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中国土壤【摘要】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一项重大课题。开展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在重视将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基本原理转化为教学和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同时,应植根于中国的实际,对民族观教育的中国土壤进行多层次、全方位考察,进一步汲取教育的养分和把握教育的脉搏,不断赋予教育内容以鲜明的中国特征和时代特色,这无疑是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生动性、实效性获得地利和天时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民族观教育;土壤;中国 【作者简介】韦成功,电子科技大学讲师,博士;戴钢书,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雷琴,电子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四川成都61173
2、1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7-0215-04 一、民族观教育的中国土壤其寓意与现实意义 土壤为地理学概念,指地球陆地上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其特征是具有不断供给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养分和水分的能力(肥力) 。土壤是在母质、地形、气候、生物、时间等成土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独立的历史自然体。土壤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结合地理环境诸要素的枢纽,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中心环节。是人类赖以生活和生2存的物质基础。民族观教育的中国土壤,即指开展民族观教育的中国本土的民族、历史、文化基础和养分。马克思主义指出民族是历史的范畴,由此,大学
3、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教育不能脱离民族的实际而存在,不能脱离民族的土壤,也不能脱离时代沉积下的新要素。为此,开展本研究具有如下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挖掘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资源 首先,中国民族土壤孕育着诸多宝贵的民族观思想和素材。他们之中很多是与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相一致的,值得挖掘。比如民族平等的思想,孔子提出了一种以文化心理素质为基准、不分族类、一视同仁、兼容并包、共同发展的民族观;他主张各族人民和平共处,友好往来,通过经济文化交流取长补短,以求融为一体。孔子的民族观奠定了儒家民族思想的理论基础。在之后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华民族的大融合中,这种民族平等、仁爱的思想不断获得积淀、弘
4、扬和发展,根植于中国人的血脉,彰显出持久的生命力。其次,中国民族土壤孕育着丰富的民族文化。相比于单纯理论的说教,借助融有各民族群众生活的民族文化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具有极大的魅力以及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毛泽东同志指出:“如果我们没有学会说群众懂得的话,那末广大群众是不能领会我们的决议的。我们远不是随时都善于简单地、具体地、用群众所熟悉和懂得的形象来讲话。 ”“所谓群众的形式,就是群众看得懂并看得有味道的形式。 ”由此,我们要善于从中国土壤中挖掘出能传递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民族文化素材。 (二)有利于把握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脉搏 3新时期。随着国内外政治、经济、科技、宗教、文化
5、的交融和激荡,我国民族领域出现了大量的新情况、新问题,人们的思想、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的特点。这些环境的变化及新的因素都在民族观教育的土壤上有所沉积,并对大学生产生耳濡目染的影响。为此,对民族观教育的中国土壤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考察,无疑有助于大学生民族观教育能够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和社会实践的变化来优化最新理论成果。赋予教育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时代风格,结合充满时代气息的思想和精神来教育、说服、激励当代大学生,结合新信息的传达、新知识的传授、新观念的传递、新思想的传播,使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富有时代感。 (三)有利于加强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针对性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
6、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当代大学生接受教育的渠道、方式都发生一定的变换。开展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中国土壤研究,有助于剖析制约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形成的因素。进一步摸清教育路径,找准教育的发力点,为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提供支撑和参照。从而促进教育渠道的丰富和教育方法的改善,不断提高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针对性。 二、大学生民族观教育的中国土壤及其功能发挥 这里所谓的中国土壤,是置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语境之中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土基础,是带有鲜明中国基因、中国印记、中国记忆的元素集合。十年树木,百
7、年树人,中国土壤是当代学生马克思主4义民族教育的重要养分及实践教材。 (一) “土壤”之一,是中华民族大一统的历史及格局 “中国者,天然大一统之国也”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具有很强的内部凝聚力的共同体。并非抽象的概念横空而出。而是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因此,必须了解中华民族的形成历史。加强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关于民族概念和民族实体观的深刻理解与认识。如梁启超所说: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一方面,中华民族是我国古代各族群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整合形成的一元的统一的多民族共同体;另一方面,所谓的“族群”
8、也并非一层不变。族群间血缘关系与人种的融汇是人类发展历史的必然,所谓“血统纯粹”的族群可以说是不存在的。正是经过在生产和生活,由小到大的联合或者战争合并,最终促成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在这过程中,中华文化一直贯穿其中,使“中华” “民族”赋予了文化的烙印和标识,串联和凝聚中华民族各单元体。由此: 一要借助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实体观教育。这有助于大学生认识中华民族大一统的历史事实。辨析“中华民族”与各“族群”的关系,反对种族主义者抽象的“一族一国论” ,进而维护民族和国家统一。 二要借助中华民族的爱国事迹。加强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关于爱国主义精神的领会。 “爱国主义是民族精
9、神的集中体现” ,中华民族融合与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涌现出了诸多的爱国主义思想、人物和5事迹。如民族英雄郑成功,于 1662 年打败侵占台湾 38 年之久的荷兰殖民主义者,收复了我国神圣领土;1771 年春,东归英雄渥巴锡率领蒙古部族,在“我们的子孙永远不当奴隶,让我们到太阳升起的地方去”的悲壮誓言中,在沙俄围堵中分三路浩浩荡荡踏上了东返归国的征途。他们的名字和所创造的感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举,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热爱故土、维护主权、不畏强暴、反抗压迫剥削与酷爱和平自由的光荣传统,具有极强的感染和教育作用。应深入挖掘民族英雄爱国事迹这个养分,培育大学生民族爱国主义精神,增进对中华民族主权统一的历史
10、认同,增强中华民族对大学生的凝聚作用。 三要借助中华民族平等、包容的民族思想,加强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关于民族平等团结的认同和拥护。在中华民族这块土地上,以仁为国,方有文明在。以此为基础。古代民族思想以“仁” 、 “德”作为“夷夏之辩”的民族判断标准。经历了从“夷夏之防” 、 “以夏变夷”到“华夷一家”的大一统民族政策。儒家“天下一家” 、 “和而不同” ,道教“并合为一家,共成一治者也”等从世俗政治到宗教都重在强调仁爱、平等、团结的民族思想贯穿了中华民族的融合过程,并赋予了中华民族长久的向心力和生命力,成为了中华民族的重要标示。无论是汉族封建阶级统治的朝代还是少数民族封建阶级统治的朝
11、代,只有贯彻这样的民族思想和治国政策,才能繁荣发展,否则就会被各族人民推翻和打倒。为此,要汲取中华民族平等、包容的民族思想养分,在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观教育中发挥呼应的作用。 (二) “土壤”之二。是中华民族璀璨的民族文化 6经过数千年的洗礼,古代四大文明中唯有中华文明维系至今,并依然蕴涵着强大的生命力。结合中华文明文化开展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对增进当代大学生的民族归宿感、自豪感,增强民族文化的吸引力和创造力有着重要作用和实际效果。为此: 一要借助中华文化形成的历史,增强当代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归宿感。中华文化是在整个中华大地上共同发生的,是在长期的交往过程中,在漫长历史中各方
12、面共同形成“普遍化特征”的过程。其既包含了各地域统一的共性文化,同时也包含了仅在某地域、族群存在并盛行的特色文化。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在中华文明的形成历史中,我国各族人民都参与其中并作出了伟大贡献并受其滋养。加强大学生对中华文明形成的认识,有助于当代大学生理清民族文化与中华文明的关系,增强文化凝聚力和归宿感。 二要借助中华文明的璀璨成果,激发当代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文化吸引力和创造力。宏伟如长城、布达拉宫,智慧如坎儿井、四大发明,精湛如壮锦,丰富多彩如达瓦孜和各类戏曲,古朴生动如各类习俗,从物质文化遗产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东南鱼米之乡到西北塞外边关风情,中华民族在中华大地
13、上播撒和创造着如此之多极富智慧、魅力的文明。加强对大学生中华民族文化成果的教育和宣传,能极大激发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增进对各区域民族文化的了解和向往,培育出具有发展和创造的民族精神风貌。 (三) “土壤”之三。是党领导下民族复兴的奋斗历程 “90 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和全国各族人民前赴后继、顽强奋斗,不7断夺取革命、建设、改革的重大胜利” , “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军,使具有 5000 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国面貌焕然一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
14、前景。 ”这是一段发生在中华大地的、与各族人民息息相关的伟大历程,应在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过程中加以整合、立出新意。让民族观教育和社会主义观教育从局部到整体相得益彰。 一要借助党带领各族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程,坚定当代大学生走社会主义道路、实现民族自强的信念。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各族人民备受奴役。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的矛盾上升为民族的主要矛盾,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迫在眉睫,中国人民一次次抗争,但又一次次失败。直至中国共产党诞生后,在马列主义理论指导下,团结各族人民不断斗争,才彻底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这些素材,大学生们耳
15、熟能详,与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关于“民族问题是社会问题的一部” , “民族问题根本是阶级问题”理论观点一脉相承、相互照应,应深入挖掘,更加具体化,在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中赋予新的教育视角与意义,既使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理论思想进入大学生头脑,更带动大学生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深刻理解和信心。 二要借助党的民族工作实践,加深当代大学生对党的民族路线、民族政策的理解、掌握与自觉维护。党成立以后,先后批判了“大汉族主8义”的民族观、 “地方民族主义”民族观,提出了民族平等、团结的民族政策方向,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提出了“三个离不开”及“和谐民族观”等重要民族思想,为中华民族处理各个时期的民族问题开
16、辟了理论先导,推动了民族的繁荣和发展。实践证明,拥护和落实党的民族路线和民族政策民族才能和谐、稳定、发展,反之则倒退与落后。应结合党在民族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和实践成果,由浅入深,由具体到理论,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生动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与宣传,从而使他们对党的关于民族问题、党的关于民族理论、党的关于民族政策始终保持高度的自信,高度的自觉,高度的坚守。 三要借助党带领各族人民创业发展的历程,激发当代大学生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志向。在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发奋图强,在各个区域、各个领域书写着壮丽的篇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一个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中国已经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17、。青年大学生处于人生价值观、世界观成熟的过渡期,尤其是当代大学生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际接触较少,对发生在身边、在学校、在家乡的看似平凡的建设滴点。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蓝图和获得的丰富成果缺乏有机串联。应在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过程中结合党领导下的民族发展的丰富实践素材来加深与民族发展理论的链接。进而以民族发展理论激发当代大学生对于民族发展的使命感,激发投身民族伟大复兴的志向。 综合上述。对大学生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在理论教育中把握“土壤” ,在实践教育中形成认同。实践将会证明这是可行的马克思主9义民族观教育的有效路径。有了深厚的民族“土壤”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才能在当代大学生心中生根立足,进而使已有的土壤养分、结构进一步升级和优化,才能使当代大学生汲取动力、掌握理论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旗帜,在世情、国情、党情纷繁变换的时代中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始终朝着民族利益、国家目标和民族复兴拼搏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