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活动中教师的“四引”策略.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06545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究活动中教师的“四引”策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探究活动中教师的“四引”策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探究活动中教师的“四引”策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探究活动中教师的“四引”策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探究活动中教师的“四引”策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探究活动中教师的“四引”策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普遍重视让学生经历“再探究”的过程,课堂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综观一些探究活动,存在着蜻蜓点水式的现象,探究的不充分、不深入、不扎实是不争的事实,其突出表现为:或只让学生做“操作工” ,未让学生自主探究;或只让学生得到知识的表面,未让其触及知识的内核;或只引领学生“探”知识,未引领学生“悟”思想;或只让学生得到既有的知识,未引领其自主创新等。因此,笔者认为引导学生探究,需要做到四“引” 。 一、引向自探 学生是探究的主人。引导学生探究必须要引导其自主探究,也只有自主探究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为此,我们要以所教学的数学知识为载体,

2、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要营造宽松的探究环境,充分相信学生的潜能,精心设计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情境,放手让其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真正参与数学概念的形成和建立过程、数学规律的归纳和总结过程、数学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过程等,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探究时空,让其以探究者的姿态出现,并在教师科学、适时和恰当的引导下充分进行“再探究” “再发现” 。长此以往,学生的自主意识就会增强,自探能力就会提高。实践证明:多“逼一逼”学生,多让其“试一试” “跳一跳” ,学生的自主意识就会“长一长” 。 如在教学苏教版“小数乘小数”前,笔者就鼓励学生自己寻找方法2计算“0.60.2” ,并说明理由。笔者

3、既没有给出具体的问题情境,也没有提供任何暗示,就是要“逼”学生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自主解决问题,以催生他们的自主意识。结果,学生的自主探究果然给了教师不少惊喜,他们想出了多种不同的算法:情境法,即编一个用0.60.2 计算的实际问题,如一个长方形的长是 0.6 米,宽是 0.2 米,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因为 0.6 米=6 分米,0.2 米=2 分米,62=12(平方分米) ,12 平方分米=0.12 平方米,所以 0.60.2=0.12;根据积的变化规律,把小数乘小数转化成整数乘整数,如用0.610=6,0.210=2,因为 62=12,所以 0.60.2=12100=0.12;或因为

4、0.62=1.2,210=0.2,所以 0.60.2=1.210=0.12;或0.60.2=(0.610)(0.210)=60.02=0.12;画图法,根据小数的意义画出,再把平均分成 10 份,涂出这样的 2 份,相当于把“1”平均分成 100 份,涂出这样的 12 份,因为 0.60.2=,= 0.12,所以 0.60.2=0.12(图略) 。 在展示和交流时,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算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在此基础上,笔者引领学生聚焦:这些方法有何共同点?学生发现都是把未知转化为已知,都是把小数乘小数转化成整数乘整数。他们充分感受到转化的价值,从而学会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主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

5、他们也看到了自己的潜能,自主探究的信心也逐渐增强。 二、引向明理 引导学生探究需要引导其探明道理,注重对知识本质的理解。新课标指出: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不能依赖死记硬背,而应以理解为基础,3并在知识的应用中不断巩固和深化。为此,我们不但要让学生探得知识“是什么” ,而且要探明“为什么” “还可以是什么” “知识间的联系是什么”等,使学生达到实质性的、真正的理解。 如在复习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空间与图形”时,教材中编排了这样一题: 教材让学生小组合作,通过把根数是 4 的倍数的 1 米长的木条“围一围、算一算” ,借助列表和一一列举逐步感知规律,即当围成的长方形的长是宽的 2 倍时,面积最大。但笔者

6、认为,探究不能到此为止,教师还应引领学生深入思考:为什么会有这一规律?它与以前的知识有何联系?如果木条的根数不是 4 的倍数还有这个规律吗?从中还能发现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后,讨论交流,终于探明了原因:以前,在没有围墙时,用同样长的木条分别围成长方形和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最大。现在“靠一面墙围” ,就把原来正方形的一条边用一面墙代替,把节省下来的木条移到对边,并拼接起来,相应地把一条宽向右平移,就围成了一个新的长方形。这个新长方形的长必定是宽的 2 倍。 (如下图) 。 学生还发现:如果每根木条都是 1 米,不折断,那么,上题木条的根数必须是 4 的倍数才行,否则就不是此规律。如果每根木条的长度

7、是任意的,那么只要围成的长方形的长是宽的两倍即可。学生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不但深刻地理解了规律,而且还产生了新的思考。 三、引向悟本 引导学生探究需要引导其探寻数学思想。数学思想是对数学知识的4本质认识,是数学的灵魂和精髓。新课标重视学生数学思想的获得和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把其作为重要的课程目标而明确地提出来。为此,我们应揭示知识的数学实质及其体现的数学思想,帮助学生理清相关知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从而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学会数学地研究问题。要引导学生学会回顾和反思:是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关键的地方是什么?以前用过这种方法吗?从中得到哪些启发 如在教学“小数的意义”时,除了要让学生知道

8、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分别与十进制分数之间的关系外,还要适当地向学生展示数的形成、发展和演变过程,让其从中感悟到数学思想。笔者就引导学生探讨:有了整数后,为什么还要有小数?让学生借助测量黑板的长度直观地悟到:当人们用“一”个单位(如 1 米)去测量时,发现得不到整数结果,就智慧地把“一”平均分成了 10 份、100 份、1000份用其中的 1 份去计量,直到准确且方便地得到结果为止,这样就产生了较小的计数单位,即、 、或 0.1、0.01、0.001笔者还联系整数计数单位的产生,元、角、分的由来等进一步说明这种数学思想,以丰富学生的体验。学生从中深切地悟到:计数单位的不断产生是人们出于更

9、精确和更方便地计量需要,它们变大或变小在原理上是相通的、一致的,它们是人类的发明和创造,体现了人类的智慧和进步。 这样就理清了知识的来龙去脉,从而串点成线,连线成片,结片成网,就便于学生整体地把握知识,灵活地运用知识,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活动经验,学会数学地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并为研究其他进制的数和其他量的测量积累策略性的经验。 5四、引向求新 数学的本质不是知识而是思想,数学学习的价值不在模仿而在创新。创新是探究的最高境界。引导学生探究需要引导其求新。新课标特别注重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将其作为“十大核心概念”之一明确地提了出来。为此,我们应以所教学的数学知识为载体,积极鼓励学生求新求异,小心呵

10、护学生的创新火花,切实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思维,让其充分进行“自创” ,并注重引导,促使其创新思维得以迸发,创新潜能得以释放。 如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编排了下题: 笔者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彰显独特和自我,学生的创新思维被激发出来,出现了多种新颖的思路:(1)用圆柱的体积加圆锥的体积;(2)先把圆柱分为两个高 1 米的小圆柱,再把小圆柱转化为圆锥,整个蒙古包的体积就相当于 7 个圆锥的体积;(3)把上面的圆锥转化成底面直径为 6 米,高为米的圆柱,整个蒙古包的体积就相当于 1 个底面直径为 6 米,高为 2 米的圆柱的体积;(4)把整个蒙古包假设为一个底面直径为 6 米、高为 3 米的“大圆柱” ,那么,其中圆锥的体积就相当于“大圆柱”的,真蒙古包的体积就相当于“大圆柱”的学生的思维从繁到简,从具体到抽象,逐步发展和提升,愈来愈新奇,但都是设法把两种不同的形体转化为同一种形体。 当然,创新意识的培养绝非一朝一夕之事,要持之以恒;要交给学生创新的方法,为其提供更多创新的机会,放手让其“自创” ,并适当加以引导,促使创新取得成功。长此以往,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增强,创新思维就会源源不断。 6总之,真正的探究需要引导学生充分地自探,用好的过程滋养人;需要引导学生不断地“做” “悟” “议” ,把思维引向纵深,引向求新。 (江苏省高邮实验小学 2256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