析与思考,侧重于过程的探究及在此过程中所形成的一般数学能力。 教师的地位应由主导者转变为引导者。案例二正是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在教学思想上,要求教师的教学思想由“教”转向“学” ,由“教师”转向“学生” ,使教学活动真正成为学生的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时间和空间上保证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独立自主的探究学习,在教学方法上,充分注意学生的差异性,加强课堂调控,使教学活动始终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使每一个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获,都有提高,使教学活动充满师生交流互动的气氛。正是基于以上观点,我较成功地上好了这一节课,同时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得到了原来很难得到的收获。 通过案例研究,通过调整教学策略,能较好的优化了课堂教学,培养了学生探究学习与创新学习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教海茫茫,新的问题题还在不断出现,我们将在今后的进一步研究和学习中继续探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资料库 > 生产营运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