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谈初中语言教学的点拨摘 要: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中不搞满堂灌,而只要相机诱导,适时点拨,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他们在愉快而和谐的教学情境中主动求知,主动发展,生动活泼地进行学习,并充分发挥学习上的创造性,培育自己的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努力使自己成为未来的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语文教学;点拨;知识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4-089-1 教师采用精练恰当的语言进行点拨,以助学生突破障碍,使之思维加快,语言表达流畅。许多人都认为语言点拨学教学只是一种教学方法和技巧,仅仅是一个方法和技术问题。事实上,语言点拨体现的是一种教
2、学思想,实行的是一种教育科学,操作的是一种教学技巧。运用得好,不仅使课堂闪现思维的火花,而且会产生一两拨千斤的教学效果。 一、用点拨拓宽学生思维 读初中教材中的有些课文,觉得内容浅显,结构简单,似乎容易理解和掌握,教师并不需要下多大的工夫就可以完成一篇课文的教学。但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告诉我:这只是一种不成熟的认识。要想让学生真正理解作者思考的问题和心路的轨迹,教师还是必须要下一番研究工夫,深入地钻研课文,采用浅文挖深的办法,引导学生真正地高效准确地领2悟课文,在理解课文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这就需要教师独具匠心的教学点拨。 初读宗璞的紫滕萝瀑步似乎感觉简单,其实深究下去却给人小溪通往
3、大海的丰富感悟。婉曲有致的感情流露,精美的景物描写,简洁精练的文字,抒发了“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一人生哲理,展示了创乱初定,热情复炽的时代祈盼。在讲课的整体思路把握上,我使用了这样一句话作为点拨, “世界上的花千种万种,为什么作者却独独钟情于紫藤萝花?“看似简单的问题,却能起到一线串珠的效果。第一,促使学生对课文的整体阅读思考,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深度都有话回答,而学生的回答又在不同程度上产生学生之间相互点拨的效应。第二,把学生的无意注意从容易节外生枝的问题上转移到对文本的背景的探究上来,引导为有意注意,把学生的偶然兴趣激发为探究问题的持续兴趣。学生能够结合
4、写作的大时代背景及作者个人生活的遭遇,把花和人做比衬,立足眼前追寻历史,挖掘作者情感和理性交织的内心世界。第三,在整个探究活动的过程,老师对学生的点拨,学生之间的相互点拨,活跃起来,展示出自己的个性特征,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用点拨引导学生“会学” 鲁迅的散文雪 ,因写作的时代久运和作者用笔的隐晦,可说是初中散文里难教难学的文章。为了优化教学效果,我采用了由浅入难的思路,逐层递进,深入浅出,导引学生剥笋抽丝,让教和学都变得不难。3在这过程中语言点拨至关重要,其中有几处是这样点拨的: 1.南方的雪有什么特点呢?作者对南方的雪有什么样的情感? 经过讨论明确:南方的雪滋润美艳、绚丽有趣,作者的
5、情感是喜爱而遗憾的,因为美好的东西不能持久。 2.作者为什么对南方的雪怀有这样情感?除了南方具有滋润美艳、绚丽有趣的特点外,南方在作者的生命里有怎样的印记?能否从我们学过的鲁迅的文章找到相关的印记? 一石激起千层浪。有些学生联想到作者是绍兴人,有学生联想到作者的童年是幸福温馨的,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百草园的自由快乐、雪中捕鸟的有趣难忘, 阿长和山海经中长妈妈关心疼爱社戏里有童年友谊的怀念 3.北方的雪有哪些特点?从作者对北方雪的称呼上你能判断出作者对北方雪的态度吗? 讨论明确:北方的雪永远如粉、如沙、决不粘连、蓬勃地奋飞;作者称北方的雪为“死掉的雨、雨的精魂”从这些称呼中我们能感受到作者对
6、北方雪的喜爱。 4.鲁迅散文里的景物描写既是自然景物,又都不完全是自然界中的景物本身,具有深刻意蕴的象征性形象,寄寓着作者特定的情思和理想,表达着作者独特的生活感受。 雪就是一篇景物人格化,闪烁着思想和哲理光芒的散文,联系本文写作的时代背景,请大家思考:南方的雪像北方的雪像学生们热烈讨论,形成共识:南方的雪像少女,美丽妩媚;北方的雪像斗士,无所畏惧。 4三、用点拨促成知识的整合 具体来讲:或是运用教学机智生成课堂,促成策略的整合,避免了教学的单一呆板;或是反复运用对比手法,促成了知识的整合,避免了教学的单打独斗;或是巧妙前后勾连,促成了新旧知识的整合,避免了教学的浅薄平庸。多管齐下引导,促成了
7、多维目标的整合,避免了教学的功利世俗。 有一位老师在评析初中第五册望江南和武陵春两首词表达的愁时,巧用点拨,促成新旧知识的整合。 师:评得不错,还涉及到了艺术表现的空白艺术。 生:武陵春中有两句很著名。一句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一句是“只恐双溪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 生:是的,前一句是欲说还休人木三分。而后一句是想像奇特出人意料。她把抽象的愁写出了重量。 师:同学们,这是古人的一种愁;愁得让人黯然神伤,愁得让人缠绵悱恻,不管是思妇闺怨之愁,还是国破家亡之愁,这些都是典型的女子的愁。下节课我们将要感受的是男儿的愁英雄的愁。 老师的四次点拨,都是在需用力处轻轻一宕,新旧知识作整合处理,自然天成了对知识和课堂的智慧驾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