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飞流直下三千尺”的修辞学阐释与追问内容提要 本文锁定夸张经典用例“飞流直下三千尺” ,借助修辞学理论资源探究夸张构式生成理据,指出只有充分认识夸张构式的构式义与组成部分意义融合的整体性,才能判断一个数量结构是属于常量、超常量还是夸张量,从而更充分地解释夸张义。夸张构式的修辞幻象特征,在物象、意象、语象的转换过程中体现。 “夸饰恒存”与“象”思维及修辞幻象有着很大的关联。 关键词:夸张构式亚义位“象”思维修辞幻象 作者高群,阜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福州 350007) 甲骨文时代以来,夸张就是汉语中的经典修辞现象。正如刘勰文心雕龙?夸饰所说“故自天地以降,
2、豫入声貌,文辞所被,夸饰恒存” ,从古到今,人们渐进地认识夸张,在探索中丰富着夸张。本文借助亚义位、自设义位、空义位理论资源探究夸张。所取经典用例“飞流直下三千尺” ,蕴含许多文学记忆,抑或唤醒更多学术热情,激发寻找解释夸张生成的可能路径。 一、 “飞流直下三千尺”夸张构式的生成理据 构式是人的认知域所形成的意象图式在语言中的投射,构式义就来源于人的认知域里所形成的意象图式。 针对人从感知客观事物到用言辞将所感知的客观事物表达出来的过2程,陆俭明做了六层面假设: 第一层面:客观世界(客观事件或事物之间客观存在的关系等);第二层面:通过感觉器官感知而形成意象;第三层面:在认知域内进一步抽象由意象
3、形成意象图式(概念框架);第四层面:该意象图式投射到人类语言,形成该意象图式的语义框架;第五层面:该语义框架投射到一个具体语言,形成反映该语义框架的构式;第六层面:物色具体词项填入该构式,形成该构式的具体的句子。 虽说是假设,未加以验证。但此假设为我们认识构式性质,构式义的产生打开了思考通道。有人按照此思路合理解释了“存在事件”构式生成。 夸张构式是构式的下位类型,夸张构式生成也符合上述界定的构式性质假设。以此为出发点,我们尝试寻找“飞流直下三千尺”夸张构式生成的理据。 第一层面:客观存在着庐山瀑布雄伟壮观景象;第二层面:视觉感知形成雄伟壮观的瀑布意象;第三层面:瀑布雄伟壮观意象可以抽象为流速
4、快、路径直、落差大等基本元素,从而形成瀑布意象图式;第四层面:初步选择语义框架流速快、路径直、落差大等;第五层面:该语义框架投射到汉语,形成反映该语义框架的构式本体+夸体+夸张点;第六层面:物色具体词项填入该构式,形成该构式的具体的句子飞流直下三千尺。 在六个层面中,前四个层面隐性存在于人的认知内化状态,具有整体感知的模糊不定性。随着认知处理程序深化,意象图式转化为更抽象3的语义框架,此阶段跨越图像和符号距离,为显性的第五层构式生成做了强力支撑。在第五层的框架下,第六层具体词项的选择水到渠成,经典夸张“飞流直下三千尺”生成。 在诗人认知域里形成的庐山瀑布雄伟壮观的意象图式,投射到语言层面,呈现
5、为“飞流直下三千尺”诗句。因为主语是“飞流” , “三千尺”描述对象超出长度的正常量范畴。在现实世界中,飞流不可能达到“三千尺”的长度。借助本体+夸体(夸张体)+夸张点的夸张构式可以判定此时的“三千尺”是数量结构聚合系统中的夸张量。本体:飞流,夸体:三千尺,在语言形式中显现;夸张点:长度,在语言形式中隐现;形式隐现的夸张点在读者接受中复原,在意义把握中提取。构式义表现为长度量域被夸大,故意言过其实,服务于抒发强烈情感的主观意图,最终生成的庐山瀑布是诗人的,也是接受者的。浙江社会科学 2012 年第 3 期高群:“飞流直下三千尺”的修辞学阐释与追问 二、 “飞流直下三千尺”夸体的亚义位特质 具体
6、到“飞流直下三千尺” ,按照传统语法观点属于主语和宾语的语义不搭配。数量结构“三千尺”如果不在陈述飞流长度结构里充当宾语,是一个普通的表示长度的单位,没有夸张意味。因为主语是“飞流” ,“三千尺”描述对象超出长度的正常量范畴,语义义位在语用环境中发生了转移,具有亚义位特征,使夸张成为可能。这种没有介体参与,直接表现为量的扩大的夸张,是夸张构式范畴中的典型成员。 为解释语用环境中的义位转移现象,谭学纯提出三个相关概念:亚义位、自设义位、空义位。依据是否具有自然语言的词条身份、是否具4有词典记录的固定义项、是否可以依据词典释义概括出相应义位等条件,把三个概念分别定义为: 亚义位:具有自然语言的词条
7、身份和词自身的内涵义,在静态词义系统之外可以概括固定义项的、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语义单位。 自设义位:具有自然语言的词条身份,但不具有词自身的内涵义,而是在静态词义系统之外,能够提取临时语义的、最小的意义单位。属于使用者的自定义。 空义位:不具有自然语言的词条身份和词自身的内涵义,在静态词义系统之外,能够提取临时语义的、最小的意义单位。 我们借助这项研究成果观察夸张构式,发现夸体语义在夸张点的作用下,带有亚义位和自设义位双重特征,从而与本体搭配,完成夸张构式义的生成。 数量结构“三千尺”具有固定语义,泛指长度,已经进入公共交流空间,其组成成分“三千” 、 “尺”也被词典记录,成为静态词义系统的
8、一员。但在夸张构式“飞流直下三千尺”中,因长度被凸显的内因推动,数量结构“三千尺”可以被替换。首先, “三”常指虚数,表示“多”的意义,可以被替换为“五、九”等指虚数,表示“多”义的词。 “三千尺”可以替换为“五千尺” “九千尺”等。其次, “千”可以被“十、百、千、万”等替换。 “三千尺”可以替换为“三十尺、三百尺、三万尺”等。最后, “尺”可以被“寸、丈”等替换。 “三千尺”可以替换为“三千寸、三千丈”等。因为长度成为凸显特征,在此聚合系统中,超常量才会成为被选择的对象,因此, “三十尺” “三百尺” “三千寸”等在客观世界中5可能出现的瀑布长度都被剔除,不可能出现的“三千尺”等才成为诗人
9、想象中的瀑布长度, “三千尺”被替换的过程,收窄了精确数字含义,放宽模糊长度的表达,在庐山瀑布雄伟壮观语境的触发下,瀑布被夸张为超长,竟然被怀疑为银河从九天落下。当然,下句“疑是银河落九天”是比喻,也是夸张。二者的复杂关系,不是本文涉及的问题,拟另文论述。 “三千尺”被替换的逻辑程序是: 剔除客观世界中可能出现的瀑布长度筛选诗人想象中瀑布长度确定超常量聚合系统。 此时“三千尺”意义虽然仍具有静态的表长度的意义,但更具有非精确表长度语义的动态性,因此“三千尺”语义具有亚义位特征,从旧有的自然语义转移到新生的自然语义,对应词典记录和尚未记录的公共经验。 “三千尺”语义的亚义位特征,需要借助同质性质
10、的概念认知;夸张构式语义的自设义位特征更多借助异质性质的修辞认知。后者我们另文讨论。 “三千尺”突破精确数字身份,与“飞流”搭配,超越客观世界不可能限制,完成心理世界存在的瀑布超常量的夸张表述。如果出现“飞流直下三千尺长” “飞流直下三千丈”等变化的格式,可以看成是顺应,即由中心意义派生出非中心意义的变化。比照修辞同化与修辞顺应,夸张同化与夸张顺应可以概括为: 夸张同化:夸张构式在与构成成分整合过程中将整体的构式义加给6这些成分,使它们发生适应自己的变化。 夸张顺应:夸张构式在表达满足修辞动因造成的意义时,自身发生由中心意义派生出非中心意义的变化来适应它。 三、 “夸饰恒存”的追问与解释: “
11、象”思维和修辞幻象反观刘勰断言的“夸饰恒存” ,不禁要问:在中国,为什么夸张的发生是如此久远又如此频繁呢?这应该与国人的“象”思维作用下的“象”文化有关。 先贤运用“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比类取象” “援物比类”等思维方式对万物的感悟,延续至今,成为中国人的特色思维,成为中国“象”文化的生成的深层动因。 正如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分析中西哲学差异时指出:中国哲学用直觉的方法获得概念,语言富于暗示,言简意丰,采用比喻例证;在进行科学研究时用“负”的方法“告诉我们它的对象不是什么。 ”西方哲学用假设的方法获得概念,语言严密而明确,采用演绎推理论证,在进行科学研究时用“正”的方法, “告诉我们它的对象
12、是什么” 。 推理式思维以假设形成的概念为基础,从已知的判断推出新判断,即从前提推理出结论,演绎论证展示其推理过程,三段论是典型形式。判断肯定或否定事物的存在,或指明是否具有某种属性,形式逻辑用“A是 B”表达,A 与 B 同质,A 与 B 呈上下位概念关系,主观性因素无法参与,在客观论证中,演绎“是”的必然性。 直觉式思维运用联想、体悟方式连通两类外延没有联系的事物,这种通过比喻例证认识事物性质和特点的方法,大致相当于中国传统思维7中的“比类取象” “援物比类” 。 “取象”的旨归是“尽意” ,把客观存在转化为主观认识,然后通过对具体“象”的阐释,说明事物本质特征,把主观理解过的客观规律表述
13、出来,变成人们的共识。用公式可表示为:“A 犹如 B”。A 与 B 不受同质、异质的限制,表达者能通过“悟”的方法建立起联想关系,通过比喻例证描绘事物的性质、特点。表达者主观性因素直接参与“悟”的过程,在“犹如”所说的若干可能性联系中选择其中一种, “象”呈现主观特征。如果提高“悟”的审美要求,就会生成朱良志提出的“审美妙悟” 。 “审美妙悟”作为中国人重要的认识方式之一,具有潜在的美学特质,具有类通审美认识活动的特性,是特殊的审美直觉活动,与西方审美直觉理论具有明显的差异,是“慧的直觉” ,表达的是天人相合哲学的精髓。他认为在世界美学中,应确立“审美妙悟”作为一个独特美学概念的位置,在未来的
14、世界美学建设中,应注意吸收中国“审美妙悟”学说的滋养。 中国“象”文化的确立主要表现在哲学、文论、画论、医学等方面,与直觉感悟认知特性是有关联的。 “象”语义取自易传?系辞上:“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像其物宜,是故谓之象。 ”在言不及意的困境中, “象”成为联通言意的媒介。在中国哲学的源头,对“道”的描画也借助了“象” 。 老子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至于“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所谓的“至乐无乐” “
15、无状之状,无物之象”就是要超越具体8的、有限的形象,达到永恒的、无限的“无”和“道”的境界。 在文论中,影响最大是司空图提出的“象外之象”说。 与极浦书:“戴容州云: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 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岂容易可谈哉!” “象”和“景”主实,主“物” ;与李生论诗书中提出“味外之旨” 、 “韵外之致”的“味”和“韵”主虚,主“心” 。他力图超越主客结合、心物交融的二元思维模式,从而接近发掘“物我两忘”一元特性的合理性。 “象外之象”的前“象”还有具象的痕迹,后“象”则更接近抽象“道”的体悟。 阅读接受要借助“象” ,主体运思同样需要借助“象” 。唐代王
16、昌龄诗格:“诗有三格:一曰生思,二曰感思,三曰取思。生思一:久用精思,未契意象,力疲智竭,放安神思,心偶照镜,率然而生。感思二:寻味前言,吟讽古制,感而生思。取思三:搜求于象,心入于境,神会于物,因心而得。 ”在生思过程中,冥思苦想而不得“象” ,灵感突显, “象”自然而生。在感思过程中,阅读触动思考,在语言营造的“象”里,神心交融。在取思过程中,提取、锁定“象” ,完成言意的融合。 王国维“有我、无我”的观点,也可以看成是对有我之“象”和无我之“象”的解读。 “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主观移情到客观,凸显主观的我,物因我而生。 “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物我相混,凸显客
17、体的物,隐藏主观的我。不是无我,而是我凭借更隐蔽的姿态出场。 在画论中,石涛的“不似之似”成为中国画家遵循的法则。中国画形、意兼备。 “象中有意,意中有象” ,不似的“象”是手段, “似”在目9的。 “象”的变形,意在抒情。文人画更是在画里寄托人生理想,人格化所描绘的“象” ,选择用“四君子”称呼“梅兰竹菊” ,审美超出现实美和艺术美的范畴,上升到人生哲理的高度。人品即画品,人在自然生命、自我生命的包围中升华。 在中医理论中, “象”可以理解为具有层级性的语义场,从抽象到具体依次表现如下。 道:执大象,天下往(老子?三十五章 ) 阴阳: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 (素问?五运行大论 ) 五行:金、
18、木、水、火、土。 六气:风、寒、暑、湿、燥、火。 具体的象:脏象、脉象、舌象、声象等。 “望、闻、问、切”四诊,依赖的是具体的象的表征才得以进行。素问?宣明五气篇 “五脉应象:肝脉弦,心脉钩,脾脉代,肺脉毛,肾脉石,是谓五脏之象。 ”中医切脉,脉搏具体形态称“脉” ,对脉深入体验后获得的才是“脉象” 。在象中把握脉与脏器关系,由下往上推衍,对象的诊查,是在象的语义场中,在阴阳与外界环境中把握“脉象”含义。 灵枢?本藏 “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灵枢?刺节真邪 “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也” 。经络运行无法用西医解剖学解释,在外在“象”的关照中发现体内病变信息,许多信息
19、是生理化验检查时发现不了的。认识的整体性符合人的生理有机整体性特征。象的形象中蕴含理性分析特征,表明其既是实体范畴,又是关系范畴。作者认为这是中医的思维特色,也是中国传统思维特色。 “象”是10感性和理性的统一,取象目的在于尽可能的表现事物本质,探索抽象规律。在有形中探索无形,在有限里发掘无限。中国“象”思维不仅体现在“象”文化里,还体现在负载文化意蕴的媒介里。当“象”思维凭借语言形式表现出来时,往往需要借助修辞幻象的参与。 修辞幻象是鲍曼在讨论西方戏剧主义修辞批评理论时提出的一个重要术语。他说:“能够将一大群人带入一个象征性现实的综合戏剧,我称之为修辞幻象。 ”谭学纯、朱玲广义修辞学对此概念
20、深化分析,总结了修辞幻象两个特征,即修辞幻象不是指向真实的世界,而是指向语言重构的世界,修辞幻象在人们的心理重建一种象征性现实。他们把修辞幻象重新表述为:语言制造的幻觉。 修辞幻象概念具有普泛性,启示我们用新视角理解语言和现实世界的关系。修辞幻象不仅是表达者专利,更有待接受者参与。修辞信息传达渠道是“交流” ,修辞幻象生成基础是“经典的台词” ,修辞幻象完成标志是形成以最初情感为基础的情感反应,在语言制造的幻觉里生成每个人心中不同的象征性现实。语言和世界偏离的事实是修辞幻象产生前提,理解修辞幻象有赖于表达和接受两个向度的努力,修辞接受意义的实现既可以当时实现,也可以在以后的反复再现中实现。夸张构式:本体+夸体+夸张点的故意言过其实特质,可以理解为语言参与制造的心理上象征性现实,具有修辞幻象特质。夸张构式的修辞幻象特征,在物象、意象、语象的转换过程中体现得更为明显。 1988 年,朱玲、谭学纯曾提出在不同层面定位物象、意象、语象这三个概念,即:现实层面的物象;心理层面的意象;符号层面的语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