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谈对初中学生探索能力的培养摘要:新一轮课改要求进行数学基础教学时,应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旋律,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地学习,勇敢地探索;在探索中获取新知识,形成新思维,解决新问题,提高创新能力。因此,进行创造性教学,培养学生探索能力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任务。本文就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探索能力谈几点认识与体会。 关键词:数学教学;情景;探索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4-096-02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通常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以及大量的习题演练。这种“填鸭式”教学,数学变得枯燥无味,学生提不起对
2、数学学习兴趣,也难以成为学习的主人。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教学的主导思想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探索能力和探索精神。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更新教学观念,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积极进行探索,从而实现由“学会”到“会学”转变,为学生今后继续学习及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下面本人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对学生探索能力培养的做法和体会。 一、在问题情景中培养学生探索能力 2学生学习的过程,既是一个认知过程,又是一个探索的过程。但探索无疑需要问题的参与,学生探索知识往往是由问题开始的,问题是推动学生思维探
3、索的原动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作为课堂的“主导”者教师,这时要善于引导学生针对这些问题主动探索,以问题的疑点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揭示知识矛盾,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会空前高涨,主动参与探索新知识。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因此,鼓励学生多提问是培养他们探索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如数轴这一节的学习中,在得出有理数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结论后,有学生课后提出“数轴上的点不一定都表示有理数” 。这一问题的提出,充分说明了学生对现有结论的不满足,我首先对学生敢于怀疑的精神给予了肯定,继而又鼓励学生课余自己可查阅
4、资料来验证。在此,我们固然可以预测到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将会遇到的困难,但绝不能因此而扼杀他们大胆的怀疑。或许,学生所具有的这种不甘于接受一切的态度正是他们今后自我发展所必须的重要财富! 二、在动手操作情景中培养学生探索能力 “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 ”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循序渐进的探究过程,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只有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突破时空障碍,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探索新知识,才能使他们获取生活中缺乏而又必须掌握的感性认识和化抽象为具体、化知识为能力的理3性认识。从而有利于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培养学生
5、探索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教学中我们提倡,结合教学内容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给学生提供探索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如, 三点确定一个圆这一节学习时,我们并不急于搬出定理的内容,给出推理思路。可以这样,先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过同一平面内一个点画圆,过同一平面内两个点画圆,过同一平面内三个点画圆。实践操作之后,分组讨论,交流彼此所画圆的个数以及圆心的确定,然后各小组派代表公布讨论结果。最后老师引导学生小结:过平面内一个点的圆个数以及如何圆心的确定?过两个点?过三个点呢?这样的教学模式,避免了教师教学中“满堂灌” ,让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及探究思考过程中学到数学知识和结论。 三、在开放性习题情景中培
6、养学生探索能力 开放性练习是指条件开放或结论开放的习题。即指解题思路不唯一,能引起学生发散思维的或条件不充分需要补充的一种练习。它是学生在形成理性认识基础上的第二次实践活动,是探索活动不断深化发展的过程。由于开放性练习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和探索的空间,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有针对性精心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并且注意层次性,信息呈现多样化,答案不标准化,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开放练习中,养成勇于探索的好习惯,大胆地去探究。 如,在教学勾股定理过程中,为强化学生对勾股定理的理解及其应用,我们出示问题是:1、在ABC 中,AC=3,BC=4, 能求出 AB 的长度吗? 2、在
7、 RtABC 中,已知 AC=3,BC=4,能不能说 AB=5 呢? 4首先让学生分组针对以上习题进行思考、分析、探究、讨论。随后请部分小组代表在课堂上交流所探究的结果。最后针对回答出现情况,再引导学生归纳、小结、补充,促使他们在发表意见同时形成正确数学思维,促进共同的提高。 四、在知识形成过程情景中培养学生探索能力 数学是锻炼学生思维的体操,数学中概念的建立,数与式的演算,方法的探索,结论、公式、定理的归纳过程,都蕴藏着深刻的数学思维过程。对这些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探索,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利
8、于学生自主参与认知的教学环节,把概念的建立过程、方法的探索过程、数与式的演算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公式定理的归纳过程等充分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习过程成为自己探索和发现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数学思维能力和提高探索能力的过程。 如研究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可以先让学生按以下程序操作并思考:给定三条线段以这三条线段为边画一个三角形。把你画的三角形与其他同学的图形相比较,它们全等吗?猜想结论: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学生相互讨论、交流,达成一致的意见。由于这一判定方法是以公理形式出现的,所以只要学生认可即可。这时,教师提醒学生每个同学得到的结论都一样,这其实是实验证明了结论的正确性。由此可见,数
9、学知识要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获得的,这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 5“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 。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这是一个复杂的、多边多向的活动。教师只有更新教育观念,努力为学生营造适合探索的氛围,搭建适当的探索平台,让教师当好“导演” ,学生做好“主角” ,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探索活动的主体,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参考文献 1 刘兼,孙晓天主编.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 M.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4. 3 张爱军. 初中数学引导探索,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初探 J.上海中学数学,2004.06. 4 新课程理念与数学教学实践.中学数学教与学,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