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提高语文课堂中讨论的有效性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已成为教师普遍采用的体现合作教学思想的教学策略。课堂讨论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讨论中培养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进而养成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培养合作能力。当然,课堂中的“讨论”是否有效直接影响着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形成。一、当前初中语文课堂“讨论”的偏向 1.虚假式讨论。教师的预设问题太过简单或具体化。太过简单使得学生不必通过讨论就可以得到答案。如有位教师在上百草园公开课时,老师在课前就将活动单发给学生,活动单上的问题几乎都来自参考书,所以学生在课前就从手边的参考书上找到答案了。然后
2、课堂讨论的时候,我就发现他们在这样“讨论”:“这一题你找到答案了吗?是什么?”于是组内成员将答案读一遍,就算完成了!小组展示时,学生就将答案说一遍,甚至是念一遍!这样的讨论显然是无效的。 2.精英式讨论。有的老师,在课堂中过多地将“讨论”的机会圈限于几个学优生中,使讨论成为个别特优生的独角戏。在这种讨论中,主角是少数善于思考、善于表达的学生,他们在表演着思维艺术体操,而多数学生只是看客,或听客,冷眼旁观。这种讨论的最终结果是:好的更好,收获很多,能力提高;差的更差,并可能对学习失去了兴趣。这2种模式无法实现讨论的初衷共同进步。 3.肤浅式讨论。所谓“肤浅讨论” ,就是当学生把自己的感受或看法表
3、达出来之后,教师不作任何评价,或者只一个劲儿地叫好,或者干脆莫衷一是。这是我们听课时遇到的最常见的问题。由于教师没有对学生进行积极、正确、深入的引导,学生仍然停留在原有的认知水平上,根本没有得到提高。 二、有效组织课堂“讨论”的对策 1.做好充分准备 首先根据教材的内容确定好讨论形式和讨论的问题。确定讨论的问题时要考虑:问题是否紧扣课文内容,是否体现了教学重难点;问题的难度是否适度,与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特点能否相适应,难度过大,讨论也就无法深入,失去了讨论的意义。问题的设置,应由浅入深,便于引导学生挖掘文章主旨,形成观点,体会情感。如在学习珍珠鸟一课时,根据课文内容及教学重难点设置了这样几个问题
4、让学生合作讨论:a、 “这是一种怕人的鸟” ,我是怎么照顾它的?小鸟还怕我吗?找出相关语句。b、小鸟为什么不怕我了呢?c、作者仅仅是给我们讲述这个故事吗?他想告诉我们什么?这几个问题,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让学生由鸟“怕”我到“亲”我的过程中理解“信赖,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领悟到“爱”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基础。 2.充分尊重学生主体。 课堂讨论中组织讨论是关键,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必须注意要全面落实学生主体地位。教师在讨论过程在中应尽量讲得少,让学生多说,3尤其是那些成绩较差、在平时很少发言的学生在这时候也要加入到讨论中,这时教师切忌不能过多干涉,当知识的“裁判员” ,而更需要以鼓励的眼神予
5、以赞赏。同时要以一个讨论成员、巡视员的双重身份加入到各组的讨论中,相信学生,鼓励大胆发言,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打开心?,去表达自己的观点。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言或者代表小组发言,避免成为个别优生的一言堂,把个别的思想代替全组。讨论的结果也并不一定来自老师,尽量多的由学生来归纳讨论结果,教师要善于放手让学生去做,不要因为课堂的“乱”或得不到老师的期望答案而指指点点、横加干涉,或是束手无策、作壁上观。值得特别指出的是讨论时间的安排要适度,不宜过短也不应太长,否则就会有讨论之形而没有讨论之实或是偏离中心,难以达到课堂讨论的目的。 3.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课堂讨论是让学生自由讨论,但不是让学生放任自流
6、,在表面的、外在的问题上去图热闹,而是要让学生围绕所学的知识、所探索的内容和问题积极地去思考、交流,因此教师的“导”显得尤为重要。这就如同“放风筝” ,要想让风筝在天上自由自在地飞翔,就必须要抓好手中的线,只有这样风筝才能飞得更高更远。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表现在:诱导。在学生对某个问题讨论不起来或者对某个问题“浅尝辄止”不能深入时,教师要想方设法诱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和讨论欲望。疏导。在学生的讨论中因知识缺乏而出现理论上的障碍时,教师要适时地加以疏导。如在马说一文拓展延伸时,让学生思考讨论:a、在封建社会里,韩愈的理想能否实现?b、现代社会是一个激烈竞争的社会,联系当今社4会,谈谈我们应树立怎样的人
7、才观?怎样才能多出人才、快出人才、人尽其才?c、你准备怎样让自己在众多竞争者中被“发觉”?第一个问题,学生都知道不能,但是他们不能说出具体的原因何在,能说到的也就是科举制度,因此,这时老师要给学生适当讲解古代科举考试制度、用人制度等社会因素,让学生能与现代社会相对比,能更深入认识第二个问题,从而解决第三个问题,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懂得“推销自己” 。引导。在讨论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主题进行讨论,引导他们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分析,最终形成自己的观点。在探究科幻小说喂出来一文的主题时,老师可以设计这样几个简单的问题:a.深深的无底洞有什么用场?b.结尾那个工人听到的声音,是从哪里来的?c.结尾小石头的出现意味着什么?三个问题让学生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人对大自然的破坏总要遭到大自然的惩罚这一道理。当然也可以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学会发表独立的见解。指导。教师把握好讨论方向,如出现了跑题的情况要及时拨正,对事实的错误进行纠正,以保证讨论的方向和价值。 (作者单位:江西省广丰县桐畈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