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谈议论文教学中容易混淆的论证方法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文体是记叙文,但记叙的主要内容,却是邹忌的一番论证。邹忌的论点是:齐王是深受蒙蔽的。邹忌的论证是:在家中,由于自己是家长,有特殊地位,因而,有人偏爱自己,有人畏惧自己,有人有求于自己,于是,在自己和徐公比美这种小事上,他们也一味逢迎,专讲假话,使自己深受蒙蔽。贵为一国之君,齐王在前三个方面的状况和自己是完全一样的:同样有人偏爱,有人畏惧,有人有所求。据此,邹忌断定:齐王在第四个方面深受蒙蔽方面,也该和自己一样。文章记叙生动,描写形象,分析透辟,论证充分,哲理深刻,通过邹忌与徐公比美的小题目,做出了破除蒙蔽、纳谏治国的大文章。因此,不少专门分析论
2、证方法的文字,也常把它作为论说文论证的典范加以分析。但对文中邹忌运用的究竟是什么论证方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是“比喻论证” (亦有称“设喻论证”的) ,一种认为是“类比论证” 。 何谓比喻论证、类比论证?这里很有必要对此做一番认真的辨析。 构成这两种不同的论证方法的前提不同。比喻论证的前提,是修辞学中的比喻辞格。它通常由三个部分组成:本体,即被比喻的事物;喻体,即用来比喻本体的事物;比喻词,是把本体和喻体联系起来的词语。如“像” 、 “似” 、 “仿佛” 、 “如同” 、 “是” 、 “成为” 、 “化作”之类。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一书中阐述的关于比喻定义的原则,比喻
3、中的本体2和喻体,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它们必须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类事物。因而, “左边耳朵酷似右边耳朵” ,绝不是比喻。二是它们之间,又必须有某个相似点。否则,彼此就会风牛马不相干。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写道:“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是比喻。其中本体(“微风中的缕缕清香” )和喻体(“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 ) ,既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事物,彼此间又有一点相似:飘飘渺渺,朦朦胧胧,如梦如幻,时断时续,似有似无。正是这一个相似点,使两个不同类的事物联系到了一起。余光中的短诗乡愁 ,有四个结构相似的句子:“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
4、船票。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它们就不是比喻了。因为“乡愁”和“邮票” 、“船票” 、 “坟墓” 、 “海峡” ,虽然都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事物,但彼此之间却找不出某一个相似点,因而,它们无法联系到一起。余光中这样写,不是要说“乡愁”像“邮票” 、 “船票” 、 “坟墓” 、 “海峡” ,而只是说,乡愁寄托在、凝聚在这些事物上面。把修辞学中的比喻借用来说理,就成了论说文(或记叙文中有关人物的论辩)中的比喻论证了。但由于它的前提是比喻,所以,它仍得严格遵守构成比喻的两个规定:本体(有待证明的事物)和喻体(用来证明的事物)既不能是同类事物,彼此间又必
5、须有某一个相似点。只不过,在比喻论证中,喻体既可是人、事、物,也可是一个有情节的故事。而喻体和本体之间的相似点,则是喻体中蕴含的某个不言而喻、众所公认的公理、真理。比喻论证的目的,就是要用喻体中那个众所公认的真理的成立,来证明本体的成立。它的内在逻3辑是:因为 A(本体,有待证明的论点)像 B(喻体,蕴含着某个公理的论据) ,而 B 中的公理是成立的、不需证明的,所以,A 也是成立的。 战国策?楚策?江乙论昭奚恤一文中(狐假虎威的成语故事) ,江乙的论点是:北方并不畏昭奚恤,畏的只是昭奚恤身后的“荆宣王” 。他证明这一论点的方法,就是比喻论证。他论证的逻辑是:狐狸声称百兽皆畏自己,老虎不信。狐
6、狸就要老虎跟在自己身后亲眼去看一看。果然,百兽皆避。但百兽实际上避的不是狐狸,而是老虎。狐狸不过是“假” (即“借” )了老虎的威风。昭奚恤就像狐狸,楚王(即“荆宣王” )就像老虎。所以,北方畏惧的并不是昭奚恤,而是他身后的“荆宣王” 。昭奚恤和狐狸,荆宣王和老虎,一为人,一为兽,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类事物。但它们又有一个相似点:前者善于“假”它者的威风,后者是威风被它者“假”了竟懵不知情。一九四二年,抗日战争进入了最艰苦的阶段,党中央及时做出了“精兵简政”的重大决策。但很多同志对这一重要决策很不理解,难以接受。为了提高这些人的认识,毛泽东写了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一文。文中,毛泽东把当时抗日根据地
7、形势的特点比成“鱼大水小” 。用气候变了,衣着也必须随之变化的道理,说明形势变了,党的方针政策也必须随之改变。用西游记中孙行者变成小虫钻进铁扇公主的内脏把她战败的比方,说明“精兵简政”后我们的战斗力不但不会削弱,反而只会增强。文中运用的,也是典型的比喻论证。 比喻论证的本体只能有一个,但喻体却可以是多个,有多个喻体的比喻叫做“博喻” 。苏轼著名的百步洪诗,就是博喻的典范:“长虹斗落生跳波,轻舟南下如投梭。水师绝叫凫雁起,乱石一线争磋磨。有4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 ”把博喻的手法转移到比喻论证中,就会使说理形成一种发射连珠炮一般的排山倒海的气势,增强文章的
8、雄辩和文采。 但是,从证明严谨与否的角度衡量,比喻论证并不具备严密的逻辑结构。因为,比喻在本质上是只“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先天就有片面性。因而,一篇论说文,在论证中,不宜只用单一的比喻论证方法,而必须多管齐下,方法多样。 类比论证的前提,是逻辑推理中的类比推理。所谓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有部分属性相同,从而推出它们的某种或其它属性也相同的推理。用一个公式表示,就是: 甲事物具有 A、B、C、D等多种属性 乙事物也具有 A、B、C等多种属性 甲、乙两事物为性质基本相同的同类事物,且有诸多相似点。 所以,乙事物也很可能具有 D 属性。 必须强调,类比推理中的“类” ,指的是“同类” 。
9、 “类比” ,是性质基本相同的两个“同类”事物进行比较。这一点,就使它和比喻论证在根本上区别开来。 类比推理的结论,只具有或然性,没有必然性。其可靠程度,取决于共有属性与推论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这种联系越紧密,结论的可靠程度就越高;反之,可靠性就越小。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邹忌的前三个属性(有人偏爱,有人畏惧,有人有求)与第四个属性(深受蒙蔽)之间的联系是很紧密的,因此,他据以推出齐王也应和他一样,5是深受蒙蔽的。这一结论,就相当可靠。 墨子?公输篇中,墨子对楚王说:现在有这样一个人,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这个人是什么人?楚王不假
10、思索,立即下了结论:一定是个偷东西上了瘾的人。墨子然后说:楚国的面积有五千里,宋国只有五百里,就像一为文轩,一为敝舆;楚国有云梦泽,满山是珍稀动物,泽中是丰富水产;而宋国,一般的飞禽走兽都没有。这就像一家粱肉满仓,一家只有糠糟;楚国各种珍贵木材满山遍野,宋国连大树都没有,就像一家满身锦绣,一家却只有粗布短衣。现在,楚国却要去攻打宋国,想将其据为己有,大王又是想做什么呢?墨子在这里所要证明的是:楚王和他前面所讲的“这样一个人”的本性是一样的:偷东西上瘾,盗窃成疾。墨子的论证逻辑是:“这样一个人”有如下四个特点:一是舍其文轩而欲窃邻之敝舆,二是舍其锦绣而欲窃之短褐,三是舍其梁肉而欲窃邻之糠糟,四是
11、偷东西上瘾盗窃成疾。楚王在前三个方面的属性与“这样一个人”是完全一样的(这个结论是用比喻论证得出的) ,所以,楚王在第四个方面偷东西上瘾、盗窃成疾这一点上,也很可能像“这样一个人” 。这也是典型的类比论证。 比喻论证和类比论证所“证”的对象,往往不同。一般来说,比喻论证要证明的是本体和喻体“同理” (含有相同的道理) 。如吕氏春秋?察今一文,其论点是“世异时移,变法宜矣” ,这是需要证明的本体。作者讲了三个故事:“循表夜涉” 、 “刻舟求剑” 、 “引婴投江” 。它们的共同点是:情况变了、行为不变,导致失败。作者的逻辑是:治国就像6“夜涉” 、 “求剑” 、 “投江” ,同理,形势变了,政策不
12、变,也是一样要失败的。要避免失败,则“变法宜矣” 。而类比论证要证明的,是被类比者(乙事物)与类比者(甲事物) “同性” (同样具备某一种或几种相同的属性) 。如纳谏 ,它所要证明的,就是齐王(被类比者)与邹忌(类比者)都具有“深受蒙蔽”这一相同的属性。 比喻论证和类比论证“比”的范围不一样。比喻论证中,本体和喻体只须、也只允许比出一个共同点。而类比论证中,甲事物与乙事物却要进行诸多相同属性的比较。如纳谏和公输中,邹忌和齐王之间, “这样一个人”与楚王之间,就都做了四个方面的比较。 在议论文教学中,还应该提醒学生:严格意义上的类比论证,远不如比喻论证之常见。有些被人们认为是类比论证的范例,实际上,往往是由两个不同类而只有一个相似点的事物构成的比喻论证。有的,虽是两个同类事物比较,但比的,不是它们相互间诸多的共同属性以及据此推出的某个特殊属性,而只是彼此间在某一点上的相似。这也不是类比论证,而只是简单类比。 (基金项目:娄底职业技术学院 2013-2014 年“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项目建设专项任务”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国家骨干高职院校课程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研究以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为例” ) 张丽君,湖南娄底职业技术学院中文系副教授。责任编校:老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