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浊”观与汉晋人物品鉴论.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08589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3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浊”观与汉晋人物品鉴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清浊”观与汉晋人物品鉴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清浊”观与汉晋人物品鉴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清浊”观与汉晋人物品鉴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清浊”观与汉晋人物品鉴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清浊”观与汉晋人物品鉴论提 要:“清浊”是中国文化的基本命题。这一命题萌芽于气论,在两汉以“轻清重浊”构成审视天人关系的基本视角,又在汉晋人物品鉴中得到广泛应用,逐渐定性为“清贵浊贱”的依据,被确立为分辨优劣的重要标准。之后,受到“文如其人”观念的影响, “清浊”成为文学品评的理论命题。 关键词:清浊;轻清重浊;清贵浊贱;人物品鉴 汉晋人物品鉴论中, “清浊”是判断一个人高下贵贱的重要依据。郦炎有诗言:“贤愚岂常类,禀性在清浊。 ”1 王充论衡?非韩篇亦论之:“凡人禀性也,清浊贪廉,各有操行,犹草木异质,不可复变易也。 ”2皆认为人性有清浊之分。这一依据最初源于何处?“清浊”如何成为人物品

2、鉴的标准?并成为判断社会人才优劣的关键?这就需要在本源上对“清浊”概念加以辨析,细 致审视其如何从哲学思考,转向对人的气质审视,并且由人及文,成为中古社会的基础命题。 一、 “清浊”的理论渊源及走向 先秦时, “清浊”已经成为人类观察宇宙形态、思考物质运动的基本概念。其两两对举,代表物质具有的对偶质性,最初是先民们在实践中的经验与总结。 国语?郑语载史伯言“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3 谓天地物质由他物和合演化而来,是多样性的统一;左传?昭公三十二年2又载史墨言“物生有两” ,4 说明万事万物皆是由相反相成的两方面构成的。这是哲学中物论的一种思维模式,诸如大小、上下、阴阳、刚柔、动静等,概莫能外

3、, “清浊”也是内在理据之一。晏婴曾论事物间的关系:“清浊大小,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 ”5 以食品“和羹” 、音乐“和声”为例,阐释事物中两元因素相反相成、相辅相助的道理, “清浊”被置于众多要素之首。再有邓析子?无厚:“异同之不可别,是非之不可定,白黑之不可分,清浊之不可理久矣。 ”6 如果说异同是对性状的区分,是非是对价值的界定,白黑是对形象的描述,那么“清浊”则是对事物品类的判断。 从先秦文献来看,在以“清浊”对具体物质进行状态性描述时,绝大部分集中于水、气这两类物质,而水与气,又恰是宇宙论中讲万物大化演变时,即在宇宙从混沌的初始状态如何一步步变易出天地万物

4、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两种介质。前者的理论以太一生水为代表,后者的理论以淮南子为代表。其中, “清浊”是宇宙生成论中至关重要的链接性命题,在以“道”为宇宙本原,以“太一”或“太易”为宇宙初始的基点上, “清浊”贯穿着宇宙如何生成、如何变化的漫长历程,并将这种历程中的辩证逻辑与天人关系相结合,等同于人类的生存法则及社会理想秩序的建构。 “清浊”最早被用之于论水,从视觉感官上看, “相彼泉水,载清载浊” ;“原隰既平,泉流既清” ;1 水有时与污秽混杂令人厌恶,可静水又能自除污秽,使水清如鉴,故此,绝大多数人都喜欢“清”而厌恶“浊” ,皆希望能有如清水般的品性。 老子第十五章:“孰能浊以静之徐清?3”

5、元吴澄注:“浊者,动之时也,继之以 静,则徐徐而清矣。 ”2 可见老子主清去浊,正为 “天得一以清” , “天无以清将恐裂。 ”3“清”为根本,是万物动静循环的开始,而“清”的水之本性,借此推及到万物之理与人生之道上。正如庄子所论“清而容物” 、 “清白”等,皆以“清”为美、以“清”为真。不过,老庄所讲的“清浊” ,在当时只存在着简单的激浊扬清倾向,多是感性的象征手法,并不十分强调理性上的“清浊”之辨。 以“清浊”论水的质性,在两元分殊上一直比较模糊,这是此条线索发展缓慢,且最终在内部出现矛盾的根本原因。水的地位上升,出现在管子?水地篇 ,以水为“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 ,4 认为万物皆

6、依赖“水”生,并以各地不同的水性分出“清”与“浊” , “美恶贤不肖愚俊之所产也。 ”“楚之水淖弱而清,故其民轻果而贼。越之水浊重而洎,故其民愚疾而垢宋之水轻劲而清,故其民闲易而好正。 ”5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水清则民心易。需要指出的是, 管子中以“清浊”论水,只是其水论中的一部分, “水”仍要依附“土”而行,没有上升到最高的宇宙本原的位置,也更未以“水”去追问宇宙的源头。这不过是时人从最常见、最多变的自然现象中,寻找到了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并能适用于人生及社会而已。6 归根结底, 管子?水地篇中的水分“清浊” ,与老庄是相近的哲学逻辑,仅算是思想上的一种譬喻,没有过多的理论建构。 当这种

7、以“清浊”论水的模式,试图进入到宇宙论框架中,它的缺陷很快便凸显出来。其根本原因是,以“清浊”论水使用的是二元分立4法,也就是认为水既可以为“清” ,也可以为“浊” ,甚至在两者之间能够互相转化。例如, 太一生水以热冷、躁湿论水的“反辅” , “四时复相辅也,是以成寒热。寒热复相辅也,是以成湿燥。湿燥复相辅也,成岁而止。 ”7太一生水中讲的“水” ,是仅位于“太一”之下的宇宙本原,其“反辅太一”先生出天,后生出地,再生出四时,后有“寒热”类于清,再有“躁湿”类于浊,和合相辅最后生成万物。可见, “水”是高于宇宙中任何物质的本原,本应是个抽象性的概念。可它毕竟从具象物质之“水”的概念上升而来,有

8、思想的残存不可避免。所以,在战国乃至秦汉文献中, “水”有时仍指的是五行元素的“水曰润下” ,而当水、火被同时理解为具有二元对立性时, “水”到底孰清?孰浊?差不多搅合成了一笔糊涂账。因为若以阴阳为固定的衡量标准,应是阳在上、阴在下,清为阳,浊为阴。依据洪范中“水曰润下,火曰炎上”的五行说,8 水应为浊,火应为清,也就是“水之极浊便成地,火之极清便成风霆雷电日星之属” 。9 但是, 太一生水中的“水”具有清浊两性,而在五行中的“水”却应单属于浊性。当然,此处的“清浊”尚没有高下尊卑之分,但这类在试图将阴阳与五行相配时所导致的失调问 题,却很难得到完满的答案。 而以气之“清浊”作为思考的理据,就

9、通顺很多。其实在逻辑体系上,论水与论气的阐释层面是一致的,在它们之上是“道” 、 “太一” 、“太易”等,这些都是对宇宙源头进行的纯粹理性思考,而“水”与“气” ,则是从多样化的自然界中,归纳出的抽离了感性直观却仍然是实物的符号。尽管它们也是想象出来的,但这种想象,并没有完全脱离客5观存在。如上所论,以“清浊”论水难以为继,就是因为既将“水”视为抽象的宇宙本原,又将其视为是生成的具体物质,两个层次之间的冲突不可调和。而以“清浊”论气,这种矛盾便不复存在。有此缘由,战国至秦汉间的宇宙生成论在经过抉择后,有“清浊”之辨的“气”论开始大行其道,形成一股强大的洪流。 观点首见楚简恒先 ,强调“清浊”与

10、“气”的自生。 有或焉有气,有气焉有有,有有焉有始,有始焉有往者。 (第 1 简) 气是自生,恒莫生气。气是自生自作。 (第 2 简) 生之生行,浊气生地,清气生天。气信神哉,云云相生。气信神哉,云云相生。信盈天地,同出而异性,因生其所欲。察察天地,纷纷而(第 4 简)复其所欲。 (第 5 简)1 恒先中的观点,认为宇宙初始是“恒先” ,这在黄帝四经?道原中也有,其意基本等同于“恍兮惚兮”之道,是为宇宙的起点。之后 “恒先”生出气,宇宙内分出有无,故将自生的“气”定性为宇宙本原。然后“气”分了清浊,天地就出现了。这里面的清气、浊气乃自生而出,气化之初宇宙内一片混沌,清浊二气融合, “求其所生”

11、后,二气化成天地,并充盈在天地间, 让天地具有了无限循环性的自生欲望,故“纷纷而复其所欲” ,万物皆成。 恒先整合了先秦众多关于宇宙学说的话题,这也是战国末年至汉初哲学发展的大趋势,杂家辈出,意图在诸子百家林立天下的局面上,6在经历了长期的争论和颉颃后,彼此吸纳兼容,有所采撷、有所承接,在总体上的综合观点愈来愈多,从而建构出一套合理且完整的宇宙图式。这在淮南子?天文训里能看的更为清晰: 天坠未形,冯冯翼翼,洞洞浊浊,故曰太昭。道始于虚?,虚?生宇宙,宇宙生气,气有涯垠,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清妙之合专易,重浊之凝竭难。故天先成而地后定。天地之袭精为阴阳,阴阳之专精为四时,四时之散

12、精为万物。2 其意为, “太昭”是宇宙原初的混沌状态,乃后有道、有宇宙,宇宙生气后,先经天营地,有天地后分阴阳,分阴阳后成四时,四时运转后有万物。 淮南子?天文训中所言的“清浊”比之恒先中的“清浊” ,有两点不同: 其一, 恒先是先浊后清,先地后天,与黄帝四经?十六经?观中:“下会于地,上会 于天待地气之发也,乃萌者萌而孳者孳,天因而成之”的模式相近。3淮南子?天文训 则先清后浊,先天而后地,顺序反了过来。其强调先天后地,显然秉持的是阳主阴辅的概念。其实,阳清阴浊的离合是同时进行的,并无孰先孰后、孰主孰从,这只是两套不同的系统,因后世大多从淮南子 ,前者被逐渐放弃了。 其二, 淮南子?天文训中

13、将“清浊”与上下相配,轻清为阳,上升而为天,重浊为阴,下降而为地,将“清浊”作为空间描述的概念,7规定了其上下四方的生成机制。这回答了屈原在天问中的质疑:“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谁能极之?”4 这里的“清浊” ,不单指“气”存有的两种状态,也是“气”中蕴含着清轻浊重,清上浊下的无处不在的力量。无论是盖天说, 河图?括地象言:“清浊既分,伏者为天,偃者为地。 ”5 或是混天说,清气所成的天在外,浊气所成的地在内,张衡灵宪:“于是元气剖判,刚柔始分,清浊异位。天成于外,地定于内。 ”6 还是有神秘色彩的创世神话,徐整三五历记:“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气为天,阴浊

14、为地。 ”7 亦如是描述。这也说明了以“清浊”论天地分殊,是秦汉通行的宇宙学说理论背景,异议甚少。 所谓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宇宙生成是空间与时间的结合,成为时空方才完整。整合“清浊”进入到时间的结构,在易纬?乾凿度中被体现出来: 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也。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未离,故曰浑沦。浑沦者,言万物相浑成,而未相离。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故曰易也。易无形畔。易变而为一,一变而为七,七变而为九。九者,气变之究也,乃复变而为一。一者,形变之始。清轻者上为天,重浊者下为地。1 易纬所列“四太” ,乃是对

15、宇宙生成时间阶段的划分。第一阶段为“太易” ,与“太一” “恒先” “太昭”相类,漠然无气可见;第二阶段为“太初” ,郑玄8注:“太初者,亦忽然而自生。 ”2 自生者即为“气” ,为易变之物;第三阶段的“太 始”有了形,第四阶段的“太素”有了质,宇宙诸物即成。宇宙化生时有一、七、九的无穷循环,这种循环在“太初” “太始” “太素”中都存在着。所以,从大范围来说,宇宙由气、形、质逐级构 成;从小范围来说,万物皆有气、形、质的三个层面, “清浊”蕴含在每一层面中。 但是, “清浊”之分与“气”变并不截然处于同一阶段。万物的形成,由气推动,而气运动的方向,取决于组成的气的内部特性,气变时是在酝酿“清

16、浊” ,有“清浊”之分后方有形,形再具备着“清浊” ,便有了质。由此,当时间结构介入“清浊”之辨, “清浊”便不再只局限于气论中,单指清气、浊气两种要素,而是能够贯穿在万物生成的各个阶段,气、形、质中皆有“清浊” ,阳轻阴重,阳清阴浊,演化为与阴阳类似的清性与浊性。此中, “清浊”是作为阳、阴的本质性要素,被加以审视的。当“气”的单一性与“清浊”的对偶性得以联结, “清浊”也不再是静止的物质状态,又具有了动态的精神。以此着眼,诸子多以“清 浊”立意来审察天地,剖分事理。如列子?天 瑞篇:“属天清而散,属地浊而聚。 ”3 清散浊聚,散而为阳,聚而为阴。清浊可交感平衡、互补渗透,有充斥、流动、氤氲

17、等状态,无穷无尽,方生变化。再如抱朴子?内篇?塞难:“浑茫剖判,清浊以陈,或升而动,或降而静,彼天地犹不知所以然也。 ”4 正是“清浊”并9立,才构成了天地的基本秩序与基本形态。 将“清浊”并立,作为基本的秩序、形态,存留于万事万物之中,但二者属性截然不同。见?冠子?泰鸿:“自若则清,动之则浊。 ”5清静而浊动。对自然而言,是需要二者叛离,方可各安其事,如果清浊交浑,则秩序混乱。如文子?上德:“以清入浊必困辱,以浊入清必覆清。 ”6 清陷于浊不能自清,必然困顿;而浊若犯清,则必然导致秩序倾覆。但当二气不能平衡时,常选用清气来抑制浊气,即扬清激浊。 太平经中提出“天地之性,清者治浊,浊者不得治清

18、。 ”7 显然期望秉承天地清气,去抑制重浊之气。清性远在浊性之上,有了明显的清尊浊卑的意识。 归纳言之, “清浊”最初并非为独立的哲学范畴。其从简单的物质对偶质性,在宇宙生成的“气”论中获益匪浅,一步步演变为万物内在的深层存有之性。尽管从立名的角度来看好似没什么改变,实际上,这里面有“清浊”理论螺旋化上升的进程。对偶质性的“清浊”是固 定、死板的, “清”与“浊”只位处对立面关系;清 性与浊性两者,则是对立统一关系,区别对待,亦即对立;一者合一,亦即统一。正如后人所论:“两不立则一不可见,一不可见则两之用息。两体者,虚实也,动静也,聚散也,清浊也,其究一而已。 ”8 藉此机会, “清浊”确立了

19、浓厚的思辨色彩,从“清浊”为万物基始,到“清浊”是万物的性质,其中的重重特点,可按照论者的需要,任意选择与发挥。也正是这种可在不同层次不断进行两分的思维模式,成为了哲学各家学说中不能忽视的焦点。 10二、天人图式中的“清浊”论 秦汉哲学具有这样的一个特点:许多自然哲学的因素,迅速地被社会哲学所吸收或改造,注入了新的抽象的、或主观的内蕴,进而方可推天道以明人事。同理,虽然“清浊”刚从秦汉的宇宙生成论中析出,但很快就在天人同构的关系之间,被紧密的构建起来。甚至可以说,以“清浊”论宇宙与以“清浊”论人,几乎同时出现在秦汉的哲学思索中。导致这样现象的原因:一方面,从“天”的角度出发,宇宙学说中所讲的天

20、与地,本就不是纯粹自然意义上的完全的客观存在物,兼带有“道”的意蕴,最后要落实到具体的人与人性上,天地论“清浊” ,人必然也要论“清浊” 。一方面,从“人”的角度出发,即便各家所论“天”的含义有所区别,天命、天道、天德、天志见解各异,但天人同构是他们共同的命题,人如何与天同构,获得法于道、法于自然的力量。在这样的追问中,但凡与天地有关的逻辑因素,皆会映照到人与人性上。两方面互相交错的思考,造成了不论是讲天人相类、或是天人相感、还是天地人和, “清浊”无不贯穿其中。 天人相类,指的是从人的形体血气,到人的性情命理,都与天有许多相同或相似的地方, “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故可为解。”1黄帝内经?灵枢?邪客中讲得更清楚,日月对双目,四时对四肢,风雨对喜怒,冬夏对寒 热,阴阳对男女夫妻。2 在宇宙论的角度,四时、风雨、冬夏、阴阳,莫不与“清浊”密切相关。在春秋繁露?人副天数中也有类似的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