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由陶行知的“四块糖”引发的思考陶行知先生“四块糖”的故事一直是班主任学习、借鉴的经典案例。我在教育中也多次尝试先生的方法,但有时效果不佳,且不乏失败的例子。是先生太伟大了?是当今的学生难以感化?还是给错了“糖”?是社会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迁?是教育体制的原因?抑或是前面诸多因素的综合? 我在长久地思索后认为:关键原因在于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心理关系。陶先生当时的学生虽然也有调皮与“不轨”的行为,但他们对先生充满了敬畏。当教育对象对教育者缺少必要的敬畏心理时,对谆谆的教诲往往置若罔闻。因此,班主任必须在学生心目中树立“敬畏”的形象,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让学生“畏”你 班主任首先要管得
2、住学生,让学生“畏”你。这样才能言出必遵,政令畅通;才能顺利地开展各项工作;才能建立良好的班风。 1.做一个“强势”的班主任,在原则问题上说一不二 班主任“强势”了,学生就“弱势”了。班主任的“强势”可以顺利地布置工作,有效地落实。否则,部分学生唱反调,工作就难开展。比如这学期,轮到我班做服务周工作。我与班干部详细讨论后,确定了具体工作分配方案。事先就说明,每个同学的工作量基本相同,没有特殊情况,照此执行。事后没有学生提出来说任务多、难做,要求调换等。2如果班主任比较好说话,有些学生就会计较。按下葫芦浮起瓢,最后搞得班主任很被动。在一些原则问题上,班主任态度要坚决,要求学生必须做到。譬如部分通
3、校生早上乘公交车上学,由于班次、路线等原因,经常会迟到。这些学生要求班主任能否破例早自修可以迟到。此例一开,将后患无穷。班主任可以找学生谈话,并与家长沟通。请家长配合教育,督促子女克服困难,按时到校。如果确实有客观原因做不到,就改为住校生。 2.对学生存在的问题紧盯不放,直至改正 有些学生不仅问题多,而且态度顽固。虽经多次教育督促,他们总是强调各种理由,就是不改。这时,班主任要有“蚂蝗”精神,死盯不放,锲而不舍。比如个别男生,头发长了,始终不肯剪。今天他说没时间,明天他说没带钱,后天他说身体不舒服,改天吧此时,班主任一定要坚持。他说没时间,就给学校出入单,马上去校园附近剪;他说没钱,班主任就借
4、钱给他穷追不舍,水滴石穿。学生最终磨不过你,缴械投降。曾听到学生在私下评论:“遇到这样的班主任,还是老实点。”嘿,我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3.与学生保持恰当的距离 不要和学生过分的亲密,但态度要友好。记住自己的目的是赢得尊敬,而不是过分的随便。这是美国优秀教师行为守则中的一条。班主任面对的不是一、两名学生,而是需要管理四、五十个来自具有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性格特征的群体。十八、九岁的高中生正处于心理的定型期,尚未建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老师与学生经常在课后拉拉家常、3聊聊天,渐渐地,有胆大的学生会评论老师的衣着,问你的年龄,问你的爱人漂亮吗?学生饭卡里的钱用完了要老师请客甚至与你称兄道弟,叫你某某哥
5、,某某姐。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师生间其乐融融,其实已经超过了某个度。当这些学生出现问题时,就会对老师善意的提醒、亲和的批评毫不在乎,嬉皮笑脸。一旦师生之间的友谊变成庸俗的亲昵关系时,教育就会发生危机。因此,保持恰当的师生距离是必须的。 4.对严重违纪的学生不能手软 李某是我班的一名问题学生。学习无目的,纪律自由散漫,多次顶撞老师。还有抽烟的恶习,已有记过处分。虽然我多次进行耐心的教育,但收效甚微。在家访时,家长也是大倒苦水:“老师真是对不住,这个畜生眼里哪有我们爹妈啊?”又一次查到他参与打群架事件,按照学校的管理制度,这次应该是试读处分了。我在班上故意宣布是退学处分。事后李某到我办公室,哭着要我再
6、给一次机会。我把他晾在一边,不去理会。后来家长也来求情。我征得领导同意后,让他当着全班同学和家长的面,作出保证,下次再违反纪律,自动退学。此后,李某在遵守纪律方面有了较大的改观。特别是跟在他后面的几个小兄弟显然受到了震慑,老实了许多。班主任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严厉地处分重大违纪学生,使其受一次大的挫折,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看似无情,实际上可能带来有情的结果。正所谓“道是无情却有情” 。 二、让学生“敬”你 班主任不但要多才多艺;也要善于洞悉学生的内心;教育学生时更要体现专业素养。这样才能让学生服你、敬你。 41.在合适的时机展现自身的特长与能力 每周都有班会课,班主任可以选择一两次亲自
7、主持。选好主题,精心准备,关键是要在课堂上展现自身的才华。可以模仿现在的热门明星海派清口创始人周立波的风格,把当下学校或社会发生的事件用幽默、诙谐的语言表现出来;可以一展歌喉,让学生领略老师的美声唱法,让学生感到老师不仅没有 OUT,还很潮!教室的饮水机坏了、门锁破了,学生干不了。班主任抽休息时间,三下两下就搞定了。学生在心目中觉得老师不但很能干,还蕴藏着许多才华,并会有这样的班主任感到自豪。 2.要有良好的洞察能力,准确地捕捉学生的心理状态 与学生谈心是班主任的必修课,但有时会觉得效果不理想。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告诉我,如果教师没有真正了解学生的内心所想,谈话就会无的放矢。当今的学生都善于掩
8、饰自己的内心,或许是碍于面子,或许有苦衷,或许就是“狡猾” 。因此,教师必须察言观色,多方面、多角度去洞悉学生的内心世界,谈话才有针对性,才有效果。我现在带的是高考班,有个学生跟我讲,她不想参加明年的高考,年底与就业班的学生一块去实习,可以边工作边函授拿大学文凭。我与家长联系,他们表示尊重女儿的选择。事情来得突然,我感到纳闷。回想起她周六的补课总是找理由请假;在自修课无所事事;各方面显得松懈。我看出了苗头对她说:“你的问题是高考班学习任务重,坚持不了,想放弃当逃兵,是吗?”学生点点头,显得难为情。接下来的谈话就顺理成章了。事后,她发短信给我:“老师,你的眼睛太厉害了,我们的内心无处逃循。你5推
9、心置腹的话语,拨正了我前行的航向,谢谢!” 3.结合学科内容进行教育 张某是住校生,轮到他做寝室值日,每次扣分惨不忍睹。我告诉他,首先要有责任心,其次也要讲方法。此后张某进步不小,但还是有扣分。张某沮丧中带有懊恼地对我说:“老师,不管我怎么认真,他们总是扣我的分,我受不了了。 ”我引用刚学过的数学内容圆的标准方程 (x-a)2+(y-b)2=r2,当半径 r 越来越小时,圆就不断变小。当 r=0时,圆就变为一个点了。另外椭圆的离心率 e1,如果 e 不断地变大,当e=1 时,就变为抛物线,当 e?1 时,就变为双曲线了。这是量变到质变的道理。你也马上要质变了,再坚持、努力一定会如愿以偿。张某心
10、情好了许多,若有所悟地说:“老师,你总能说服我,让我受益匪浅。 ”其实在各学科的教学内容中都蕴含着许多育人的素材,用心地去挖掘,适时适地教育学生,远胜于?嗦嗦讲大道理的效果。 4.博览经典,提升教育素养 班主任在教育学生时,免不了说你不能这样这样,应该如何如何,就显得缺乏专业素养。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已经不够了,应该有一泓清泉。教师需要博览丛书,不断地提升教育素养。一位教育名家曾劝诫同行多读经典:“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经典不是书。 ”我陆续阅读了中国古代的论语 、 世说新语 、 弟子规 、 唐宋诗词鉴赏辞典等;现代的沉默的大多数 、 舒婷、顾城诗选等;国外的忏悔录 、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11、 、 苏菲的世界 、 简爱等。还有教育漫话 、 知识分子论 、 静悄悄的革命 、 爱的艺术教育无处不6在,好比盐在汤中。曾经有学生问我:“老师,都说青少年是人生最美好的的阶段,那么我们年纪大了就没意思了?”我这样回答她:“生活既是消费性的,也是准备性的。我们要珍惜享受每一天,也要为将来努力。 ”这位学生欣然地说:“哇!我问过好多人,你的回答最精彩。我懂了!”大量高品位的阅读,有意无意间悟出许多鲜活生动的教育理念。只有这样,教师面对学生才有底气,才能自如。才能让学生心生敬意,把你看成一位智者,一位导师。 “畏”生威,才有规矩,从而成方圆;“敬”生信,才让学生心服,从而有“亲其师而信其道” 。让学生敬畏教师,不是说惧怕教师。其本质是对真理和知识的尊重,对正义和高尚的崇拜。在“敬畏”的土壤中,教育才会结出欣慰的硕果:我们的学生变得谦逊、明礼、正直、友善、自尊、感恩陶先生的“四块糖”还是津津有味的,我们要思考的是在什么样的前提下给“糖” ,给予什么样的“糖”?对于经典,我们除了传承与借鉴,更需要去创新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