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培养学习语文的积极性.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06359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如何培养学习语文的积极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谈如何培养学习语文的积极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谈如何培养学习语文的积极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谈如何培养学习语文的积极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谈如何培养学习语文的积极性.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谈如何培养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中图分类号】G626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2-0052-01 当前的语文课改要求实现“知识与能力” 、 “过程和方法”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注重学生独特的个性体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仍是新的学习方式得以顺利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学生自己必须有一种主动意识,积极地观察世界,感情生活,探求真理。所以要想使语文教学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研究如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一、为什么要重提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当前教学实践中有许多不利于调

2、动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的做法。如有些教师追求知识的讲深讲透,忽略学生的主体因素,教师导而无功;有些教师追求知识的片面落实,以至于题题要求标准答案,学生学得累;有些教师用单一的方法授各种类型的课,学生学得厌;有些教师追求课堂表面的轰动效应,缺乏语言思维训练的力度,学生学而无味;有些教师缺乏灵活合理的激励机制,学生两极分化凡此种种,都对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积极性产生消极影响。教育心理学认为,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是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一种自觉的能动的心理状态,它与学习效果之间有非常紧密的联系。积极性高的学生,能够积极的、自觉的、2持久的从事语文学习活动,能够克服困难,排除干扰,切实做到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3、。一个学生只要有了良好的学习积极性,就能把社会、学校和家庭向他们提出的客观要求转化成自己内在的学习需要,从而自觉主动的学习,在学习中体验,在体验中提高。 二、怎样培养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积极性是由许多因素构成的,影响学习积极性的因素一般有学生学习需要、学习情绪、学习兴趣、学习目的、学习态度等,学习需要是学习积极性的基础,学习情绪是学习积极性的源泉,学习兴趣是学习积极性的核心成分,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都是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来源。那么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如何去培养学生学语文的积极性,让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呢? (一)突出“新” 。 心理学告诉我们,新异的刺激最能吸引人的注意,尤其是初中这

4、个自我控制力不强的年龄段。新异的刺激包括新的教法、新的知识、新的评价。 1、教法“新” 。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的性质和特点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中一是要针对具体的课型、具体的内容,从教材、学生实际出发,创新教学思路。也可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尤其是多媒体教学,帮助学生分析理解阅读中的重难点。二是注意课堂活动的创新。课堂活动的设计主要有分层次推进式朗读、微型话题品读、妙点揣摩式欣赏、拓展迁移式创编、课堂表演等。 2、知识“新” 。 “新”是指在课本渗透的知识基础上,或拔高加深、3或归纳扩展、或纵横延伸。拔高加深就是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能全面准确的理解,如陈涉世家中出现了判断句的三种格式

5、,但学生就容易错误理解为凡是有这种形式的都是判断句,于是上课时就拿“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 “往来而不绝者,游人游也”两句来进行比较,让学生明白判断句不管什么形式,内容上必须是“是”的形式,并且宾语是名词性短语,这样一加深,学生就准确理解了“判断句”的含义。扩展归纳,即把所学知识由特殊扩展到一般,寻求其规律性,这样就为知识的迁移打下基础。 3、评价“新” 。评价“新”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教师评价学生回答的问题时不拘泥于教材、教参、标准答案等,鼓励学生多独立思考,敢于发表独特见解。为此,教学中坚持做到“四个欢迎” 、 “三个允许” 。“四个欢迎”一是欢迎发表与教师不同的见解,二是欢迎发表

6、与教参不同的见解,三是欢迎质疑,四是欢迎同学们阅读与课文有关的参考书。实际教学中,不管什么资料,从不叫学生撕掉后面附带的答案,相反鼓励学生多看后面的答案,思考与教师的讲解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不同,让学生明白这些不同有时是说法不同,实质一样,有时是理解角度不同等等,由此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激发了思维的兴趣;“三个允许”是指允许学生将错就错,允许改变观点,允许保留意见。第二是评价学生成绩时面向全体学生,以表扬为主,正确、客观、公正、及时的评价。面向全体学生即帮助每人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自信力,帮助每人看到别人的进步,增强竞争力,进一步表扬,退一步帮助,有了自信力就有了内驱力,有了竞争力,能加强

7、内驱力,有了坚持力就能持久发4挥内驱力,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二)突出“情” 。 课文的字里行间饱含作者深情, “情动而辞发” ,如果上课创设情境,把文中作者寄寓的情思化为学生自己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置身于相应情景中,引起情感的共鸣,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天净沙 秋思这首小令,它通过描绘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地表现了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教学时,我先要学生听配乐朗诵,结合小令的感情基调,然后让学生画出曲中描绘的图景,了解小令的大致内容,最后让学生合上书本,闭上眼睛,边听音乐边在脑中勾勒老师描绘的图景: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慢慢独

8、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乌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来到溪边几户人家的门前,这时太阳快落山了,他自己却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将又是漫漫长夜和冷飕飕的西风学生听着听着,仿佛看见了一个孤寂愁苦的游子正在马背上彷徨,也不觉悲从心来,一个个入了神。这就是创设情境,产生共鸣的妙处!创设情境方法很多,可用实物直观,可用模像直观,也可用语言直观,如上例就是语言直观。 (三)突出“思” 。 有趣的内容、新鲜的知识、合理的教法,都能激发学习的积极性,而学生智力活动本身能激发学生更浓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认识本身就是一个激发生动的、不可熄灭的兴趣的最令人赞叹、惊奇的奇异

9、过程。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终要落实到学生自主思维上来。实际教5学中,创设精巧的问题情境能启发学生积极思维,问题一旦思考出来,就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愉悦感,从而激发思考的兴趣。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掌握的规律基础上,创造一个有助于理解问题又适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情境,一般可用言语提示、活动引导、纵横比较、电化教学等方式。比如孔乙己中有这样一句话:“他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 “站着喝酒” ,表明他地位低下,属于短衣帮之列,但为什么又穿长衫呢?教师提示学生“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科举社会读书人都穿长衫,这样一提示,学生豁然开朗,原来也是短衫帮,但又不肯放下读书人的面子,从而得出他死要面子的特点。类似的创设问题情境,学生既能积极思维又学得开心,积极性很高。 当然,语文学习中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还有很多很多,只要我们多学习教育心理理论,深入领会课改精神,并运用于实践,一定会探索出更多更好的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愉快合作、乐于探究,既培养实践能力,又发展创新精神,在活动中实现人的个性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