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吾谁与归”新解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吾谁与归”中“归”的释义,认为“归”应训为“终、至” , “最终到达” 。 “与”在句中为介词, “跟一起” 。“吾谁与归(其谁与归) ”的意思是:我还能和谁一起最终实现那至高的理想(探索到宇宙、人生的奥妙)呢?” 关键词:“吾谁与归” “归” “与” 介词 语气助词 一 “吾谁与归”为后人熟知多是由于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那句“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对于其中“与”的认识,历来众说纷纭。 一种观点认为“与”在句中作介词, “谁”为宾语前置。 礼记正义孔颖达疏:“此处先世大夫死者既众,假令生而可作起,吾于众大夫之
2、内,而谁最贤,可以与归?”人教版初中八年级语文岳阳楼记注解:“(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微,没有。谁与归,就是与谁归 。归,归依。 ”“与”在这里作为介词,解释为“跟,同” 。郭锡良古代汉语:“谁与:与谁” , “疑问句代词宾语前置” , “归:归从,汇聚在一起” 。 另一种观点视“与”为语气助词,可省略。王引之经传释词 “欤、与”条:“与,邪,辞也。此皆常语也。其在句中助语者:礼记檀弓曰:谁与哭者?又曰:死者如可作也,吾谁与归?家2大人曰:与 ,音馀。 吾谁与归 ,与谁与哭者 ,文同一例,犹言吾将谁归也。 ”古书虚字集释 “按与字为疑问之词,或有于句中倒用者,如礼记檀弓篇:谁与哭者?
3、即哭者谁欤? ”又“死者如可作也,吾谁与归?”即吾归谁欤皆是也。 ” 陈建生“吾谁与归”解 、余志朝“吾谁与归”正诂 、朱声琦郭锡良古代汉语 (上)部分注释商兑 、富金壁“其与能几何”与“吾谁与归” 等认为“与”应视为助词,同“欤” ,无义,可省略。潘玉坤句中虚词“与”及其相关句型将“吾谁与归”和“其与能几何” “何之与有” “安与知”这几种先秦两汉文献中“与”的常用句型,着眼语言的系统性,梳理总结,认为这些句型中的“与”应作为虚词。 以上两种解释中, “与”的词义、词性不同,句子结构也不一样。“与”的释义困惑,很大程度上来自“归”字意义一直模棱两可,有的主张“归附、归依” ,有的赞成“崇敬、
4、仰慕” 。学界认为“归”字的语义主要有两种:一是“归附,归向” ,二是“景仰、崇敬” ,如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 “归”解为后者,文献典籍中并未有新的例证。严格地说,此义应视为语义上的发挥,并不能视为“归”本身的意义。例如: (1)赵文子与叔誉游于九原,文子曰:“死者若可作也,吾谁与归?叔誉曰:其阳处父乎?文子曰:行植于晋国,不没其身,其智不足称也。 其舅犯乎?文子曰:见利而不顾其君,其仁不足称也。我则随武子乎!利其君,不忘其身;谋其身,不遗其友。 晋人谓文子如3人。 ”(礼记檀弓 ) (2)晋平公过九原而叹曰:“嗟乎!此地之蕴吾良臣多矣,若使死者起也,吾将谁与归乎?” (西汉刘向新序杂
5、事 ) (3)赞曰:君子重义,小人殉利。巢殒耆诛,其道即异。许、吕封驳,照耀黄扉。死而可作,吾谁与归?(旧唐书卷一百五十四 ) (4)非唐之刘宴会,吾谁与归?(宋陆九渊象山先生全集刘宴知取予论 ) 与“吾谁与归”类似的“其谁与归”: (5)临风想望,不能忘情者,念公之不可复见,而其谁与归?(宋王安石临川先生集祭欧阳文忠公文 ) (6)瞻望城西,素旌来止。其谁与归?九原莫起。 (明归有光震川先生集祭唐虔伯文 ) (7)今年在扬州,闻公眉观察亦有一联云:“敬以持己,恕以接物,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生不交利,死不属子,九京可作,舍公其谁与归。 ”出语本朱子 ,对语本檀弓 ,则真足以传陶泉矣。 (清
6、梁章钜浪迹丛谈俞陶泉都转 ) 上述例文都谈到了“死者可作” “死者若起”这一共同话题。其中例(5) 、例(6)为祭奠亡人之文,若为“崇敬、仰慕” ,则逝者、生者皆可敬慕,又何来“死者可作”之感叹呢? 其实, “归”作“崇敬、仰慕”义,尽管不合逻辑,但确实可以省去关于“与”究竟是介词还是语助词的麻烦,但仔细观察如果“归”作“归附、归依”解,亦有不通之处。 4(8)进退我生,游观所达,得贵为人,将在含理。含理之贵,惟神与交,幸有心灵,义无自恶,偶信天德,逝不上惭。欲使人沈来化,志符往哲,勿谓是赊,日凿斯密。著通此意,吾将忘老,如曰不然,其谁与归。 (南朝沈约宋书颜延之传 ) (9)嗟夫!今之人,知
7、动之可以成功,不知非其时,动亦为凶;知静之可以立德,不知非其理,静亦为贼。大矣哉!动静之际,圣人其难之。先之则过时,后之则不及时。交养之间,不容毫厘。故老氏观妙,颜氏知几。噫!非二君子,吾谁与归。 (唐白居易动静交相养赋 ) (10)然羲之石牌帖云:石脾入水即干,出水便湿;独活有风不动,无风独摇;又未可以意穷也。非至圣,吾谁与归?(南宋陈郁藏一话腴 ) (11)礼者,过不及之准也;抑之极,则矫而为扬之甚,势之必反也。垂及于女直、蒙古之世,鞭笞之,桎梏之,奴虏斥诟之;于是而有“者厮可恶”之恶声施于诏令,廷杖锁拏之酷政行于殿廷;三纲裂,人道毁,相反相激,害亦孔烈哉!三代之后,必欲取法焉,舍赵宋待臣
8、之礼,其谁与归?(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十三明帝 此三处文献皆大段谈论事理、物理,丝毫未提及人事,缘何笔锋一转产生“无人可归”之感?例(6) 震川先生集祭唐虔伯文 ,唐虔伯与归有光确曾一道为著名的“张贞女事件”奔走呼号,但二人关系并非“归附、归依” 。例(2) , “良臣再起” ,恐怕晋平公所表达的也不是要“归附”于他们。假使“归”的“归附、归依”义引申为“在一起” ,比喻心灵上的志同道合,能否说得通呢?例(11) “舍赵宋待臣之礼,其谁5与归?”既不能理解成“除了赵宋的礼法,还能归附于什么呢?” ,也不能理解为“除了赵宋之礼,还能和什么在一起呢?”因为“其谁与归”并非是要“归顺”于赵宋礼法,而是
9、要“取法” ,参考、借鉴从而实现所要追求的至善至美之法。 赵文子九原对话的滥觞,从一开始就未提及“归”的指向,后人在用典时也照搬全收,因而造成了无尽的争论。但好在仍有极少数例子给我们提供了线索,指明例(11) “归”指的是“创制符合仁政的礼法” 。 (12)两都陷没,晋室垂尽,所留遗者,惟南阳琅琊二王,同居征镇,欲求继绝,舍二王其谁与归?(民国蔡东藩两晋演义 ) 论语尧曰:“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 ”邢昺疏:“贤者当世祀,为人非理绝之者,则求其子孙使复继之。 ”“继绝世”也作“继绝” 。这里很容易译成“除了这二王还能归附谁呢” ,但联系上下文,可知并不存在哪一方归附哪一方,而
10、是“除了这二王还能跟谁一起最终实现我们的目标呢?”即“求继绝” ,延续快要断绝的世族命脉。 纵观“吾谁与归(其谁与归) ”的语境,无一例外,具备以下几个特征:a.作者在现实环境中屡受挫折、失意惆怅。不论是慨叹人才凋零,还是自身时运不济,皆为逆境触发的感慨。b.言者心情沉重,语气程度甚于平时。从“嗟乎!“嗟夫!” “噫!” “害亦孔烈哉!”可见一斑。c.提及的人物多为逝者,非生者。正是由于现实环境的残酷异常,同路乏人,才会不切实际希冀“死者可作” ,渴盼能有同道中人与之前行。d.都在谈论事理,而非谈论某人。e.“吾谁与归(其谁与归) ”提及的人和事无论6是否得到公认,都笼罩了“至圣” “至善”的
11、色彩。环境残酷之至,心情沉痛之至,内心所最钦佩的人和事,这几种特征都反映了共同语义“终极、至高” 。而这得益于“归” ,因为“归”本身即含有“最终、终结”的语意。 因此, “归”训为“终,至” “最终到达、最终实现” ,则一切疑惑迎刃而解。 “吾谁与归”意思就是“还能和谁一起最终实现那至高的理想(探索到宇宙、人生的奥妙)呢?”张盛桥、熊细滚古代汉语第二章“选词概述” , “归”字,义项“最后回到某一地点, 周易系辞:天下同归而殊涂 ”。这里“归”与“吾谁与归(其谁与归) ”意义相同,比喻实现至高的理想,即中国传统文化中志士仁人上下求索的修身治国平天下的至理。 助字辨略:“后汉书袁术传 虽假符僭
12、称,归将安所取容哉 。 归 ,终竟之辞” 。 吕氏春秋慎大览顺说:“以之所归” ,高诱注:“归,终也” 。 经义述闻通说上归宣十一年传:以讨召诸侯而以贪归之。归,亦终也。 “归”本义为女子出嫁。 说文解字注:“公羊传 毛传皆云:妇人谓嫁“归” 。此非妇人假归名。乃凡还家者假妇嫁之名也。从止,妇省。当云从妇止,妇省。 ”易渐:“女归,吉” ,孔颖达疏“女人生有外成之义,以夫为家,故谓嫁曰归也” 。 公羊传隐公二年:“妇人生以父母为家,嫁以夫为家,故谓嫁曰归” 。由本义推广为“回家” 。由“回家”引申为“返回某个地方” ,继而引申为“归附、归依” 。同时,由“返回”又引申出“人死” 。道家主张“天
13、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等,认为生命是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的反复过程,就像“女人生7有外成之义,以夫为家” ,人的最终归宿是起始的地方。 尔雅释训:“归,鬼之为言归也。 ”郝懿行义疏:“生,寄也;死,归也。 ”李白拟古之九:“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 ”到达生命的终点,就是回到起点。由“人死”引申出了“最终到达” 。也正由于“归”的指向具有“终极”的涵义,连带提及的人和事,也具有了“至高”的色彩。 如上所述,所有模棱两可、佶屈聱牙的语句,便都可以通读了。 (较长的例子只截取一部分翻译,引用相同语句的例子不重复作解。 ) (13)文子曰:“死者若可作也,吾谁与归?” (礼记檀弓 ) 译文:如果死者
14、能死而复生,我会跟谁一起最终找到治国治家的方法呢? (14)晋平公过九原而叹曰:嗟乎!此地之蕴吾良臣多矣,若使死者起也,吾将谁与归乎? ”新序杂事 译文:晋平公途径九原故地叹道:“唉!这里葬着我朝众多良臣,如让死者再生,我将会跟谁一起最终使晋国实现霸业呢?” (15)赞曰:君子重义,小人殉利。巢殒耆诛,其道即异。许、吕封驳,照耀黄扉。死而可作,吾谁与归?(旧唐书卷一百五十四 ) 译文:称赞道:君子看重义,小人为了利不惜牺牲生命。孔巢父为国献身,柏耆为利而被诛杀,他们选择的道路不同。许孟容、吕元膺不避安危,直言敢谏,其言行将光耀史册。如果逝者再生,我辈会跟谁一起最终探索到为人臣子的处事之理呢?
15、(16)非唐之刘宴会,吾谁与归?(宋陆九渊象山先生全集刘宴知取予论 ) 8译文:除了唐朝的刘宴,我还能跟谁一起探索到取予的道理呢? (17)故老氏观妙,颜氏知几。噫!非二君子,吾谁与归。 (唐白居易动静交相养赋 ) 译文:除了这两位圣人,我还能和谁一起探索到那动静养生的奥妙呢?(按:同上) (18)非至圣,吾谁与归?(南宋陈郁藏一话腴 ) 译文:除了至圣,我还能和谁一起探索到天地间玄妙的道理呢?(按:同上) (19)著通此意,吾将忘老,如曰不然,其谁与归。 (南朝沈约宋书颜延之传 ) 译文:若通晓了这个道理,我会忘了自己正在老去(比喻乐而忘忧) ,而如果说还不能明了,我又能和谁一起最终探求到这
16、些道理呢? (20)临风想望,不能忘情者,念公之不可复见,而其谁与归?(宋王安石临川先生集祭欧阳文忠公文 ) 译文:站在风中思绪纷飞,所不能释怀的是:想到您已经不能再见到了,还能和谁一起最终探索到治理天下的道理呢? (21)瞻望城西,素旌来止。其谁与归?九原莫起。 (明归有光震川先生集祭唐虔伯文 ) 译文:远望城西,吊唁先生的旗帜来来往往。还有跟谁一起最终探索到修身治学的道理呢?逝者不能再生啊。 (22)三代之后,必欲取法焉,舍赵宋待臣之礼,其谁与归?(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十三明帝 译文:夏商周以后,9如果一定要师法哪个,则除了宋朝对待臣子的礼法,还能借鉴什么最终创制至善至美的礼法呢?(此处以物
17、拟人, “与”随文曲折,译为“借鉴”) (23)两都陷没,晋室垂尽,所留遗者,惟南阳琅琊二王,同居征镇,欲求继绝,舍二王其谁与归?(民国蔡东藩两晋演义 ) 译文:两都城陷落,晋宗室已将近灭亡,遗留下来的,只有南阳、琅琊二王还在驻守城镇,征讨四方,想要延续将断绝的王朝命脉,除了这二王最终还能跟谁一起实现呢? 对象为逝者的文例,都是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明自己处境孤独,无人作伴,只有这些先贤的思想能与自己的心灵为友。 主张“归”作“归附、归依” ,往往自相矛盾。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文注释和郭锡良等古代汉语都认为:“与”作介词为“和” , “谁与归,就是与谁归 ”, “归”即“归从,汇聚在一起” 。这种解
18、释反映了句子大意,但逐字逐句考察,则前后矛盾凸显。若“归”为“归附、归依” ,则“与”不能为介词,而是语气助词;若“与”为介词,则“归”不能训为“归依” 。如果这二者共存,这句话便翻译成“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和谁归依呢?”显然语意不通。 因此“归”应解释成“最终到达” “最终实现” , “归”之意明确,则“与”显然应为介词,表示“跟一起” 。需要指出的是, “与”在此处也不可能是连词,因为说话者和提到的人事为主从关系,非并列关系。二 10“与”作语气助词,通常放在句末。 (24)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论语学而 ) (25)抑与之与?(前一个“与”为实意动词,后一个为语气词。 )(同
19、上) (26)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同上) (27)唯求则非邦也与?(论语先进 ) (28)长沮曰:“彼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 ”曰:“是鲁孔丘与?” (论语微子 ) (29)不识舜不知象之将杀己与?(孟子万章上 ) “与”作句中语气词的情况极少,且有规律。 (30)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论语公冶长 ) (31)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同上) 句中“与”都在介词结构之后,而“吾谁与归(其谁与归) ”的句子结构不符合这一规律。 王念孙读书杂志以及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等认为:“吾谁与归 ,与谁与哭者 ,文同一例,犹言吾将谁归也。 ”实质上此二者属不同文例,对此已有学者做过阐述。 还有一些学者将“其与几何” “何之与有” “安与知”等含有“与”的常用短语放在一起探讨,认为句子结构相似,所以“与”的用法相同,其实也不然。因为只有当“吾谁与归(其谁与归) ”中的“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