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国际化的广东职业教育.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08433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向国际化的广东职业教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走向国际化的广东职业教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走向国际化的广东职业教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走向国际化的广东职业教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走向国际化的广东职业教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走向国际化的广东职业教育2012 年 12 月的北京,瑞雪飘降,由中国教育部和英国文化协会共同主办、中国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与广东省教育厅共同协办的中英职业教育政策对话活动隆重举行。在中国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英国文化协会总裁戴维信以及全国近 200 名政、校、企代表的见证下,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和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共同为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成立“中英职业教育(广东)发展研究中心” 、广东 7 所中高职院校成为“中英职业教育合作院校”进行了授牌。此次活动上,中英合作项目专著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理论与实践英国的经验与我国的借鉴也正式发布。广东省 7 所中高职院校承担的四个分项目中期成果是

2、此专著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次活动标志着中英职业教育在广东的合作已经不仅仅开花结果,而且为中国其他省市,乃至中国国家层面的职业教育改革提供了借鉴。 从 1999 年开始,中英职业教育合作,从基础到高级,从单层次到多层次,层层深入,逐步推进;从项目设计到实施,双方紧密携手,使合作项目结出丰硕成果,成为中英职业教育合作在中国的典范。这些成果的获得,有赖于中英双方在过去 12 年不断建立并深化的相互理解和信任,两国的职业院校在平等互惠的基础上,进行了可持续的、充满活力的、成效显著的合作。为加快推动广东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全面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作出了重要贡献。 2回顾

3、过去 12 年的历程,双方合作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 1999 到 2002 年初是合作的萌芽阶段,双方互访探讨合作模式。 第二阶段,从 2002 年初到 2004 年, 双方在广东职业院校中引进英国职业资格证书,并开展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培训项目。 第三阶段,从 2005 到至 2009 年,双方开展职业教育政策体制研讨,并确定了开展课程教学标准的改革。 第四个阶段,从 2010 年开始,双方成立“中高职衔接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协助广东构建中高职衔接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第一阶段 合作的萌芽 从 1999 年开始,英国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与广东省教育厅开始相互接触,酝酿

4、在职业教育方面的合作。从 2000 年开始,英国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邀请英国职业教育专家数次到访广东,深入调研广东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并了解国际合作需求,同时组织研讨会,介绍英国职业技术教育的概况和教学方法。广东省教育厅和职业学院代表深入了解了英国相关职业院校和颁证机构的概况,分析了英国职业教育教学方法、评估机制和资格证书体系在广东的适用性。在相互了解和深入研讨的基础上,双方决定在英国职业资格证书的引入和职业教师教学法培训上开展长期合作。 第二阶段 引进英国职业资格证书和教学法培训 从 2002 年开始,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和广州白云职业技术学院等 14 所院校开展引进英国职业资格证书 BTE

5、C 和 NVQ 课程的试验,共有3400 多名教师参与项目,受益学生近 10 万人。 英国的课程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英国 BTEC 教学大纲是由行业专家和课程专家基于英国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共同开发的。课程最大的特点是强调以通用能力和专业能力作为教学的基础、培养的目标和评价的标准。这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科为中心,按照学科体系进行知识传递有很大的不同。BTEC 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内教学和课外教学有机结合,以提高学习效果。这样的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授课教师必须在深刻理解教学大纲的基础上,进行教材编写、教学方法和

6、考核评估上的创新。 为了帮助广东职业教育教师转变职业教育教学理念,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英国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和广东省教育厅联合举办了培训班,开展“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培训。据统计,共有超过 500 名广东职业院校校长和骨干教师接受了培训。从 2010 年起,广东省教育厅继续依托广东技术师范学院邀请英国专家进行教学法培训,共有 2000 多教师深入了解和掌握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英国 BTEC 课程的引入和教学法的培训,大大推动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和职业课程的改革,为广东职业教育培养出一大批具有专业水平的新型教师队伍。 第三阶段 课程教学标准改革 随着双方合作的深入,英国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和

7、广东省教育厅策划在更深入的层次进行合作。2004 年,双方共同邀请中英两国职业教育专家组,对广东职业教育现状和校企合作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并就4中英职业教育深入合作形成了新的思路。1 年之后,双方举办了中英职业教育比较研讨会。200 余名中英政、校、企代表聚集一堂,就双方职业教育现状、证书制度和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会议之后,2007 年双方正式启动了中英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项目,选取了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数控专业和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专业为试点,开始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的课题。 项目组在了解英国职业技术教育宏观机制,如英国国家资格框架标准、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英国校企合作机制;课

8、程标准及开发,如教学实施、教学评估、课程标准(课程结构、课程开发、单元描述、单元设计、课业设计等)的基础上,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并结合广东职业教育的具体情况,形成了项目成果,进行了试点推广。整个项目历时三年,项目组出版专著两本,论文上百篇,取得了全国领先的研究成果。 第四阶段 构建广东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进入 2010 年,结合广东省经济转型升级,构建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需求,双方合作进入全新阶段。 经过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中国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和广东省教育厅三方的多次研讨,决定选取中高职课程衔接作为项目合作的重点。在课程教学标准改革的项目基础上,选取数控、汽车后市场、信息技术业

9、、旅游管理等四个重点行业对应的中高职相关专业,从分析专业岗位能力入手,围绕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建立,开发相关专业的能力标准和课程标准,在全省高职院校和中职学校中推广应用。这个项目旨在通过借鉴英国经验,探求中高职课程衔接的方法指南,为解决广5东乃至中国中高职课程重复、衔接不当的问题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此合作项目得到了中英两国职业教育相关政府部门、研究机构、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的支持。共有超过 100 名来自 7 所广东职业院校和 4 所英国职业院校的教师直接参与了项目的研究;有超过 60 家中英行业和企业支持;围绕项目组织了 4 次大型专业论坛研讨;安排了 30 余名项目骨干教师赴英国深入调研和

10、学习。 2010 年 12 月,英国课程专家 MikeCole 教授和教育部职业教育中心研究所刘育峰博士到广东实地调研,与项目组成员就研究内容、研究进度等方面初步达成了共识。2010 年 12 月 15 日,英国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与广东省教育厅共同召开研讨会,双方签署了项目框架协议。2011 年9 月,英国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邀请了英国就业与技能委员会、英国汽车工业学会、英国院校等机构对英国如何从职业标准到课程标准的制定流程和方法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在交流的基础上,双方搭建了广东 7 所院校与 4 所英国优秀职业院校的合作平台,进行中英院校之间更广泛深入的合作。 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努力,在 2012

11、 年 12 月北京举办的“中英职业教育政策对话”活动上,广东项目的案例作为重要内容,纳入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理论与实践英国的经验与我国的借鉴一书中,并呈给中国教育部作为决策参考。同时为了认可和肯定广东省教育厅和下属院校在中英职业教育合作上的贡献,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联合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向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和 7 所参与课题的职业院校授予“中英职业教育(广东)发展研究中心”和“中英职业教育合作院校”6牌匾。 在未来,双方还将继续探讨在中英两国职业教育合作框架下,扩大课程标准开发的范围和以及探讨现代学徒制试点。此项目将能产生更多更好的成果,将中英项目研究和实践成果,推广到广东省乃至全国其他职

12、业院校,协助中国推进搭建中高职人才培养通道,构建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在全球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培养高技能人才,让技能培训不断适应经济的发展和行业的变化需求,是中英两国的职业教育工作者需要共同面对的挑战。英国政府将技能培训置于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不断增大对技术、职业教育和培训领域,如现代学徒制的投资,以推动经济发展和减少失业,特别是年轻人的失业。这使得英国开发了一个国际上公认的、高质量、以需求为导向的教育培训体系。而作为中国职教的领先者,广东省努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校企结合、职业教育体系改革、国际合作等方面,不断探求突破,这给双方继续深入合作

13、提供了非常可靠的基础,也让双方的合作具有更加美好的前景。 对于合作的双方来说,任何一个项目的开展都不是盲目的、被动的。在合作过程中,英国和广东职业教育都需要有合适的条件,思考为什么要合作。 2013 年 1 月 9 日,在广州召开的“中英职业技能校际合作工作坊”很好地回答了上述问题。二者的合作需要应该是:独特的,即双方的任何努力都是值得的;有时限的,即合作的过程应该有清晰的界限和控制;7积极的,即真正善用各方的技能和资源;可测的,即要设定合作的目标和结果;以问题为中心的,即有切实存在并需要给予解决的问题。至于为什么合作,首先,对于当地社会和经济来说,能够形成更稳定的社区,更多的自我实现,更开放

14、的视野,更多的投入,更多就业机会和更稳定的就业等等;其次,对于中英两国的院校来说,应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国际需求、机遇和关注的问题,有更多的合作机会,为劳动力队伍建设创造更好的条件,为企业能力建设提供更好的支持,在社会上有更高的声誉等等;第三,对于决策者来说,劳动力市场应该能更好地运转,能形成更具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更加有利的能力建设途径,能争取更多的公共投入等。 在过去的 12 年,英国和广东在职业教育上互利互惠和可持续的合作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两国的年轻人更好地掌握了技能,拥有了成功的职业生涯,推动了社会和经济的共同发展。合作双方的经验能给英国和中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英国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教育项目经理潘志华对此文也有贡献) 责任编辑 魏家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