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道家思想对禅宗心性论的影响.doc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71077 上传时间:2018-07-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道家思想对禅宗心性论的影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试论道家思想对禅宗心性论的影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试论道家思想对禅宗心性论的影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试论道家思想对禅宗心性论的影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试论道家思想对禅宗心性论的影响.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试论道家思想对禅宗心性论的影响 2009-07-18 14:49:00| 分类: 中医养生 |字号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儒、佛、道三家思想中,心性论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三家心性论既各有特点又相互关联,要厘清其中一家的心性论思想都不能不关 注其他两 家,道、儒二家作为中国本土文化,心性论思想自然有很紧密的联系,佛教作为外来宗教、外来文化,在思想、哲理、语言和思维方式等方面和中土都有差 异,但印度和中国同属东方大国,又有很多共通的思想意识。佛教在向中国传播的过程中首先是梵僧来华传译,这些梵僧往往在中国生活多年,逐渐熟悉了中国文化 和风土人情,以鸠摩罗什为代表的梵僧甚至精通汉语。他们的传法不能

2、不考虑汉语的语言习惯和中华民族的思维习惯,他们的弘法不能无视中国的民风和习俗。随着 中土出家人的增多和中国僧团的成立,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的出家人在理解印度佛教教义、思想 的过程中,原有的儒、道思想既是所知障,又必然是比附、参照和理解 的依据。佛教的东传是为 “ 化中国 ” ,事实上基于这样的原因又必然使印度佛教 “ 中国化 ” ,在佛教的中国化过程中,中国道家的思想对中国佛教的心性论思想产生 了极大的影响,就禅宗的心性论而言,道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道本体观、自然观和无为观等方面。 一、 “ 道 ” 与 “ 空 ” 、 “ 禅 ” 、 “ 佛 ” “ 道 ” 是先秦子学思潮中涌现出的首席概念,也是中

3、国学术史上最为核心的概念 ” 。在道家哲学中, “ 道 ” 是最高的范畴,其主要意义是万有的本原,宇宙的实体 或世界的本体。老子首先提 出与阐发 “ 道 ” 的上述哲学意蕴,庄子沿着老子的自然主义道路前进,打破本体 “ 道 ” 与现象的对立,认为 “ 道 ” 既是自本自根,又是周 遍含容的,并进一步提出道“ 无所不在 ” 的论题,说道 “ 在蝼蚁 ” 、 “ 在屎溺 ” (庄子 知北游)。强调作为宇宙万物的最后根源的 “ 道 ” 既是普遍的、绝对 的,又是不离具体事物而存在的、相对的。 “ 道 ”出于万事万物和日常生活,或者说,在万事万物和日常生活中,就能开显出 “ 道 ” 的意义和境界。庄子

4、还突出 “ 道 ” 作为人的生命自觉和精神境界的意义,并认为这是通过体悟而得到的。中国佛教,尤其是禅宗吸取了道家 “ 道 ” 的概念,运用 “ 道 ” 这一语言形式,而对“ 道 ” 的 内涵加以改造、发展,把它作为自家的本体范畴、内在佛性、绝对真理、最高境界,为心性论奠定了哲学基础。 东晋十六国时青年佛教哲学家僧肇在肇论 不真空论中这样说: 不动真际,为诸法立处。非离真而立处,立处即真也。然则道远乎哉?触事而真!圣远乎哉?体之即神! ”“ 真际 ” ,即实际,其具体涵义是指 “ 法 ” 性空,即万 物原本为空;“ 道 ” ,指佛道。意思是说,真际与诸法(事)相即不离,佛道与真际相合一致,这样,

5、 “ 道 ”也并不远,是 “ 触事而真 ” 。 “ 道 ” 与 “ 真 ” 相通,也 就是 “ 道 ” 与 “ 空 ” 相通。这里包含着以体悟空为 “ 道 ” 的思想,是与印度佛教传入后通常视 “ 道 ” 为 “ 菩提 ” (觉)和修炼道路、方法这两层意义很不一致的。僧 肇这种以真心体悟万物本空是 “ 道 ” 的思想,实际上是吸取了道家最高哲学范畴 “ 道 ” 的思维成果,使 “ 道 ” 成为具有最高真理、终极价值、圆满境界等意义的中国 佛教哲学范畴。僧肇的万物本空、触事而真的思想,也即有关 “ 道 ”的思想,对后来中国佛教,尤其是禅宗影响非常巨大。 如果说上述僧肇的不真空论已把 “ 空 ”

6、与 “ 道 ” 沟通起来,含有以 “ 空 ” 为 “ 道 ”的思想倾向的话,那么,与禅宗四祖 道信同时的牛头宗法融禅师则非常明确 地提出了 “ 空为道本 ” 的本体论命题,并与新型思想相结合,形成了极富中国思想特色的禅修理论。法融认为 “ 大道冲虚幽寂 ” 、 “ 虚空为道本 ” ,由此他反对道信 的 “ 安心 ” 法门,强调 “ 不须立心,亦不须强安 ” 。法融讲的道是道家的世界本体 “ 道 ” ,所谓 “ 道本 ” ,即道本原、道本体。法融所讲的 “ 冲虚幽寂 ” 、 “ 虚空 ” ,作为 “ 道本 ” ,是说 “ 虚空 ” 为万有的本原,这和佛教般若空宗以宇宙万物乃至如来法身毕竟寂灭虚空

7、的思想虽有一定联系,但其立论的角度、论证的重心和阐 明的观点都是不同的。法融吸取道家的 “ 道 ” 作为佛法的基本观点,又以虚空为 “ 道本 ” ,把道家的 “ 道 ” 和佛学的 “ 空 ” 融为一体,构成玄学化的佛教本体论。法 融还在 “ 空为道本 ” 的思想基础上阐发 “ 无心合道 ” 的心性论思想,对于道信、弘忍的东山法门造成了巨大冲击,并极大地影响了慧能禅宗,尤其是青原石头一系的 思想。 道家的 “ 道 ” 观念对慧能一系禅宗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 “ 道 ” 几乎是和 “ 佛 ” 、“ 禅 ” 在同一意义上使用,是出现频率极高的词。禅师们还称 “ 道 ” 为 “ 真道 ” 、 “ 大

8、道 ” ,称禅宗以外的流派为 “ 外道 ” ,致力于禅修的人称为 “ 道流 ” ,佛性也称为 “ 道性 ” ,依禅修而得到 的识见、眼光称为 “ 道眼 ” ,禅宗的古则也称为 “ 道话 ” 等等。道家 “ 道 ” 的观念深刻影响了禅宗的世界观、人生观、心性论和修持方式。 从禅宗对 “ 道 ” 的论述来看,他们是用 “ 道 ” 来统一说明佛道、佛境、佛理(真理)、佛性,也就是用 “ 道 ” 来统率禅学的基本理论,从一定意义上说,他们认为 道与禅是具有同样的意义、内涵的概念,可以互换互用,或重叠使用( “ 禅道 ” )。虽然道家和禅宗所讲的 “ 道 ” 的内涵有所不同,但是我们可以说,禅宗是运用道

9、 家的哲学范畴 “ 道 ” 来构筑其禅学思想体系的,也就是吸取道家 “ 道 ” 的抽象意义和思维方式来全面阐 明其禅学解脱理论的。 “ 道 ” 是道家哲学的最高范畴, “ 道 ” 所具有的万物本体、终极存在的意义,和 “ 道 ”的无限性、永恒性的特征,被禅宗吸取、调整、改造成为宇宙真实、佛教真 理、最高境界和众生佛性。禅宗的 “ 会道 ” 、 “ 达道 ” ,其实质是在主体心灵世界消除灵与肉、心与物、主体与客体、本性与行为、现实与理想的差别、对立,以实 现主体性的无限发挥和精神的绝对自由。 二、 “ 自然 ” 与 “ 法 ” 、 “ 本性 ” 、 “ 自性 ” 、 “ 佛性 ” 在说明什么是道

10、这一问题时,与 “ 道 ” 概念紧密相关,道家还创造了 “ 自然 ” 概念。老子的 “ 道法自然 ” 命题 ,是 “ 道 ” 本 “ 自然 ” 的意思, “ 自然 ” 即本然状态。道家 “ 自然 ”概念有两层基本涵义: ( 1)内在本性。这是 “ 自然 “ 最基本最重要的含义。老子 五十一章说: “ 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 认为道、德之所 以尊贵就在于万物以自然之道为常,即 “ 常自然 ” 。 “ 常自然 ” 就是万物和人的 “ 常性 ” ,庄子也称为 “ 真性 ” 、 “ 常性 ” 。道家把 “ 自然 ” 视为万物的本质、本 性,是说万物的本性是不假人为、

11、自然而然、本来如此的。也就是说 “ 自然 ” 是万物内在的真实的存在,是万物和人的本性的存在。 ( 2)精神境 界。老子从自然之道开发出社会和个人的理想境界,他以自然无为状态为理想状态,说: “ 天下多忌讳,而人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技 巧,奇物滋起;法物滋彰,盗贼多有。 ” (老子 五十七章)又说: “ 我无为,人白化:我好静,人自正;我无事,人自富;我无欲,人自朴。 ” (同上)意思 是智巧人为是社会的危害,自然无为是理想社会。他强调 “ 自然 ” 是人立于天地之间的本然状态,对人生做出了充分肯定。庄子更以人处于自然状态为理想人格,把 处于自然状态的人称为 “ 真人 ” 、 “ 至

12、人 ” ,高扬 “ 自然 ” 意识,强调 “ 自然 ” 意识是人们内在的真正 精神。 道家的 “ 自然 ” 概念对竺道生和慧能一系禅宗心性论的界定、性质和特点有着重大的影响,实际上成为竺道生和慧能禅宗心性论的核心概念和基本观念。 竺道生是最早把道家 “ 自然 ” 概念融入 “ 佛性 ” 内涵的佛教学者。佛教大般涅槃经有一种观点,就是从非因非果的恒常不变性来界定佛性。而竺道生却运用道 家的 “ 自然 ”观予以解释,认为不生不灭、非因非果是万物的本性,由此进而说 “ 夫体法者,冥合自然,一切诸佛莫不皆然,所以法为佛性也。 ” ( 法 ,指佛 法。这是说,体悟佛法就是冥合自然本性, “ 法 ” 、

13、“ 自然 ” 和 “ 佛性 ” 三者是 同等意义的概念。这里 “ 法 ” 、 “ 自然 ” 是佛性,而 “ 冥合自然 ” 是修行的方法和境 界。 慧能坛经是禅宗奠基性的经典著作。坛经的核心理论是心性论,心性论的基本观点是性净自悟,敦煌本坛经)说: “ 三世诸佛,十二部经,亦在人性 中,本自是有。 若识本心,即是解脱。 ” 由此提倡 “ 令自本性顿悟 ” 。坛经讲的 “ 人性 ” 、 “ 本性 ” 的涵义是指人自身本来具有的属性,也就是相当于道家 所讲的 “ 自然 ” 。坛经的 “ 本性 ”说既渊源于印度佛教的 “ 如来藏自性清净心 ” 观念,又渊源于中国道家的 “ 自然本性 ” 观点,联系 “

14、 本性顿悟 ” 的 说法,应当 说,对慧能坛经的思想影响,中国的道家超过了印度佛教。这种看法也可以从慧能门人的有关言论中得到佐证。如慧能弟子神会就明确地用“ 自然 ” 诠释 “ 本性 ” 、 “ 佛性 ” 。他不仅说: “ 僧家自然者,众生本性也。 ” 还说: “ 佛性与无明俱自然。何以故?一切万法皆依佛性力故,所以一切法皆属自然。 ” 神会认为, “ 自 然 ” 就是众生本性、就是佛性。神会还把 “ 无明 ” 乃至 “ 一切法 ” 都归属于 “ 自然 ” ,即都是自然本有,自然如此。竺道生和禅宗吸取道家的自然观念而形成的自性 说,启动了佛教理论的深刻变化和思想的重大转轨。第一,把 “ 自然

15、” 归结为众生的自性、本性,这就否定了人的外加性、外在性,肯定了人的内在性:对人的主体 性的突出,也就会进而高扬人的个性,引发人的个性解放和对自由的追求。第二,道生和禅宗用 “ 自然 ” 来诠释佛性,一方面是把佛性界定为本来自足的心性本然状 态,一方面又赋予心性本然状态以超越性,为众生成佛提供了根据。这就在心性理论上把人的个性与超越性、现实性与理想性结合起来,也在一定意义上调和了人的 自然本性与社会属性的基本矛盾,从而提供了在日常生活中实现超越的新归宿。第三,对自然本性的肯定和颂扬,导致修禅极富中国特色的宗教实践的方式方法的形 成。这就是对人的自性即自然状态的整体直观、内在体验、自我修复为禅修

16、生活的内容和要求,由此也必然强调在 “ 自然 ” 生活即平常生活中发现自性的神圣意义, 并产生顿悟自性的方便法门以及形形色色、千姿百态、生动活泼的禅法。 三、 “ 无为 ”“ 静观 ” 与 “ 无修 ”“ 观照 ” 与 “ 道法自然 ” 命题相应,老子还提出 “ 无为而无不为 ” 的重要命题。老子 三十七章云: “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 ,认为作为宇宙的本体,道是自然而然生成 天地万物的,就道的自然言而是 “ 无为 ” ,就道的生成天地万物言是 “ 无不为 ” 。无为和无不为是道的一体两 面,也是包括人在内的万物的自然与作为的两面。庄子 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庄子 至乐云: “ 万物职职,皆从无为

17、殖 ” 、 “ 天地无为也,而无不为也。庄子 知北游又云:“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 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 ,这是把无为而无不为视为天地万物的生成方式、存在方式。老庄的这种思想对于慧能禅宗一系的禅修方式都产生了直接影响。据王维 六祖能禅师碑铭载,慧能曾说: 七宝布施,等恒河沙;亿劫修行,尽大地墨,不如无为之运,无碍之慈,宏济四生,大庇三有。 “ 七宝 ” ,金银等七种珍宝。 “ 四生 ” ,指有情众生生 成的四种类 别,即卵生、胎生、湿生、化生。 “ 三有 ” ,指众生居住的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这是说,供养布施和持久修行,不如无为无碍,济度众生。 “ 无为 ” 是顺其自 然

18、,无所用心,不作人为的意志性努力。 “ 无碍 ” 是无拘无束,自由自在,不作人为的约束规范。刘禹锡在曹溪六祖大鉴禅师第二碑文中也是这样评论慧能禅法 的: 无修而修,无得而得。能使学者还其天识,如黑而迷,仰见斗极。得之自然,竟不可传。 “ 无修 ” 是不作有意识的修行。 “ 无修而修 ” 是 “ 无修 ” 的修行。 “ 无修 而修 ” 必然是 “ 无得而得 ” ,不是为了得而有所得。这种得 是 “ 得之自然 ” ,是顺众生自然本性的结果,是 “ 上德不德 ” 的体道方式。于此可见,慧能有异于其他佛 教宗派修持的禅法,并不是印度佛教的传统思想,而是渊源于道家的自然主义的思想,是直接运用 “ 无为无

19、不为 ” 的思想模式的鲜明表现。静观是印度佛教修行解脱 的方法,也是道家追求精神自由的方法,禅宗吸收印度佛教和中国道教的思想,在实践论上表现出来的就是以静制动的修行方法。从禅宗思想体系的整体看来,禅宗 主流派更多的是按照道家的道一自然一无为而无不为的理路而采取修行的方法,也就是说禅宗的静观更多地是来自中国的文化背景,尤其是道家 思想的影响。老 子 十六章说: “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日常。 ” 这就是说,万物纷纭复杂,变化莫测, 但各有其根,归根是 “ 静 ” ,是 “ 复命 ” 。那么,如何 “ 观 ” 不可言说的 “ 常道 ”

20、 呢?这要 “ 致虚 ” ,即心中虚而无物,排除一切私见, “ 守静 ” 即心中静而无虑, 泯除一切思虑。老子是 “ 主静 ” 说的主要开创者,老子的 “ 静观 ” 方法,不是单纯的直观,而主要是内视性反观的直觉,是自我的内在体验。这种静观既是对个人内 心的体验,也是对本体 “ 常道 ” 的一种体验。也就是说,老子的 静观是对自我个体与自然本体相统一的体验。老子 “ 静观 ” 思想对禅学的影响,正如梁慧皎高僧 传 禅论中说: 老子云: “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 ,故轻必以重为本,躁必以静为基。老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重是轻的根本,静是躁的基础。这表明了中国佛教学者明确地 肯定了老子的主静观为中

21、国禅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后来,如道信的 “ 看净 ” ,弘忍的 “ 看心 ” ,神秀的“ 观心 ” ,乃至正觉的 “ 默照 ” 都可以从老子的 “ 静观 ” 说中 寻找某些思想源头。 道家思想对禅宗学者的影响是全面的、深刻的,他以对禅宗心性论影响为重心,同时还为禅宗提 供了本体论、方法论和认识论的理论基础,当然,这不是说禅宗没 有印度佛教和儒家思想的影响,禅宗作为佛教的一个派别,继承印度佛教思想也是必然的,禅宗做为中国佛教的主要派别,吸取儒家思想也是势在必行的。 中国佛教禅宗的特质 -黄春和 佛教于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二年)传入我国,迄今已有二 一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史上,佛教为了适应我国

22、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适合广大民众 的信佛需求,通过不断吸收和融合我国传统文化,逐渐褪去了在印度原有的色彩,而表现出具有我国文化特色的新面貌,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的重要组成部分。在 我国历史上形成的众多佛学流派中,禅宗堪称是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一个最有代表性的佛教宗派。 禅宗形成于唐初,传统认为六祖慧能大师(六三八 七一三年)是中国禅宗的开山鼻祖,它是在印度大乘禅法的基础上吸收印度中观思想,并结合当时中国社会情况而形成的一个大乘佛教宗派。禅宗的理论和实践特色 鲜明而独特,可归纳为三个方面:一、以肯定自我价值为理论和实践的基础,其代表性观点是 “一切众生悉有佛性 ”、 “佛性人人平等 ”,佛

23、性有 “自觉 ”功用; 二、以发现自我价值为修行方法和旨趣,其重要观点为 “明心见性 ”、 “顿悟成佛 ”;三、以生活化的修行为实践方式,其代表性观点是 “禅非坐卧 ”, “离相即禅 ”, “搬柴运水 ”皆是行佛道。下面试对禅宗这三个特色逐一阐明。 一、自心即佛,自性本觉 禅宗的心性论 “自心即佛,自性本觉 ” 是禅宗关于佛性问题观点,也是其建立顿悟学说的根本依据。佛性问题是佛教,特别是大乘佛教关注的基本问题,印度和中国的大乘佛教诸教派对佛性都有专门的阐 释和讨论,可是各教派由于传承不同,所依经典不尽相同等诸多原因,对佛性的看法存在一定的歧屏,在一定程度上给学人造成了无所适众的局面。中国禅宗以

24、慧能 大师为代表,提出 “自心即佛 ”, “自性本觉 ”的理论,为众生成佛找到了可靠的依据,可谓孤明先发,确有其独到之处。禅宗关于佛性的理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 面,或者说禅宗以为的佛性具有两方面特点: 其一,以为佛性人人悉有,人人平等。这一观点无疑是对我国传统佛性论的继承。这一观点禅宗创始人慧 能大师在第一次参见五祖弘忍法师的答语中便明确透露出来。据六祖坛经记载,慧能拜见弘忍,弘忍劈头就问: “汝何方人?来此山拜吾,汝今向吾边复求何 物? ”慧能答道: “弟子是岭南人,新州百姓。今故远来礼拜和尚,不求余物,唯求作佛。 ”弘忍 斥责慧能: “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若为堪作佛? ”慧能答 道: “人

25、即有南北,佛性即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 ”问得干脆,答得也明白。后来慧能在继承传统佛性论的同时,又提出了本性、自性、自心 等新概念,以为自性、本性、自心都是一回事,如水和冰的关系, “体何有异 ”,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佛性论的理论层面,为他对传统佛性论的进一步发挥奠定了基 础。 其二,以为 “自性本觉 ”。所谓 “自性本觉 ”,意谓自性具有觉悟的功用。这是慧能大师对佛性的新看法,也是其佛性论的核心所在。慧能在五祖 弘忍处因读金刚经 “应 无所住而生其心 ”之语时,顿然悟到 “一切方法,不离自性 ”之理,随即便以五个 “何期自性 ”来描述他的悟境: “何期自性本来清净, 何期自性

26、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不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这段悟后之言即透露出慧能 “自性本觉 ”的思想。在六祖坛经中体现慧能这 一思想的言论还有不少,如他说: “菩提般若之知,世人本自有之 ”, “自色身中 自有本觉性 ”等等。慧能的 “自性本觉 ”思想到他的弟子神会那里得到了更进 一步的发挥,具有更加清晰明了,直接了当的体现。神会以 “知 ”的概念来指称佛性,以为 “知 ”一方面指真如 、佛性、法性,为心之本体,它如天空明月,能映现 万物,含容大千世界;一方面又是一种能够产生能动作用的 “灵知 ”,唐代宗密大师概括神会的禅学思想为 “寂知指体,无念为宗 ”,其中他尤其强调 “知

27、”之一 字,并特别指出 “知之一字,众妙之门 ”。由此足见 “知 ”的意义和功用非同一般。 由上可见,我国禅宗对佛性的看法不同于传统佛教 “一切众生悉有 佛性 ”的说法,而是在传统说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人类心灵主体的高度自我觉悟性和透过迷雾的无量能动作用。依此看法,我们众生不但具有成佛的基因,而且具 有成佛的动力。这一思想无疑为众生成 佛提供了更为充分的依据。 二、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禅宗的解脱方法 基于上面的佛性论,禅宗在修法上提出了 “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的思想。这一思想也可称之为禅宗的认识论。 禅宗关于解脱的理论也是慧能大师率先提出的。其要点有二:一是强调从自心中求佛。根据慧能大师佛性

28、理论,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佛性具有 “自觉 ”的能动作 用,所以他以为修行主要是修自心,在自己的心性上下功夫。他说: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去?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眼前 ”; “佛是自性,莫向身外求 ”“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 ”“菩提自性,本来 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慧能的这些法语都是说佛在自心中,离心外求,渺不可得。再者是 “顿悟 ”,或称 “明心见性 ”。意思是说修行成佛无须长时,只要顿然领悟了自己本有的佛性,便是成佛之时。他说: “迷来经累劫,悟则刹那间 ”; “前念迷即凡,后念悟即佛 ”。又说: “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这些法语言简意明,说明 “顿悟 ”就是

29、一念间的事。慧能大师还以自己的亲身体验来说明顿悟,说: “我于忍和 尚处,一闻言下大悟,顿见真如本性。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慧能大师提出的顿悟,不同于传统佛教藉学经看教而断惑证真的修证,强 调 “断一分烦恼,证一分菩 提 ”;也不同于楞伽师提倡的 “悟 ”。楞伽师认为烦恼和佛性是相待的存在,烦恼如客尘,佛性如明镜,凡夫之所以为凡夫犹如明镜为客尘所染所遮,神秀呈示给弘 忍的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佛拭,莫使惹尘埃 ”的偈语就代表了楞伽师的解脱之道。慧能大师提倡的 “悟 ”建立在 “自性本觉 ”的理论上,一旦“明 ” 自心,见 “自性 ”,便是顿然了悟,顿见佛性,此顿悟在霎那间完成,不

30、存在有先后,根境等相待的关系,正所谓 “灵光独耀,迥脱根尘 ”。 关于顿悟 的方法,慧能大师还具体提出了 “无念为宗 ”、 “无相无体 ”、 “无住为本 ”的三无的思想。 “无念为宗 ”就是 “于诸境上心不染 ”, “于自念上常离诸境,不于境 上生心 ”。 “无相为体 ”就是 “外离一切相,名为无相;能离于相,诸法体清净 ”。意思是说主观的 “能动之心 ”既然 “无染无染 ”,那么客观的 “所缘之境 ”也能 离相离名,能缘所缘,主观客观,物我双遣,自然即入于真如实相之境。 “无住为本 ”就是 “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 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 ”只要

31、从系缚中解脱出来就能随缘应物,任游无碍。总体来看,慧能这 “三无 ”的思想都是围绕著明心见性 ”来 展开的,它们既是 顿悟的方法,也是实现顿悟的要求,目的都是为了开发众生自心的本觉。按照 “三无 ”的思想去修炼心性,做到 “无念 ”、 “无相 ”、 “无住 ”,自性本觉终有显现 之时。 慧能大师的解脱之道后来经后世禅师们的不同演绎和发挥,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并因此形成了不同的禅风。如神会禅师提出 “无念 ”为禅观之 宗:南阳慧忠禅师以 “无心 ”为禅观之旨;南岳怀让禅师以 “平常心 ”为禅观之要;石头希迁提出 “回互 ”的禅观思想等等。这些禅观之法虽然各有特色和偏重,但 总体不出两种类型:一种是

32、重主观,强调从自心上下功夫;一种是重客观 ,强调通达事理而后悟入佛智。这两种解脱类型在慧能的弟子南岳怀让和青原行思那里便初 见端倪,而到慧能的再传弟子马祖道一和石头希迁时分野已完全明朗化了。依笔者看法,前一种类型基本是在慧能大师的思想框架内进行演练;而后一种则超出了慧 能思想范畴,吸收融合了华严等思想,开辟了一条新的顿悟之路。 上面所谈主要是唐代禅宗提倡的解脱之法,代表了中国禅宗关于禅修的基本看法。唐 末五代悄然兴起 “公案禅 ”,两宋时盛行于南北各地,(碧岩录)三教老人序曰: “觉谓祖教之书谓之公案者,倡于唐而盛于宋,其来尚矣。 ”于是禅宗的修行方法 由 “直指 ”而转变为 “参公案 ”,形成了一条有悖于慧能禅法的新的开悟之道。此当别论。 三、禅非坐卧,离相即禅 禅宗的解脱方式 中国禅宗的解脱方式也十分特别,它不主张学经看教,也不主张单一的静坐参禅,而强调修禅要与生活打成一片,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起来。禅宗的这种解脱方式清新活泼,几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