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方法论争与学术流派.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10912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方法论争与学术流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方法论争与学术流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方法论争与学术流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方法论争与学术流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方法论争与学术流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方法论争与学术流派摘要: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所谓研究方法问题,决不仅仅意味着某种工具性的研究手段,而是关系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理解。方法的差别意味着视野的转换,不同的研究方法开启出不同的学术研究主题和领域、观点和流派。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有关方法的重要理论论争主要包括:马克思经典文本在解释学上的客观主义和相对主义之争、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学术性与现实性之争。依据不同的研究方法和进路呈现出来的、初具规模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流派主要包括:文本学的马克思主义、文献学的马克思主义、生存论的马克思主义。 关键词: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

2、论争;学术流派 中图分类号:B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75833(2013)09011808 作者简介:姜佑福,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副研究员(上海 200020) 研究方法问题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重心之一。方法的差别意味着视野的转换,不同的研究方法开启出不同的学术研究主题和领域、观点和流派。在本文中,我们将首先探讨世纪之交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在方法论上引起争论的两个重要理论问题,其次考察依2据不同的研究方法和进路呈现出来的、初具规模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流派。 一、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在方法论上的论争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在方

3、法论上的论争,主要包括围绕“回到马克思” (“走进马克思” )还是“走近马克思”所展开的、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客观主义”和“相对主义”的或“主观主义”的解释学立场之争,以及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学术性与现实性的论争。 1. “回到马克思”与“走近马克思”之争 西方哲学史上有过以“回到康德”和“回到黑格尔”为主题的重要哲学运动。这些哲学运动往往以对当前流行的哲学观念与做哲学的方式进行纠偏和反拨为切近的目标。 “回到马克思”的提法,较早见于南斯拉夫实践派,也是对前苏联所构建的正统马克思主义教科书体系的一种反叛。 在我国, “回到马克思”的提法深入人心,这个提法是以南京大学张一兵教授同名著作

4、的发 收稿日期:20130614 *本文系国家社科重点项目“近代中国哲学史” 、 “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项目批准号:10Azx002)的阶段性成果。表为契机的。 回到马克思一书发表之后不久,张一兵还与孙伯揆先生共同主编了另一本研究马克思思想的著作走进马克思 。用苏州大学王金福教授的话说,二者都表达了一种客观主义的解释学观念,这种客观主义的解释学观念,可以说一直是传统马克思主义中主导的解释学观念,只是过去不叫“回到3马克思”而叫“尊重原著” 、 “尊重作者”以下概述部分参见王金福、王永山“走进马克思”与“走近马克思”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解释学观念探讨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年

5、第 2 期。 。 具体而言,这一客观主义的解释学立场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的内容或主张:(1)对理解对象的客观性理解,亦即肯定理解对象不依赖理解者而存在,肯定文本对象有不依赖于读者的意义,肯定文本意义的固定不变性。 (2)对对象可理解性的客观性理解,亦即肯定文本的意义可以为读者正确理解。 (3)对理解目的的客观性理解,亦即肯定在理解者和文本的关系上,理解的目的是把握文本自身的原意。 (4)对理解结果的客观性理解,亦即肯定对文本的理解中包含着文本的原意。 (5)对理解正确性的标准的客观性理解,亦即肯定理解有正确与错误的区别,尽管承认关于文本是什么的争论是不可避免的、是有意义的,但同时认为衡量理解正

6、确与否的准绳和标准在于文本自身。 张一兵“回到马克思”的口号一提出,立即遭到了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界的批评。批评来自两种不同方向。一些人批评“回到马克思”的口号有使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研究重犯教条主义错误之嫌,不利于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我们不应在认识水平上完全回到身处 19 世纪的马克思,而是应当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种批评所持的观点固然不错,但并没有在理论上击中“回到马克思”这种客观主义解释学立场的要害。因为强调要尊重马克思的原著和正确地理解把握马克思的实际思想,并不等于在理论观点上完全遵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每一个具体判断,因而并不会直接导致教条主义。另一种批评则认为,我们不可能“回到”

7、4或“走进”马克思,而只能“走近”或“接近”马克思。这种批评实际上是与客观主义解释学立场针锋相对的一种相对主义的解释学立场。复旦大学的俞吾金教授是这种观点的突出代表。 与“回到马克思” (“走进马克思” )口号所蕴含的客观性的解释学立场相反,俞吾金教授等人所提出的“走近马克思” (“接近马克思” )的口号表现出一种相对主义的或主观主义的解释学立场。这种解释立场的具体涵义主要包括:(1)不承认理解对象的绝对客观性。在俞吾金看来, “回到马克思”的口号是以一个错误的设定为前提的,亦即设定了一个纯粹的、完全不受理解者和理解活动污染,而又能自动地说出自己学说的马克思。 (2)否认理解行为本身的客观性。

8、认为无论是我们接近、趋向马克思,还是马克思走近、趋向我们,都只是接近、走近、趋向而已,因此,与其提“回到马克思” ,不如提“重新理解马克思” 。 (3)特别强调在“重新理解马克思”时,要防止在理解活动中普遍流行的历史主义倾向,亦即把生活在当今世界的理解者的一切历史特性都存入括号之中,力图完全返回到被理解者所处的历史情景中去理解被理解者,其结果必然是理解者的虚化。 (4)与历史主义的理解方式相反,俞吾金提倡一种历史性的理解方式,这种理解方式把任何理解活动都看作是理解者与被理解者之间的对话,认为理解者能否正确地理解对象,首先取决于理解者对自己的历史性亦即理解者置身于其中的生活世界的本质的认识参见俞

9、吾金实践诠释学:重新解读马克思哲学与一般哲学理论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3038 页。 。 面对上述“客观主义”和“相对主义”的或“主观主义”的解释学立场之争,王金福教授提出5一种折中的解决办法:他认为在上述两种对立的立场中,我们首先应采取客观性的解释学立场,反对相对主义的或主观主义的解释学立场,亦即尊重文本本身及其意义的客观性,同时坚持以这种文本及其意义的客观性为根据的解释活动的客观性;另一方面,也应当吸取相对主义解释学中的相对性因素,坚持辩证的客观性立场,既反对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相对主义,同时也反对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绝对主义,防止将某些特殊的理解对象、理解目的和理解标准绝对

10、化的趋势王金福、王永山:“走进马克思”与“走近马克思”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解释学观念探讨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年第 2 期。 。 而在我们看来,在所谓“客观主义”和“相对主义”的或“主观主义”的解释学立场之间,并不存在真正的理论对立,存在的只是理论侧重点的差别。从俞吾金先生的论述中可以明显看出,在历史性的理解方式中,作为理解活动根本前提的,是理解者对自己的历史性亦即理解者置身于其中的生活世界的本质的认识,而这种认识本身并非是主观任意的。一种恰当的理解活动,应当既包含“客观主义”立场所强调的文本自身所具有的相对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同时也更应当对理解者自身的历史性处境达到理论上的

11、澄明。 2. 学术性与现实性之争 学术性与现实性的关系,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方法论上的另一个重大问题。纵观改革开放以来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发展进程,可以看出在学术性与现实性的关联方面存在一个鲜明的倒转:20世纪 90 年代中期之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似乎具有毋庸置疑的现实性,6但由于教科书体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长期以来占据着国内学术研究的正统地位,造成了一种简单、粗陋、僵化和封闭的教条主义,经典著作的寻章摘句、特定的政治导向和经济科学与日常生活知识的混合与拼接,构成了大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所谓“学术”内涵;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之后,与市场经济大潮在中华大地全面铺开形成鲜明对

12、比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学院化、学科化和专业化的程度不断增强,以至于许多圈内圈外的学者都感叹马克思哲学研究“现实”性的丧失。 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哲学研究2004 年第 1 期发表了署名为“青年哲学论坛部分成员”的讨论文章被边缘化还是自我放逐: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学术性与现实性的对话 (以下简称对话 ) 。就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方法论而言, 对话主要集中讨论了以下三个基本问题。 首先, 对话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学术性与现实性关系现状作了总体判断。大部分学者认为目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基本上脱离了现实:从论著看,要么仍然是传统的空洞的“宏大叙事” ,要么就是故弄玄虚,成为西方哲学术

13、语的“堆积” ,把本来清楚的问题弄模糊了,要么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化解为毫无锋芒的技术性问题,热衷于版本的考证、人物的介绍、流派的考据,满足于小圈子里相濡以沫,其最终结果就是在现实问题面前的失语。但也有学者对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进展抱着非常乐观的态度,认为这段时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有几个值得肯定的特点:一是哲学家的独立性更强,而哲学家的独立性是哲学繁荣的前提;二是问题、话语、立场和角度多样化;三7是向文本深入。 其次, 对话对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学术性与现实性的关系问题的性质进行了重点讨论:学术性与现实性之争,究竟是真问题还是假问题?有人认为,目前所谓哲学的

14、“边缘化” ,实际只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边缘化。边缘化,不论原因何在和结果好坏,其实都是“危机”的反映,既有现实方面的危机,也包括理论自身的危机。但也有人认为,学术性与现实性是哲学的永恒问题,任何理论、学说都存在着学术性与现实性的矛盾,哲学处理学术性与现实性的矛盾之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它对时代特征和时代精神的把握是否准确,能否对时代重大问题发出自己的声音,能否提炼出相应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还有人认为,有些学院式哲学能以前所未有的深度把握现实,有些与生活结合紧密的做法反而糟蹋了哲学,因此,需要特别强调哲学处理现实的独特方式,既要认识到学术与现实不可能没有联系,又要认识到哲学不能像“政策说明”那样关

15、注现实。 再次, 对话突出地提到了当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要防止落入文本研究和现实回归“陷阱”的问题。大部分人认为,与中西哲学比较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目前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位置:中国哲学是本土化的路子,西方哲学要求有“世界视野” ,是“理论的”或“学术化”的路子,马克思主义哲学则处于夹缝中,既要本土化,又要世界化、学术化。而当前,不论是主张文本研究还是要求回归现实,其实都是摆脱马克思主义哲学尴尬处境的努力。但是,这两种研究方式都存在圈套和陷阱:就其作为一种思想训练而言,文本研究是必要的,但也容易为自己8研习的文本所诱惑;就现实回归来说,从现实的人出发是马克思哲学的最基本要求,但若是没有学术底蕴

16、,现实回归就失去了哲学味和深度,就会混同于具体学科,并且,现实并不是某种现成的东西,现实总是某种理论框架中的“现实” ,要求回归现实或有回归的意识并不一定能够回到现实。 对话可以说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青年学者队伍在方法论上的集体自觉,既充分展示了青年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现状的群体性焦虑,也充分展示了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有更高的内在要求和更深远的专业思考。正如参与对话的某些学者所说的那样,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学术性与现实性问题是一个问题群,而不是单个问题。因其宽阔而深刻,争论是难免的。 对话发表之后,引起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界的广泛关注,掀起了一场更为广泛和深入的关于马克思主义

17、哲学研究的学术性与现实性问题的讨论。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吴晓明先生就这个主题写的一篇重要文章论马克思哲学的学术向度 。 首先,在吴晓明看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包含着一种本质重要的学术向度。人们或许可以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一条(“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推论出:马克思的“哲学”真正说来毋宁是“反哲学”的,并且在同样的意义上也是“反学术”的。吴晓明认为,这个推论在一定的意义上是不错的,因为马克思确实发动了一场思想史上的革命性变革,凭籍这一革命,他不仅超越了作为现代形而上学的哲学,而且超越了为现代性意识形态神话所支配的学术。但上述推论并不是无条件的,其决定性的条件

18、恰恰在于:如果9缺乏一种哲学根基上之最彻底的批判的澄清,那么“废止哲学”或“拒斥哲学”的任何一种图谋都将最可靠地栖身于某种实际上是极端幼稚的哲学之中(无论这种哲学是学术的还是非学术的) ,就像拒斥形而上学的激进反动曾最广泛地依赖于作为实证主义的完全无批判的形而上学一样。其次,吴晓明认为,正是由于马克思在哲学史上所实现的革命性变革,哲学学术本身的性质和意义也随之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这种改变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哲学学术以深入地揭示并切中社会现实为根本旨归;第二,哲学学术的纯粹自律性不过是现代性意识形态的幻觉。就第一个方面而言,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学术,除非它能够不断地唤起社会现实的积极呈现,

19、否则的话它就不能真正持存。根据这一本质规定,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学术就必然在经院哲学的任何一种样式中看到它的死敌。就第二个方面而言,现代性意识形态的幻觉是:哲学学术理应是“客观的”就其不为内容所动是纯粹形式的、自律的,就其无所偏袒是完全中性的、中立的。然而,这样一种所谓的学术客观性(德罗伊森称之为“阉人般的客观性” )在黑格尔对主观精神的批判中已经遭遇重创并岌岌可危,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更是从这种“客观性”身上剥下一张又一张的伪装,直至把它揭示为某种本身植根于特定社会现实、但却反转过来掩盖其现实根源的意识形态偏见。 最后,在吴晓明看来,哲学学术的真正客观性当然是存在的,但它的深厚基础和强大保障恰恰

20、是由特定的历史性实践中不断生成的社会现实之内容来提供的;而那种“阉人般的客观性”却只不过是为哲学学术表面上的自律性和中立性所迷惑的主观意识杜撰出来的参见吴晓明论10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向度 , 学术月刊2008 年第 7 期。 。 二、 研究方法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学派 尽管许多学者在抱怨中国的学术研究(而不仅仅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迄今为止尚未形成真正独立的学术流派,说得好听一些,是处于一种兼容并蓄、沉潜涵泳的发展阶段,说得不好听,则是“食古不化” 、 “食洋不化” ;但据我们的观察,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学术个性已经较为鲜明,不少地方的特色研究已经初具学派的规模。而

21、这一点是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对方法论问题的关注密不可分的,下面我们就对其中较为突出的方法与流派进行一番简略的考察。 世纪之交以来,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潜和积淀之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论坛哲学”所谓“论坛哲学” 、 “讲坛哲学”和“实用哲学”的区分,源自已故哲学家高清海先生对 20 世纪末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生态的总体判断,参见高清海走哲学创新之路关于哲学教科书体系改革的心路历程(下) , 开放时代1996 年第 4 期;哲学的命运与中国的命运20 年哲学历程的回顾与展望 , 哲学研究1998 年第6 期。一脉出现了“返本开新”的新局面。所谓“返本” ,既包括向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返回,突出表现为“回到马克思”的文本学和文献学研究风潮,也包括从存在论基础上重新阐发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当代性质的努力。 1. 文本学的马克思主义 一是与“讲坛哲学”以及“实用哲学”的分化发展,一是整个哲学学科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日益明显的危机处境,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