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追问,打造朴实有效的数学课“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这一名言,道出了课堂教学有效性重要的一环。富有艺术性的课堂提问,不仅有利于教师顺利地实现教学行为,促进师生间的互动,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我们欣喜地发现,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行为都在发生着变化。以往那种灌输式、一潭死水的课堂已不多见,取而代之的是生机勃勃、热热闹闹的景象。课堂提问特别是教师的追问,贯穿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理念,这能从课堂中一些十分流行的“时尚用语”体现出来。如“你听懂了吗” 、 “再想想,还有不
2、同的想法吗” 、 “还有吗”等等。我们不否认这些语言的运用折射出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回归、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对学生主体的尊重,但透过这样的追问,我们又能品位出什么样的内涵呢?笔者以流行用语“还有不同的想法吗”为例,请大家细细品味。 曾经听过这样一节“9 加几”地公开课:导入时,多媒体展示操场上学生正在运动会地场景图,生动地描绘了学生参加各项比赛地情景,漫面上有赛跑、跳绳、踢毽子、跳远等项目,还有观战的同学。教师提问:“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 1:我看到有很多小朋友在操场上开运动会。我想问:“一共有多少人?”教师面带微笑2地请他坐下,接着问:“还有吗?”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学
3、生相继说了他们看到的东西与提出的问题,可就是没有问到与本节课相关的“9加几”的问题。老师在连续问了几个“还有吗?”之后急了,表情僵硬,头冒冷汗。学生被逼着“思考” ,与其说思考,还不如说学生在炙烤。最后教师只好自我提出“还有多少盒饮料”这个问题。而此时已经上课 10分钟。 “还有吗?”只是一例,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中,还有很多“再想想,还知道什么” “就这一种吗” “不止这些吧”等类似于口头禅的追问方法。而这些都只属于追问方法中地一种“发散追问” 。追问,是老师对学生答问结果表现出来的问题的一种有效处理方法,是对学生回答的下一步提问。追问形式是多样地,包含因果追问、跟踪追问、发散追问等。如案例中的
4、教师那般,在任何要或不要追问的地方都不假思索地用上“还有吗”的追问是低效的、是教师的无为而为,这样空泛地追问是苍白无力、缺乏指向性的。还有吗?还有吗?满堂尽是“还有吗?”让人情不自禁地想问:除了“还有吗?” ,还有吗? 纵观老师的课堂教学,我们发现,教师在课堂教学追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追问随意性大。在一堂课中,有的教师追问多达二十多个问题,少则一两个甚至没有。根据什么需要设置问题?一些老师对此把握是模糊的,随意的。 2.追问缺乏思考的价值。有的追问缺乏探究性,不能引发学生思维活动,事实性问题比例较高,让学生独立思考、答案开放,或让学生进行分析、评价的问题比较少。 33.追问缺乏艺术性。由
5、于问题过于呆板、机械,或者语言表达缺乏艺术性,致使学生很多时候成了“应声虫” ,异口同声“是”或“不是” 。4、追问深度把握不准。有些问题过于浅显不能反映思维的深度,有些问题过于深奥使学生不知所云,不能引发学生积极地思考,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 5.追问缺乏互动性。几乎没有教师为学生留出追问时间,也几乎没有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而教师反复重述或打断学生发言等现象却普遍存在。 追问是课堂教学中对话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对学生答问结果表现出来的问题的一种有效处理方式,是对学生回答的进一步提问。有效的追问对于学生明确自己的想法,提高学生思维活动的完整性、深刻性,建立自己的认知结构具有独特的价值。因此,
6、如何进行有效的、有价值的追问是值得广大教师的深思和探索的问题,经过对课堂追问有效性的初步分析与思考,笔者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加德纳指出:盼望教师能够有“引人入胜的切入点” 。 “追问教学”正是利用一个个“有意义的切入点” ,激发学生的兴趣来传授重要内容。数学课堂追问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信息输出与反馈的桥梁;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和产生情感共鸣的纽带,所以教师应充分发挥课堂追问的效能,恰到好处的追问,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一、在学生思维搁浅时追问茅塞顿开 4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有时往往会停留在问题的表面上,思维遇到障碍和矛盾,不能进一步地进行深
7、层次的思考,使得回答显得粗浅,缺乏深度。即我们常说的“思维搁浅” ,为了使教学不断地走向深入,教师就应该有效地利用“追问”这一策略,要及时地提供科学的思维方法,搭设思维跳板,帮助学生开拓思路,突破难点,活跃思维,并在更高层次上继续思考,进一步激起学生创新的火花,循循善诱,引导学生的思维层层向前推进。这样既能使学生牢固掌握所传授的知识和方法,又能进一步把握问题的本质,提高思维的深刻性。 例如,笔者在教“在一个长 24 厘米,宽 16 厘米的长方形里剪下一个直径是 4 厘米的圆,可以剪下几个?”时,有生 1 这样做的:2416(223.14)用进一法得 31 个,也有的学生说用四舍五入法得 30
8、个,学生争论不休,看着沸沸扬扬的课堂,我微微一笑说:“大家用纸折一折,画一画。看能不能剪下那么多?” ,听我这么一说,教室顿时安静下来,我适时指出:应该是(244)(164)=24 个,学生顿时恍然大悟,所以说在学生思维搁浅时,教师适当的提点,把学生的数学思维打开了,有了一种探究的欲望,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再次经历了猜想、试验、调整、证实的科学研究问题的过程,学生不但解决了问题,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到了思想方法,为今后的学习活动做好了准备,提高学生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学生发生错误时追问迷途知返 记得一位外国教育家说过:“当孩子意识到你在教育他的时候,这样的教育往往是失败的。 ”又一
9、位中国教育家说过:“不露痕迹的教育是5最有效的教育。 ”因此,我把接近无痕的教育视为我的教育追求。学生在成长的路上发生错误是非常正常而且是难以避免的。学生在探索知识的旅途中,同样会发生很多错误。如果教师能有效指导学生之间互相交流,激发学生去自我反思,这样的教学效果会更好。教师这样的教学也就充满了智慧。 例如:在教学教学简便计算时: 计算“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和或差”这一类型题目例如:60(2+3)这道题同学们容易错解为: 生 1:90(2+3) =902+903 =45+30 =75 生 2:90(2+3) =905 =18 师:究竟哪个答案对呢? 生(齐):等于 18。 教师追问:那他为什么会
10、等于 75 呢? 生 3:我想他可能本来不会,只是举手,还没有考虑好。 师:我能看出来,他已经动过脑筋才举手了。 生 4:他可能在算时想为了简便便用了除法分配律。 师:追问除法有分配律吗? (生思考片刻后) 6生 5:除法没有分配律,乘法才有分配律所以他在做错了。 学生之所以发生错误,是因为学生受乘法分配律的影响,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往往就是教学的难点。我要感谢这位出现错误的学生。因为,他的出错是那么自然。还因为,他犯的错,把教师和学生的目光都聚焦到了这个难点上来。在这个前提之下,教师的有效追问就能把那个“迷途的羔羊”顺利地牵引了回来。在这同时,也带回了可能会犯错的一大批同学。 三、在学生思维定
11、势时追问百花齐放 教学中,学生往往受他人影响,容易出现“思维定势” ,造成算法单一、不能举一反三。因此,我们可以采用发散性追问,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多层面的思考。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9+几”这节课,我们都知道新课程的计算课堂教学比较重视算法多样化,但小学生容易受到别人思维的影响会人云亦云。因此在探究算法时,教师问:“9+5 可以怎么算?”生 1:9 加 1等于 10,再加 4 等于 14。师追问:“为什么要先加 1,再加 4?你们理解他的意思吗?生 1“因为 9 加 1 正好凑成 10,再加 4 计算更简便。 ”师再追问:“还有不同算法吗?”生 2:“可以 5 加 5 等于 10,再加
12、4 等于 14。 ”生 3:“可以数上去:10,11,12,13,14。 ”师又追问:“还有吗?”生 4:“可以采用摆小棒的方法。 ”师继续追问:“比较这几种算法,你喜欢哪一种算法,为什么?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采用多种追问方式,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例中,教师采用了“发散”追问:“9+5 可以7怎么算?” “还有不同算法吗?” “还有吗?”来引导学生针对某一具体问题进行多角度、多方位、多层面的思考,它能激发学生思维的求异性、发散性和创造性。还采用“因果”追问:“为什么要先加 1,再加 4?你们理解他的意思吗?”这里的因果追问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学生想出多种算法和举一反
13、三的思维方法。 “比较”追问:“比较这几种算法,你喜欢哪一种算法,为什么?”这样以反馈学生的思维过程进行追问,有利于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引发全班学生深入思考,在掌握算法的同时体味数学的简便,有发散,有集中,思维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培养。 追问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如果说课堂提问是事先预设居多的话,那么“追问”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可预设的,要根据课堂中学生的生成而生成、随课堂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教师只有从根本上形成对课堂追问的正确认识,采取艺术性的课堂追问,才能在教学实践中让追问的有效性表现得淋漓尽致,使实际的课堂追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灵敏性。让我们的课堂交流中多些科学追问,打造出更多朴实有效的数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