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节能潜力研究文献综述摘要:随着我国目前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深,愈来愈多的企业部门注重加大产出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能源过度消耗、过多污染物排放等问题不断涌现,提高能源效率,注重节能潜力,从最大程度上做到节能减排是许多专家们重点关注的问题。针对节能潜力的研究,对国内研究的优点和局限性进行了整理分析,并对其未来的研究和发展进行展望,为国内相关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以加快我国节能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企业;节能减排;节能潜力;影响因素;节能目标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2017202 1 引言 近年来,我国能源消费量仍呈上升趋势,节能形势十分严峻(见表1)
2、 。企业作为我国能源消费的主体,其节能举措对我国“十二五”节能目标的实现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也能很好地响应我国十八大单独列出并强调的“生态文明,美丽中国” 。 笔者通过对中国知网就“企业节能减排意愿”进行综合搜索并进行系统整理分析后发现,研究问题可总结为 9 类:能源效率的变动趋势、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能源效率对其他方面的影响结果,能源效率的区域差异、能源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能源效率的回弹效应、能源效率的趋同性、节能潜力以及政策分析。本文就节能潜力进行详细展开。节能潜力的研究将从节能潜力的影响因素、节能潜力的估算和预测、建议或政策、节能潜力的差异(各地区、各行业、各产业、各企业) 、节能
3、目标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分析、节能潜力的行业分布以及节能减排潜力的演化特征方面研究。 2 节能潜力的相关研究 2.1 节能潜力的影响因素 在现有研究中,郭玲玲、武春友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建立了节能减排潜力的测度模型,计算出了 1996-2010 年中国 30 个省的节能减排潜力,比较发现,中国节能潜力的省级差距较大,西部一些地区由于资源配置不当、技术水平落后等因素,具有较大的减排空间,节能潜力较大;魏楚也在其文章中对浙江省 11 个市的工业能源可节约量进行了测度,并提出,管理、配置和规模无效等因素导致的无谓能源损耗均在 10%以上,总体上有较大节能潜力;夏红德、张华良、徐玉杰、陈海生、谭春青则在其文章
4、中通过将我国主要耗能产品能耗与国际先进水平比较,总结出了工业领域的能源利用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主要有技术设备落后、能源巨大浪费、能源转换利用技术落后、环境污染严重等,正因为这些因素导致的节能问题引起的与国际先进水平的较大差距,我国在一些高耗能行业具有巨大的节能潜力。尽管这些研究专家得出了关于影响节能减排潜力的因素的相对一致的结论,但其研究过程大多是通过比较不同地区测算出的节能潜力的不同进而直接得出相关影响因素的,很少有用计量模型专门针对节能潜力而非能源效率研究相关影响因素,因此有关这方面还需进一步的研究改进。 2.2 节能潜力测算和预测 全球首次对节能减排进行评价的是 1983 年 Meier
5、、Wright 和Rosenfeld 做出的,但由于所构建的评价模型对数据精确性的要求较高,因此其应用范围受到一定限制。1989 年 Fare、Grosskopf 和 Lovell 等基于全要素生产理论提出数据包络分析法(DEA) ,为能源效率和节能减排的量化研究提供了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 (1)DEA 相关模型。 目前国内外大多数学者都运用 DEA 相关模型研究分析节能潜力。Voltes-Dorta、Perdiguero 和 Jimenez 利用 DEA-Malmquist 指数法计算和预测了西班牙汽车制造商的节能潜力,发现绝大多数公司能实现欧盟委员会设定的 2015 年的排放目标,27%的
6、公司能实现 2020 年的目标,3%的公司能实现 2025 年的排放目标;然而,在全要素框架下,现有研究未能综合考虑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等因素,这易造成节能减排潜力的测算结果不准确;现有研究多为针对某一时段开展的静态研究,缺乏对不同时段的动态研究,这造成无法准确地掌握中国节能减排的变动情况和发展趋势。鉴于此,郭玲玲、武春友(2014)在综合考虑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基础上,构建测算区域节能与减排潜力的 DEA 模型,结合1996-2010 年的指标数据,对中国 30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节能减排潜力进行计算。 (2)能源效率阶段性特征。 从宏观层面来看,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资源享赋结构
7、、技术水平都是影响能源效率的重要因素(史丹,2003;韩智勇等,2004;蒋金荷,2004;周鸿、林凌,2005;魏楚、沈满洪,2009) 。从微观层面来看,能源价格改革滞后,使得社会未形成提高能效的内在动力(温桂芳,2009;史丹,2011) ;从市场化角度来看,市场分割导致技术外溢效应不能发挥到最大化(师博等,2008) 。因此从这些因素来看,目前即使中国最发达的沿海地区,其能源效率也具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但是,从一些学者的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地区能源效率出现了一部分地区(东部地区)能源效率趋向于高水平均衡,另一部分地区(中部和西部地区)趋向于低水平均衡的俱乐部收敛现象(史丹、吴利
8、学等,2008) 。这说明国内较大的地区间差异,使得即使是在国内进行对比,可能也夸大了落后地区的节能潜力。根据工业化国家的历史经验,能源消费强度存在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规律,小同地区在小同阶段能源效率呈现小同的阶段性特征。已有研究证实了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能源效率存在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即虽然能源效率绝对上升的拐点何时出现暂时还无法准确预测,但是东部地区能源效率总体上已经出现微弱的 U 形反转趋势。因此(王蕾、魏后凯、王振霞,2012)做出了改进,在考虑能源效率阶段性特征的前提下研究中国各地区的节能潜力,将节能潜力区分为理论节能潜力与可实现节能潜力。 (3)建议或政策。 一些研究专家还对增加节
9、能减排潜力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如,夏红德、张华良、徐玉杰、陈海生、谭春青提出要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低耗能产业;利用科技进步促进节能降耗;大力发展节能服务产业;制定激励政策;完善法规标准等;郭玲玲、武春友也针对节能减排设计出了优化路径,根据节能减排潜力的等级划分规划出了污染控制类型,其中对低节能低减排区域的污染实行高效控制型,对高节能低减排区域的污染实行粗放严控型,对高节能高减排区域的污染实行粗放失控型,对低节能高减排的污染实行高效失控型;伍亚、张立根据其研究所得结论为各地工业部门的节电降耗提供了政策启示,要更加注重当地工业资本、劳动、电力能源与非电力能源之间的要素配置效率;继续深化电力体
10、制改革、发挥能源价格政策的作用,还提出,基于科学的能源效率评价,需要在政策上合理权衡节能成本与收益。这些建议政策大多是由所得分析结论产生,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研究较为充分合理。 (4)节能目标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分析。 在节能目标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分析方面,虽然研究此问题的文章较少,但是郭国峰、王彦彭在其文章中对此问题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与深入,他们主要以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为工业节能潜力的代表性变量,利用时间序列数据对中国“十二五”时期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进行预测,他们研究的结果表明“十二五”规划纲要制定的促进经济增长的目标与实现工业节能的目标具有较大差距。这个研究问题与当下的时代发展较为贴近,且具有实际
11、意义,再者,前面对于此问题的研究较少,值得当下研究,并为政策实施献计献策。 (5)各地区、各行业、各产业、各企业节能潜力的差异。 由于能源效率的差异性,与之对应的节能潜力也不尽相同。国内外学者关于区域、地区的节能潜力分析研究较多,而关于企业的节能潜力分析就寥寥无几,我们可以针对企业的节能潜力差异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 (6)有巨大节能潜力的行业分布。 涉及到行业分布的就只有一篇文献, (夏红德、张华良、徐玉杰、陈海生、谭春青,2011) ,我们可涉及相关行业的内容,比较各个行业的节能潜力,整理总结,找到适合各类企业的节能方法。 3 目前国内节能潜力研究的局限性 (1)影响因素不够直接。目前国内研
12、究节能潜力影响因素的基本上都是通过研究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间接地分析节能潜力的相关影响因素的。一些研究专家得出了关于影响节能减排潜力的因素的相对一致的结论,但其研究过程大多是通过比较不同地区测算出的节能潜力的不同进而直接得出相关影响因素的,很少有用计量模型专门针对节能潜力而非能源效率研究相关影响因素,因此有关这方面还需进一步的研究改进。(2)节能减排潜力的测算结果不准确。在全要素框架下,现有研究大多数未能综合考虑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等因素,这易造成节能减排潜力的测算结果不准确。 (3)无法准确地掌握中国节能减排的变动情况。现有研究多为针对某一时段开展的静态研究,缺乏对不同时段的动态研究,这造成
13、无法准确地掌握中国节能减排的变动情况和发展趋势。 (4)计量模型运用极少。纵观一众文献,直接运用计量模型分析节能潜力的论文数为零,基于投入导向的节能潜力模型也只有一篇,大多文章借助全要素能源效率分析法或基于 DEA 的能源效率模型间接得出节能潜力的相关结果。 (5)节能目标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分析很少。这个研究问题与当下的时代发展较为贴近,且具有实际意义,再者,前面对于此问题的研究较少,值得当下研究,并为政策实施献计献策。 (6)企业的节能潜力分析较少。由于能源效率的差异性,与之对应的节能潜力也不尽相同。国内外学者关于区域、地区的节能潜力分析研究较多,而关于企业的节能潜力分析就寥寥无几。 4 研究
14、展望 (1)直接找准节能潜力的影响因素。找到方法绕开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通过确定节能潜力的影响因素的计量模型,进而能够直接分析出节能潜力的更为直接的影响因素。尽可能多的避免中间环节能使最后的分析结果较为精确。 (2)全面考虑影响因素。由于考虑因素的疏漏,往往能导致研究结果与现实存在很大的不一致,即导致节能潜力的测算结果不准确,也就失去了其结果的现实意义。 (3)动态地看待节能减排。要异于以往研究的静态分析,中国节能减排的情况是实时变动的,只有掌握了动态分析方法,才能更好的找到我国节能减排的变动情况和发展趋势。 (4)引入计量模型。此处引入的计量模型应该是能直接与节能潜力挂钩的模型,而不是基于其
15、他模型间接得出节能潜力相关结果,这样也能更为直观地看清结果如何。 (5)加强节能目标的可行性分析。当今社会,强调绿色生态,节能目标的可行性分析与其很贴近,具有实际意义,为我国的政策实施出谋划策。 (6)企业是节能减排的主力军。各类企业的能源效率存在差异,其节能潜力也各有不同。通过着力研究各企业的节能潜力才能更高效的实现我过得节能减排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庆芝,何枫,赵晓.基于超效率 DEA 的我国钢铁产业能源效率研究J.软科学,2012. 2蔡圣华,杜立民,毕清华.我国提高能源效率的目标设计J.中国管理科学,2012. 3杨桂元,曹秀芬,宋马林.考虑环境因素的中国电力能源效率测度与改进J.技术
16、经济,2012. 4王蕾,魏后凯,王振霞.中国区域节能潜力估算及节能政策设计J.财贸经济,2012. 5金培振,张亚斌,李激扬.能源效率与节能潜力的国际比较以中国与 OECD 国家为例J.世界经济研究,2011. 6陈东景.近期中国能源消耗强度变化特点与思考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 7孙广生,杨先明,黄?t.中国工业行业的能源效率(1987-2005)变化趋势、节能潜力与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1. 8夏晓华,史丹,李鹏飞.中国火力发电企业区域调度的能源效率松弛测度分析J.财贸经济,2011. 9屈小娥.中国省际工业能源效率与节能潜力:基于 DEA 的实证和模拟J.经济管理,2011. 10程玉鸿,张玮琪.我国省域全要素能源效率变动差异的实证分析以广东省为例J.技术经济,2013. 11王玉燕,林汉川.我国西部地区能源效率:趋同、节能潜力及其影响因素J.经济问题探索,2013. 12高志刚.低碳背景下资源型城市能源效率与节能潜力分析以克拉玛依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3. 13孔庆宝,张燕江.福建三大产业能源效率与节能潜力核算分析J.商业研究,2013. 14关爱萍,师军.西部地区全要素能源效率变动的实证研究J.甘肃理论学刊,2013. 15朱彤.我国石化工业能源效率与节能潜力J.经济管理,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