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探究性教学的实践探索摘要: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通过自主地参与获得知识过程,加深对知识的体验,因此,本文探究性教学也无定法,教师在典型示范与一般要求相结合,讲授与引导相结合,肯定与补充相结合的原则下指导进行探究性教学,使学生释放出更多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积极参与获得知识。关键词:探究性;化学课堂教学;探讨;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3.8 探究性学习是指通过自主地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加深对知识的体验,掌握研究自然所必需的探究能力,同时认识自然的基础科学概念,进而培养探索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是人们不断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很多在初
2、中对化学怀有浓厚兴趣的学生,进入高中学习后渐渐地失去了对化学的兴趣,因而,作为中学化学教师必须努力学习中学化学教学法。在典型示范与一般要求相结合,讲授与引导相结合,肯定与补充相结合的原则下指导进行探究性教学,使学生释放出更多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积极参与获得知识。 一. 对比式探究 这是将一个问题对应的两个方面或知识点加以对比,从知识点的对立性深入启发学生去探索。 2教学案例: 师:“如果将 6gA 物质加入 94gH2O 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为 6%吗?请列举有几种例子说明。在十多分钟的小组讨论后,教师请了一位同学呈现小组分析结论。 学生甲:一定。溶质的质量为 6g,溶剂的
3、质量为 94g,溶液的质量为 100g,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应该为 6%。 分析和策略:学生回答当然不准确,但如果仅仅用一声“错了”来评价则使学生感觉尴尬,甚至在有意无意间伤害学生的学习自尊心,教学效果难以保证。 教师这时将提前准备好的几种物质取出展示: NaClCuSO4?5H2OCaO 若分别去上述 3 种物质 6g,溶于 94gH2O 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又如何?学生甲则较快的得出分别是等于 6%,小于 6%和大于 6%,而且这时绝大部分同学却认同学生甲的结论答案。 而事实又是怎么样的呢?教师乘胜追击,分别请三位认同甲学生答案的学生上台,演示配制这三种溶液。结果发现生石灰加水后冷却到室温,溶
4、液仍浑浊,这是为什么呢?其质量分数是大于 6%还是等于 6%或小于 6%?这时学生的思维提升到沸腾的程度,充分讨论后最后明确这由生成的 Ca(OH)2 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决定。 这样的课堂,从头到尾,学生可能在不断的出“错” ,而探究型的化学教师善于捕捉学生的错误,并依据学生的错误设置出巧妙而恰当的情境,体现学生活力:“错”将错就错错中求真,使学生认识到自己3的认知冲突所在,从而对自身的知识重新进行更合理的建构,得到有效发展。 二. 反问式探究 教师从问题相反的角度或其他角度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深化学生对化学知识本质的认识,培养学生正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例如:有机合成 根据常规的思
5、路:直接把CHO 氧化为COOH。 好多学生亦认为此法可行。此时教师反问:按苯酚的知识(易被氧化) ,把酚基氧化同时,是不是亦会把酚羟基氧化?如果氧化的话,又该怎么办?正如一石激起千层浪,顿时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表现出跃跃欲试的状态。 三. 扩散式探究 以新问题为中心,多角度发问,让学生层层深入思考,重新组合知识,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变通能力,也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例如:讲解硝酸的氧化性时,在学生掌握 HNO3 不管浓、稀均具有强氧化性后,再引导学生扩展视野围绕这一问题提出更多的问题: 1.Fe(NO3)2 浓液和盐酸混合,有什么现象? 2.足量的铜与一定量的浓 HNO3 反应的现象如
6、何?书写反应方程式? 3.Cu 和稀硫酸、稀硝酸混合液反应时,H2SO4 是否参与反应? 4.铁与浓、稀硝酸反应一定被氧化成 Fe3+吗? 这样引导学生多方位思考问题,不仅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4同时又可以使学生灵活的运用知识,达到一举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四. 情境式探究 设计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共同探究的教学环境时,应重视师生交往中的情感因素,以自己对学生的深厚情感去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促成师生情感交融,以发展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学生与学生之间愉快的合作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浓厚的兴趣,使学生在进行化学学习进乐于探究。 同时探究型的教师充分依托化学与社会的素材或用激越而又妙趣横生的
7、艺术语言,或用电教的动态手段,来渲染气氛,烘托主题,形成一种意境,来增强体验和记忆。并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例如: 在讲“温室效应”时,利用漫画教学创设问题情境。选取了一幅漫画,题目为救命啊! 。画面上,海边的部分房子被淹没,人在窗户里伸头大喊。让学生思考这幅漫画说明了什么?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并引导学生分析回答。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能渲染课堂气氛,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 五. 推理式探究 依据物质之间的衍变关系,启发学生进行逻辑推理,得出正确结论。教学案例:氯碱工业的生产原理-教师指导学生实施实验,观察现象。结果发现在阴阳两极上都有气泡产生。接下来教师通过一系列环环相扣的问题情境,引
8、导学生探究电解饱和食盐水的产物。 问题 1:你们认为两电极上产生的气体可能是什么物质? 5学生经过讨论,获得的结论是它们可能是氢气、氧气、氯气。 问题 2:根据已有的知识,能不能将上述四种气体中的一种或几种给排除掉? 学生议论纷纷说他们的理由!提出其中的氯化氢气体可以排除掉。 问题 3:用什么方法证明它们存在与否?其中至少采用几种检验方法?学生实验:发现阴极产生的气体能发生爆鸣现象,阳极上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 KI淀粉试纸变蓝,从而得出电解产生的气体是氢气和氯气的结论。 问题 4:电解后溶液中大量存在的溶质是什么(学生认为是 NaOH)怎样证明? 学生很自然地想到用酚酞试液检验。学生实验:向电
9、解后的溶液滴加无色酚酞溶液,结果发现溶液显红色。 问题 5:电解液能使酚酞变红,能否证明电解产物中一定有 NaOH? 问题 6:设计实验证明电解液的碱性是电解产生的还是溶液本来就具有的? 学生经过研究,发现这个实验很简单学生实验,向电解前的饱和食盐水滴加酚酞试液,溶液不变红色,证明 NaOH 是电解生成的。 从本课时的教学过程来看,巧妙的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可将学生的探究活动一步一步引向深入。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应尽可能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相联系,尽可能引起学生思维上的矛盾冲突。教学过程中所创设的问题情境具有可探究性和发散性,使学生在提出假设、对假设6证实或证伪、获得正确结论的过程中,逻辑思维能力、创新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实践能力等方面有所发展。 参考文献 1化学信息学教程国外优秀化学著作译丛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12-30 2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的思考 ,吕达,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7 第 1 版 3文?.学习方式、传播方式与课堂教学改革.人民教育,2000(12) 4化学课程论何少华毕华林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6 年 11 月第 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